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近年来张园很火,似乎成为了各色人士聚集地,魔都一大新地标。“老上海”来此回忆怀旧,旅游客来此观光“拔草”,外国人来此探幽寻访,大有超越当年新天地的架势。甚至有人对上海石库门建筑和文化评价为:“张家花园(前身即是张园)小弄堂大客厅、门头牌匾繁华地,历经百年依然有形有魂满满市井味,是海派文化的代表地“</h3><h3><br></h3><div>我自小生长在此,从1949年出生到2004年拆迁,满满的55年,12年后今又再次故地重游。</div><div>在秋天的阳光下,穿行在弯弯曲曲的弄堂里,依然是满目的斑驳和陈旧,老式和新式的交替,但是仍然让人感觉这里曾经的美好,曾经的繁华。</div><div>光阴荏苒,不复流年。为此用手机记录下影像,用文字写下此记忆。</div><div><br></div> <h3><b>张圆的前世今生</b></h3><h3><br></h3><h3>据老一辈讲,上海张园是上海滩向社会开放的最早最大的私家花园。是1882年由原籍江苏无锡富商张叔和所建,取名“张氏味莼园”,简称张园。</h3><div>张园占地60余亩,北起今南京西路(泰兴路口),南至今威海路(图中为威海卫路),东起今石门一路(图中为中正一路),西至今茂名北路。其中今吴江路步行街系原园中池塘。园内草坪广阔,绿树成荫,在池塘中形成倒影。园内广种各种鲜花,四季可闻花香。</div> <h3>张园曾经是晚清民初上海政治活动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但到了20世纪10~20年代,上海张园开始衰落,被新兴的文化娱乐场所大世界、哈同花园等所代替。</h3><h3>于是,在老张园废墟上盖起了一大片石库门房屋建筑,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今威海路590弄的石库门住宅,即老百姓说的“张家花园”。换句话说,清末民初讲的“张园”是园林,现在讲的“张家花园”是住宅(图中用红线标注的区域)。</h3> <h3>走过原张园的东南角,今标志性建筑“四季酒店”,沿威海路向西500米即到了590弄,张家花园所在地</h3> <h3>四季酒店的裙房--大堂咖啡吧,是原来“威凤里”所在</h3> <h3>沿街的仿石库门造型的围墙,原是“崇德里”和“德年邨”所在,2004年张家花园最后一批拆迁地。</h3> <h3>从威海路590弄进入张家花园,可见一排竹篱笆围合的区域,这里就是我原来的居住地“德年邨”-泰兴路22弄。这里也是我度过童年、少年、青壮年的地方,是我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和最值得回忆留恋的所在。</h3> <h3>据说开发商老板因改制时偷盗国有资产被判了无期徒刑,12年过去依然没有开发。</h3><div><br></div> <h3>现今的威海路590弄,原来是泰兴路的南段。从泰兴路威海卫路口的11弄开始到泰兴路吴江路口的124弄,称为“张家花园”。</h3><h3>大弄堂(即泰兴路)和秀德里(35弄)是我们儿时课后活动场地,伙伴们在此跳绳、跳皮筋、顶橄榄核、造房子、滚铁圈、官兵捉强盗......,每每要到家长大声呼叫“吃夜饭了”,才恋恋不舍的散去。</h3><h3><br></h3><div>这是秀德里,有多个儿时伙伴居住在此。</div> <h3>41号是个大院子,与周边的石库门建筑有所不同,增加了汰石子墙面、西洋装饰以及外挑的阳台,并大量采用了彩色花玻璃和木制的百叶窗。</h3><h3>建筑内的用材也是当时最好的材料。</h3><h3><br></h3><div>抗战时期租界沦为"孤岛",41号楼里曾挤满了前来避难的房客。</div> <h3>汰石子的窗台和窗沿细脚,三楼顶还有汰石子挑檐的细脚</h3> <h3>东西二面山墙是红色机砖墙体和汰石子挑出阳台、窗楣</h3> <h3>物是人非,鸟笼空挂</h3> <h3>柚木扶手的大扶梯</h3> <h3>柳桉木的1.5米高的公共走廊护墙板</h3> <h3>柚木或杨松的进户门,室内是2米高的护墙板和柚木的拼花地板</h3> <h3>马赛克的公共走廊</h3> <h3>底层曾经的大厨房</h3> <h3>张园的石库门里弄除部分设计模仿西洋联排式住宅外,其布局大致仿造江南普通民居,这种弄堂布局的住宅在中国民居建筑中算得上是一种创新,一幢幢融合中西建筑理念和风格的石库门,形式多样,古朴精致,体现了建筑的海派味道。</h3><h3><br></h3><div>爬满绿藤的“春阳里”(40弄)过街楼及牌坊</div><div><br></div> <h3>春阳里弄口沐浴在温暖的秋阳下的老人</h3> <h3>春阳里是一客堂一厢房的格局,机制青砖墙体,红砖勾线</h3> <h3>这里是华严里,儿时的露天足球场,好几次把玻璃窗踢碎,老师带着我们向居民道歉</h3> <h3>56弄1-5号是西洋连排别墅格局,每家底层有花园,二层有小巧的阳台,三层有老虎窗</h3> <h3>而56弄7-17号,则是标准的一客堂二厢房的石库门建筑</h3> <h3>有巍峨的山墙和漂亮的门头牌匾</h3> <h3>机制红砖的中式雕花门头,古朴精致</h3> <h3>采用西洋罗马柱的门头,雍容华贵</h3> <h3>中西合璧式的门头和牌匾,相得益彰</h3> <h3>这里曾是大跃进时代的里弄食堂</h3> <h3>如意里(64弄)弄口,高大的汰石子牌坊</h3> <h3>高耸的青砖山墙和红砖与汰石子的徽型装饰</h3> <h3>72弄1号现“张园大客堂”,原是我小学母校--“泰兴路第一小学” (前身是"树群义务夜中学"、"私立光明小学")。这里留下了我最美好的记忆,留下了我天真无邪的笑声,还有和幼年朋友们的友情</h3> <h3>这是母校的校门,每天清晨我们向老师敬以少先队队礼,跨进校门开始新的一天</h3> <h3>这里曾是我们六(3)班的教室,耳畔仿佛又响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声,班主任徐舜华、高玉茹和蔼可亲的面容浮现在我的脑中,师恩难忘。</h3> <h3>这里曾是学校的大礼堂。现在是泰兴居民区乐龄家园,二楼是书场和活动中心</h3> <h3>72弄9号~17号的石库门建筑</h3> <h3>如意里9号</h3> <h3>9号的内天井一景</h3> <h3>72弄11号,旧时的沈良卿寓所</h3> <h3>百叶窗内露出温馨的灯光</h3> <h3>谁忘了的皮箱</h3> <h3>永宁巷的过街楼</h3> <h3><b>张园最大的4幢花园住宅的命运:</b></h3><h3><b>张园77号,88号,89号,115号</b></h3><h3><br></h3><div>张园里最为气派的大概要算是77号花园大宅了,这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筑,两边对称,中部设计成圆形小厅,上有圆顶,底层西为敞开式长廊,水泥方柱装饰着西洋花纹,与中式长窗相搭配,地面铺西洋磁面砖和马赛克</div><div>东部曾是静安区房地局,西部曾是静安区建筑工程公司</div><div>现租赁给地铁公司使用。</div> <h3>两侧山墙上细腻精致的窗楣、窗沿装饰把这幢糅合着中西风格的建筑衬托得别有韵味</h3> <h3>在77号院子里邂逅40年前我的静房技校学生</h3> <h3>89号花园大宅</h3><h3><br></h3><h3>解放后最早为新成区法院,60年代变为生产车灯的街道工厂,现改造为时尚新都--“张园99号”<br></h3> <h3>张贴于墙上的老照片</h3> <h3>内有西饼店、啤酒馆、咖啡酒吧和各色餐饮店,一到晚上就人声鼎沸,歌舞升平</h3> <h3>88号花园大宅</h3><h3><br></h3><h3>解放后最早是煤炭部驻沪办的办公楼和宿舍,文革时变为住宅。80年代不幸失火,花园部分建成了张家花园内唯一的6层住宅;原来住宅部分推倒后,建起了海港宾馆,1989年正式开业。</h3> <h3>2015年,裸心社进驻海港宾馆,以<“合坐”一张桌,“合作”一个项目,“合做”一个梦想>为理念,为创业者、中小企业和跨国大公司提供联合办公平台。</h3><h3><br></h3> <h3>屋顶花园,变身为宽敞而友好的社交空间, 长吧台提供免费的啤酒,软饮和咖啡。无论是个人和公司都能在此进行交流</h3><h3><br></h3> <h3>运动区,按摩区和瑜珈区的设计为把工作和乐趣结合起来</h3> <h3>标志性的植物墙为办公空间带来自然的气息</h3> <h3>在海港宾馆顶楼鸟瞰张家花园56弄,72弄,84弄</h3> <h3>115号花园大宅<br></h3><h3><br></h3><div>在2000年全部拆除,建成为“茂名名邸”</div><div><br></div> <h3>2000年后,张家花园106弄-124弄的全部以及吴江路、石门路局部拆迁后建成“静安四季”花园小区<br></h3><div><br></div> <h3>这里有几十年来未变的石库门建筑风情,名字很好听的如威凤里、春阳里、修德里、华严里、福如里、如意里、颂九坊等纵横交错的几十条小弄堂,这里也有几十年来延续的柴米油盐市井生活,春夏秋冬人间冷暖。</h3><div><br></div> <h3><br></h3><h3>张园的兴起、衰落与嬗变浓缩了上海城市核心地段的发展演变。</h3><h3>张家花园现有房屋108幢,是上海种类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石库门建筑群,弥漫着浓浓老上海风情的弄堂和形态各异的石库门建筑。 </h3><h3>张家花园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生于此,长于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