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清江美丽的画卷!

三支眼

<h3><font color="#010101">  清江,古称“夷水”,又名“盐水”,是长江中游在湖北境内仅次于汉水的第二条支流。其名始见于《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亦皆有记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清江之先称夷水,是土家族先民——巴人(白虎夷)的缘故,故至今人们称她为土家人的母亲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而盐水的得名,则定然是与它流经的地域产盐有关,如长阳渔峡口之盐池温泉、巴山峡的盐泉,至新中国建立前都还有人在此煮卤熬盐。又榔坪有咸池河,贺家坪有白咸池等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魏晋时期的郦道元在为《水经》作注:“夷水,即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清澈,因名清江也。”<br>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清江发源于利川市东北部武陵山与大巴山余脉的齐岳山龙洞沟,自西向东切割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的鄂西群山,大部分河段形成高山深谷,急流险滩众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主河道曲折北流折向东流,经利川市、恩施市、宣恩县、建始县、巴东县、长阳县、宜都市7县市,至宜都市陆城街道注入长江。干流全长423千米,流域面积1.67万平方千米。<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清江源出汪营后坝龙洞沟,大鱼泉水来汇,烂井坝、观音河、继长坝、九渡河等依次合流,南过利川市城又纳忠孝河之水,出利川市城东北6.8公里,转为伏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河源水伏流16.8公里,进水口到出水口落差为141米。溶洞内还有天窗18个,地下平湖8个,以及倒虹吸无空间伏流、陡水10多处。清江自落水洞伏流后,时隐时现,经鲇鱼洞、响水洞,观彩峡、至黑洞复出,为雪照河。<br>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雪照河出黑洞至车坝,两岸高山夹峙,河水湍急,总落差达到423.9米。其间,木贡附近易家湾之“跳鱼坊”,岩石横江,急流汹涌;朱家坝之蛮石阻塞,水由石隙中屈曲流出,自古有“天楼地枕”之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清江入恩施河谷,坡降渐缓,河水渐缓渐平。清江出恩施南门5公里,则入“伏三跳”。至此,河岸既狭窄,且岩脚长期受江水冲刷,崩塌严重,乱石堆叠,密布成滩,放旷不羁的流水简直就是在乱岩卡中豚突奔窜;而枯水季节一旦来临,则滩石凸现,立马呈现出猫伏三跳即能过江的景象,“伏三跳”故尔得名(又一说法是,当地方言以“虎”为“伏”,故伏三跳即“虎三跳”之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由伏三跳而下至眠羊口,计58公里的流程,这里是清江上游河段中又一段难见的险流所在,高山险岩,乱石堆叠,曲流奔遄,滩沱比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由眠羊口而下即达建始县境之景阳,清江面目又为之一变,但见石崖深峭,潭水澄碧,岸际高地,或为水田,或为旱地,村寨比连,陂陀相接。建始尤产玉米,历史上固有“金建始”之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清江转过建始而至野三口,即入巴东县境,曲行26公里即达水布垭。有水布垭电站,装机160—200万千瓦,年发电41亿千瓦小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由水布垭而下不数里,清江即进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县境。清江因汇集上游千百条支流,水量大增,进入中下游地段。由盐池而下,3.5公里的半峡,是“清江三峡”中的第一峡。地属渔峡口镇。峡中群山嵯峨,崖壁陡峭,清流从狭窄的山崖间缓缓流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清江至招徕河而出半峡,流5公里即为长阳西陲边镇渔峡口。过“照面岩”、“香炉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清江自渔峡口汤汤东下,经天池口而至桃山凡50公里即达资丘镇。黑岩头上,有纪念土地革命时期牺牲的工农革命军第六军将士的七十七烈士纪念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由资丘而下,越15公里,即是“清江三峡”中之第二峡——巴山峡。其间,资丘下4公里,昔日有大、小两猫子滩相接。猫子滩后,不久即进入到了巴山峡。</font></h3> <h3> 巴山峡的两岸,巉岩与峭壁相对映,悬泉与空峒相依违。江水澄碧,历历如洗。</h3> <h3><font color="#010101">  正因为此,巴山峡自古即属咽喉要津,兵家胜地,历史上一度有“古捍关”之称,它既曾作为巴人的前方要塞,助廪君“踞捍关而王巴”,又曾作为“楚肃王拒蜀(巴)”的一道关门,是楚巴相争的历史见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延及六朝,设巴山县,又于此得名。隔河岩库区的形成,清江上的一应滩险已鱼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由巴山而下,经长滩、马连、鸭子口,行18公里即到都镇湾镇的武落钟离山。武落钟离山是土家族开山鼻祖廪君蛮巴人的发祥纪念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县西30公里清江主航道南侧,江水环绕,为隔河岩水库区第一大岛。山势峻绝,形胜险要,风光秀美。 1984年重建向王庙于山顶,祀土家族一代先祖廪君(向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德济亭在于纪念盐水神女。传说中的盐水神女,本是一位既能干又漂亮的女性,本来她曾以“鱼盐所出,愿留共居”挽留西进途中的廪君,但因为廪君不许,于是,她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成全了廪君开拓“廪地”的事业,天帝有感于她以德济人的精神,遂封她为德济娘娘,与向王一同配享人间烟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武落钟离山景区内,现建有向王庙、白虎亭、德济亭、石神台碑苑等一应建筑,同时辟有赤黑二穴以供游人观览。赤黑二穴则是巴蛮五姓的纪念出生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出武落钟离山,经膀子石即进入平洛峡,这就是著名的“清江三峡”之最后一峡了。平洛湖正南端的大堰乡钟家湾,有著名的“长阳人”化石洞。“长阳人”化石发现于1956年。同时发现的还有犀牛、熊猫、大象、野猪、羚羊等40多种伴生动物。1957年,我国著名的古人类、古脊椎动物学者贾兰坡先生正式将其命名为“长阳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由平洛湖下行5公里,是隔河岩水利枢纽。由隔河岩下行4公里,有丹水自津洋口由北岸注入。由津洋口下行5公里,便到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首府龙舟坪镇。龙舟坪是一座千年古镇。龙舟坪建有3176米的沿江大堤。</font></h3> <h3>  清江东行,过石柱观而到磨市之向家溪口,再下行即入宜都市境,下游有高坝洲水利枢纽。清江到此,原是“七难八鱼共九洲,七十二滩上资丘”的景象,滩险连连,水涌浪急。高坝洲的兴建,成为平静的库区。水出高坝洲不久,清江即由陆城河口(陆城街道是中国晚清著名学者杨守敬的故乡,名满天下。)注入长江。</h3> <h3><font color="#010101">  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Li)火棘又名救兵粮、救命粮、火把果、赤阳子。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m,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及广大西南地区。火棘树形优美,夏有繁花,秋有红果,果实存留枝头甚久,又以果实、根、叶入药,性平,味甘、酸,叶能清热解毒,外敷治疮疡肿毒。它美化了我们的家园,保证了我们的食粮,是土家人的救命粮,神草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清江,土家人的母亲河!你把美留给了我们,因为你的美是永恒的!所以我必须打开你美丽的画卷!让世人知晓你,懂得你,爱你!啊,清江!我美丽的母亲河。</font></h3> <h3>  冯光平,网名三支眼,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高级经济师。从学生到军人,从部队到地方,到机关,到基层,几十年的光阴,工作了二十多个单位和部门,从事过不少的职业,唯有摄影从十六岁一直坚持到今天,使其成为终身的职业。</h3>

清江

公里

巴山

利川市

隔河岩

钟离

峡口

长阳

伏流

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