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独立于边墙之内的城堡~乌龙沟</h3><div> 乌龙沟城堡位于涞源县东北部,东北接涞水金水口城堡,西南续浮图峪城堡边墙,内拥紫荆关,出西堡门顺乌龙河通向抗日战争时期,杨成武独立团全歼日军观摩团的“东团堡”。</div><div> </div><div> </div> <h3>南瓮城南门“翊荆門”万历年间匾额刻石</h3> <h3>西瓮城内西门之匾额</h3> <h3>西瓮城南门为“镇朔門”,原石质匾额在2009年被盗</h3> <h3>涞源县文保所藏“镇朔門”拓片</h3> <h3><br></h3><div> 据《四镇三关志·真保镇形胜》记载:“乌龙沟口,堡城一座,正城一道,极冲。嘉靖二十四年建”(1546年)。另据《河北通志稿·关隘考卷一》记述为:“明成化十五年(1480年)建立,嘉靖二十四年添修长城一道,二十五年创建堡城一座,东西门两座,今有把总驻防”。乌龙沟从设立关口据今已有534年的历史了。城堡下设水关隘口五处。为乌龙沟口、张虎石口、煤窑沟口、双陀儿口、忙儿沟口构成。这五座归属的隘口在城堡建成后补建,至今遗址尚存。“乌龙沟所归属的边城共六千五百六十五丈。附墙敌台八十五座,空心敌台七十一座,隆庆五年至万历二年节次建”。乌龙沟城堡在定形后,其归属边墙在二十四年后开始修筑,历时四年建成。乌龙沟城堡归易县紫荆关管辖,其军事地位为重关辖区直辖城堡。主要作用是防范从西北蔚州经飞狐陉顺三道河来犯之敌,兼防北面自金水口攻入之寇。据《四镇三关志·真保镇军旅·营伍》记载:乌龙沟营,嘉靖二十三年设,把总官一员,领总管一员,额兵四百五十一名。</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div> </div> <h3><br></h3><div> 涞源有“两关、三口、四塞”之称,乌龙沟城堡为四塞之一,称“乌龙雄塞”。其名称来源于,沟谷中有天然生成的五条黑石线而得名。故此也称五龙沟。现在城堡遗存比较完整,城堡外观近似长方型而不规则的形状,白灰抹缝,料石切筑的墙体。城堡为瓮城两座,城门四座,马面三座组成。南瓮城南门匾额为“翊荆門”为万历二十一年(1594年)刻石。因位于易县紫荆关外口,匾额题字为“辅助紫荆关之意”。据九十年代初期涞源出版的资料:南瓮城内原建有土地庙与桃花庙,城堡中原有把总衙门,现已毁无存。西瓮城西门匾额无字,可能被后人凿去。西瓮城南门为“鎮朔門”,匾额上款为“欽依烏籠溝把總王國祯立”。下款为“萬曆甲午嵗中秋吉旦。匾额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5年)刻石。在明代乌龙沟城堡属真保镇境内。在边墙外面二道河村,存有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刻石的“大同府界碑”。在明代边墙西面属山西蔚州管辖。朔州同属山西地界,故此,匾额题字为“威名远镇朔州之意”。目前此匾额在2009年时以被盗走,至今没有追回。城堡墙体最高处4.57米,周长927米,面积53762平方米,海拔738米。城堡西北155米处,残存烽火台一座,为城堡配套设施的瞭望哨,目前以是摇摇欲坠。发源于东团堡西北的三道河也称乌龙河,自城堡西南向北流入,随着城堡弧形环绕着古城堡。城堡座南朝北,临水而设。东、西两面各架有一座小桥,南面靠山,缓坡筑堡,三面临河的格局,给古城堡增添了秀美之色,也给深山中的古堡带来隐匿中的幽静。</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div> </div> <h3>涞源文保所藏“大同府界碑”拓片</h3> <h3><br></h3><div> 乌龙沟城堡是独立于边墙之内修筑的,辖区边墙分为五段,自东北草滩村苦壮石山入境至西南石堂沟村河谷为止,全长22.2公里。辖区遗存空心敌楼,官方考证数据为七十二座,史料记载为七十一座,究竟误差在何处,留待日后细考。</div><div> 乌龙沟段长城在国内以“敌楼密集”而著称,在国内敌楼密集的地段有两处,其一为北京司马台长城,其二为涞源乌龙沟段长城,司马台段长城是短距离的密集,而乌龙沟段是长距离的密集,故此在明长城中排列组合中,更显其非常壮观!</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div> </div> <h3><br></h3><div> 万里长城是中国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水岭,修筑于太行山脊的明代长城是400毫米降雨量的划分线。位于涞源境内的明长城是河北省长城的精华所在。长城是华夏民族的象征,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div> </div> <h3>乌龙沟辖“煤窑沟口”段长城</h3> <h3>乌龙沟辖“忙儿沟口”段长城</h3> <h3>1994年10月29日笔者在涞源乌龙沟段长城</h3> <h3>这是同行的保定老驴及大鸭子</h3> <h3>1998年初春笔者在乌龙沟城堡</h3> <h3><br></h3><div> 乌龙沟乡是涞源主要产粮区,气候温暖湿润,由于海拔高,无霜期短,涞源是不种植小麦的,主要农作物为玉米、红薯、谷类。出产的玉米面,由于一年只生长一季粮食,玉米颗粒饱满,磨出的碎米粒,色泽金黄眨动着白光,手感温和滑润。在秋收的季节,农民在打谷机旁辛勤的劳作,脸上荡漾着这一年的收获,也给这山谷披上晚秋的盛装。</div><div> </div><div><br></div><div> 2015年7月21日作者紫塞金城于保定紫云轩</div><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