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隔几个月后再次来到呈坎宝纶阁,这次试图从另外的一种视角去察看。</p> <p class="ql-block"> 贞靖罗东舒先生祠是徽州现存最大的明代祠堂,罗家第二十二世祖罗应鹤,累官至户部侍郎。致仕归梓,为孝义,主事修本支宗祠,祀多次拒受出任元朝官职的十三世祖东舒公,以彰显其忠义之举。</p> <p class="ql-block"> 贞靖罗东舒先生祠仿照孔庙格局而建,分前、中、后三进,五层山墙,层层升高,显得气势宏伟威武,此为第一进仪门。</p> <p class="ql-block"> 修棂星门,对于一座家祠来说,也是够气派的了。</p> <p class="ql-block"> 门前的一对精致的石鼓,已令人惊叹不已,进到主体建筑,将有何惊喜?</p> <h3> 仪门的祥云纹樑托</h3> <h3>门础。</h3> <h3> 仪门内是八丈见方的天井,天井两旁为廊庑,天井内有棵400多年的桂花树。</h3> <h3> 天井两旁的廊庑。</h3> <p class="ql-block"> 仪门后天井的二十多块石栏板上雕刻的夔龙图案,线条灵动,堪称极品,据说是是徽州绩溪人,明嘉靖年间兵部尚书胡宗宪赠送的。</p> <p class="ql-block"> 这块是后补上的,很明显,线条略显生硬,工艺水平比不上老的东西。</p> <h3> 各式不同的狮子。</h3> <p class="ql-block"> 这尊是后补的,表情有点凶猛。</p> <h3> 这尊是后补的</h3> <h3> 这尊是后补的</h3> <h3> 这尊是后补的</h3> <h3> 这尊是后补的</h3> <h3> 这尊是后补的</h3> <h3>夔龙石栏板背面的祥云纹。</h3> <h3> 后补的狮子,与古代的狮子,一看便能定高下了。</h3> <p class="ql-block"> 第二进为中堂,堂中四根大立柱一人难以合抱。上面檩樑重叠,横直交错,正中的冬瓜樑粗大庄重,堂上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彝伦攸叙”四字,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所书。</p> <p class="ql-block"> 《日知录》彝伦:“彝伦”者,天地人之常道,如下所谓五行、五事、八政、五纪、皇极、三德、稽疑、庶徵、五福、六极皆在其中,不止《孟子》之言“人伦”而已。能尽其性,以至能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而彝伦叙矣。意为人伦纲常长在,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p> <p class="ql-block"> 中堂,罗氏族人议事的地方。在古代皇权不出县,广大乡村是靠族权管理,故此祠堂的中堂,地位是超然的。</p> <p class="ql-block"> 两个人才可合抱的大柱,导游解说词说是金丝楠木,价值不菲,细看,疑似是皖南地区所产的梓木。金丝楠木,古代为皇等修宫殿的专用材料,仅产自四川、贵州一带,如此巨大的名贵木材,要从四川搬运过来,费用远超出了其建祠的总费用了,这种低级导游忽悠之祠,也是醉了。</p> <p class="ql-block"> 中堂高大的板门照壁后又是一个天井,其后第三进是寝堂,即宝纶阁,是整个祠堂的精华部分。</p><p class="ql-block"> 宝纶阁由三个三开间构成,加上两头的楼梯间,共十一开间,吴士鸿手书的“宝纶阁”匾额高挂楼檐。</p><p class="ql-block"> 宝纶阁遍施雕饰,斗拱、雀替、梁头、驼峰、叉手、蜀柱、平盘斗等木构件,雕饰有各种云纹、花卉、禽兽图案。</p> <h3> 吴士鸿手书的“宝纶阁”匾</h3> <h3> 宝纶阁是仿紫禁城的太和殿而建,按古代建筑规制,民间是不能在中路开台阶的,这显然是僭越了。</h3> <h3> 台阶上十根面向内凹成弧形的石柱屹立前沿,几十根圆柱拱立其后,架起纵横交错的月梁。</h3> <h3> 横梁上彩绘图案优美、色彩绚丽,虽历四百余年,至今仍鲜艳夺目历久不凋。</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透雕的“祥云龙吐水”雀替,更是生动逼真,玲珑剔透。 令人眼花缭乱,而又美不胜收。这是僭越的装饰构件。</h3><div><br></div> <h3> 宝纶阁外史闲聊,其实这里另有一故事,是不能记载入册的。宝纶阁,最初是孙姓修建的宗祠,修祠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明黄色和用龙来装饰雀角,更甚者仿紫禁城的太和殿建祠,并在正中开台阶,这在古代是大忌,是僭越之举。将成时被人告发,孙姓族人举族迁移。后罗姓族人买下该物业,在后寝前仿“孔庙”修大殿和仪门,在后寝增建二柱四间,并把增建的二根石柱挖空,露出木樑的榫头,以记为罗氏的财产。</h3><h3><br></h3> <p class="ql-block"> 内侧,是紧靠大堂南山墙而建的女祠。厅堂用于祭祖,神座用来安置罗家先妣之神牌,下堂为一间房,拟是作为收藏与女祠关的物品之用。为女性建祠,实属徽州特色,是古代绝无仅有的特色。</p> <h3> 罗氏宗祠的建筑格局体现了徽州宗族社会对“忠”“节”观念的重视,对族人的激励,对女性的尊重。</h3> <p class="ql-block"> 我一直笃信:祠堂,是大地上鲜活的遗存,是正宗的中国“国粹”,是一方方最独特的“中国印”。</p><p class="ql-block"> 一座祠堂,就像一位母亲,虽历尽沧桑,却总是天下儿女向往的地方。在那里,有先前的风气,有我们的老规矩;在那里,供奉着祖先牌位,供奉着天地人的大道理;在那里,血脉绵延,传承赓续,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祠堂在,祭如在。祭如在,倍思亲。祭如在,一切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