<h3>古人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天籁不喧,大爱无言,为国教子,以德育人。身体健全、身心健康的我们可能很难体会到身体有缺陷的人群的痛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素质日渐提高,对残疾人受教育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丰城市特殊教育学校自2015年开展"送教上门"工作以来,受到广大群众和家长们的无数好评。</h3>
<h3><br /></h3> <h3>"送教上门"是指对具有接受教育能力但因身体残疾障碍过重,无法到学校接受正常教育适龄重度残疾儿童,采取学校教师走进家门进行有计划、有目的、个性化的个别化教育的教学方式。</h3> <h3>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老师认真研究的书。送教的孩子,一个孩子一个样。我们本着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宗旨,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能力等方面的训练。教学过程不求快,不求直,只求有起色、有进步。 </h3> <h3>爱心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必备的精神食粮,在爱心的召唤下,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都能克服自己假日少、路途远、家务忙、压力大等困难全身心融入到送教工作中,坚持按规定的时间送教上门,让残疾儿童在运动康复和认知上得到一定的提高。 </h3> <h3>自开展送教上门工作以来,徐国凤同志作为学校党支部书记,一直全程参与,风雨无阻和教师们一同送教。黄某是一个癫痫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智力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徐国凤同志与送教教师共同商讨最适合黄某的教育方法,以游戏的形式为主,玩中学,让孩子感受快乐,感受被爱。</h3> <h3>曾某是一位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差,在家吃喝拉撒全靠奶奶照顾,但孩子的心似明镜。第一次去到她家,问她想上学吗?她回答说:"我100个想上学。"当时刘文云同志就毫不犹豫的拉着小姑娘的手说:"小敏,以后刘老师来你家给你上课,教你认字,画画!"</h3> <h3>孩子喜欢画画,双手不听支配,就用双脚绘出美丽图画!</h3>
<h3><br /></h3> <h3>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下,"送教上门"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在不断的总结和探索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特殊儿童的一片爱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与努力。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