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位于安徽南部的黄山和齐云山之间,18年前,在安徽省文物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我和我的朋友樊炎冰,对古徽州一府六县的古建筑进行了近三年的拍摄、考查和资料收集,编写出版了《中国徽派建筑》,该书2005年获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今天这本书己成为研究徽州古建筑的经典。应当说中国徽州民居从文化、选址、规划和建筑上,代表了中国合院建筑的最高水平!希望这些当时拍摄的图片,给您以美的感受!(张振光图、文) 四月古徽州,盛开的油菜花与古村落宏村,相融成一幅美好的画面。
歙县宏村的南湖书院,面朝一湖碧水。村落中有这样大的一个书院,可见古人对教育的重视。 在徽州民居中,稍微大些的民宅,后进多附有二层楼,从二楼走廊外望,构成一幅美丽画面。 古村落西递下望,黛瓦粉墙,马头墙交错,重檐相叠。 月沼旁的民居,与池水相伴,倒影碧水,高低错落。 徽州民居入口变化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与规范,这是左右对称的门楼。 迎祥庭门楼,这是我认为在徽州民居中最美的门楼了,简单的灰和白,创造出了这么丰富的变化,真是叫人赞叹! 胡寿基宅是保护最良好的徽州住宅之一,现仍有胡家后人居住。住宅内雕刻极为精致,槅扇门上除雕有渔樵耕读内容之外,更雕有古诗词,实属稀少! 徽州民居之中无处不雕,而雕功好坏,又取决于财富的多少,我们可以从这家天井中窗的雕刻看到这是一户十分富有的人家。 安徽龙川胡氏宗祠,始建于宋,面积达1146平方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对面即是胡锦涛故居。 胡氏宗祠透过前厅廊柱回望,明暗相间,别有韵味。 胡氏宗祠槅扇裙板,其木雕全部为荷花、菊花、竹子和青松。 古村落之晨尤如一幅水墨画。 在徽州民居中无处不雕,无处不透着精致。这是“敦睦庭”民居的一个角落。 安徽棠樾牌坊群,七座牌坊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按忠、孝、节、义逶迤展开。 马头墙是徽州民居的代表元素之一,具分隔防火之功能。“马头墙”亦有“码头墙”之说,中国古建筑技术多是口口相传,后人听音成文,并不精准,现争论仍无定论。 天井也是徽州民居中的一大特色,它在大堂与大门之间,似院非院,在高墙锁闭之中,带来一片天空。这个天井四坡向内,称为“四水归明堂”。 大文豪胡适故居,位于江西省绩溪县上庄村。故居两进一楼,两厢12扇槅扇全部雕有兰草,整个民居素雅精致。现故居为文物保护单位。 古徽州人对故居的营建是极尽功力的,我们可以从很多细节上,看到徽州民居文化的深厚,这个形似树叶的漏窗,不单使单调的粉墙,得到了丰富,也体现"落叶归根"的寓意。 “吾爱吾庐”家的树叶门,国内很少见到这种样式。 大夫第绣楼位于黟县西递村。绣楼在我国留存极少,这是留存样式及尺度都非常精典的一个。绣楼居村落中部,在二楼可展望周边景观。 明嘉靖年为“旌表”胶州刺史胡文光,在其故乡黟县西递村前,立此四柱三间五楼石坊。该坊雕刻精美,神态各异,为我国石牌坊精品之作! 彩虹桥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清华镇,桥始建于南宋,历代都有修缮!全桥长140米,宽6.5米。彩虹桥因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而得名。 小桥流水人家,一个小村落布局如此精妙,亭、台、楼、榭具存,实属真正的世外桃源。 承志堂为清末盐商汪定贵住宅,相传修造花白银60万两。图为宅院一进福厅。 福厅倒座,上有木雕福字和百子图。文革中为保护这些木雕,当地农民用泥巴糊上,使这些精美木雕得以保留。 徽州建筑中的精美木雕"陶翁醉酒"。 徽州建筑中的精美木雕"垒建新屋"。 粉墙黛瓦马头墙,是徽州建筑的突出特征,随着时光流逝,显露出的岁月痕迹显示出一种古朴之美。 竹山书院位于歙县雄村,始建于清乾隆年,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 存养山房是尊训堂中的侧院,充满文人之气,为主人待客场所。 安徽棠樾鲍氏支祠始建于明嘉靖年,清嘉庆年间重建。该祠入口左右各有一座石牌坊,其入口庄重大气! 日出时分月沼池边建筑,被火红的朝阳照耀、映衬出暖暧的红色,像是油画描绘出徽州建筑之美。 我们18年前的拍摄的徽州古民居、古村落,现在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做为世界文化遗产,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但要保护古村落和古民居的硬件,更重要是保护文化传统和生活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