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意式风情区已成为继"五大道"之后,天津又一个以洋楼为特色的著名风景区,但它又有着与"五大道"截然不同的特点和味道。</h3>
<h3>这里是亚洲唯一的意大利历史风貌建筑群,也是意大利境外保存最完整的历史街区,很难得吧,估计大家都没想到。天津与罗马之间的距离有11000多公里。大家去意大利,要是嫌远,在这转转也一样,有的小洋楼连意大利都很难见到了。</h3> <h3>意大利风情街是以民族路与自由道交口的马可·波罗广场为中心,占地约10万平方米,内含7条道路。马路基本上能分成"三纵七横"," 三纵":民族路是中间一条,左边有北安道,改名叫胜利路了。右边不远叫民生路。"七横":从博爱道往北数,自由道、光复道、进步道、民主道、光明道、建国道。</h3> <h3>意大利租界是天津九国租界中面积较小的一个租界,却是意大利在海外的唯一一处租界。留下的意大利建筑风格的137栋小洋房,始建于1902年,止于1943年意大利在二战后投降。</h3> <h3>这里几乎囊括了意大利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有意大利古典式、罗曼式、托斯卡纳地区等多种风格,堪为亚洲最大的意大利建筑文化蕴涵地。这些极具意大利古典韵味的建筑一直保留着古罗马建筑稳定、平展、简洁的特色。由于大量采用了古罗马的高低拱券、穹顶、塔楼、柱石,使这些房屋独具魅力。意式建筑注重环境整体美,如在广场建纪念石柱、铜人、喷水池和园林小品、楼房均为庭院式、别墅式,并注重绿化、美化。其房顶多为意式角亭,有园亭、方亭之别,圆柱和方柱之分,并分别用圆拱、平拱、尖拱、连拱、垂柱进行点缀。这些角亭高低错落,构成优美的建筑空间,是亚洲仅存的一片原汁原味的地中海建筑群。</h3>
<h3>这些角亭用于在节日时"注油点燃",以复现古罗马神殿的风采。</h3> <h3>区内步行道铺有意式风格鹅卵石和花砖,路灯全部为欧式造型;路牌、电话亭、果皮箱等全部采用意大利设计。当游人进入该风情区中就仿佛置身于意大利的大街中,空气中充满了意式风情和异国情调。</h3> <h3>先说说意大利风情区的来历吧!</h3>
<h3>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和西方列强先后在天津强行开辟了九国租界,有英、法、美、日、德、俄、意、奥、比,这在全国是最多的。天津意租界是意大利派不到100名士兵参与八国联军,跟着哄打出来的成果。</h3>
<h3>当时,意大利军队占领了海河北岸,意大利公使是连蒙带吓唬,还用武力要挟,声称要占用这里的盐坨地。海河北岸,原来是大片的露天储盐场地,天津人叫盐坨,古代有诗描绘,叫"盐坨堆积崇如山", "露积莹莹明照眼"、"冰山十丈高峨峨",是非常壮观的场面。</h3>
<h3>那阵儿清政府软弱无能,正应了那句老话,叫强权之下,弱国无外交。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当时还试图要条件、顶着不办,但是到袁世凯上任后就顶不住了,很快就给办了。由天津海关道唐绍仪出面与新任意大利公使签订了一个合同,叫《天津意国租界章程合同》,很屈辱,争议也很大。</h3> <h3>说起意租界的建设,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费洛梯。费洛梯有着非凡的组织天才与卓识远见。他是天津第一个研究使用先进的沥青铺路的人。还在1914年,使意租界最先有了天津灰尘最少和最平坦的道路网。</h3>
<h3>意租界规定新建房屋要按照意大利常见的建筑风格设计,图纸不准重复使用。就这样,形成了艺术性、实用性兼备的和谐统一的建筑群。各种生活功能齐备,成为高档的宜居社区,成了游离于中国法律之外的世外桃源。</h3> <h3>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将意租界收回。意租界当年的主要设施至今基本保存完好。目前,天津市和河北区正在把这里连同原来的奥匈帝国租界一同打造为意奥风情特色旅游区。</h3> <h3>中国传统的房屋建筑与欧洲的建筑理念存在着根本的差异。以四合院为基础的中式房屋所有的门窗都朝向院内,体现了一种封闭和保守的观念。而欧洲的房屋门窗朝向四周的街道,体现了一种外向和开放的文化。</h3> <h3>意式风情区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街区内有梁启超、曹禺、张廷谔、曹锟、袁世凯、曾国藩家族、冯国璋、李叔同、汤玉麟、卢鹤绂、刘髯公、程克、鲍贵卿、华世奎等等多处中国的名人故居。更是留下了一代伟人民族英雄蔡锷将军的足迹,蔡锷将军与梁启超先生曾在这里商讨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大计。</h3>
<h3>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影视剧如《非常完美》《建国大业》《白银帝国》《风声》《辛亥革命1911》《梅兰芳》《金粉世家》《大上海》《毒战》等等都是在天津河北区的意风区拍摄,而且更多的影视剧也将越来越多的在这里取景拍摄,不仅因为这里很美,更因为这里是有历史的地方。</h3> <h3>今天,我们的旅行以民族路为中轴线,依次游览博爱道、自由道、光复道、进步道、民主道、光明道、建国道。</h3> <h3>博爱道上主要景点有钟楼公园、潘毓桂旧居、孟氏旧宅。</h3> <h3>位于博爱道与胜利路交口位置,是钟楼公园。<br /></h3>
<h3>由一座40米高的标志性建筑——钟楼和东侧的一座古典式大厅组成,新建的钟楼不仅作为整个钟楼公园的标志性建筑,而且也是奥式风情区的重要标志,它的造型设计以西方艺术成就最高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为蓝本,古典的造型体现出钟楼公园的历史厚重感。</h3> <h3>民族路与博爱道交口东北角的现在的养生轩酒楼,是潘毓桂旧居。潘毓桂是抗战期间投靠日本人的大汉奸。1935年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兼政务处处长,伙同石友三、白坚武发动"北平自治"叛乱。1937年七七事变中屡次向日军出卖二十九军作战计划,导致南苑失守,上千大学生惨死日军刺刀之下。日军占领华北后出任伪北平公安局局长。1938年又当起了伪天津市市长,1939年因为内部倾轧去了日本。抗战胜利后被逮捕,解放后继续关押在上海提篮桥监狱,1961年11月12日病亡于监狱。</h3>
<h3>这个宅子,是潘毓桂从鲍贵卿手中买下的。二层意式风格建筑。</h3>
<h3>日本籍演员和间谍李香兰(山口淑子)曾认潘毓桂为义父,改名潘淑华,也曾居此。早年的歌曲《夜来香》就是由她唱红的。</h3> <h3>孟氏旧宅,通常被称为孟氏家庙。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区博爱道。建于1912年,是现今保留最完整的中西合璧建筑。这里曾是谦祥益创始人祭祖的地方。</h3>
<h3>独资经营天津谦祥益绸布店的孟养轩曾在此居住,这里一度曾为孟氏绸缎庄仓库。</h3>
<h3>此图为孟氏家庙前楼。</h3> <h3>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前楼为西式风格建筑,后楼为中式风格建筑,前楼为砖木结构三层楼房,东西设有二层砖木结构厢房,正房与厢房之间有檐廊环通,檐廊装饰有花牙、额楣与雕饰。建筑平面为四合院格局,呈"口"字型,建筑正中设有天井式庭院,建筑 的门窗为圆拱券式设计,前楼与厢房的顶部后坡设有平台,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大胆吸收了中西建筑之长,为典型的折衷主义建筑,堪称近代天津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孟氏家庙内部设有孟家祖先的牌位和家谱。</h3>
<h3>该图为后楼。</h3> <h3>进入民族路,左前方就是易兆云旧居。</h3>
<h3>易兆云也叫易幼卿,福建厦门人。1920年前后,卢永祥在浙江当督军时,任浙江省督军署军需处处长。1922年,被北洋政府授予陆军军需监,相当于少将,1933在这儿去世。</h3>
<h3>他的四弟易兆雯,曾任厦门警察厅厅长, 1937年抗战爆发后迁入此宅,拒任伪职。他的五弟易兆霆,李厚基当福建督军时任督军署参谋长。也在这儿住过。</h3> <h3>易兆云旧居是意租界最为杰出的建筑之一。旧居建筑为意式风格洋楼,具有文艺复兴风格元素,建于民国初年。建筑材料多从欧美直接运来,建筑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符号,如外檐的福寿雕饰和中式门窗等,为中西合璧的精品。92号主楼塔楼原为攒尖顶,1976年地震后改为平顶带女儿墙。其中一座呈L型,顶部建凉亭。外檐、廊柱及雕花装饰经整修,已恢复其原有风貌。</h3> <h3>易兆云旧居由意大利古建筑修复专家于2004年底修复。有的参与过古罗马斗兽场的修复。尽管见过世面,但这座建筑的西式雕饰之复杂,连参与过古罗马斗兽场的修复工程的意大利专家也没见过,连说very good!中意专家按照文物保护的高标准,善待每一处细部。为恢复原来的墙体和门窗颜色,层层褪去历年涂上的颜色,再进行化学实验。细致修复每一个细节,包括外檐清洗、修补等都非常精心,确保真正整旧如故。</h3>
<h3>现在,连意大利都找不到这样的建筑了!</h3> <h3>《梅兰芳》、《风声》均在此取景拍摄。</h3> <h3>眼前这个广场叫马可波罗广场,以第一个到中国的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而命名,你看见的石基座就是他的头像,科林斯柱上的手持橄榄枝的和平女神雅典娜是意大利的保护神,我们把橄榄枝象征和平,也是源于这个传说。意大利崇尚和平,但却用武力占领了这个租界。</h3> <h3>费洛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对广场的命名,不象其他国家以侵略者的名字命名,而是以中意两国历史有着联系的马可波罗为名,将租界中心广场命名为"马可波罗"广场,这个名字一直保留至今,而其他带有洋味的街道的名字早已经被毫不客气的更改成我们自己的名字,这片土地上的主人永远是中国人。</h3> <h3>马可·波罗,意大利威尼斯人,旅行家,21岁来到中国,在中国住了17年,游遍中国。回国后撰写游记,以热情洋溢的语言介绍了中国的富庶和文明,引起西方世界对东方的向往。</h3>
<h3>因意式风情区有马可波罗广场,故特建立雕像,以纪念这位最早沟通了中意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h3> <h3>这是广场中心恢复原貌的标志性纪念柱,在1949年天津解放时曾在这里有过激烈的战斗,电影平津战役曾在这里拍摄过。</h3>
<h3>《非常完美》、《白银帝国》均在此地取景拍摄。</h3> <h3>广场中央是50平方米的圆形台地,台地侧面刻有浮雕和向上喷水的兽头。台地中央有两米高的方形柱基。柱基四周有4个槽形睡莲池。</h3> <h3>和平女神雕塑位于广场中心,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而建,由意大利著名雕塑家朱塞佩·博尼设计,建成后由意大利途经上海运至天津,主体雕塑包括喷泉水池、基座、罗马柱、和平女神像,高13.6米,全部采用花岗岩石材,柱顶为展翅飞翔的和平女神铜像,手拿一枝橄榄枝,象征着"友谊和平"这一永恒的主题。光建设以暖色调为主,明暗搭配,错落有致,给人一种含蓄、温馨、休闲、安静、舒适的感觉。</h3> <h3>马可.波罗广场东南部建有花园,三组六幢白色小洋楼对称地坐落在广场东北、西北、东南环形路的两侧。每幢小楼均为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并配以塔楼和凉亭。意大利建筑大量采用了古罗马的拱券、穹顶、塔楼和柱石等建筑符号,烘托出欧洲古典主义建筑氛围。</h3> <h3>围绕这个广场修建了3组别墅,唯有东南方没有建民居,这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我们的东南方是大海,商人认为水是财,不宜建民居,所以他们建起了一栋敛财机构,中国最早的赌场----回力球馆,也是当时四大赌场之一,由纳粹名将墨索里尼的女婿亚奇诺出资建造。当时天津有句话,有洋钱不用愁,花酒马场回力球。就指的这里。很多人在此倾家荡产,也有人得意一时。</h3> <h3>回力球场是由意大利工程师保罗—鲍乃弟设计的,建筑为意大利塔式,十分雄伟壮观,充分体现了意大利建筑的特色和南欧的摩登建筑风格。回力球场和赛马场一样,也是一个借运动竞技为名,公开设赌抽头的场所,是天津最大的赌场。新中国成立后,将原回力球场设施拆除,改建成第一工人文化宫。</h3> <h3>这三栋民居,看上去一样,实际上却完全不同,区别在哪呢?就是他的阳台,造型不同,受中国人思想影响,天圆地方人为峰,修成圆形、方形、尖型的窗户,其中这栋就是日伪天津市长张鸣岐的旧居。</h3> <h3>张鸣岐旧居——位于马可波罗广场西北角,建于民国初年,在意租界现民族路80号楼。罗马式建筑风格。</h3>
<h3>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带地下室,局部三层,建筑二层的屋顶设有露台,三层设有塔亭,建筑外立面为混水墙面,顶部为平顶出大挑檐,挑檐下面舍友悬挑支撑、窗套、露台栏杆、塔亭的圆柱三联拱等细部构件。外立面三层的中部设有四联拱券扇形阳台绳索式廊柱和由装饰有花叶形浮雕的牛腿支撑的连弧扇形阳台。</h3>
<h3>这是张鸣岐在天津意租界寓所之一,罗马式风格的西式洋楼,素有"女神别墅"之称。但丁广场东南角还有一座特别好的豪宅,也曾是他的旧居。</h3> <h3>张鸣岐,革命的刽子手 </h3>
<h3>这斯,在清朝时任两广总督,镇压了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一手造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辛亥革命后还赞同袁世凯称帝,小日本来了,公开投敌当汉奸,被人们笑为"在洋人庇护下当寓公",躲避人民的惩罚。 </h3>
<h3>不过,这个人也不是坏到底的人物,他在广西任巡抚期间,为官清正、廉洁奉公,到任不久便着手实施新政,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如训练新军,加强了清朝的边防;修建广西铁路、开发矿业、兴办教育、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并创办了广西银行。</h3>
<h3>如果说镇压革命是为了忠于自己的政治信仰的话,那么投降日本人,实在是另世人所唾弃的。1945年,就在日本帝国即将倒台之时,这位晚节不保的人物也病逝于这座庭院里,也许他知道,躲得过人报,躲不过天报。</h3> <h3>挨着民族路86号,是意大利南方海岸原来多见的欧洲第二帝国时期建筑风格建筑,如今是意式风情区修复后开张的第一家意大利风味的酒吧。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左右,楼房10多间。顶部置开敞凉亭,挑檐深远,实用性和装饰性结合完美,具有浓厚的南欧情调。</h3>
<h3>西北军将领孙良诚上世纪30年代在这儿和家眷居住过。孙良诚是天津静海人,是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 之一,"五虎将" 之一。抗战前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抗战爆发后,任冀察战区副总司令兼游记总指挥、39集团军副司令,后任伪职。1948年淮海战役中,徐蚌会战一度率部投诚我军,后再次背叛,跑了又被逮住。1951年死在上海监狱中。<br /></h3> <h3>沿自由道往东走不远,就来到了但丁广场,处于自由道(但丁路)和民生路(乌第那亲王道)交口,广场中央有意大利文艺复兴诗人阿利盖利·但丁的雕像。广场主题风格为意大利式,与周边意式风情区风格协调。广场西对马可波罗广场,周围有原意国花园、张鸣岐旧居、王一民旧居等众多历史建筑。</h3> <h3>张鸣岐位于但丁广场的旧居。他是在购得女神别墅后(马可波罗广场附近),又建造的一所豪华住宅。这所住宅为意式二层楼房,造型美观,带有某些罗马建筑风格。主体为砖木结构,部分是钢筋混凝土,机砖墙身,红色瓦顶,二楼三面建有不同形式的阳台。</h3> <h3>但丁广场旁边有一个叫做天津记忆的小洋楼,里面介绍了天津近代的历史文化,还有专门的讲解员给介绍,非常值得一去。</h3> <h3>沿着民族路与自由道之间的小路前往下一站威尼斯广场。</h3> <h3>眼前看见的花仙子,是意大利的一种民族节日,花子节,在这一天,人们都会用鲜花来装饰自己,在游行的高潮,会有这样穿着的人走入队伍,充当花仙子,象征人神共同欢庆,意大利是一个喜爱鲜花的民族,我们看到他们的阳台都很小,用鲜花来装点,也叫花台。不像中国人的阳台,很宽大,都用来晾衣服。</h3> <h3>威尼斯广场: 威尼斯广场是完全仿照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建造的,我们看到眼前的喷泉,称为许愿泉,原形在威尼斯市政广场,这是一个复制品,实际上类似我们中国的华表,百姓把愿望写在条上投在里面,政府会定期搜集百姓的民意,有一些建议会被采纳,百姓就会愿望成真,称为许愿池。</h3> <h3>飞狮许愿池,与远在欧洲大陆的因《罗马假日》而闻名的意大利洛马特莱喷泉遥相呼应,黄昏时分,在灯光和昏黄的天色映衬下,飞狮许愿池更添一份柔和之美。</h3> <h3>威尼斯广场周围有很多著名的西餐厅。</h3>
<h3>走累了,找一间装修合你风格的咖啡店,点上一杯咖啡,或是一杯红茶,配上小点心,完美的下午茶。向街中望去相信你瞬间就能明白为何当初意大利要把此划作租界了。</h3> <h3>以法餐、意餐、西班牙菜为主的拉维拉地中海餐厅位于意风区威尼斯广场西侧。这栋餐厅,就是当时的总督府,是典型的威尼斯水城建筑,上面连在一起,但下面却开有航道,往来船只,只是不同的是,在意大利我们要划船过去,在这里我们走过去就可以了,感受一下门前走路,门后乘船的水城风貌。</h3>
<h3>餐厅的特色菜品有:西班牙龙虾海鲜饭,西班牙龙虾海鲜锅,美味披萨,各种异国小吃等。</h3> <h3>莱茵河西餐厅位于自由道进入威尼斯广场的街口,主要经营瑞士西餐。</h3>
<h3>这家餐厅就是章子怡所拍电影非常完美主人公苏菲的家,且小楼内景、外观多次在影片中出现。</h3>
<h3><br /></h3> <h3>巴伐利亚餐厅是酒吧街中最大的德国西餐厅,也是政府指定接待酒店,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来这里视察,全在这里用餐,这也是建国大业的拍摄基地,酒店最有特色的是他可以自酿啤酒,右边这2个大酒桶,足够100人饮用。</h3> <h3>福楼位于意式风情街中心区光复道37号,这里曾是曾国荃祠堂。</h3>
<h3>建筑面积1100多平方米。一看就不是住人的,建筑专家也说,功能不是居住。这里曾发现一大块石碑。写着"曾国荃之墓",高2米多。</h3>
<div>曾国荃,是清政府著名的大臣曾国藩的九弟,清末湘军重要将领,曾因平定太平天国而被封为巴图鲁。光绪初年历任陕西巡抚、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两江总督。谥号忠襄。曾国荃1890年就没了,也没在天津当过官儿。所以他家的后人为什么后来在意租界建祠堂,确实百思不得其解。</div> <h3>这是一幢建筑于高台之上的洋楼,带地下室,四面环廊,欧式廊柱均匀分布。灰色的外墙庄重而典雅。沿石阶而上,均匀分布的欧式廊柱在阳光下透出婉约古典之美。长廊上散布的户外露天座处处流露着法式的优雅浪漫和闲适安逸。福楼的入驻使得曾国藩家族建筑重新焕发出迷人的光芒。这幢灰色洋楼生来就有着与众不同的气派。 <br /></h3> <h3>"福楼"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法国餐饮领导品牌,其开设在天津的餐厅也是津城口碑最佳的法式餐厅之一。历经百年的豪华府邸与流传百年的经典味道,相互碰撞后美妙且奇特,恰如两个百年故事的相遇。餐厅内装潢仍保持上世纪的经典巴黎风,极具艺术气息的吊灯洒下柔光,仿佛回到了津门那个名流云集、纸醉金迷的年代。</h3> <h3>而有着传统德意式手工披萨和手工意面为主的意大利人餐厅,由来自意大利的米努蒂·约瑟夫为主厨。</h3> <h3>取意于江南小镇和意大利小街的玲珑小镇,是天津唯一的一家专营娃娃鱼的中餐西吃的小店。装修奢华精致,夜晚灯火通明。</h3> <h3>塞纳河法国餐厅专营传统法式西餐,招牌菜品法式鹅肝酱配无花果泥,用其秘制的酱汁填充在新鲜蜗牛壳内再进行烤制巴黎铁锅蜗牛,法式烤波士顿龙虾配墨鱼面,其原料龙虾是从波士顿进口而来。</h3> <h3> 在这条街上还有以法餐菜品为主的普罗旺斯西餐厅,来自西雅图的"咖啡童话"星巴克,建于1984年的老字号成桂是天津市最富盛名的西餐厅,地道的泰国菜芭堤雅泰国餐厅,德国慕尼黑唯一授权的普拉那啤酒坊等等。</h3> <h3>这栋建筑,是当时的公共设施天堂电影院,解放后有一部影片天堂影院,就讲述的是这里发生的故事。</h3>
<h3>新天堂电影院的右边是新天堂影院餐厅,还真是有趣的组合。想想看,在意大利风情区和自己所爱的人吃完西餐,就去看电影,若刚好放映的是《罗马假日》,那该是如何浪漫的感觉呢?</h3> <h3>眼前我们所到达的地方是安吉里,这也是电视剧复婚的拍摄基地。为什么叫安吉里呢?我们抬头看,看顶上的这幅油画,他是由著名画家达芬奇所画的,名字叫安吉,是达芬奇少有的战争题材的作品,这幅是仿品,真品在意大利国家艺术博物馆,他描绘了战争中人与马痛苦的表情,体现了达芬奇是痛恶战争的!</h3> <h3>这个胡同原来就这一个门,实胡同,不说死胡同。长36米、宽3至9米。临光复道沿街建筑,欧式风格明显。里巷两侧墙壁上均留有文革时期用红油漆书写的标语,还比较清晰,具有明显的时代感。把这个保留下来,也是修复者的眼光。</h3>
<h3>安吉里胡同,拥有明显的意大利建筑风格,走在这个"异域胡同"中能充分感受到意大利建筑的唯美。从光复道一侧能看到"安吉里"三个字的门洞,从门洞中能看到马可·波罗广场上的角楼,给人以景中有景美好视觉感受。</h3> <h3>这个广场被称为爱情广场,传说一位天马下界来到了人间,爱上了一个公主,俩人的感情至死不渝,但人神不能通婚,天马上天祈求,即使放弃神位,也要跟公主相厮守,而人间的公主并不知情,为爱而殉情,天马回到人间,只恢复了一半的人形,抱着心爱的公主痛苦不已,并发誓将自己的爱洒向世界每一个角落,准备了一把剑,把相爱的人连在一起,就是我们的爱神丘比特,也称人头马。直到今天也有很多新婚男女来这里拍婚纱照,就是希望得到爱神的眷顾,天长地久,永远在一起。</h3> <h3>这尊雕塑坐落于光复道和民族路交口。</h3>
<h3>这位男子是潘神,是希腊神话中掌管羊群和牧羊人的神。他的外形很有特点,人身、羊角、羊蹄,生性好女色,这个雕塑就表现了他和一位地位较低的自然女神在舞蹈嬉戏……</h3> <h3>沿民族路向北,到达进步道。这里有郑诵先旧居。从进步道与民族路交口向西走,有程克旧居。到胜利路右转,有曹锟旧居,卢鹤绂旧居,李文田旧居,华世奎旧居。到民主道右转,有汤玉麟旧居,张廷谔旧居,梁启超旧居,曹锐旧居,曹禺旧居等一大批名人旧居。</h3> <h3>在河北区民族路与进步道交口东北角,有一座主体建筑为黄色的二层意式洋楼,保存较好,这便是书法大家郑诵先在天津的寓所。<br /></h3>
<div>郑诵先,四川富顺人。精研文史,工诗词及骈、散文。尤擅书法。各体俱能,以草书见长,晚年尤善章草,苍劲雄浑,气魄宏大,呈自家风貌。 被尊称为章草大师。1928年曾任张学良秘书。上世纪30年代初在天津市政府任职。1939年,任大陆银行天津分行副经理兼河东支行经理。此宅为河东支行所在地,亦为其居所。1941年起,兼任天津银行公会秘书长。1948年筹组天津证券交易所。1956年在京与张伯驹等人发起组织"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任秘书长。</div> <h3>沿进步道向西走,进步道80-84号,是程克旧居。建于1912年,三层砖木结构,带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1727.9平方米。楼顶部饰有欧式浮雕,建筑造型为意大利田园住宅风格。2006年修复,保存较好。</h3>
<h3>程克,河南开封人,1912年任内务部参议、总统府咨议。1924年任内务部长,同年辞职,寓居天津。1935年一度出任天津市长。</h3> <h3>进步道48号是曹锟旧居。</h3>
<h3>曹锟,天津人,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直系军阀首领,北洋政府陆军上将,1916年任直隶督军,后兼属直隶省省长,1920 年任直鲁豫巡阅使,1923年靠贿选当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卢沟桥事变后拒绝日本所请出面组织新政府,因其保持了民族气节,被国民政府在1939年12月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军衔。<br /></h3> <h3>原是五座一组的建筑群,临进步道的甲楼为主体建筑,高坡楼顶,入口处由三连圆拱券和爱尔尼克式廊柱构成,立面墙饰考究。门前是半圆的多级台阶,依稀透着昔日的气派。</h3> <h3>右拐胜利路403号(原北安道19号),是卢鹤绂旧居。</h3>
<h3>卢鹤绂是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核科学技术先驱者之一,培养了一大批原子弹、氢弹研究人才,我国23位两弹元勋中,有7位是其学生。学术成就播誉海内外,因揭示原子弹秘密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他在流体力学的研究成果,还被命名为"卢鹤绂不可逆性方程"。尽管与诺奖失之交臂,他却实践了自己信奉一生的格言:"知而告人,告而以实,仁信也。"</h3>
<h3>旧居为一座意式楼房,主体两层局部三层,带地下室,欧洲古典建筑,风格简洁明确。</h3> <h3>李文田旧居</h3>
<div>位于进步道与民主道之间,胜利路西侧。二层带地下室的欧式风格建筑,阳台为半弧形。西侧另有一座二层带通廊的附楼。1920年建成。</div>
<div>李文田,1936年驻防天津时兼任天津警备司令部司令、市警察局局长,并一度代理天津市市长。天津沦陷前的1937年7月27日,他召集天津军政要员在此宅共谋抗日大计主动出击迎战并联合签署发布抗日通电,史称"七人军事会议"。在长达15小时的惨烈战斗中,一度重创日军。</div>
<div>该楼原为龚心湛旧居,1936年起由李文田居住。</div> <h3>民主道和胜利路交口东南侧,是书法家华世奎旧居,是他晚年租的房子。抗战时日本轰炸机从空中过,大家都往地下室跑,他曾作诗戏谑:见机而动,入土为安。</h3>
<div>华世奎(1863年-1942年),字启臣,号璧臣。祖籍江苏无锡,世居于天津, 中国书法家,天津"八大家"之一。他和孟广慧、严修、赵元礼并称为津门书法四大家。华世奎最为世人所知的两幅经典之作,都是牌匾,一是北京的"和平门",另一个就是"天津劝业场"。他还题写过东北角的"正兴德"茶庄、估衣街的"德昌公"等商号的牌匾。七七事变后,日伪当局和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屡请出山,不为名利所动,其民族气节被乡里称颂至今。</div>
<div>这座建筑是享誉华夏的著名书法家华世奎中晚年居住及进行书法艺术创作的地方。</div> <h3>华世奎故居是一座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的意式风格的楼,它是当年意租界16座尖顶形建筑之一。此楼建于清末,砖木结构坡式瓦顶,上筑阁楼与老虎窗。一楼迎面为宽敞的大厅,厅两侧的房子里住着佣人。二楼迎面一大间,为主人及家人起居生活及会客的地方。顺着狭窄弯曲的楼梯上到三楼,迎面大间为主人的书房,两侧耳房为艺术作品及文物的储藏室。</h3> <h3>右拐民主路,汤玉麟旧居位于河北区民主道40号,为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汤玉麟曾参与张勋复辟,东北易帜后曾先后担任热河省主席和二十九军总参议、高级顾问等职。解职后,来津买下吴毓麟(辛亥革命后曾任国民党海军中将、交通总长,为直系代表人物)在意租界的寓所。这在当时是很高贵的,至今仍很有特色。</h3> <h3>汤玉麟旧居分为两部分,东为主楼,是一座三层混合结构带地下室楼房,红瓦坡顶。主楼底层外立面用仿花岗岩条石砌垒,机砖铺设墙身,入口大门作圆拱券门。楼前的廊厦下设有汽车坡道,有左右两门,汽车可一出一入。楼内一层设有正厅和附厅,设有古典式壁炉,门窗宽大。主楼二层前方中部设有三个连拱廊并以混合式圆柱支撑,前部设有一个阳台。主楼三层楼中部为两间大房子。主楼西侧为宾客楼,内部墙上挂着一幅很大的"猛虎下山图"。另外,宾客楼内还设有带弹簧地板舞厅,舞厅顶部设有彩色玻璃。院内工字砖铺地,地面宽阔。该建筑是一座具有折中主义特征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巴洛克建筑风格的欧式建筑。</h3> <h3>《建国大业》等多部影视剧从这里拍摄取景。</h3> <h3>张廷谔故居</h3>
<div>张廷谔故居原在段祺瑞名下,1917年北洋政府府院之争之际,段祺瑞被黎元洪免职后来津曾居住于此。</div>
<div>张廷谔于1934年和1945年两次任天津市长时居住于此,旧居始建于民国年间,位于河北区民主道35号,属意租界,总面积540平方米。</div>
<div>民国时期的天津,最高行政长官走马灯般频繁更迭,只有张廷谔在市长任上梅开二度。前后时隔10年,物是人非,百感交集,这位一生波澜起伏的市长在海河两岸空留下许多未竟的抱负。</div> <h3>该楼为二层楼房,砖木结构,带半地下室,前后坡顶,设老虎窗,门厅朝南,上筑阳台,表层与墙隅均仿砌基石筑法。一楼为会客厅,二楼为居室、卫生间等,为意式风格,保存良好。目前已经挂牌保护。<br /></h3> <h3>沿民主路继续向东走。梁启超旧居和书斋"饮冰室"坐落于河北区民族路44号—46号。</h3>
<h3>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清末与康有为共同发动"公车上书",主张维新。辛亥革命后先后出任司法总长财政部长等职。1915年定居天津。他反对袁世凯称帝,并与云南督军蔡锷在天津共同策划反袁的武装起义(蔡锷将军为中国的立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五四运动中倡导诗界革命小说革命。</h3> <h3>旧居为意式楼房,砖木结构,坡顶出檐,两层带地下室,一、二层为方柱支撑回廊,楼东北侧建有八角形塔楼,上筑阁楼,建筑面积1019.8平方米。梁启超曾在此和蔡锷密谋反袁武装起义。"饮冰室"由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设计,位于旧居西南侧,为意式楼房,两层带地下室,钢混结构,平顶出檐,上为瓶式围栏,楼门建有三连拱券廊厦,楼内为天井式布局,大厅顶部做彩色玻璃镶嵌的藻井,地面以大理石墁砌。<br /></h3> <h3>《狼烟北平》、《建国大业》等多部影视剧从这里拍摄。</h3> <h3>饮冰室斜对面,就是曹锐旧居。曹锐是民国大总统曹锟四弟。曹锐在北洋政府时期曾任直隶督军、直隶省省长。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他在北京延庆楼被囚禁时吞鸦片自尽。<br /></h3>
<h3>这片房子建于民国初年。二层砖木结构,部分三层,带地下室,高坡顶,方形窗,为意大利南方田园风格建筑,弧形观景亭为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元素。</h3> <h3>毗邻而居的大戏剧家曹禺,其故居位于民主道,曹禺早年曾留学日本,后得到黎元洪的赏识,成为总统秘书,便买下意租界28号的房产。</h3> <h3>曹禺,本名万家宝,天津人,著名剧作家,有中国的莎士比亚美誉。曹禺这个笔名是取自他本姓繁体"萬"字,拆为"草字头"和"禺",草字头换为曹,"萬"就成了"曹禺"。曹禺的童年、青年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雷雨》、《日出》等名剧,就是曹禺在此生活期间开始酝酿创作的。</h3> <h3>沿民族路向北走到光明道,就能看见意大利兵营旧址。</h3>
<div>意大利兵营建于1925年前,为典型的古罗马风格建筑造型,红砖砌筑,占地面积4000多</div>
<div>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是原意租界内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div>
<div>当年驻有一个混成营,共有官佐士兵999人。据称当年清逊帝溥仪住天津时,曾来兵营"视察",颇为意国人所欢迎,还留下了合影小照。</div> <h3>建筑平面为"∩"型。面对光明道的主体建筑,前檐为大拱券式通廊,拱窗明廊,外观壮伟,原为三层,首层为办公房屋,二、三层为士兵宿舍,楼前空地为操场。站在二楼走廊,通过拱窗可以看见楼前的空地——能够想象,当年军官们就是站在这里,对士兵操练进行检查。</h3> <h3>1940年意军撤离后,侵华日军曾盘踞在此。抗战胜利后,美国海军陆战队也曾驻扎在这里一段时间。作为西方列强近代侵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2006年整体修复后,被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面还设海河意式风情区图片展馆。</h3> <h3>最后到达建国道(海河东路),由东向西有意大利领事馆,刘髯公旧居,圣心堂。</h3> <h3>意大利领事馆位于河北区建国道52号,它东临天津火车站,西眺金汤桥,南望海河广场,北依铁路线,所处地理位置优越,它就是旧意租界内的意大利建筑风格。</h3> <h3>主楼为二层带半地下室砖木结构楼房,外立面为清水砖墙,红色墙砖、白色凹槽剁斧石方壁柱并配有彩色玻璃窗。屋顶为瓦屋面四坡顶,其中,坡形楼顶上有一个方形顶楼。屋檐出挑较大,檐托支撑的以及每扇窗户的上端都有彩釉面砖作为装饰。建筑主入口门套、窗套及墙面转角等部位均采用意大利古典建筑装饰手法。该建筑为一座意大利浪漫主义风格的西洋建筑。</h3> <h3>刘髯公故居坐落在河北区建国道66号。建于民国时期,整座故居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意式建筑风格。大院总面积2330.16平方米,二层楼房共有24个房间。地下室和楼房结构一样,共有12个房间。还有一处后楼外出檐柱走廊,塔楼相连,华丽、气派。前楼是家眷的住所,后楼是《新天津报》报馆所在地。</h3>
<h3>他曾在意租界的住所中创办了《新天津报》,后陆续发行了《新天津晚报》、《新天津晓报》等进步报纸。"九一八事变"后,因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和拒不与汉奸合作,被日寇拷打致死。</h3> <h3>圣心堂,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建国道25号,建于1910年,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典型教堂建筑。砖木结构二层,局部三层,东、西、北三面外突,檐口山花下为弧形半圆形窗,堂内大厅上层墙体呈八角形,各开一圆形窗,整个建筑异常华丽,具有人文思想内涵,它是教堂建筑向公共建筑转化的里程碑。也有称它是"早期罗曼式"建筑。</h3> <h3>游览完意式风情区,奥式风情区还有李叔同故居,奥匈领事馆,冯国璋旧居,袁世凯旧居,鲍贵卿旧居值得去看。</h3> <h3>李叔同故居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滨海路。</h3>
<div>李叔同,生于天津,祖籍山西洪洞,民初迁到天津,因其生母本为浙江平湖农家女,故后来李叔同奉母南迁上海,每每自言浙江平湖人,以纪念其先母。李叔同是著名的弘一法师,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同时也是知名的佛教高僧。他出身书香世家,通古博今,曾东渡扶桑,专攻音乐和绘画,创办中国第一个话剧社团"春柳社",并主演了《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名剧。后来他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并南下福建泉州,穷其一生潜心钻研佛经戒律,终成一代宗师。</div> <h3>这座清代建筑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由四套四合院组成,平面呈田字形,有房60余间,占地1400平方米。院内建有游廊和小花园,室内陈设精致,环境幽雅。在宅院里有一西式书房,取名"意园",是李叔同1910年从日本学成重返故里时修建的,以示一展宏图的意愿,世界华人都会唱的李叔同的那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就创作于此。</h3> <h3>奥匈领事馆,建于1908年,为带花园式庭园的两座西式二层洋楼,砖木结构,灰瓦坡顶,混水墙面有浮雕装饰,立面不对称构图,砂浆水泥罩面,断块墙身,鱼鳞石片小方瓦顶,外廊式格局,前有院落,后有月台,造型典雅浪漫,颇具欧式风格。</h3> <h3>冯国璋故居在奥租界二马路与沿河马路,今河北区民主道50~54号。</h3>
<div>冯国璋,北洋直系军阀首领。字华甫,河间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因得到袁世凯的赏识,随袁世凯在小站练新军。辛亥革命时,率军为袁攻下汉口,逼近武昌。袁任总统,冯任直隶都督、卫戍京都。1915年为袁率军南下,扑灭二次革命,任江苏都督,坐镇江南。转年任副总统仍兼苏督。成为北平的直系的重要人物。1917年入北京代理大总统,转年去职离津,1919年病死于北京。</div>
<div>冯国璋是中国著名笑星冯巩的曾祖父。</div> <h3>冯国璋故居为砖木结构的三层楼,共四座,连同从前的三所小楼,共有楼房110间,平房54间。于1913年购自奥工程师布吕纳的三所楼房。1915年又委托一位德国建筑师按原建筑风貌设计进行扩建、接建,并修建了庭园式花园,人称"冯家花园"或"冯家大院"。院内主体建筑是二层西式小洋楼,造型别致,整体性强。</h3> <h3>袁世凯故居,位于原意租界金汤二马路(今河北区海河东路39号)。建于1918年,北欧建筑风格。德式小洋楼,是天津仅存的一幢十六至十八世纪德式风格的小洋楼。现已改做酒楼,名为:首府酒楼。</h3>
<div>袁世凯,清末民初重要的军事家、政治家、北洋新军领袖,对中国近代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恢复作出过重要贡献,被称为中国近代陆军之父,是中国司法近代化的奠基人,对中华民国的成立起到关键作用。</div>
<div>这位人物,大家知道,自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后,官运横通,辛亥革命后,出任中华民国第一界大总统,可惜这位仁兄当总统还觉得不过隐,还想当皇帝,按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不与时俱进,结果遗臭万年。</div> <h3>这幢建筑为一座欧洲古典式三层楼房,他是中世纪"罗马风格"的演变,融合了日尔曼民族的建筑手法,红色的陡坡屋顶正脊中间建扣钟状式采光亭,系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圣玛利亚大教堂"穹顶建造,而外形又比意式建筑增加一道反向曲线,形成德国建筑的独特风貌,门廊方柱与圆柱相结合,在天津建筑中颇为难得,主楼东侧二楼上有拜占廷风格的小尖穹顶与塔楼相互映衬,为德国民族建筑风格。院内还建有后花园,园内有假山、游廊、钓鱼亭台、花窖等。</h3> <h3>房屋建造的很有特色:分别设有隐身与脱身的建筑设施。"隐身处"是在二楼右侧有个小门,门内建钢筋混凝土楼梯,铁栏杆,可上至楼顶间,下至地下室、如果关上小门便找不到上下楼的去处。"脱身处"是在三楼凉亭设有铁楼梯,直通后花园余门,由此可脱身逃走。此外,在这所楼的二、三层之间还专门设计了一间八角形房屋,几面窗户都朝海河,无论潮涨潮落,河水都好似往八角楼里流,象征无数财源流人袁家。</h3> <h3>鲍贵卿旧居位于河北区平安街81号,为我市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h3>
<h3>鲍贵卿(1866~1934),字霆九,辽宁海城人,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工程科毕业,曾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黑龙江督军、吉林督军等职,下野后寓居天津。</h3>
<h3>鲍氏学过工程,对房屋建筑尤感兴趣,因此他的住宅建筑,不少是他亲自设计与监工修建。</h3> <h3>他于1920~1921年购得此楼并改建成一座豪华的花园住宅。该建筑为混合结构二层楼房,局部三层,带地下室,多坡瓦屋顶。外檐为青砖清水墙面。一层、二层设柱廊,三层局部退台形成大露台,露台上建有三个风格迥异的亭子,中间为带有罗曼式屋顶和简化科林斯柱式的西洋凉亭,东面为中国传统的圆攒尖亭,西面为较简洁的西洋凉亭。体现了设计者"古、今、中、外"的含义。青砖的清水墙面,高长窗及圆拱窗相映,形成西洋的立面,却用中国的青砖砌筑,体现了天津洋楼的地方特色。室内装饰豪华。中西合璧的建筑设计,印证了当时天津中西文化交融的情况。</h3> <h3>历史的长河,淘沙沥金,在九河下梢的天津,留下了幢幢美不胜收的历史风貌建筑。它们犹如历史的瑰宝,向世界展示了天津的独特魅力,更犹如凝固的音符,奏出了天津的华彩乐章!</h3>
<h3>走马观花式游览并不适合意风区;相反,唯有静下心来,方能品味出意风区百年的深邃内涵。</h3>
<div>步行逛一逛,沿着意风区的石路走走停停,捕捉遇见的美丽光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