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们!看看民国老课本,这才是国学教育!

逍遥常乐来喜

孔子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一个人只有先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才会懂得如何做人,将来才有更大的作为; 一个人不管多聪明,多能干,出身背景有多好,如果人品和素养很差,即使身居高位、腰缠万贯,也不过是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穿越百年,就让我们细细品读老课本中的修身文(第三册),静静地体会当时的文化精英想为我们民族培养未来脊梁的那种心情,对于我们自己也是一种反思。 1.父恩 民国时期,大学文科生多于理科生,因为理科很难考 2母爱 民国时期理科难考的原因,不是因为理科难,大家都不会,实际上理科数学水平只有现在的高一基础水平。理科难的真正原因是,理科的试题是用英文写的,大家都看不懂。 3.孝亲 民国时期,上大学是很贵的,家里没钱是上不起的。 4.兄弟 民国时期,大学的考试时间是不一样的,没有统一的高考,可能今天你在北京刚考完北大,明天你就要去天津考北洋大学了。 5.姊妹 民国时期的大学的建成,多数有外国人掺和。 6.朋友 民国时期大学毕业后是很难找到工作的,即使你是北大。 7.择交 不得不说一句,文坛泰斗,诗坛泰斗,大多数都是熬出来的,也不一定非要上大学。如果你活得够长,发表过文章,并且和名人吃过饭,那相信你也能成泰斗,当然了,活得长是前提。 8.践约 很久以前看过相似的话题,挺有感触的,民国时期的教学条件远远不如现在 9敬长辈 甚至可以说是穷困,多少孩子不能上学,很多能上学的还得自己赚学费和生活费,因为家里实在无力承担 10、敬师 可是在那个时代,用人才辈出来形容似乎都不够,他们渴望学习知识 11.敬客 会互相探讨各种历史、革命、民生等等话题,他们同样充满激情和斗志 12.敬老 勇于同恶势力抗争,大家一定还记得“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 13.好学 当时的我们看着里面的场景未尝没有心潮澎湃过,可是现在呢,有义务教育 14. 戒中辍 可是有人不想读书,多少人初中3年拼中考,高中3年拼高考 15.守时刻 只是为了考上一个好大学,就读于一个好专业 16.清洁 然后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中国的填鸭式教育已经有多年了 好多家里条件不错的孩子并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因为他们的父母不允许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17.整理(一) 除了上课,他们的生活就是围着奥数、钢琴、画画、等等可以为他们加分的事情 18整理(二) 所以中国盛产神童,也只是神“童”而已,他们长大后未必有多出色 19食礼 而真正在一线兢兢业业工作了数年甚至数十年、教学经验丰富、学术研究能力相当强的教师反而受到压制和歧视,如果他们不能成为当权者的奴才,他们甚至连最基本的待遇都得不到,更不用说能够得到诸如出版学术研究成果经费等这样的学术资源 20行路之礼 孩子,还是应该过他们应有的童年。教育,教书育人,可不仅是交给他们知识,更要和父母一样,以自身的言行来教会他们为人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