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这里非常感谢老师和家长们能把这份荣誉给我。其实我觉得学校里每一位爸爸或是妈妈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家长。 古往今来,从孔融让梨到孟母三迁,从岳母刺字到曾子杀彘,无数个家庭教育典范都体现了我们重视家庭教育的文化传统。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在每个家庭中都几乎是众星捧月,孩子的成长,孩子的将来都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喜怒哀乐。因此,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在现代家庭中重要性就更为突出了。 我的儿子王梓骅是个普通的小男孩,他有点安静,有些腼腆;我同样也是个普通的妈妈,有点倔强,有些急燥。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就如那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里的两只兔子一样,彼此深爱着对方。每天晚上,在我家那只腼腆的小兔子睡着后,我都会躺在他的身旁,轻声地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来到这里来”。作为人生中第一次扮演母亲这个角色的我来说,我希望我能给他这世间最好的母爱,让他在我爱的羽翼下健康快乐的成长。但面对孩子的教育,我也经常感到紧张和无措,很多时候其实是孩子教会我们怎样做好称职的家长。
现在我将我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经历写下来,希望能和大家共勉: 一、穷养富养,不如用爱养
一直以来,都有穷养儿子富养女一说。但我个人觉得穷养富养只视家庭具体情况而言,不分性别,更非孩子成长的关键要素。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对父母爱的需求却都是一样。家长用“爱”来教育孩子,这个爱是时间加关怀,是等待加陪伴,是以身作则,是言传身教。
孩子小的时候,磕伤碰疼是在所难免的。在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会尽量以轻松快乐的表情来相对,让他感觉这是一件多么平常的事情,同时我还会教他要善待“对方”。比如他不小心撞到了门上,我会亲他撞到的疼处(从小养成的概念,妈妈的亲吻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止痛方法),安慰他只要妈妈亲过的后,立马就不会疼了。在他情绪稳定后,我会带着他去给门道歉,告诉他是因为他的粗心才会撞上门的,并让他给门揉疼,让他明白伤害是相互的。这样,能让他意识到“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体谅,更要懂得担当。慢慢地,孩子人性中善的那部分就逐渐显现出来,没有了自以为是,没有了居高临下,没有了敌视排斥,他学会了理解,学会了谦让,有了善良,有了豁达。
无论孩子出生在一个怎样的家庭环境里,只要父母能做到有足够爱和关怀,能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只要我们的孩子能善良、正直、阳光般的成长,那么穷养或是富养都不重要了,他们会在这个充满爱的家庭里,在爸爸妈妈的身上学会穷不怨天尤人,富不骄横跋扈,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用万花筒去发现孩子的优秀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曾经我们的父母附加予我们身上的期望,而我们中很多家长不仅全盘继承父辈的这一期望,甚至是将这期望拓展了更为广阔的范围。不可否认,在中国的教育制度面前,每一个家长都输不起。就如同现在我一样,每天环绕在脑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大班的孩子,幼小衔接怎么办?!幼小衔接的重要性是无可质疑的,但到底这些衔接里的内容是什么?是拼音?是算数?是识字?还是......
于是,我开始反思。优秀,孩子怎么才叫优秀?!就如同现在这样,老师和家长们能将这个优秀家长的荣誉给我,我只是众多优秀家长的代表,而每一个家长都有自己优秀的那一面。同样,孩子的优秀也是多面的,100个孩子,只要引导恰当,就能拥有100个优秀的孩子。优秀,不是一张标准卡而是一个万花筒。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所有80后的童年里最大的宿敌,应该都是那位有礼貌,爱学习,学霸考霸集为一身的“别人家孩子”。任你如何努力,始终无法超越,从小到大,每逢佳节“他”就会和父母亲戚聚在一起,虐你千遍也不厌倦,虐你万遍仍缠绵。他对我们造成的心理阴影大的程度有些至今仍未抹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再让那个“别人家孩子”与我们的孩子狭路相逢了,好吗?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他的优势。而做为家长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的守护和细心的发掘。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成长本就是一个经验累积的过程,孩子的天性本就会造就他某项方面的低能,这方面的能力的提升是需要其自己去锻炼而非父母的指责或是教训。反而因为我们不断唠叨,更会降低他们这方面能力的提升,同时加大孩子的自卑。
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肯定孩子的每一次微小的进步,赞美他们每一次微弱的闪光,即是最不起眼的孩子,做为父母的我们都应该去欣赏他,拥抱他,为他而感到自豪,这才是每个孩子的成长之本。 三、做个“听话”的好妈妈
每个家长都在要求自己的孩子“听话”。听不听话,几乎成了日常评价孩子的简易标准。可我们是否想过,孩子也希望我们能够好好的听听他们的“话”呢?
孩子的成长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陪伴而非主导。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孩子,建立相互平等的信任,放下做父母的高姿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给予他们足够的信心和自信。
我的孩子语言发育算是比较迟缓的。差不多是两周岁后才开始慢慢学会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向。也许是因为期待了太久的缘故,所以我特别喜欢和他古灵精怪的聊天。每每聊上一会,不是让我笑破肚皮就是让我大跌眼镜,他的想象力及创造力真的能够达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个境界。我尽可能的去记住那些与他天马行空的对话,于是乎我亦然成为我的朋友圈中数一数二的晒娃狂魔,当然,我家的那位宝也就成了人气很高的段子手。 认真的去倾听孩子的话,那些对于我们看来一成不变的日子,孩子们会用他们非凡的想像力告诉我们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做个会听孩子话的父母陪伴在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里,我们都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岁月和沿途风景,孩子们都会陪我们一一拾回。听着孩子的话语,透过孩子的眼睛,我们终会发现,雪融化了并非全是水,因为我家宝告诉我:雪融化了就变成春天! 大二班 王梓骅妈妈 马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