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010101">小时候,爷爷和姑妈承包了生产队的香菇场。我们每天放学回家就跑去香菇场帮爷爷摘香菇,年少的我不知道该摘什么样的,就挑大的摘。爷爷说:只要香菇的边儿不再卷在里面,无论大小只要边儿长平了就可以摘了!我记住了!</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那时候,我总是觉得香菇、木耳这东西很神奇。一棵树,把树干锯成一米左右长短,在树上钻几个孔,再塞一点儿像木屑一样的东西,盖上小木盖用锤子锤平,过一段时间,就会长出香菇、木耳来。后来才知道,那塞的是各类食用菌菌种,等到发酵以后,菌丝穿满整个树筒才会长出香菇和木耳来,这就是科学!</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一到阴天下雨,家里的地上、桌上,里里外外都摆放着香菇和木耳,没有下脚的地方!那个时候,没有炕灶,全靠太阳把它们晒干,如果遇上连阴雨,那可就亏大了!</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在我的印象中,那时候种的香菇、木耳从来不打农药,是纯天然的食品!</font></h1> <h1>三月三,抽茅尖……春天来了,到处一片绿油油的,山岗上、田埂上,只要是长草的地方都能找到嫩嫩的茅草尖,剥开绿色的皮儿,露出白色的像棉条一样的东西,软绵绵的,甜甜的很好吃。茅草的根,白白的,也很甜,嚼着吃、煲汤、凉拌都是不错的美味!</h1> <h1><font color="#010101">到了周末、农忙季节和寒暑假,放牛的任务都是我们的啦!</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常常是一群小伙伴跑到山脚边,摘这种带刺的长长苔,看谁摘的最多。然后,就围坐在一起开始拔刺儿、剥皮儿……然后开吃!</font></h1> <h1>这是荒野里长的野菜,我们老家人都叫“黄苦蔸”,其实,就是蒲公英。春天的时候,趁它还没开花就剜回来,洗干净后焯一下水,放点儿辣椒和香油凉拌,也是一道好菜,不苦还降火,真的很不错!</h1> <h1>蒲公英的花,我们采在手上,放在嘴边轻轻一吹,花瓣就飞起来,好看又好玩儿!</h1> <h1>到了收割小麦的季节......</h1> <h1><font color="#010101">小麦收获过后,该插秧了。田埂上地角边到处都能看到这种果实,甜甜的带点儿酸味,我们老家都叫它——麦泡、栽秧泡,好吃极了!</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山上的三月仔、四月仔、五月仔也是我们的零食。它们分别在三月、四月、五月成熟。我们也不知道它们究竟叫什么名字,只听老一辈的人是这样叫的。伙伴们都是提着篓子在山上摘,酸酸甜甜的,令人回味无穷!</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这个是鱼腥草,可以做菜吃,也可以入药。打猪草的时候,会在涧田沟边扯一些回来,听说止咳效果非常好!</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秋天来了,到了收获的季节!田里的稻谷金灿灿的,我们放学后也会拿起镰刀去帮大人们收割稻谷。</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秋天里,山上各种野味也非常的多,我们可有口福了。八月炸——外型像香蕉,可比香蕉好吃多了。它生长在茂密的树林里,藤子缠绕在树枝上,上面结满的八月炸远远望去,就像挂着各种各样的小灯笼。我们常常是一手提着篓子,一手拿个长把镰刀一摘就是一满篓。熟透了的就分着吃,生的就放在坛子里边怄着,每天放学后就先去坛子里摸摸捏捏,看有没有熟的!</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这是栎树上结的果实,叫橡子。橡子磨成粉是一道美味,晶莹剔透,像凉粉一样拌着吃、炒着吃味道都不错,只不过它的颜色有点深。它的窝,也就是橡碗还可以卖钱呢!</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这是我们山上野生的板栗,到了成熟的季节,随便在树下一抓一大把!放了学,就跑去山上捡满书包再回家。</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这是后来我们家乡响应政府号召发展多种经营,将山上原有的野生板栗树嫁接成了今天的的特产——“大红袍”板栗,几乎家家都有。被称为随州市的“板栗走廊”!</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大山深处的野葡萄到处都是,没有污染,纯天然的,还可以自酿葡萄酒!</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家乡的枣子又大又甜!</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这种红通通的果实,在打霜过后摘下来吃也很甜哦!</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野菱角——放牛的时候,把牛往山上赶去,小伙伴们就开始在堰塘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捞野菱角!男孩子捞,女孩子摘,然后共同分享!</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拐枣,顾名思义,长的弯弯拐拐的所以叫拐枣。霜降过后,就可以摘下来吃了!很甜还带点涩涩的味儿!</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你想像不到,这种带刺儿的果子还能吃?告诉你,还挺好吃呢!先用钳子摘下来,放地上或筐里用穿着鞋的脚一踩一挫,刺儿就掉了,把它咬开把里面的仔儿抠掉就可以吃了,非常的甜!</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山里的野柿子,还没有到成熟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就开始用竹竿打下来,插上竹签放到米缸里。剩下的打不着的柿子到了深秋挂在树枝上,远远地望去,就像挂着一个个红灯笼,特别的漂亮!</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桑椹,在我们老家叫桑枣。一棵棵大树上结了很多很多,待到成熟了,看到树上黑压压一大片,要是刮风下雨了,地上也是黑压压一片,吃了桑枣,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手上、嘴巴上、牙齿上全都是乌紫色的,有点儿难看!</font></h1> <h1>小伙伴们从地里刨来红薯,在野外用石头围一个圈防风,捡来柴禾生起火堆,将红薯烤着吃,可香了!</h1> <h1><font color="#010101">我的家乡在随南山区,那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物产丰富……大山深处还有很多很多山珍野味,不胜枚举!虽然,我离开家乡好多年了,偶尔也会回去看看,每每见到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物,我都会心生眷恋!每每想起那些和小伙伴们上山掏鸟窝、下河捞鱼虾的童年趣事,脑海里满满的都是回忆!我的家乡景美人也美,我爱我的家乡!</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