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从军之路:(六)别了,马兰

王玉华

<h1><b><font color="#ff8a00">&nbsp; &nbsp; &nbsp; &nbsp; 有一种花儿名叫马兰<br>&nbsp; &nbsp; &nbsp; &nbsp; 你要寻找它请西出阳关<br>&nbsp; &nbsp; &nbsp; &nbsp; 伴着那骆驼刺啊扎根那戈壁滩<br>&nbsp; &nbsp; &nbsp; &nbsp; 摇着那驼铃吹着那鹰笛<br>&nbsp; &nbsp; &nbsp; &nbsp; 敲醒了黄沙漫卷灰蒙蒙的天<br>&nbsp;<br>&nbsp; &nbsp; &nbsp; &nbsp;有一个地方名叫马兰<br>&nbsp; &nbsp; &nbsp; &nbsp;你要寻找它请西出阳关<br>&nbsp; &nbsp; &nbsp; &nbsp;丹心照大漠啊血汗写艰难<br>&nbsp; &nbsp; &nbsp; &nbsp;放出那银星舞起那长剑<br>&nbsp; &nbsp; &nbsp; &nbsp;撑起了艳阳高照晴朗朗的天<br>&nbsp;<br>&nbsp; &nbsp; &nbsp; &nbsp;啊…马兰<br>&nbsp; &nbsp; &nbsp; &nbsp;一代代追寻者青丝化白雪<br>&nbsp; &nbsp; &nbsp; &nbsp;一辈辈科技人情铸边关恋<br>&nbsp; &nbsp; &nbsp; &nbsp;青春无悔生命无怨<br>&nbsp; &nbsp; &nbsp; &nbsp;莫忘一朵花儿叫马兰</font></b></h1><div><br></div> <h1><b><font color="#010101"> (六)别了,马 兰 <br><br>  这次住院期间,当时在连队负全责的指导员来过两次。第一次是他与几个班排长一起来,正是下午病房空闲时间,说了些闲话,也说了目前连队正在忙碌的事,好像场站派给的“深挖洞”方面的任务还很繁重,……临走时又说了一些要我安心养病之类的话。第二次来的时候已是寒风初起,冬天来临。他与谁一起来已记不清了,只记得他到病房时对我说,他已找过病房的主任、医生,说我的病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只是注意不要磕磕碰碰的。临走时问我,如果没有什么新的情况,连队安排你探家愿不愿意,你们69年这批的,除了己退伍的,就剩你一人还没探家呢。<br>  实际上,在我病情略有转机时,我就曾想到过探家问题。只是当时还希望通过进一步治疗,以便能完全康复;同时也考虑到像我这种情况,连队不会再留我继续服役了,既然到年底就可能退伍走人,还有必要向连里领导申请探家吗?何况离家万里之遥,回家一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现在指导员主动提出安排我探家,那说明连队设有把我列入今年的退伍名单,既然这样,是该考虑回家,回那个我离开己快五个年头的家了。<br>  说实际话,我不是那种太恋家的人,用老家的话说,叫做“心宽”,这可能是因为我很早就离家上学,待在家里的时间比较少,过惯了集体生活的缘故吧。记得入伍第二个年头的中秋节,连里晚宴后,没有睡意,我们涟水藉的几个兵爬上我们住的地窝子后面的高地,在静侯那东方天山顶上的月亮升起。当那带有红晕的圆月从群山的剪影中露面时,我们一伙在静默了一会之后竟莫名其妙地念叨起从四班副那儿听来的古诗,而且声音越来越响,好像在渲泄着什么。我只记得反复念叨什么“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之类,……但念叨念叨,有几个竟哭了起来,惹得值班排长惊慌跑来问发生了什么事。我当时还埋怨他们:值得这样吗,这才离家几天哪!<br>  但这时,当指导员提出探家的事,我似乎第一次这么强烈地思念起家、思念起家乡,真有那种归心似箭的感觉。一连几天晚上,夜间醒来,都会想到家乡的人、家乡的事。我想到邻居跟我多次说起的,父母婚变时,我只三岁,为争夺我,我祖母在我母亲娘家那儿伏了三、四天,最后把我偷偷带回来,是祖母一手把我拉扯大的,……现在,年过花甲的祖母还在每天上工,为家里挣工分吗?我想到村里的乡亲,当年考上省淮中,没钱没行李上学,他们给我湊了住宿用的被褥,还特批让我借生产队的集体钱,等将来有了再还。用现在的话来说,那是长期无息贷款呢。……当然也想起过那给接兵排长写保证书的邻村姑娘,庆幸她已有好的归宿,不然傻等着我,祸福难料呢。……<br>  </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nbsp; &nbsp; &nbsp; &nbsp; 第二年中秋节晚上,……静候那东边天山顶上圆月升起</font></b></h1><h1><b><font color="#ff8a00"><br></font></b></h1><h1><b><font color="#ff8a00"><br></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在主任医师给我又作了一番检查后,我回到了连队,不久就踏上了回乡的路。搭顺便车到大河沿,接着就上了由乌鲁木齐开往上海的54次快车。我还清楚记得,当时坐的这趟火车各车厢都挤得很,而且是上海口音的多。交谈中得知,他(她)们尽多是上海到农垦兵团的知青,现在是回上海老家探亲的。开始两天这些男男女女还阿拉阿拉地聊过不停,后来疲倦了,就不分白天黑夜东倒西歪地睡去,以至于满地板上都是人,去卫生间都得从人身上费劲地跨过去。为抵御寒冷,这些生长在大都市的年轻人啦,跟我连招呼都不打,就把我的羊皮军大衣铺在地板上,横七竖八地蜷伏在上面。哎,他(她)们都把穿着军装的我不当外人呢。<br>  当我拖着疲倦的身子摸到家门口时,已是万家灯火。还是那熟悉的老槐树,还是那熟悉的用剌槐树枝夹成的小院子,但堂屋变了样,居然是瓦房了。当家里人见到我时,都现出惊讶的神情,继母生的六个弟妹高高矮矮地围在堂屋门前望着我,我把带来的葡萄干、红枣什么的塞给她们,便一窝蜂似地跑到灶房去分享了。祖母问了我什么,我已记不清了,因为据说我很快就倒在床上睡着了,当我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凭良心说,我当兵的那几年农村变化还是很大的,与学大寨有无关系,我说不清楚,但与“旱改水”、“种绿肥”(一种叫苕子的草,水沤烂后,很肥田)肯定有关系,父亲说现在水稻亩产已超千斤了,连同麦子一季,亩产近吨呢。总之,现在家家中午能吃上大米饭。而且沟河里鱼虾也多,家家晒些鱼虾干,中午放些在大白菜里烧,鲜美得很,很下饭呢。看着他们满足的神情,特别是看到祖母头发虽已花白但身体却很硬朗,我在一路上悬着的心放下了。<br>&nbsp; &nbsp; &nbsp; &nbsp; 那些天,常有媒人带我去相亲。这都是袓母张罗的。我一安定下来,祖母就悄悄问我,在外几年混没混上媳妇?她举了很多例子,谁谁谁当了二年兵回来,说了很不错的媳妇,谁谁谁比我还小一岁,属虎的,现在已有两个孩子了。……但相亲的结果很不理想,可能是受以往的框子限制,没遇到特别顺眼的,后来勉强相中的一个,又被邻居家的玩笑搅黄了。据说女方家长来访亲,邻居说了一通我的好话外,又说美中不足的是家里人口太多,夏天晚上一要下雨,就听他家呼叫小二、小三、小四的快把柴蓆拿到屋里来唾,有时睡着了,就一个一个往屋里拎,常常还会漏掉一个二个,你们家女儿嫁过来,肯定不会闷的慌。……就这样,躭误了许多时日,祖母期盼的亲事没有任何头绪。<br>  但这次探亲,对我后来的人生还是有很大影响的。在这期间,我借邻居家自行车去了一趟淮阴(即现在的淮安)。当然不是为了去母校看看,也不是为了那董家小院,而是去看一位据说能看多种疑难杂症的老中医。这信息是在县医院定期检查血小板时从一个中年妇女那里得到的,她说的有鼻子有眼,神乎其神,不容得我不信。确实神奇呢,这位瘦骨粼粼的老人眯着眼给我一号脉,就说我是什么“血亏”,虽然不叫什么血小板,但也带一个“血”字。接着给我开了个方子,收了我三元钱。正当我在那我熟悉的与花街连接的闸口犹疑,要不要各处转转时,竟意外遇到淮中同班同学,家就安在闸口北的娃娃井。后来,我在他家过了一宿,从他谈话中得知,班里同学他知道消息的大多数成为民办教师,学校复课后,中小学都缺教师。问他地方上情况,他说那个“四个面向”后,只偶尔个别工厂或郊区个别农村会闹腾一下,别的什么斗争都是上层的事,现在你看淮阴,一个个地还不是该干啥干啥。…… <br>  从淮阴打了中药回来后,一边服中药,一边帮家里做点杂事。我们那儿农民都会一个手艺,就是用芦柴做蓆子、打节子,用来卖给远处的农户及生产队(现在叫组),换点零花钱。我父亲也会搞,有一个大点的妹妹也能做帮手,我琢磨几天也熟练了,替换父亲喘口气。快到春节了,我又去县医院扎了手指头,血小板化验单上清楚地写着九万三还多。天啦,这已接近最低值!我欣喜若狂,决定把这情况尽快告诉那个为我治病的主任医生、告诉我们连队的指导员、告诉我的战友。<br>  外二科的主任医生看到我服的方子已是春节后的事。他仔细看了看方子,不置可否。化验一下我的血小板,确实过了九万。他说,你中西药继续吃,这几味中药,什么土大黄、红枣、花生米皮、核桃枝,既不难弄到,对人也没坏处。如果真有效,对我们科也是贡献呢。连队指导员在得知我找到治病良方后也很高兴,同时问我回去找对象没有,我说有人介绍,但没成。他说,找个能劳动、会过日子的就行了。并说,好多老兵后来来信说,在部队上好找呢,脱掉军装难度大。<br><br></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看着连队的干部战士忙得热火朝天,我也不好意思就这么闲着。指导员听了我的请求,又把我调到连部。除了做些打杂的事,在警卫连人手不够时,我也加入我们连给弹药库、给停留在不同停机坪上的飞机站岗的队伍。一到夜晚,这些地方都无人光顾,空荡荡的,而且还没有照明,黑惨惨的,在这些部位站岗,是有点叫人害怕。有的年龄较小的新兵,我夜里去换岗时都紧张得张不开口,说不出口令,一味地把枪栓来回拉。就我这样是经历过菜地小屋锻练过的,有时也会紧张。记得是哪个月的下旬,近处远处一片黑影影,我下半夜轮到给机场飞机站岗,突然听到由远而近有突突突的声音,我赶紧把弹夹推上枪,躲到机肚下的轮子后面,大声喊“口令”,可是没反应,那声音还在逼近。我又不能轻易开枪,一旦枪响,警报就会相应拉响,整个场站就会沸腾起来,如果后来发现没事,所在连队要受到通报批评的。我当时真的急的一身汗,幸亏值班排长来查岗,他有配置的手电简,一照,原来是不知从哪里跑来的一头牛。事后,我被寒风一吹,感冒发烧了近一个星期。<br>  1974年4月中旬,我去定期检查血小板,又有下降趋势。我去病房找主任,他沉思了好一会,对我说,你跟你部队打个招呼,再住院观察一下。就这样,我又进了那个我所熟悉的546医院。一进病房,医生护士差不多都认出了我,护士长递过一张我在病房的照片,说是那三部的病号后来洗出来放这儿,要她碰到我来复诊转交给我的。哎,这位热心肠的三部老兄啊。几个喜欢打排球的医护人员欢呼起来,说是科室排球赛又有希望赢了。<br>  <br></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那突突突的声音还在逼近,……</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  这是一九七三年深秋病房的一位病友("三部"的)为我拍的照片。</font></b></h1><h1><b><br></b></h1> <h1><b><font color="#010101">  于是,治疗、检查、帮护士打扫卫生,打排球,散步,……又在重复着住院生活的那一套,只是病号几乎都变了,好在不久又熟悉起来。时值春夏之际,在一轮又一轮的沙尘暴之后,戈壁滩上的花花草草也在复苏。此时,科里多次组织人去野外采中药,我们这些慢性病的军人也多跟着去。记得采得最多的是治疗慢性肝炎的草药叫茵陈,再远一点,在一窝一窝骆驼剌、红柳丛下面还采到一种有点暗红的鲜艳欲滴的玩意,说叫肉苁蓉,问治什么病,女兵们尽是笑,男兵悄悄告诉我们是壮阳的。我突然想起我入伍第二年的时候,连队有一个副连长,不是后来当场站站长的那个,他好像不大参与集体活动,除有时给连队附近的一方小菜地浇浇水外,其他时间都出去挖这玩意,还切成一片一片,晒的窝棚顶上到处都是。一个河北的老兵告诉我,他老婆是内地哪个城市的,长得贼漂亮,来场站一次,正是冬春之时,沙暴漫天,她老婆留下一句“进门沙、出门沙,看到这黄沙就想家”,甩手就走了。这以后他就闹着要转业,不知怎么搞的,站里迟迟不批,他就变得有点怪怪的,不是去采药,就是拿着老婆照片嘻笑。我后来注意观察他还真是这样,当时闪过一个歪念头,找老婆不能太漂亮了,红颜祸水呢。<br> 也就在我这次住院不到两月的时间,连里司机给我带来一封家里来信,说是后庄的一个远亲要给我介绍对象,还说这女的我见过的,就是年前我回部队为等第二天清晨去徐州的车在涟水他姐姐家住宿时见过的,这女的同他姐夫家是亲戚,当时就在他姐姐家。我竭力回忆,好像有这么回事,当时围着桌子吃饭,是有一个女孩,也不吭声,饭后就坐到一边织毛衣。我为了第二天早起去赶车,很早就睡了。要不提起来,还真没什么印象。我回信给家里,说是把我们家情况如实告诉女方,如果她不嫌弃,可以考虑。1974年8月,我再次踏上回家的路。主任医生让我回家乡待一段时间,吃同样的药,看看是不是血小板会上升到正常值,如果会这样,那我的这个病可能还有地区因素;指导员和新上仼的连长则劝我,这次回去,尽量把个人问题解决了。言下之意,我是明白,我的从军之梦快终结了。<br>  后来,婚事很顺利。双方正式见面,都没意见,我私下跟她说起我身体不好,退伍后可能劳动比不上别人,她光是笑,多少年后她说起这事,以为我是在考验她。真是够傻的。婚后回部队,我记起我那在淮阴当小学民办教师的同学的话,把中学时的书凡没有被家里用于贴锅缝的都背上,想退伍之后争取走我那同学当小学民办教师之路。……<br>  1975年早春,我正式退伍,黯然结束了从军梦。当我看着那渐渐远去的送别的人群,看着那渐渐远去的躺在戈壁滩上的军营、机场,看着那渐渐远去的天山脚下的乌什塔拉小镇,我心里无教次地在默念:别了,马兰;别了,这曾使我魂牵梦绕的地方。<br><br></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  一九七五年四月退伍时拍照</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别了,马兰;别了,这曾使我魂牵梦绕的地方。</font></b></h1><div><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 <h1><b><font color="#010101"> 后记<br><br>  我的从军之梦就这么短短的六年结束了,说实话,当时我的心情是黯谈的,对未来一片茫然。但怎么也设想到的是,退伍不到两年,党和国家结束了“文革”,恢复了高考。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入了高考大军,竟然实现了我那已泯灭了整整十年的大学梦。这之后,我又拿起了教鞭,走上了那似曾相识的讲台。当然,这教鞭已不是当年我叔长给我选的柳条教鞭,而是……<br><br></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  图为本人退休前任教的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