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名家专访】——徐之麾,海派可自信三百年<br><br><br> 小编按语:上海青年篆刻班在浦东篆刻研究会有条不紊的组织下热烈开展,连续十期课程已近尾声,此次课程班得到了诸多名家的支持。带着感恩和问学之心,青书协编者近期拜访了青年篆刻班导师、西泠印社社员、海上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徐之麾先生。<br><br><br><br><br>徐之麾先生亲切接待青书协实习记者许非同<br><br><br>篆刻情,之麾说<br> 我在书法界算是有点年龄的老人了,近些年虽很少参加书法家协会和书<br>法圈的活动,但我并非不关心,而是希望给年轻人腾出平台。另外我这个年龄又是创作最重要的阶段,无论是写字还是刻章都需要全神贯注、精益求精,所以我比较珍惜时间。<br><br> 无论是书法还是篆刻,从某种意义上讲,上海的书法综合水平,依然排在全国的最前列。只是因为上海没有投稿和展示的生存需求,所以一大批的50---65周岁的书法篆刻精英,淡出喧嚣的视野,各守自己的一片蓝天,不再参加全国展赛。因为我们有实力也有市场,所以我们不折腾。但仅凭一些展览比赛的成绩,来评判一个地区的书法水平,有失公允。<br><br><br> 青年篆刻班开展得好,像我这样不常参加书法社会活动的人也接到孙慰祖先生的电话,电话中他劝告我,你得出来给年轻人上上课 。我也认为传承工作十分重要就答应了。后来才知道吴颐人先生、舒文扬先生、孙慰祖先生、张遴俊先生、唐存才先生、徐庆华先生等一批上海的名家都参与其中了,这说明大家对海派篆刻的传承责任感都很强烈。<br><br> 培养青年的篆刻人才如果需要我,我责无旁贷,一定亲自手把手地教会年轻人。<br> <br></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