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167efb">海魂<br><br>这是一方九龙璧文房清供石,由于其上"山岛聳峙"如"洪波涌起",故名海魂。它披红挂彩,苍翠欲滴,就象婆娑的美人般秀色可餐;它山形高低错落,曲谳生幽,宛若梦中的海上圣山。<br>海以山为骨,山乃海之魂。"日月之行,如出其中;星汉灿烂,如出其里。"</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花火鸳鸯<br><br>缠缠绵绵、卿卿我我、如胶似滕。<br>好一对儿白头偕老、终生相伴的恩爱夫妻。俏鸳鸯,永远在火一样的爱琴海中共渡良霄,<br>美呀美,那小日子就像红高梁般铺天盖地……<br><br>(注:此石为马达加斯加红玛瑙)</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玉鸟<br><br>这只天然形成的戈壁玛瑙玉鸟,既有完整的形体轮廓,又有鲜活的细部特征。即真鸟身上所有的形体部位几乎在它身上都能见到。请看:<br>它有鸟头,头上有喙。它的喙不仅生得比鹦鹉还大,而且活灵活现,彷佛正在回头悠扬婉转地呜叫……<br>在鸟头距喙不远处,一粒嵌进玛瑙凹糟中的沙子,恰到好处地为它添上了一只黑眼珠。这只黑眼珠滚瓜溜园、非常传神,真鸟的韵味顿时从鸟身上呼之欲出。<br>它还有鸟腹、鸟背。鸟腹园润、饱满;鸟背生得肉坨坨的,有一种复盖着羽毛的蓬松质感。它还生有鸟尾和鸟足。扇形鸟尾晶莹剔透,上面显出许多细密的花班。鸟足伸进树洞里,就像稳稳地站在树椿上。<br>玉鸟的整体造型昂首回望、顾盼生辉,充满了灵性和动感。看见它,人们心中自然会联想到电影《阿诗玛》中那段动人的爱情旋律:"马铃儿响来哟玉鸟唱,我陪阿诗玛回家乡〃……(原载北京《中国收藏》杂志)</font></h1> <h3><b><font color="#b04fbb">何当共剪西窗竹<br><br>《何当共剪西窗竹》是一方罕見的石英质画面石,它图案鲜红、色泽艳丽,既有梦境的朦胧,又有情态的逼真,情节虚实结合,意蕴幽长。<br>更奇特的是,它用极大的空间刻画了一男一女两个不同性别的人物。男的站在山巅秉烛吟诵;女的似在聚精会神地聆听来自远方的声音。<br>这幅奇画真实地再现了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表达的诗歌意境:<br>"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br>何当共剪西窗竹,却话巴山夜雨时。"<br>石上的男女分明是一对儿被时空阻隔的恋人,他们望断关山,只能凭借一支腊烛来点亮思念之情。<br>同时它又通过画面展示了另一种思念。那就是我们看到有条鸿沟将这一男一女分成了两半。它比一千多年前古人的思念更为强烈。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而在这块石头上我们见到的则是一线窄窄的海峡。"浅浅的海峡"只能让"我在这头,爱人在那头";而窄窄的海峡却让我和心爱的人近在咫尺,远隔天涯。<br></font></b></h3> <h1><font color="#b04fbb">惊天一跳鱼化龙<br><br>这是一方名为"惊天一跳鱼化龙"的长江图纹石。其上出现了一幅十分奇妙的图案。只见一条红色的锦鲤从水面腾身跃起。这惊天一跳居然盖了龙的帽——跳到了另一条试图起飞的龙的上面,让龙惊得目瞪口呆,从而演释了一个鱼化龙的古老故事:<br>战国史书《竹书纪年》对鱼化龙的典故有过这样的记载:"江海大鱼薄集龙门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过去传说中的大鱼有溯江而上、繁殖产卵的习性。"鱼化龙",即鲤鱼跳龙门是多少人梦魅以求的成功之路,它不仅鼓励人们勇攀高峰,也是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写照。<br></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啸傲烟霞<br><br>这件英石带给人们的艺术美感,丝毫不亚于一件人工雕塑作品。它不仅具有静态的物像美,更具有"鹰"姿飒爽的动态美。它寓动于静,连时间和空间都被它的气场和美感激活了。而这样浓郁的诗性美,完全是从一块被隐于荒野的自然原石中产生的。而使石头产生美感的力量就来自赏石艺术家的创作。<br>不过,形体创作只是审美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还有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叫意象创作。诗言志,物象和诗一样均为志的载体。抒情、写意才是对创作的最高要求和终极目的。<br>在"啸傲烟霞"中,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形象本身的深刻寓意。"啸"者,"枭"也。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称刘备为枭雄。可见"枭"是帝王的象征。然而"枭"在此处的寓意却完全变了。仅管它仍有帝王的范儿,却不像刘备那样苦苦参与枭雄之间的争斗,而是"返璞归真","道法自然",如闲云野鹤般"啸傲烟霞"。</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仙寿恒昌<br><br>长江石"仙寿恒昌"形似泰岳,色如霓虹。它既有"一览众山小"的凛然气势,又有"云霞出海暑"的媽然秀丽。<br>它既有几分具像,又有几分抽象——令你无法准确说出它是谁?<br>但它却透过美的气质告诉你,什么是洪(红)福齐天,什么叫仙寿恒昌?</font></h1> <h3><b><font color="#b04fbb">溯漠魂<br><br>这是一块采自宜昌的长江图纹石,由于它天生丽质,人们一眼就能发现图中的美人形象。创作的难度在于如何为人物定位。中国古代的美人太多了。面对一大片铺天盖地的龙卷风,定谁都不合适。"龙卷风"、"沙尘暴"是塞外的产物,能够在大漠环境中生存的美人,非王昭君莫属。<br>西汉王昭君又称明妃。两千多年前,她为了百姓和国家的安宁远嫁塞外去西域和番。杜甫在《咏怀古迹五首》中写道:<br>"一去紫台连溯漠,独留青冢向黄昏。<br>画图省识春风面,环偑空归夜月魂。"<br>请看,一个窈窕红颜虽死葬塞外,却把心留在了家国。而之所以导致她"空归"的原因,就在于大漠尘暴锁昭君!<br>诗中所指的"明妃村"就在今天的远安县香溪河畔。今天的昭君故里和其它好多地方都有她的造像。这些人造的昭君均怀抱琵琶、环佩鸣响、非常具像。但依我看来,都不如石上自然形成的"昭君"美。石上呈现的昭君身处恶劣的大漠环境,没有那么多迷人的现代色彩。但她却是一个借着月色还魂的远古幽灵。她像天安门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样,是一座跨越二千多年的"历史丰碑"!人工艺术作品只能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而石上的巾帼英雄却永远话在我们心中!</font></b></h3> <h1><font color="#b04fbb">慎宗追远,落叶归根<br><br>这块根画石具有很深的象征意义和美学内涵。它形象鲜明、色彩斑斓,令人过目不忘。天然形成的根状物呈脑血管状,如"春蚕吐丝"般宛延向前延伸,与东晋顾凯之在作画时运用的"铁线描"极为相似。<br>根的象征意义在于,它是"兴业之本"、"立国之基"。即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之源和每个个人族谱文化之源。<br>文化最重要的性质是历史;历史最重要的性质是"根本"。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崇拜,其实就是对根本的崇拜。习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要"不忘初心",要始终不忘《共产党宣言》、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而对每个个人而言,"不忘初心"就是要守住家、国的底线。每一个成龙、成凤之人切记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不忘回馈社会,多参加公益事业;另一是慎终追远、认祖归宗。由此看来,无论家也好、国也好,都与根文化的性质有关。那就是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从哪里来,再回到哪里去。熟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只有不忘初心、不忘根本,才能免遭亡国、败家之祸。所以,根文化是一切成功人士创业、守业的保护神;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巩固政权、永远保持繁荣昌盛的保护神。</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br><br>这种含有白色石英晶体的黄腊石在云南被称作金包银,能从上面见到大量的铜钱花。从强光电筒显示的透光性来看,此石应在冻腊之列。<br>从广义上讲,黄腊石属于造型石,它与纹理画面几乎无缘。但在这方黄腊石上却出现了一幅罕见的浮雕图案。即石头左侧露出了一张羞答答的女郎面孔。她长长的头发被风吹起,后脑勺上好像还插了一朵娇艳的玫瑰花。女郎侧身、半遮面孔、背对着人群、深沉地低下头,似乎是想要避开那些正在身后追寻自己的目光……<br>唯美是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从这方黄腊石上,找们是不是也能看到它的影子呢?</font></h3> <h3><b><font color="#b04fbb">奴是嫦娥离月宫<br><br>《贵妃醉酒》是京剧"梅派艺术"中极富盛名的代表作。由于它在艺术上炉火纯青,深受群众喜爱。1962年,国家邮政总局将"梅兰芳舞台艺术"制成邮票,后又铸成金币在全国限量发行。在邮票和金币上,均能见到一个极为经典的舞台动作:即杨玉环酒后失控的美妙神态。此时的杨玉环头戴凤冠,身着霞披,身子一边往下蹲,两臂一边呈倒"八"字形往上举……这本来是一个醉酒后的倒地动作,却被梅先生表现得妙不可言。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终于在人们的神思暇想中,被定格在了"千年一叹"的历史瞬间。<br>更为奇妙的是,杨贵妃这个失手坐地的醉态,竟赫然出现在了《奴是嫦娥离月宫》的长江画面石上。<br>石上的"贵妃醉酒"影像虚幻、飘逸朦胧。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图中人物醉态可掬、雍容华贵,与邮票和钱币上的"贵妃醉酒"图案异曲同工。仅管天然图像和人工作品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人们心目中仍能唤起那齁韵味十足的京剧唱腔:"海岛冰轮初转腾……那冰轮离海岛……奴是嫦娥离月宫。"</font></b></h3> <h3><b><font color="#b04fbb">宝像观音<br><br>《宝像观音》是一幅黑底白花的"水墨人物画",它不施丹青,光彩照人。观音造像凸出石面,又有木刻板画浅浮雕的艺术特色。<br>众所周知,"天然造型“"很难缩小它同人工艺术品之间的完美差距,它可以做为加工素材,但不能成为真正义意上的作品。因为艺术仅管源于生活,但并不等于生活,艺术是对生活的典型化和深加工。<br>但"天然造型"中也有极少数凤毛麟角非常接近人工艺术品,甚至就是不需再作加工的成熟艺术品。<br>什么是"宝像观音"?所谓"宝像"就是石上这种已被艺术化了的神坛法像。它与廟堂里供奉的、或名家丹青高手塑造与描绘的观音十分吻合,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件摆脱了天然造型石束缚的成熟艺术品。<br>由于观音高度的普世价值,世上有太多、太多的"泛观音"。只要稍有一星半点的女人味,都会被称作观音。但那不是艺术,而是一种俗不可奈的"泛艺术"现象。<br>"宝像观音"的价值在于,它"虽为天工,宛若人作"。观音整体呈现侧身端坐和俯首颂经的姿态。她像阿拉伯妇女那样只露颜面,身体的其它部分均为"天衣"覆盖。"天衣"顶部有一个盖住额头的冠,然后再用这种带冠的天衣沿着后脑勺披下来裹满全身。它没过双滕和臀部与下面的宝座相连。观音侧身像气定神闲、曲线分明,那种神人合一的禅境呼之欲出。"恍觉身入维摩室中与菩萨对语,眉捷鼻翼皆动。"</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