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新南门,一块陪伴着我们生活、学习的宝地。是我们放飞年轻梦想的地方。<br>从历史上看,清代的成都城,四个城门是成都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东门称“迎辉”,南门称“江桥”,西门称“清远”,北门称“大安”。<br>到了民国,由于日军侵华,时有日机飞临轰炸,四个城门极大阻碍了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和撤离。故又在四门旁新开城门四座:东为武成门、西为通惠门、北为存正门。1939年,在南面开建了新南门,又称复兴门。在城门前锦江上建桥名“复兴桥”。<br>建国后,翻建了复兴桥,更名为新南门大桥。1951年,拆除了新南门城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民国时期,成都城门示意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50年的新南门城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70年代新南门大桥桥面一督。前方桥头左转是临江路,成都肥皂厂、造纸厂在此江边。桥头右边是“新南门汽车站”。沿桥前行不远,就是与致民路、大学路交叉的十字路口。致民路口开有多家印制小件纸品的店铺,销售账页、发货单、报表之类的小件印刷品;大学路形成了大型沿街菜市,我们的日常食品赖以购全。</font></h3> <h3>八十年代大学路菜市场。</h3> <h3>致民路街口。</h3> <h3>桥头广告牌下是几家小食摊,主要售卖汤元,经常以先吃后结账方式多收急着赶长途汽车旅客的钱,引发争议,造成多人围观,对此忽悠食客的不法行为成都日报曾多次披露,声誉极坏,附近居民从不光顾这些摊点。</h3> <h3><font color="#010101">过桥而前行,即是“成都工学院”(后改名“成都科技大学”,现合并成“四川大学”)。这是文革期间游行队伍路过新南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新南门大桥北桥头的吃货福地一一“热盆景”。是在一排蜂窝煤加工工棚的场地上改建的川派火锅店,以它新颖形象的店名,引领了当时餐饮的潮流。每天生意火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70年代新南门大桥全景。从道路旁的行道树新绿来看,此时应是春天。桥上汽车不多,私家车尚未进入家庭。</font></h3> <h3>70年代桥下的锦江河水尚清,仍可洗衣。</h3> <h3><font color="#010101">远眺新南门大桥。关于照片上的这座桥,一直判断模糊,后经若干网友论证,判定为新南门大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70年代新南门红星路。这是共有四段道路中最繁华的一段。全路商铺鳞次栉比,路上行人川流不息。</font></h3> <h3>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此路上还有几家声名显赫的餐饮店铺:一是督院街口附近的“韩包子店”;</h3> <h3>二是前卫街口著名川菜馆“味之腴″。</h3><h3>虽然哪个年代进馆子要粮票和酒票,我们也是要集一月之节省,欣然光顾而大快朵颐一顿。</h3> <h3>红星路四段通往新南门大桥处,电车在路中行驶。</h3> <h3><font color="#010101">90年代红星路四段上的地标性建筑一一遂宁宾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新南门大桥南头江边的“新南门汽车站”,是我们旅游的出发地。我的几次峨眉山、乐山游,就是由此乘坐长途汽车行驶三个多小时而到达目的地。现在回忆起当时坐车的路途经历还历历在目,与现在的高速公路相比,更有一般风味。</font></h3> <h3>紧邻汽车站的是一家涉外酒店——成都交通饭店。这个所谓的一星级酒店对成都人来说虽不怎么熟知,但在海外的知名度太大了,是很多洋背包客在成都的住宿首选,生意很好。</h3> <h3><font color="#010101">汽车站旁的龙江路小学。哪个时侯的重点学校,要进入,还得有广泛的关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龙江路小学对面,滨江路上还有两所中学一一盐市口中学和锦江中学。而盐中哪是我工作生活了十五年的地方。图为70年代盐市口中学校门。</font></h3> <h3>70年代盐市口中学校园一角</h3>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红星路扩容改建,新南门大桥进行了第三次建设。当年5月10日竣工,将桥名又改回叫“复兴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新南门汽车站也早已叫“成都旅游集散中心”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现在的复兴桥(新南门大桥)桥头,视野开阔,建筑景观时髦大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现在的红星路四段。左边近景是“劳改局”大楼,街对面原“红星路粮店”处己建起高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一旁的滨江路已宽阔平整,车水马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1世纪初,新南门旁的盐市口中学、锦江中学并入盐道街中学。成为一所学生数千的新型重点中学。盐中、锦中的校园围墙拆除,建成了如今的崭新的校园。学校大门大气磅礴,已是今非昔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桥头下的江边绿廊,是我们上班放学的必经之路。现在变化不大,让人倍感亲切。</font></h3> <h3>(历史图片源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