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祖国,你好!<br> 2016年9月29日,母亲登上了开往北京的高铁🚄,这是她老人家第一次乘坐高铁。走进整洁舒适的车厢,母亲就受到美丽的乘务员热情接待和悉心照顾,这列火车上的乘客数她老人家年龄最大,知道我们到北京欢度国庆,送来了五星红旗🇨🇳,我们扬着小国旗,乘务员摁下手中的相机,照片瞬间用微信传到我的手机上,母亲说如今科技真先进啊。<br></font><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h1></h3> <h3> 就是这位美女列车员小崔,为我们拍下了那张手挥小国旗的照片,我们之间互加了微信,此刻她在朋友圈看到了这个美篇了。谢谢,丹丹!</h3> <h3> 这是一张摄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老照片,照片中间的女孩就是刘家大姐,那个小男生是我的舅舅,时光飞逝,时隔80多年了!2016年金色的秋天,兄弟姐妹从各自生活的城市,兴致勃勃的去北京相聚……</h3><h3> 八十多年了,刘家兄弟姐妹同胞手足情深,一起走过风风雨雨,那么多年实在不容易。他们经历了战乱,曾有过颠簸流离的飘荡日子,与我们的祖国一起迎来新中国的曙光,与共和国一起跌宕起伏。父辈们过去的一页翻过去了,幸运的是他们的晚年生活很幸福。</h3><h3> </h3> <h3> 作者的外婆和她的儿女 这张老照片摄于1938年,怀抱小女孩的是我的外婆,如今那个可爱女孩也已子孙绕膝,就要过八十大寿了,感叹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中间那个亭亭玉立的女生就是我的母亲,旁边是她的小弟弟。刘家共六个兄弟姐妹,这张照片刘家的小妹还没有出生,一年后他们的小妹哇哇坠地了……,六位兄弟姐妹如今平均年龄都八十五岁啦!</h3><h3><font size="3"> </font>外婆端庄优雅,作者小时候曾与外婆一起生活过,在我的记忆中她慈祥和蔼,那时候我已是小学生了,记得学校组织春游,她会塞给我十枚一分钱的小硬币,那时揣着这一毛钱,我会感到自己很富有哦,可以买棒冰和雪糕🍦啦!</h3> <h3> 这张照片摄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此时彩色照片问世不久,那时刘家大姐刚退休,弟妹们还在岗位上,分别从杭州济南上海汇集在北京。同胞手足相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相聚的时光真美好。</h3><h3><font size="3"></font> 几年后刘家兄弟姐妹相继退休,他们约定一定要常聚首,北京杭州上海成了他们相聚的城市,2016年秋天,金色北京迎来了他们又一次聚会。</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母亲第一次去北京坐火车🚄是硬卧,需要24小时,此后坐过软卧,又乘过飞机…,这次坐高铁,只要5个小时就到北京了,真快啊!坐上表姐的自驾车,母亲扬起右手乐呵呵地说:没想到,现在上海到北京太方便了,比乘坐飞机✈️还要便捷啊!</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大姨,到家了!"北京的表姐,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老人家……</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母亲多次去北京,都是表姐开车迎送的。我的这位表姐只比我大一个月,她特能干,是北京的中学特级教师,退休后还在一所颇有名气的民校担任着管理工作。这次母亲又一次到北京,表姐全程陪同,细心照顾。 瞧,母亲和表姐笑得多欢畅……。</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这是位于北京昌平区的别墅,十多年前购置这所别墅,就是为了刘家兄弟姐妹的相聚,四年一次北京相聚,这儿相聚已是第三次了!</font></h3><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六位兄弟姐妹在庭院里聊天,带着眼镜围着黄色围脖的是舅妈,穿着红色羊绒毛衣的是东道主刘家老二,多有气质的二姨,棒棒哒</font>!</h3><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多么温馨的画面,多么惬意的环境,聊不完的往事,说不完的故事……</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我们居住的别墅,三层楼很宽敞,屋前房后花草树木盛开,北京的秋天最让人留连忘返,此次刘家兄弟姐妹相聚,👭👪👬🏠都住在这儿。出发前,我们都很担心那么多人,住那么长时间,给主人带去多大的麻烦啊,没想到住所绰绰有余,而且是有星级的标房哦,舒适宽敞。好客的二姨说,一切都安排妥帖,让我们姐妹尽情的欢聚一堂吧,这里就是家🏠🏠🏠!</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茶余饭后兄弟姐妹在社区散步赏景,街上四处可见推着各色轮椅的老人……。照片中穿红色衣服的是作者母亲,排行老大,今年92岁了,紧挨着的是母亲的小妹,奔80了。</font></h3><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照片中的老人晚年生活很有色彩,老了更热爱生活,他们阅读旅游,心态颇佳,因为都在机关学校工作,有一份不错的退休金,子女孝顺且事业都不错,这些都让他们感到日子幸福美满。</font></h3><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老人们在一起,说得最多的是:我们真的知足了,现在的日子多好啊,比比以前真是天壤之别啊,国家真的越来越好了!作为长寿老人我们很幸运,已故的人们,怎会想象到今天的生活如此美好,我们是幸福老人啊!(这篇美篇,我的音乐歌曲选《我和我的祖国》,也是老人爱国情怀的倾述)</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中间站着说话的是我的二姨, 穿红色羊绒衫,戴着一副很有品味的眼镜,多有风度啊。今年88岁的老人思维敏捷,声音笑貌都显示出高雅气质。作为东道主,二姨家设宴款待,来自远方的同胞手足。</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表姐夫是一个学者,博士生导师,满腹经纶特别能说,他在宴请长辈的酒会上,精彩发言,热情洋溢致辞:"刘家兄弟姐妹情谊深厚,情谊笃厚。参加过很多聚会,但是这样的相聚很少,很不容易,也很伟大哦!平均年龄已超达85岁的同胞手足,从各地汇集北京,实属不易!"在座的小辈感概万千,祝福长辈健康再聚,祝福祖国更加昌盛!</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这是生活在北京的表弟表妹和他们的子女,全体起立举起酒樽,送上深情祝福:欢迎长辈齐聚北京,祝福亲爱的阿姨舅舅身体健康!</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我和大姐,表姐表弟就像摄影记者,跑前跑后抓拍相聚的精彩瞬间……</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我的表弟爱好旅游,喜欢摄影,这次他长枪🔫短炮,鞍前🐎后,从各个角度,抓拍了不少温馨画面。👏</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幸福的合影:前排从左自右依次是舅妈舅舅、我的母亲和四位阿姨,</font>后排是第二第三代……</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继十月一号,北京的二姨款待远方的姐弟妹妹,北京的三姨又选择了豪华酒店设宴,宴会厅气派雅典,摄影师通过玻璃的反光镜,将我和表弟小明拍照的情景也纳入了镜头,有趣!</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1984年秋天母亲和她的小阿姨在北京密云水库合影。照片中这位曾经的老红军老革命,那年已经八十岁了,经历过战争的血腥风雨的考验的老人,看上去多么精神!难忘2007年夏天我陪同母亲上北京,曾和这位老人共进午餐,一起去北海散步🚶🚶🚶,兴致勃勃的她亮起嗓门,唱了一曲京剧选段,令我惊叹不已,那嗓门真洪亮,底气十足!经过风风雨雨考验的老革命,感受到了新中国的阳光明媚,共享了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晚年安逸幸福直至百岁……</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作者的母亲正在在阅读杂志上的传奇人物: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婚恋传奇。故事叙述的是母亲的小姨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毅然离家投身革命,出生入死,过着飘泊动荡的生活。书中讲述了她的爱情故事。战争年代聚少离多,新婚的年轻夫妻🎎各自奔赴战场,由于信息不畅通,很长时间杳无音讯。故事真的充满传奇色彩,这位老红军女战士神奇般的渡过难关,迎来新中国的解放,收获了爱情💓。</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母亲指着书中的照片,告诉我们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她的小姨冲破家中的阻扰,依然投身革命,曾被捕入狱,坚强不屈……!</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就要拍六姐妹兄弟的合影了,忙着换穿衣装,整理头发,梳妆打扮……(^_^)</font></h3> <h3> 注重仪表和形象的刘家大姐,正在二个女儿的指导下,乐呵呵的化妆哦……</h3> <h3> 舅舅正在整理衣扣,大姐在给三姨涂上一点口红💄,杨文在给二姨带上漂亮的胸针,长辈们很看重这次不平常的相聚时刻……</h3> <h3> 这就是刘家姐妹2016北京相聚的合影,前排中间是作者母亲,刘家老大,左右是二妹和三妹。后排中间是老四,我的舅舅。舅舅的右边是刘家四妹,左边是小妹,她的外孙都大学毕业了,看上去好年轻哦!</h3><h3> 这群平均年龄已八十五岁的长辈,是如此阳光,夕阳无限好哦!祝福我们的长辈健康快乐,不仅活出生命的长度,更要活出生命的宽度,拉长有限的生命去品味人生无限的美感……</h3> <h3> 为长辈聚会策划活动的编导和工作人员与老人合影</h3> <h3> 中间的三姨,因为年轻时参军,那时特好强,吃过不少苦,老了腰间盘严重突出,行走有点困难。照片中身着蓝色衣服的是她的儿媳,瞧,多体贴多细心的呵护照料……</h3> <h3> 三姐妹凑在一起欣赏我拍的微视频,精彩的镜头,温馨的画面,使她们兴趣盎然,指指点点,评头论足,乐在其中……</h3> <h3> 秋天的北京,气候宜人,阳光明媚,刘家六个兄弟姐妹,心情舒畅,在阳光灿烂欢乐的日子里,又一次迎来这欢聚的时刻!</h3> <h3> " 二姨,这胸针好别致,我帮你带上……",小云表姐为每位女士精心挑选了漂亮的胸针,别在衣服上,更温雅含蓄,阿姨们更美了!</h3> <h3> 子女对高龄父母尽孝,陪伴是重要的内容。这是作者陪同母亲在洒满阳光的大厅里品茶聊天……</h3> <h3> 作者的母亲是刘家老大,处处受到弟妹的尊重,相聚中一声声"大姐,大姐",让老妈心花怒放,美滋滋的!</h3> <h3> 这是我尊敬的三姨,一位优秀的北京中学教师。记得插队十年间,我五次回家探亲途中,都要到北京游玩,几乎每次都住在阿姨家。记得那时三姨总是说,当农民很辛苦,年纪轻轻远离家人真不简单,所以对我特别照顾。</h3> <h3> 好喜欢这张合影,中间的长辈们气色颇佳,作者的母亲位于中间,好有老大的风度…… ✌️</h3> <h3> 母亲大姐和我,✌️!</h3> <h3> 旅游也很累哦,国庆的北京游客特多,走累了只能在路边随便找个地方稍作休息。品尝着北京的冰淇淋🍦,议论着街上人海茫茫人头攒动的场景,也别有情趣!北京首都是国人节日旅游的首选,最有人气的景点,人山人海是一道特有的风景线……</h3> <h3> 表姐买来了一大堆北京的糖葫芦,味道很不错,酸中带甜。有糖尿病的老人还特别喜欢吃!老妈扬起手中的那串糖葫芦,招呯大家品尝这老北京的特产!</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 1984年国庆作者的母亲在北京天安门留影,那年母亲六十岁了,风采依旧,转眼又三十多年了!此行去北京,很想陪同母亲在天安门前再伫足留影,只是人太多有太多的不便。十月一日夜晚,北京的表弟表姐开着四辆汽车🚗,带着大家欣赏了北京的十里长街,路经天安门只见大红灯笼🏮高高挂,高科技的灯光秀变幻莫测,璀璨夺目的烟花🎆,美轮美奂,手持荧光棒的人群,让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北京永远充满着诱惑,屈指一数我已九上北京了,祝愿祖国的首都更美好!</h3> <h3> 这是刘家的大姐和小妹,她俩相差十四岁。大姐生活在上海,小妹居住在杭州,以前上海到杭州火车只需六个小时,如今坐高铁只有一个小时,来来去去太方便了,姐妹俩可以说隔三差五常在一起。</h3> <h3> 八十年前的老照片,从右至左至依次是刘家旳老大、老二、老三和老四。兄弟姐妹手搭在肩上多么亲密啊,老四是刘家唯一的男孩,童年时家中条件还是不错的,但没有娇生惯养,从照片中可以知道他是多么乖巧的孩子!</h3> <h3> 这是我在釆访当年的四个兄弟姐妹,从而了解到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在这个大家族中最得宠的却是老大 -我的母亲,哈哈……</h3> <h3> 母亲和我的三姨、小姨。</h3> <h3> 这是我和小姨、大姐在北京后海的合影,小姨比我年长一轮,看上去比我和大姐都年轻!热爱生活很有气质的小姨,已经游玩了半个世界了……</h3> <h3> 国庆长假的北京游览景点爆棚,我们几人在恭王府景点购票就排了一个多小时,那弯弯曲曲的长蛇阵,真有点"君在长江头,我在长江尾"啊!😄,哈哈有点夸张了!</h3> <h3> 为了长辈们的聚会,小辈们鞍前🐎后,悉心照顾,精心安排,呵护左右。为了让聚会留下美好画面,表姐、表弟成了导演和摄影师,大姐是舞台监督忙得不亦乐乎,我就是一个跑龙套啦😊</h3> <h3> 我总是在不经意时,抓拍镜头,那些出自我"暗拍"的镜头最自然,最有趣,我乐之不疲……。这张照片是刘家大姐和弟弟妹妹在大厅里看报,阅读的照片。老人看书读报不戴眼镜,真让我服了!</h3><h3> 刘家兄弟姐妹的健康长寿,也让我们明白,生命不仅有她的长度,尽管长度有时不可估量,但生命更要有宽度,宽度可以拓展。只有扩展生命的宽度,融入多彩的生活元素,生命才会更丰富,长寿才更有价值!</h3> <h3> 这是大家围着我欣赏这几天的照片,可惜拍糊了,像素很低,效果欠佳,但从模糊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对我的作品还是蛮有兴趣的,✌️阿姨舅舅们说,他们那么多次相聚,虽每次都留有照片见证,都比不上2016年的相聚那样热闹,太美好了,一直不停地夸奖我们几个的策划安排及投入,我们从中也感受到了岁月似水,亲情永驻的那份情感!</h3> <h3> 作者和大姐表姐及二位阿姨在北京的胡同蹓跶遛弯,北京胡同有着很深的内涵和文化底蕴,值得好好品味。阔气的表姐包乘了一个游览车,我们五人如鱼得水在胡同中转悠,感到别有趣味。照片中扬着"✌️"手势的是我和表姐,我的小姨在我们中间一点不显老,她艳丽的围巾,那红色的名包特亮眼,给她一个赞👍!</h3> <h3> 我的大姐对母亲这一辈的家史颇有研究,这是她在北京二姨家和母亲一起翻阅老照片,照片中的每一位是谁,大姐都要问清楚,老妈的记忆还真不错,一一介绍照片中的人物及人脉关系……</h3> <h3> 母亲推着的小轮椅,既可以自己慢慢推行,走几步累了,可以将♿️转个方向,随即当椅子坐下休息,很有创意。</h3> <h3> 我用手机拍下的刘家五姐妹,还不错吧,关键是五姐妹👭👭👧很有风度……</h3> <h3> 母亲和她的大妹、弟媳妇在济南著名的景点大明湖游览。</h3> <h3> 这是一个大家族,老照片记录了那代人的生活,此次北京之行,通过这张老照片,我知晓了一些母亲这辈的经历。照片中的这些人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动荡不安的岁月中长大,他们这一辈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不少人都是新中国成立后走上工作岗位,尤其是席地而坐的孩子,都是解放后参加工作的,如今也都八十多岁了,他们曾在建国初期,为新中国的发展作出贡献。</h3><h3> (中间那排右一是作者的母亲,舅舅尚小太外公抱着,二姨三姨席地而坐。)</h3> <h3> 照片右下角清晰的标明,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是1995年10月2日,刘家兄弟姐妹的这年的相聚,是他们的大姐七十岁了!</h3><h3> 前排左起第二就是大姐,以前老是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七十真不稀奇啊!那年大姐看上去一点不老,她和弟妹们在一起多高兴😊。</h3> <h3> 1995年9月29日,国庆前二天,共和国36岁生日,刘家兄弟姐妹汇集北京,在酒店🏨相聚。席间频频举杯,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祝福兄弟姐妹健康快乐!</h3> <h3>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作者的外公、母亲和大哥的合影。这是在上海位于虹口区的家,童年生活的住所。这张老照片已经保存了58年,和共和国一起出生🐣的哥哥,那年才10岁,如今也奔70了,哥哥很喜欢这张祖孙三代的老照片,黑白照片中有着深深的记忆。</h3> <h3>2010年母亲和她的姐妹们在济南旅游,那是舅舅工作和生活的城市,</h3> <h3> 我的母亲每次到北京都要品尝北京全聚德的烤鸭,作为大姐2016北京聚会,她又邀请弟妹们在烤鸭店共进午餐。远在德国的外甥女婿前来看望这些中国的长辈,照片中间与刘家姨婆握手的就是德国小伙子,握着高鼻子,蓝眼睛小伙的手,我的母亲竟然用英语和她说"hello,hello……"!</h3> <h3> 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母亲和二妹、弟弟在北京颐和园。那时彩色照片稀有,姐弟仨的着装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h3> <h3> 早餐后一起散步,住所的不远处有一个菜市场,那是一个很有人气的地方,老年人居多,一眼望去都是推着轮椅♿️的老人,有的轮椅是老人自己推的,感到累了,轮椅上自己可以坐会歇歇,然后继续前行。最有趣的画面是:一位老人一个轮椅,身边一个保姆一条紧随其后的小狗🐶……!</h3> <h3> 这是我随意拍下的镜头,老人们在别墅前孵太阳,远处的舅舅正从别墅中走出,一贯注重仪表的他,又在整理风纪扣啦……</h3> <h3> 2009年杭州大姐和弟弟及二个小妹在杭州,照片被我修饰过了,有点腹部翩翩的舅舅一下子苗条多了!😄</h3> <h3> 2000年北京刘家兄弟姐妹在北京的合影</h3> <h3> 这是母亲高中毕业的老照片,距今已七十多年了,那时女子能识几个字已经很不错了,母亲和她的妹妹都读到高中毕业。知识改变命运,新中国成立后都有了一份不错的职业,为在祖国建设和发展中显示了才华。</h3> <h3> 2012年刘家的大姐和二姐在北京,那年母亲和她的大妹都八十多岁了,巧的是那天在颐和园散步都穿着红色外衣,随同的表弟摁下了镜头,二位老人多酷啊!</h3> <h3> 母亲和三姨在旅游景点,高兴的推磨碾米,兴趣很高,仿佛回到已远去的故乡,勾起童年时光的回忆……</h3> <h3> 姐弟俩在美丽的西子湖畔……</h3> <h3> 母亲和她的三妹在杭州西子湖畔,我的这位阿姨可是工程师哦,每一次姐妹们相聚,她总是悉心照顾大姐,此次北京之行,因为我们第二代另行组织活动🎡,她总是对我和姐姐说,你们年轻在北京多玩玩,大姐有我呢!</h3><h3> 母亲的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令我感慨颇多,他们之间的手足之情,也感染着他们的子女,我们这一代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都很融洽喔!</h3> <h3> 1995年母亲七十岁,母亲和小妹去新加坡旅游,这是母亲第一次跨出国门。回来后老妈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此后母亲的旅游热情欲罢不能,如今老妈九十多了,还总想出去走走。人的一生有长度,各人的生命长度不可衡量,但生命的宽度可以扩展,追求生命的品质,让生活充满色彩……!</h3> <h3> 这是刘家兄弟姐妹的故乡浙江余姚方桥,那是江南的鱼米之乡,刘家的兄弟姐妹在这里度过他们的童年。就要拆迁了,我的大哥特意去了一次,将母亲和他们的故乡拍照留作纪念……</h3> <h3> 刘家大姐,作者的母亲七十岁生日的合影。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已20多年过去了,中间的第三代如今也相继成家立业了。母亲90寿辰的活动,全家福👪又增加了不少新成员啦!</h3><h3> 母亲在,家就在,这是子女永远的牵挂……(^_^)</h3> <h3> 今天我们又跨入了2017年,新年伊始祝福我和我的家人👪,祝福我的兄弟👬姐妹👭,祝福我的朋友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相逢是首歌,常相聚,多问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