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167efb">遥望轰轰烈烈的1958年,58个人生春秋已然从指尖上滑过去了,90岁的林玉卿老人蛮感慨的。</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div><font color="#167efb">往事沧桑,昔年的姐妹们大都不在了……那时,她是新中国第一支妇女工程队的队长兼党支部书记,在如金似玉的好年华里,她与一群走出家门的姐姐妹妹们办成了一件前人不敢想的事——一群妇女盖起了大楼,妇女在建筑工地上也顶了“半边天”。</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榜样”大旗高扬的年代,一时,“三八工地”热闹非凡,各级大领导纷纷来视察,几乎每天都有参观团,后来,长影还在她们的工地以她们为原型拍摄了电影《笑逐颜开》。</font></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青年时代的林玉卿。人生的每一个角色,她都扮演得很好</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晚年,林玉卿出席剪纸博览会</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妇女要顶半边天</font></b></h3><div><br></div><div>“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是是1950年代新国家的新气象。妇女要分享进步果实,要把妇女从社会配角的桎梏中“解放”,半边天要同工同酬……这是来自中央的号召,时代新声。如是,1958年,林玉卿奉命拉起了全国第一支妇女建筑工程队。</div><div><br></div><div>为何选择了林玉卿?这还得从她的人生阅历说起。</div><div><br></div><div>她的人生经历颇含传奇色彩。1926年,她出生于哈尔滨。东北沦陷后,父亲把她们姐弟送回山东老家。抗战全面爆发后,十多岁的林玉卿参加了抗日儿童团,站岗放哨。1942年,在八路军游击队的控制区,读过私塾,能教妇女们识字、唱歌的她担任了妇救会会长。1948年,重返出生地,林玉卿进入哈尔滨军需厂工作,后又被调至沈阳军区驻哈被服局。正值“解放”“南下”大潮,识文断字的她受命组织街道妇女搞支前。因为吃苦耐劳加之曾忘我地冲进火海抢救物资等出色表现,她多次被评为市劳动模范,并连续两届出席哈尔滨市妇女代表大会。建国后,她被哈尔滨市工业局建筑公司“挖去”,先后在保卫科、人事科等部门工作,并分管妇女工作。</div><div><br></div><div>有了这样的履历,在火热的1958年,当市工业局、市第一建筑公司准备迅速地把哈尔滨的“铁姑娘”推向台前、争个全国第一时,“老劳模”林玉卿自然成了那个挑头的不二人选。</div><div><br></div><div>1958年初夏的一天,市第一建筑公司的党委书记马云生找林玉卿谈话,希望她能勇担重任,带个好头,为咱建筑行业也树立个新标杆。</div><div>“想不答应,也没办法,因为在公司的党委委员里,就我一个是女的,我不带这个头,谁带这个头呀?”58年以后,她充满笑意地回顾往事,艰难的往事已经变得云淡风轻。</div><div><br></div><div>全国第一支妇女建筑工程队就这样成立了。从决意到下工地,也就短短那么几天。</div><div><br></div><div>随即,公司召开动员大会,号召全公司的妇女们踊跃下基层。“当时在建筑行业里没有几个女的,都是坐机关的。于是,十多个女同志就全都跟着我到了第三工地(当时称103工地),我们要尽可能快地盖起电影机械厂的一栋职工宿舍楼。”林玉卿介绍说。</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当年,林玉卿与《笑逐颜开》的主演们合影</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br></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谁说女子不如男”</b></font></h3><div><br></div><div>“女人也会盖房子?”对这个“三八工程队”,男人大都嗤之以鼻。但箭在弦上,林玉卿她们却没有退缩余地。</div><div><br></div><div>可盖房子终归是项体力活,且更是技术活,需要经验与培训。</div><div><br></div><div>“包括我在内,我们这些妇女文化水平都不高,之前,看过自家的小平房是咋盖起来的,知道咋砌墙,就已经算是很有经验的了。对于真正的工程建筑大多都一无所知。”</div><div><br></div><div>为了增强妇女队的技术含量,总公司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要来了两个毕业生,一个叫刘淑兰,一个叫董玉华。两个小姑娘直接就当了队里的工长。“她俩一来就和我下到工地,看图纸,指挥施工。她们从零开始,我也是从零开始,都提心吊胆的。我们天天厚着脸皮拉着公司的工程师,问东问西。”后来,其他机关女干部就都陆续返回机关了,只剩下她和原来做工会工作的萧德芝。同时,公司挖掘内部潜力,从职员家属中动员来了六十多名“家庭妇女”。队伍壮大了,公司正式命名她们为“哈尔滨市第一妇女建筑工程队”。</div><div><br></div><div>人们还是习惯是称她们为三八队。队里的管理人员有6个:队长兼党支部书记林玉卿,工长刘淑兰、董玉华,管理人员萧德芝、刁兴兰(采买)、迟尔雅(财务)。队里有65名家属工,下设瓦工组、木工组、油工组、水暖工组、机械工组、力工组,其中瓦工与力工的人数最多。此外,林玉卿说当年队里其实也还是有6名男同胞的,只不过因为大家都懂的原因,在当年的宣传报道中,他们就被隐形了。男师傅都是公司里的技术水平极强的工人,他们来此传、帮、带。女工岁数最大的42岁,最年轻的19岁,大多数是“孩子他妈”,其中有三个以上孩子的就有30人,胡桂芳、罗玉辉、王春香等人都是六个孩子妈妈。</div><div><br></div><div>速成教育开始了。这批“家庭妇女”首先由老师傅手把手地教,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回顾这段日子,原103工地技术主任徐源江曾这样说:“说实在的,党支部把一栋大楼交给妇女们来搞,我一直放心不下。当时,我认为叫妇女们当力工倒没啥问题,但这砌墙、抹灰却是手艺活,不说别人,我在出师前就做了三年学徒。我是抱着试试看教他们的。事实证明我有些保守了,妇女们的干劲和钻劲,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验的不足。”</div><div><br></div><div>林玉卿说:“今天看呀,我们能把这事办成,其实发挥最大作用的好像还是‘精神力量’。那时,大家都争着来妇女队,这里有活干,能挣工资,再也不是从前那个‘锅台转’了,妇女们真的有一种被‘解放’的感觉。心情好,积极性就高,也就听话,难题也就好解决了。另外一点也很重要,就是我们是公司树立的标兵,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对我们大开绿灯。先进的技术设备、优质的预制材料,对妇女们都优先倾斜。”</div><div>万事开头难。电影机械厂职工宿舍开工第一天,场地布置和抄平放线就把林玉卿她们难住了。现学现用。她们是在王大学老师傅的执导下“上路”的,并跟他学会了使用水平仪、抄平放线等方法。接下来的审查图纸、制作施工预算、劳动力调配,也都让她们伤透了脑筋。起初,不是材料供应脱节,就是窝工或者工人不足。林玉卿、刘淑兰以及采买刁兴兰为此几乎是彻夜不眠地“鼓秋”,终于在徐源江主任的帮助下,渐渐得心应手了。</div><div><br></div><div>为了鼓舞干劲,宿舍大楼被命名为“三八号大楼”。</div><div><br></div><div>“三八号”是一幢1600平方米的三层大楼,在哈尔滨工业局工程技术力量的支撑下,妇女队采取了极为先进的单幢分段快速流水施工法。就是把建筑物划分数段,使砌砖工程不间断作业,其他辅助工程利用砌砖间隙进行,内外交错施工,消除互相影响的窝工现象。同时,考虑到这群女工熟练程度低,体力终究不如男人强,工程扩大了预制安装构件的使用,从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到门窗过梁及各种木制构件,都采用了预制安装、机械安装。这样就大大地缩短了工期,节约了妇女们的劳动力。</div><div><br></div><div>为一心工作,免除后顾之忧,她们甚至在工地办起了临时托儿所——带着孩子上下班。建筑工地上,挖地基、砌砖、绑脚手架、开搅拌机、开吊车……娘子军无一不能。眼见大楼天天拔高,当初看不起她们的男人也都竖起了大拇指。</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电影《笑逐颜开》剧照。当年,电影就在她们的工地上拍摄</font></h3> <h3><br></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三个女人一台戏”</font></b></div><div><br></div><div>“流汗流血不流泪”,这是当年妇女工程队的自励口号。多年后,林玉卿笑言:“汗流过,血流过,其实眼泪也流过的。只不过,这泪,不能流在人前,得偷偷地流。”在男人们面前,在姐妹们面前,她永远都是那个刚强、埋头苦干、善解人意的“林书记”。</div><div><br></div><div>她得带头干,这样才有号召力。除了操心领导该操心的那些事情外,缺力工了,她们几个管理人员也要一块去抬石头,没有勤杂人员,她们得把水送到工人们面前。</div><div><br></div><div>“你知道吗,人是真的能走着睡觉的。‘大跃进’年代,是要抢进度的,可盖房子是给人住的,不能半点马虎,所以我们只能昼夜加班,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手上都布满了水泡、老茧。我就曾走着走着就睡着了,然后就撞电线杆子上了……”</div><div><br></div><div>那时她已经是四个孩子的母亲,记得有一次回家太晚了,赶不上公共汽车的她只好牵着较大的孩子、怀抱着小女儿,在雪地上艰难地往家走。天冷路滑,又没吃饭,走着走着娘仨一起摔了一个大跟头。孩子们哭,林玉卿也哭,可哭过了还得往家走。两个多小时后才回到家,两个上学的孩子早已东倒西歪地睡着了。她为他们掖被子,忽然13岁的儿子坐了起来,并从枕头下拿起了一把菜刀,待看清是母亲回来了,才将刀放下。原来,孩子呆在家里害怕,就拿菜刀壮胆。现在每每回想起这些,林玉卿总觉得欠孩子的太多。</div><div><br></div><div>林玉卿的个人故事其实是妇女建筑队的一个缩影。林玉卿说:“其实,像这样的故事可能发生在队里的每一个人身上。我的同事萧德芝整天忙在工地上,年仅两岁的儿子发烧她也没放在心上,后来那个孩子烧成肺炎,最后不幸夭折了……”</div><div><br></div><div>俗话说“三个妇女一台戏”,更何况是六十多个文化不高的妇女在一起扎堆。队伍还真不那么好带,“林书记”要管的事儿还真多。刚开始时,有些人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红脸儿、骂架,甚至互相撕打。有了矛盾,“林书记”就得耐心细致地去化解,就得想办法地帮她们树立“集体荣誉感”。方法又很重要,既要批评教育,可也不能说太深,否则受不了的那位直接就跑家去了。</div><div><br></div><div>本来,就有不少男人不支持家属上工地,而今,女人天天扎在工地上,家务没人干了,孩子也没人管了,于是,家庭就开始吵架。这些家长里短的事儿也会被带到工地上。“林书记”又得扮演多面手,为姐妹撑腰,做开导工作。人群中也总那么几个笨的,无论你怎么教,总是学得不那么对劲,不是拿砖的姿势不对,就是灰抹得不匀,弄得你哭笑不得,打骂都不是……林玉卿今天讲起这些事,还觉得好笑。</div><div><br></div><div>因为身份特殊,她们特别强调安全,从未出现过安全事故。但一次突如其来的危险,却也让她们胆战心惊。</div><div><br></div><div>那天,天忽然就黑了下来。一道闪电过后,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炸响……“队里的一名男工被雷击致死。当时我们正在屋里吃饭,离灯近的那五六个人一下子就震晕过去了,我离灯远一些,好长时间耳朵都在叫,都被吓傻了。回过神来,也顾不得的瓢泼大雨、霹雷闪电了,我赶紧撒腿向卫生所跑。后来,救护车拉走了几个被震晕过去的人,所幸并不大碍。”在林玉卿的回忆中,像这样的故事是特例,工地上回荡的主旋律是团结互助,是相互鼓励与学习,是东北大嫂们的吃苦耐劳与天生的泼辣幽默。</div><div><br></div><div>在时代这个大导演的编排下,这六十多名妇女走了了台前,历经了艰苦的磨合与磨砺,师徒间、姐妹间也结下了深厚友谊,一群散漫的家庭妇女日渐成长为一支懂技术的建设队伍。</div><div><br></div><div>1958年8月,质检96分的“三八号大楼”终于盖了起来。竣工那天,市建公司组织报捷队,敲锣打鼓地前往市委报捷。</div><div><br></div><div>此后,她们又趁热打铁,先后修建了电影机械厂的职工住宅楼(妇女先锋号)、“四不用大楼”、花园邨俱乐部、孙家站热电厂电塔等建筑。</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林玉卿等陪同蔡畅视察三八工地</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彭德怀视察三八建筑工地</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鲜花与掌声</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全国建筑行业的第一支女子队”,一时间,鲜花与掌声纷至踏来。</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在她们修建“妇女先锋号”期间,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从中央开会回来,听说了这支妇女施工队的消息后,很快就来到工地了解生产、生活情况。期间,市委书记任仲夷、市长吕其恩更是多次亲赴工地视察、解决困难。</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不久,哈尔滨日报社的十多位记者来到三八工地体验生活,他们一驻就是十多天,与女工们一同劳动。1958年9月7日,《哈尔滨日报》以两个整版报道了她们的事迹,并配发社论《一个新的伟大社会变革的开端》,向全社会及广大妇女发出学习号召,她们的事迹走出了黑龙江,轰动全国。</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1958年秋天,全国妇联主席蔡畅来到“妇女先锋号”工地视察,代表中央亲切接见了林玉卿与她的伙伴们,夸奖她们为社会为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后来,中央领导彭德怀、李富春也先后出现在妇女建筑工地上。</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她们的事迹也引起了文艺工作者的关注,剧作家丛深在体验生活后,以她们的事迹为原型创作了剧本《娘子军》。1959年,长影与哈尔滨电影制片厂合作,据此拍出了电影《笑逐颜开》,并以此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片。</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与苏联边区女劳模的交往令林玉卿印象犹深。那天,上级通知她时,特地帮衣着简朴的林玉卿借来了一套西服,因为是去会见外宾,得注意国际形象。会面是在国际饭店,还专门有个翻译帮助她们交流。这是林玉卿头一回上大饭店,第一次吃西餐。此外,分别来自刚果和几内亚的黑人朋友也给林玉卿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些日子里,大批参观团来她们这里参观、取经,在那个极其重视榜样力量的年代,花环、桂冠也纷纷戴在了带头人林玉卿的头上,林玉卿忙得不可开交。</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今天来采访,明天去录音,刚送走参观团,又来了体验生活的电影演员……哪有时间干活呀!有时候我实在接待不了了,就让别人接待。可别人接待时,我又总放心不下,怕说错话,怕捅出什么娄子来。表现上风光,其实在内心里我一直挺焦虑的,工程进度才是硬线,完不成,我多丢人呢!”就在那些日子,林玉卿原本乌黑的头发,一下子就白头了起来。</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有苦有累,也有欢笑也有歌声,“火红年代”仿佛一眨眼就过去了,但却将许多记忆写在林玉卿和她的姐妹们心底,仿佛那段时光可以一再拉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苏联或东欧的客人也来到工地</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三八队全体在自己建好的楼前合影</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楼还在,晚年,林玉卿在子女陪同下在自己当年建起的大楼前留影</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尾声:远去的“铁姑娘”</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历史轰然前行,五六十年代,甚至是“文革”中,中央一直都在倡导妇女们要鼓起冲天的干劲,为社会多做贡献。直到1979年,全国妇联才发表了委婉的意见:“目前某些专业队,劳动过重,不利于保护妇女劳动力,对这种专业队,要肯定成绩,但需要合理地加以调整。”</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此后,工矿企业的各类女子专业队纷纷解散。</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1990年1月,劳动人事部《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出台,明令禁止女职工从事矿业、森林业、建筑业等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铁姑娘”彻底地走入了历史。</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有关这只妇女建筑队的历史,据林玉卿介绍,第二女子工程队一直就没建起来,进入1960年代后,她们这支第一妇女工程队开始陆续和其他队合并,进入“文革”后基本就解散了。</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对于林玉卿个人,她在女子建筑队工作一年多,1959年底正在修建电塔时,上级将她送入党校培养,萧德芝继任队长。此后,林玉卿再没有从事过重体力劳动。党校毕业后,她被调到市委工作,后来就被分配到公安局做政工工作直到退休。</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风风火火的工地往事给林玉卿后来的生活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最直观的例证就是:进入晚年,她的腰越来越弯,再也直不起来了,这全系当年那场重体力劳动竞赛的永久纪念。采访中,几经周折,老人家也未能与当年的工地姐妹取得联系,这让她很遗憾。读到此文的读者如有相关讯息,欢迎与本刊联系。</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58年过去了,林玉卿并不后悔年轻时的艰辛付出,但她也认为妇女解放可以有其他的方式。</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晚年,心灵手敏的林队长喜欢上了的剪纸艺术,成为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剪纸奶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小崔携《电影往事》剧组拜访林玉卿老人</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林玉卿剪纸作品,这些年,她在剪纸领域获奖无数,作品被多家美术馆展览馆收藏</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