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老先生,我其实挺不长进 —— 听索明芳谈筱派传承

Rosey

盼了很久,终于如愿了。近几年,看了许多花旦戏,兴趣盎然却苦于一知半解。北京京剧院的“筱派”花旦索明芳最得我心,她的《战宛城》《翠屏山》《惜娇》……我百看不厌、常看常新,正如她的好搭档李卓群编导所说,我看到了一个鲜活的演员在演绎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而我心中的“问题”女性就该这样!一个小时的讲座很短,信息量很大,大师往矣,绝艺留香。传承者索明芳的自省与感慨,格外耐人寻味。 索老师开讲啦……… 素颜淡雅脱俗。落落大方的气质,恰便似刚出道时的杨澜。 索老师的眼神,追忆中有几许惆怅。 她在向天上的祖师爷致敬。 祖师爷于连泉(1900年一1967年),艺名筱翠花,戏路广博,代表作不仅限于“三小戏”的玩笑旦,泼辣旦、刀马旦、花旦、小旦、亦有独到之处。尤擅的花旦艺术,更是傲视同侪,其卓绝的艺术风格,被誉为“筱派”。四大名旦对于筱翠花的艺术,均以畏友视而重之。 于连泉先生肖像照 可惜,“筱派”风格,今已罕见。上世纪50年代,文化部将一批涉及色情、恐怖的剧目列入禁戏范围,筱翠花的拿手戏《战宛城》《海慧寺》等恰在其中,因此,筱翠花难得再登台,而他的传人、“四小名旦”中的毛世来、陈永玲等继而因为“禁止男演女”的条文,无法施展技艺。更为遗憾的是,筱翠花没有留下影像资料,只有一张老唱片传世。 索明芳介绍说,筱老板之所以折服同行、称绝一时,公认为眼神第一。据说他出场后眼神一放,仿佛万道金蛇,钻进每个观众的肉皮里,似乎寄语:“您来了!您好!” 晚年的于连泉示范《拾玉镯》之孙玉娇——头上摸针的手法与神情 晚年的于连泉示范《拾玉镯》之孙玉娇——赶鸡出门的开门动作与探望神情 在筱翠花享名的年代,花旦踩跷已成定例。筱翠花的跷工之所以折服同行,并不在于婀娜多姿之美,其凝稳挺俏之致,确是一时无偶的。他演《战宛城》中的邹氏,“思春·扑鼠”一场,一跷独立,一跷高抬,蹬起罗裙如锦伞四张,两手抻平手帕,准备捕捉桌上之鼠,目瞪而独立约三分钟,其稳当劲儿,真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意境。半凭中轴腰功,半凭左腿跷工,冠绝一时。连他的师父郭际湘(艺名老水仙花)都自愧不如,说道“功夫在个人!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于连泉在《五花洞》中饰演潘金莲 索明芳的《战宛城》之邹氏“思春·扑鼠”。遥想祖师爷那后人无法攀越的高峰…… 索明芳的《战宛城》之“杀婶”折,花枪之下连走7个高难度的“乌龙绞柱” 索明芳很自豪,当年筱翠花可是唯一可以与四大名旦分庭抗礼的旦角演员。他在舞台上总是那么神气饱满,始终都拢住观众的眼神。哪怕是个配角,也难免喧宾夺主。他与梅兰芳同台演出,丝毫不逊色于梅先生。他和萧长华、马富禄演一出《小上坟》或《打刀》也能演大轴、卖满堂。 我想,这也是索明芳的自我鼓励吧。作为一名青年演员,她是众口交赞的文武全才,更懂得好角儿不计主配,每一次舞台实践,都是观摩学习的好机会。在艺术的道路上,持之以恒地丰富与磨砺,终能千淘万沥出真金。 索明芳饰杨金花 索明芳饰杨文广 幼功瓷实、戏路宽广,女英雄男小将,样样都能胜任! 索明芳提起了自己的学艺生涯,从8岁到32岁,整整24个春秋,算得上是现有的“有生之年”了。她说,我对京剧有浸入骨子里的爱,可我没有受过筱老板受过的苦,下过他那么深的功夫,和老先生比起来,我其实多么不长进啊。 他那如同“水上飘”的圆场是多少个严寒酷暑练出来的。一个每天(好多人其实还做不到)在地毯上跑十圈圆场的青年演员又怎么能与每天头顶水碗,两腿夹纸,踩着硬跷,在冰上跑上百圈圆场,连续跑了几十年的筱老板同日而语呢? 作为当今“筱派”传人之佼佼者,年轻的索明芳能有这样的反省,实属难能可贵。世风躁动,诱惑浪涌,戏曲的冷清难以避免,清贫的京剧人坚守的孤独身姿,具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高贵。 京剧就得“台上见”,观众的眼睛似明镜,演员火候怎么样,玩意儿到家没,台上一览无余。如果人心能知耻,那么“励于内而行于外”,最后在台上就不会太离谱。 索明芳展示软跷,老先生们踩的是硬跷。 中华戏曲独有的跷工,原本是男旦模仿女人的小脚,将其喻为“刀尖上的舞蹈”毫不为过。这比西洋芭蕾舞还吃功夫,整场戏好几小时,被绑紧的脚都得直立着,更别说花旦满场跑了。为了练习踩跷,索明芳脚趾甲开裂脱落,疼得钻心那是常事。一场戏下来,从头到脚都湿透了,唱戏就是大半个体力活+全场脑力活。 索明芳饰《惜娇》之阎惜娇,标准的筱派S型身段。 索明芳饰《碾玉观音》之璩秀秀。看看这腰腿功! 索明芳饰《春日宴》之番邦公主伊兰。英姿飒爽! 索明芳饰《战宛城》之邹氏。瞧瞧,这销魂的背影! 京剧表演艺术的妙境,是以最佳程式去驾驭恣肆的感情。以筱老板最拿手的泼辣旦为例,索明芳说师父教戏时曾告诉她,泼辣旦的演法应是“能想到的招都使出来”,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可自己的人生阅历尚浅,功力还不够,招还不够使呢。 比如《乌龙院》中的阎惜娇,因其年级尚小,未通世故,爱慕英俊风流的张文远,合情却不合理,筱老板是以花旦应工,而索明芳的恩师赵乃华老师改为花旦加泼辣旦,更加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阎惜娇对待宋江的狠,源自心底的厌,更有痴狂的错爱推波助澜,情不自禁地泼辣张扬。人性是复杂的,戏曲人物的立体呈现尤难,索明芳师徒的改进是符合京剧规律的有益探索,这正是筱派传人们并不盲从权威的可贵之处。 坏在骨子里的邹氏 当众调情的邹氏与曹操 “吵家”的潘巧云,看把“耙耳朵”杨雄给耍得哟 自嘲“不长进”的索明芳,其实早已成长为京剧青年领军者,也被誉为小剧场京剧的王牌。李卓群编导戏称,索明芳就是她的御用女一号。2012年青京赛时,索明芳的观众缘就很惊人了,央视的网络投票29%的支持率都归她一人。 索明芳的清醒与谦虚令我动容。对于优秀同行,她推崇备至。她亦坦言,正是被常秋月在青京赛上《翠屏山》的精彩表演所倾倒,才促使自己最终确定了花旦行当。对于多年来悉心指导她的恩师艾美君、赵乃华,曾亲授她剧目的张正芳、王晓菊等的老艺术家,还有年初刚完成拜师仪式的刘长瑜先生,她更是感激不已。现在正值自己的黄金年华,得抓紧时间向前辈多学传统戏,只有继承好了、火候到了,才有资格谈发扬。 情欲交缠的阎惜娇与张文远 有评论家说,索明芳舞台呈现的多为浪荡女,可她竟演出了几许仙气,甚至几分禅意。艺术固然需要技巧,但更重要的是境界。现而今,“四功五法”及格,就算好演员了,舞台上亦不乏炫技造作的粗劣品,灵性天赋、令人眼前一亮的好角儿,真真可遇不可求。残酷之处在于,一个演员成就的上限恰恰取决于天赋。索明芳在舞台上灵气逼人,她“呕心沥血”塑造的阎惜娇们,触碰到了生命的本质,那最底层、最纠结、亦是最动人的部分,因而赢得了观众的共鸣与激赏。 祝福索明芳!“筱”派复兴,道阻且长,可老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我坚信,她一定会日益精进、终成大器! 古老的京剧,拥有了小索她们,这些青春的力量,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光华。作为戏迷,我也是幸运的,观摩演出、聆听讲座,为剧组出谋划策,使我得以一窥京剧殿堂的门径。 戏里戏外的有益互动,精妙国粹所散发的巨大磁场,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剧场,这正是筱派重振、乃至京剧复兴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