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地道战景区

(曹班长)

<h3><font color="#010101">《地道战,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嗨,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吹一吹,呼一呼,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的地上地下一起翻……》作为抗日战争时期,游击战经典的三大战法之-----地道战,知道它是小时候从电影《地道战》和这首歌曲里知道的。去保定地道战旅行不是偶然的,是自己突然来了灵感想去事发地看一看,做好计划,所以自己就走了一趟,景区具体位置: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冉庄镇高家庄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道战遗址保护30万平方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抗战期间,勤劳智慧的冀中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抗战期间,日军宿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抗战结束后,被国际法庭审判的日本十名甲级战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走进冉庄地道战,我们就如走进了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年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日军把中国妇女乳头残忍的割下来了,让人看了恨无目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38年开始挖地道,构建了近16公里长,巧夺天工的地下长城,先后歼敌2100余人,解放后,地道战遗址每年都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不计其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抗战期间,冉庄人民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巧妙地设计了各种工事和地道口。在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坚持敌后抗战、扩大抗日根据地、扭转战局的一种独特战斗方式。部署不同的作战方法,在普通的村庄,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誉为地道战模范村,显示出了人民战争的无穷魅力和聪明才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从地道口进入参观,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地道里地道口随处可见:衣柜、锅台、水井、炕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建于1959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实际任务的需要,纪念馆几度变更。2004年3月成立了清苑县地道战遗址文物保护管理委员暨清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地道战现扔保留着上世纪三、四十代冀中平原村落环境风貌,完整保留着高房工事:牲口槽、地平面、锅台、石头堡、面柜等各中作战工事,地下完整保留着当年作战用的地道3000米,以及卡口,翻眼、囚笼、陷阱、地下兵工厂等地下作战设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电影《地道战》影片中印象最深的村公所高家庄、人物高传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最让人感到颇具传奇色彩的是:1965年拍摄《地道战》电影时,门前这两棵苍天大树尚存暮年的枝叶,电影拍完后,它似知已完成了自己最后的历史使命,便枝脱叶落,与世长辞了。而今唯留下不朽的身躯化作文物,供后人景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村里地摊经营的东西还是保留着当年遗物的风格:醒目可见的小人书《地道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还原当年岁月留念的游客,穿着各式服饰,摆出各种姿势和造型:留足纪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游人留下这些经典的图片就是电影《地道战》里经典的人物形象画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浓浓氛围、原汁原味的民国时期建筑结构,在当下时代似乎已经不多见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家熟悉的两位著名表演艺术家、著名影视演员陕西西安籍的李琦老师和山东蓬莱籍的王奎荣老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下面这几张游客留影塑造的画面太经典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经营小店里的照相服饰琳琅满目,供游人随便试穿留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42年,日寇采用铁壁合围、纵横梳篦的清剿战术,对无险可守的冀中平原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并有计划地建据点、修公路、挖封锁沟……进行细碎分割、妄图扑灭抗日烽火,仅冉庄周围9公里内,就有炮楼15座,公路4条。形成抬头见岗楼、迈步登公路、无村不戴孝、处处起狼烟的悲惨景象。虽然抗战困难重重,但难不倒勤劳智慧的冀中平原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意志,尤其是冉庄人民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巧妙地设计和部署了不同的作战方法,在普通的村庄,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显示出人民战争的无穷魅力。向老区人民致敬!想冉庄人民致敬!!!👮👏</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