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是一个陌生又有些熟悉的国度,说其陌生,是我们从未走进它;说其熟悉,因女儿在那学习工作了4年多,间接了解一些情况。</p><p> 早有期许,终于成行。2014年10月31日,我和夫人一起来到悉尼。</p> <p> 一、悉尼的自然环境与市容市貌。</p><p><br></p><p> 悉尼的山势地貌早在图片中看过,但并未令我激动:山势平平,缺少险峻奇绝;枝叶干涩,少见润泽肥厚。从美学角度很难入画。这种感觉从飞机下降悉尼过程中得到验证,虽值初夏,所见树木却灰绿中参杂黄褐,树皮干裂,像飘带耷拉着;草坪半绿半黄,显得羸弱。这一切与北半球初夏季节“苍翠欲滴”很是不同。然而这印象到市区后又发生了变化:首先,悉尼市内的植被密实高大,街巷社区,房前院后都广植树木,有的古木参天,两人不能合抱;其次,仔细观察了一些树木"黄褐干涩”原因,最多见的树种——桉树,枝头嫩芽就是黄褐色,待成熟变得灰绿和灰褐,加之其树叶像柳桃一般细长,随风翻动,难以安静成大块翠碧;它的树皮原本深褐,只在干裂脱落后露出灰蓝霜白。奇特的是,桉树散发气体在阳光下能折射成淡蓝色,味道芳香,烈日高温可以助燃。因此桉树在高温天气常常引发火灾。我们看过燃烧后的树干,焦黑干瘪,突兀着指向天空。</p> <p> 在悉尼西郊有一片山,因其生长大片桉树又呈现幽蓝而名为蓝山。山势广袤,峡谷空幽,临之咋看如"海”。</p> <p> 悉尼的港湾是迷人的,它像章鱼之爪,伸向这个城市的腹部,与之相连又是精美的海岸线,向南北两个方向伸展。无论港湾还是海岸,海水都清澈见底,远看深蓝、近看浅绿,洁白的浪花扑向金黄的沙滩后变得细软,而碰撞高岩巨石后又飞溅起冲天浪柱。在悉尼南部有些海岸沙质纯白,阳光下如巨大反光板,与天空和海水呈强烈光比。</p> <p> 悉尼的气温也与北半球有很大差异,虽值初夏,但气候更像深秋,天空高远湛蓝,阳光炙烤,中午气温可达30多度,而到了傍晚温度又能下降10几度,气候干爽,没有北半球夏天那潮湿闷热。这种濒临海洋,却是大陆型气候的特征,令人诧异。</p> <p> 悉尼的建筑是传统与创新的统一,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建筑与20世纪后期高楼广宇并举,据说这是经过艰苦抗争换来的结果,如今已被世人广泛赞誉,也为悉尼旅游事业留下宝贵财富。现在罗马式、哥特式建筑维修小心翼翼,不追进度,只求质量,因为它展示的是澳大利亚的历史,也是艺术珍品。在city城市中心,古树也和古建筑一样被完好保存,从皇家植物园到伊丽莎白大街,2个世纪前从欧洲、亚洲引进的树种还存在,因此我们才能看到那参天大树,看到那姿态优美的树冠。</p> 在city以外的建筑大部分由house(房子)组成,所谓house是指独立住宅,由砖瓦和木板构建的一二层房屋,前后有花园,遍置花草树木。一般占地500平到1000平米。这些房舍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给城市披上了美丽外衣。与house不同的是楼房,高度3-5层,其造型结构颜色也是精致的,多集中在火车站附近。居民区之间到处是草坪树木,由道路分割着,而道路两边又都是灌木花草。 对城市的精心维护,以及对城市地面的完好覆盖使得城市一尘不染,环保工人将修剪下来的树枝装入车体搅碎机打成拇指大小的碎块,铺进花坛树下,使水土保湿;在悉尼市街,即使出现一块地砖破损就会有人精心镶嵌。诺大的悉尼处处可见那种敬业精神和职业精神。 <p>二 、人性的尊重与诚信</p><p><br></p><p> 在悉尼感触最深的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尊重与诚信,不分职业尊卑,没有肤色差别,人们的眼神似乎永远充满微笑和善意,体现着尊重、理解和包容。其背后是悉尼人那种满足、自信和乐观。我们在15天游览过程中能处处感受到:</p> 1、乘澳航客机:一登上澳航飞机就能感受到澳洲人对人性的尊重与理解。每个座位都配一条毛毯,一个靠背,一个视频、一副耳机。乘客可以根据需要和喜好自行调解;用餐前服务人员提前发放印有中英文对照的菜单,有7-8种食物可以选择。与国内年轻漂亮的选人标准不同,澳航的服务人员年龄都在40-50岁之间,而且多为男性,他们面带微笑,举止沉稳优雅,处理问题幽默风趣,体现着职业的娴熟与自信,使人不得不对其工作产生尊重。这种靠内涵而不靠外貌的用人之道,很值得服务部门借鉴。 2、乘公交车观光:所看到的司机都是50-60岁老人,两鬓斑白,面色红润,即负责开车也负责报站及各种储存卡使用功能介绍,那种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神和对乘客平和态度,也赢得人们尊重,因此,乘客下车时都会对司机道一声“thank you ”!为了防止司机疲劳,车在运行一段时间内要更换司机,也表现了营运公司对司机和乘客安全的重视与尊重。 3、进商店观光购物:走进专柜,营业员会有一声亲切问候,随后是你自由浏览、挑选,一般你不主动询问,营业员不会跟在顾客后面喋喋不休介绍商品,增加顾客压力。 4、在街头问路:随便那个人都会详细、认真地告诉并指引,有的甚至会陪同你走一段路,送到你能清楚方向位置。在社区遇到陌生人,还会经常被问候一声“哈喽”,然后一个亲切的微笑。 这一切都形成一种风气与习惯,它亲切自然、没有优柔造作。我猜想,这应该是西方人长期宗教熏陶和社会教育的结果,它沉淀着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优良传统和管理智慧。澳洲200年的发展是先有英国人入主,然后才是大批量各种族人民入乡随俗。 三、对青少年的社会教育。
把澳洲各种见闻归纳在一起,会发现国家对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重视程度很高。15天期间,我们到达过悉尼海事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悉尼高塔、堪培拉议会大厦、战争纪念馆、圣玛利亚大教堂、商业中心……亲见一队队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接受教育,参与社会调查;在曼利海摊,教练把学生分成小组到海浪上做冲浪训练;在达令港湾,看到过老师指挥小学生乐队向社会演出。这种教育方式大概就是陶知行所倡导的“知行合一”。如果它不断延伸,那么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就一定会立体而丰满,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就会很强。相反,我们国家还在进行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 悉尼代表澳洲文化方向。其突出特征是人们生活方式的闲适。为了休闲,即使服务行业也大部分在晚5点半关业,重大节日和星期天都留作休闲好时光。休闲与他们的幸福指数正相关,他们为此自豪和满足。 悉尼人的休闲方式和内容多与健康联系在一起:去海边驾船、划岅、杨帆、冲浪、游泳、钓鱼、在沙滩晒太阳,晒红晒黑了皮肤更显得健康,所以他们从来不带伞遮阳;以家庭亲友为单位去森林吃烧烤,大家动手,其乐融融。在悉尼烧烤已成悉尼文化的组成部分,许多公园都提供免费电炉,打开按钮,5分钟后发出热量,如果不放上东西,5分钟也会自动断电。一般家庭都会自配个炭炉,如果没有,似乎缺少点什么;还有与朋友、同事去酒吧和咖啡馆,围桌漫谈、站立调侃,每逢周末或节日那里都人头攒动,气氛浓烈。现代酒吧是年轻人的好去处,有奔放欢快的乐曲,也吸引都市白领前往;而传统酒吧,是老年人的最爱,他们边喝啤酒边欣赏乐手演奏欧洲乡村音乐。我们在悉尼岩石区一家德国啤酒馆就经历一次体验,粗制的桌椅,昏暗的灯光,特色的服饰以及纯正的啤酒和烤制猪肘,让人感受不同的情调,加之有三个老年乐手演奏欢快乡村乐曲,使台上台下联动起来,人们举杯痛饮,击掌叫好,喝到兴起,有人起身跳舞,如醉如痴。 悉尼休闲文化还有一种是修饰自家花园,因为house前园后院都是花木草坪,剪枝修草,移花接木,全由自己心情。它有永远做不完的内容,可以不紧不慢,是劳动中休闲,也是休闲中的劳动。 在悉尼遇到两个节日,万圣节和赛马节。万圣节是孩子们和青年人玩的节日,也有大人在家陪孩子玩,带上奇形怪状面具,或给脸上、皮肤、衣服上涂抹五颜六色,结伴行走街上,晚上到邻里家串门要糖果。在海德公园有专门化妆去处,成百上千人聚集游行。 赛马节主办地虽在墨尔本,但悉尼的达令港也满眼盛况,卖赌票彩车前排长队,所有酒吧都爆满,附近单位也组织人们参与,他们身着节日盛装,男士西装革履,女士则身着长裙,头戴维多利亚女王小帽。酒吧就像分会场,有评论员大声点评,观众欢呼声此起彼伏,热闹纷繁。 2014年11月19日悉尼归来。
2016年11月5日制作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