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情怀!

四大山人

<h1><b><font color="#39b54a">岁月在江潮林风中漫游</font></b></h1><h1><font color="#39b54a"><b>带着淡淡散散的遐思<br></b><b>童心未泯的青草池塘<br></b><b>已演绎成热河南延的cement<br></b><b>填埋了棲霞红叶南城雨花<br></b><b>携走了龙盘岁月虎踞年华<br></b><b>挹江门外的碑石伴着的<br></b><b>是老树身上刻满的伤疤<br></b><b>&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四大山人<br></b><b>南京是我的故乡,我生于斯、长于彼。但这里的每一块土地,每一件事物,甚而那远逝的趣闻逸事和渐显败落的古迹,都能铭于心,刻于骨,溶于血。<br></b><b>我出生地在紫金山脚下的中山门苜蓿园,记事时住在下关挹江门附近。少小离家,老大难回,但我的家乡情怀始终未有减弱。期间虽在宁海路小仓山随园度过几年学习生涯,但我感觉,我在南京人眼中仅只是一个过客。惜之!叹之!哀之!<br></b><b>我特别怀念我的先祖,南京的好多地方似乎都有过他们留下的踪迹,行走于此,倍感温馨。还有那位曾在国民政府考试院长戴传贤身边供职的先生,现今他客厝嘉义阿里山,台海相阻,天各一方。</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南京是值得留连的地方,虽然我只是来来去去,而且又都在夏天。也想夸说夸说,可惜知道的太少;现在所写的,只是一个旅行人的印象罢了。<br></b><b>这是朱自清写的《南京印象》开头语,我们就跟着他去看看南京,看看我的故乡。</b></font></h1> <h1><b><font color="#39b54a">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获得成功。12月29日,起义的17省代表45人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先生从上海乘专车来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庄严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戴季陶——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的研究者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发起人之一。曾先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考试院院长等职。有蒋介石的“国师”之称,是蒋介石的忠实“智囊”。</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美龄宫位于中山陵景区四方城,正式名称为“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有“远东第一别墅”的美誉。</font></b></h1> <h1><font color="#39b54a"><b>从空中看,中山陵景区陵园大道上绵延数公里的法桐形成“项圈”,美龄宫犹如一颗水滴状吊坠里裹着的“宝石”,镶嵌在项链尖端,静静依偎在紫金山脚下。<br></b><b>有民间传言,美龄宫是蒋介石送给宋美龄的“生日礼物”,这条“世界上最牛的项链”是蒋公当年对爱妻的浪漫表白。<br></b><b>有人借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那串项链的名字,称美龄宫为“紫金山之心”。不少人被“蒋介石的浪漫”所感动。<br></b><b>美龄宫“观凤台”周围有34根汉白玉栏杆,上面雕刻着凤凰,环着小楼的灯柱也是34根,“34”与宋美龄的生日(公历)3月4日暗合。而蒋介石1930年提出建造这座别墅时,出生于1897年的宋美龄也正好是34岁。</b></font></h1><div><br></div> <h1><font color="#39b54a"><b>南京总统府历史可追溯到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代被辟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等,清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为行宫。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在此基础上扩建为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辟为大总统府,后来又为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br></b><b>南京总统府自近代以来,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这里发生,或与这里密切相关,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动过。</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我就读时在宁海路南师大随园校区(那时还没有仙林校区),随园校区被誉称为华东最美的校园,中国十个最美校园之一。<br></b><b>随园位于南京五台山余脉小仓山一带,原为曹雪芹祖上林园,是著名的私家江南园林,清代江南的三大名园之一。<br></b><b>随园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末的吴应箕焦园,清康熙年间则是江宁织造曹寅家族园林的一部分。后归于接任江宁织造的隋赫德,故名“隋织造园”、“隋园”。<br></b><b>乾隆十三年(1748年)袁枚购得此园,寓居于此,改名为随园,自号随园老人,并成就著名的《随园诗话》、《小仓山房集》、《小仓山房尺牍》、《子不语》及《随园食单》等著作。<br></b><b>袁枚(1716-1797年),浙江钱塘人,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br></b><b>袁枚少有才名,擅长诗文,24岁中进士,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购置隋氏废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br></b><b>他在随园从事诗文著述,闲适光景近五十载,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br></b><b>南京师范大学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逛南京象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这些也许只是老调子,不过经过自家一番体贴,便不同了。</b><b><br></b><b> —— 朱自清《南京印象》</b></font></h1> <h1><b><font color="#39b54a">栖霞山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栖霞山素有“六朝胜迹”之称,在清代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誉。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栖霞山,历史古迹遗址80多处,荟萃了宗教文化、帝王文化、绿色文化、名人明俗文化、地质文化、石刻文化、茶文化。千年古刹、佛学“三论宗”祖庭、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古栖霞寺就座落在栖霞山西麓。</font></b></h1> <h1><font color="#39b54a"><b>燕子矶在长江里看,一片绝壁,危亭翼然,的确惊心动魄。但到了上边,逼窄污秽,毫无可以盘桓之处。燕山十二洞,去过三个。只三台洞层层折折,由幽入明,别有匠心,可是也年久失修了。</b><b><br></b><b> —— 朱自清《南京印象》</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有“万里长江第一矶”称号的燕子矶,为长江三大名矶之首。燕子矶山石直立江上,三面临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故名为燕子矶。在古代是重要渡口。<br></b><b>康熙、乾隆二帝下江南时,均在此停留。乾隆在此书有“燕子矶”碑。“燕矶夕照”为清初金陵四十八景之一。</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南京燕子矶屹立于长江南岸,远远望去,宛如临水飞燕。登上燕子矶头,举目远望,江天一色,风帆片片,风景如画,是南京浏览名胜之一。但正因这地势险要,那些因社会、家庭等原因而失学、失业、失恋、生活无着落无出路的人,因感到悲观、悲痛、前途渺茫而产生轻生念头,常有到这里投江自杀的,不知有多少人在这矶下江波中葬身鱼腹,这使当时的燕子矶蒙上了层层可怕的阴影。<br></b><b>1927年3月15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南京城北郊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这年初夏的一天傍晚,陶先生要进城办事。当时公共汽车是没有的,连马车都没有,只有人力车。陶先生来到佘儿岗,恰巧过来一辆空的人力车,陶先生就招呼上了车。<br></b><b> 路上,陶先生关心地对车夫说:“你慢慢拉,不要急,辛苦了一天怪累的。” 车夫像有心事似地说:“累倒不累,可就碰到一件怪事。”陶先生问什么怪事,车夫就讲开了—— 原来,今天一早,在中正街有一位女学生上了他的车,她说要到燕子矶。到了目的地后,女学生付了一元钱,还把身上剩下的钱都给了车夫,让他喝茶用。车夫感到有点奇怪,望着女学生的背影说了句:“我在这里等你!”就把车停在燕子矶的一家茶馆门口。可是一直到太阳快落山时,女学生还没有回来,他到燕子矶头上找也没有找到,只好拉着空车回城了。<br> </b><b>陶先生听完后,一直没有说话,心里不禁为那个女学生的命运担忧着。 第二天晚上,从燕子矶小学实习回来的师范生向陶校长报告:燕子矶江边发现一具女尸,看样子像个中学生,她父母亲在一旁号啕大哭。原来她是因为个人婚姻问题,一时想不开,竟投江自尽。<br></b><b>有个叫玉贞的师范生难过地说,昨天她看见一个穿白衣的年轻女子坐在燕子矶头,像在沉思,又像在哭泣。一开始她并没有在意,过了好久,她看见那个女子还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似一尊雕像,不由得奇怪起来,她担心会发生什么事,便赶紧向矶头爬去。爬到一半,却见那女子站了起来,转过脸看了一下,还没等玉贞喊出声来,女子纵身一跃,就不见了踪影。等玉贞气喘喘地爬到矶头,但见浊浪翻滚,毫不留情地吞噬了这位年轻的可怜的女子。<br> </b><b>陶先生听了半响没出声。他觉得悲哀,又很惋惜,自言自语地说:“一个年轻人,为什么不能走别的路?为什么不想一想活着能多干些事呢?要让那些轻生的多想一想,死不得啊!”<br> </b><b>陶先生到木工厂要来两块木板,挥笔写了两段话,然后让学生送到燕子矶头。 一块木牌插在燕子矶休息亭旁边,上面写着三个大字:“想一想”,下面还写着几行小字:“人生为一大事来,应当做一大事去。你年富力强,有国当救,有民当爱,岂可轻死!” 另一块木牌插在燕子矶矶头的险要处,也写着三个大字:“死不得”,下面几行小字是:“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你与其为个人的事投江而死,何不从事乡村教育,为中国三万万四千万农民努力而死好呢?”<br> </b><b>这两块木牌引人注目,游览的人们见了无不陷入沉思,而对那些想轻生的人,更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当时南京青年会中学学生尤其贵,一时想不开跑到燕子矶镇上喝了许多酒,欲登上矶头跳江自杀。但当他看到陶先生写的牌子后,酒醒了一半,心想:自己才18岁,还年轻,应当立志报国,不应就此自寻短见,于是大哭了一场,放弃自杀的念头,回家去了。<br> </b><b>原复旦大学教授陈子展先生当时在南京上大学时,因患胃病不堪忍受其苦,爬上燕子矶头想一死了之。两块大木牌上的字犹如母亲慈爱的呼唤,如老师深情的教导,使他终于从燕子矶头下来,勇敢地去走他的人生之路。<br> </b><b>劝诫碑“想一想”与“死不得”在警示着轻生的人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让宝贵的人生为正义的事业去发光发热!</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从前可以从台城爬出去,到玄武湖边;若是月夜,两三个人,两三个零落的影子,歪歪斜斜地挪移下去,够多好。现在可不成了,得出寺,下山,绕着大弯儿出城。七八年前,湖里几乎长满了苇子,一味地荒寒,虽有好月光,也不大能照到水上;船又窄,又小,又漏,教人逛着愁着。这几年大不同了,一出城,看见湖,就有烟水苍茫之意;船也大多了,有藤椅子可以躺着。水中岸上都光光的;亏得湖里有五个洲子点缀着,不然便一览无余了。这里的水是白的,又有波澜,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与西湖的静绿不同。最宜于看月,一片空蒙,无边无界。若在微醺之后,迎着小风,似睡非睡地躺在藤椅上,听着船底汩汩的波响与不知何方来的箫声,真会教你忘却身在哪里。五个洲子似乎都局促无可看,但长堤宛转相通,却值得走走。湖上的樱桃最出名。据说樱桃熟时,游人在树下现买,现摘,现吃,谈着笑着,多热闹的。</b><b><br></b><b> —— 朱自清《南京印象》</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莫愁湖在华严庵里。湖不大,又不能泛舟,夏天却有荷花荷叶。临湖一带屋子,凭栏眺望,也颇有远情。莫愁小像,在胜棋楼下,不知谁画的,大约不很古罢;但脸子画得秀逸之至,衣褶也柔活之至,大有“挥袖凌虚翔”的意思;若让我题,我将毫不踌躇的写上“仙乎仙乎”四字。另有石刻的画像,也在这里,想来许是那一幅画所从出;但生气反而差得多。这里虽也临湖,因为屋子深,显得阴暗些;可是古色古香,阴暗得好。诗文联语当然多,只记得王湘绮的半联云:“莫轻他北地胭脂,看艇子初来,江南儿女无颜色,”气概很不错。所谓胜棋楼,相传是明太祖与徐达下棋,徐达胜了,太祖便赐给他这一所屋子。太祖那样人,居然也会做出这种雅事来了。</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 朱自清《南京印象》</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其前身是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中国的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中国的佛教中心,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br></b><b>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明永乐十年(1412年)于建初寺原址重建,历时达19年,耗费248.5万两白银,十万军役、民夫。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金碧辉煌,昼夜通明。整个寺院规模极其宏大,有殿阁30多座、僧院148间、廊房118间、经房38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寺院,为百寺之首。<br></b><b>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高达78.2米,通体用琉璃烧制,塔内外置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自建成至衰毁一直是中国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被称为“天下第一塔”。</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南京的新名胜,不用说,首推中山陵。中山陵全用青白两色,以象征青天白日,与帝王陵寝用红墙黄瓦的不同。假如红墙黄瓦有富贵气,那青琉璃瓦的享堂,青琉璃瓦的碑亭却有名贵气。从陵门上享堂,白石台阶不知多少级,但爬得够累的;然而你远看,决想不到会有这么多的台阶儿。这是设计的妙处。德国被慈达姆无愁宫前的石阶,也同此妙。享堂进去也不小;可是远处看,简直小得可以,和那白石的飞阶不相称,一点儿压不住,仿佛高个儿戴着小尖帽。近处山角里一座阵亡将士纪念塔,粗粗的,矮矮的,正当着一个青青的小山峰,让两边儿的山紧紧抱着,静极,稳极。─—潭墓没去过,听说颇有点丘壑。中央运动场也在中山陵近处,全仿外洋的样子。全国运动会时,不知有多少照相与描写登在报上;</b></font><font color="#39b54a"><b>现在</b></font><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是时髦的游泳的地方。</b></h1><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朱自清《南京印象》</b></h1> <h1><font color="#39b54a"><b>中山陵的设计暗含深意。整条台阶被分为上面三层,下面五层。其中,上面三层台阶代表的是三民主义;下面五层台阶,代表五权分立。中山陵自基到顶一共有392阶台阶。这个392级台阶中,3代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9代表的是国民党与其他8个政党一起建设中华民国;2代表的是二次北伐。即孙中山发动的第一次北伐,但未成功,蒋介石发动的第二次北伐才取得了成功,这就是392级台阶的真正含义!<br></b><b>误释较多的是认为392代表当时中国人口,3亿9千2百万。其实细想一下,一是当时无论官方民间皆无此数提及;二则依当时的社会混乱、据地常变之状况,也不可能把人口统计到2百万之细。</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南京中山陵是“民国以来第一次有价值之纪念建筑物”。按照设计者吕彦直的观点:“公共建筑,为吾民建设精神之主要的表示,必当采取中国特有之建筑式,加以详密之研究,以艺术思想设图案,用科学原理行构造”。</b><b><br></b><b>南京中山陵的设计和建造,完全体现了吕彦直的这一重要的建筑思想——使用西方先进的建筑科学技术,去构造纯中国样式的建筑。陵门、碑亭、祭堂,台阶的毛坯以及墓室的地下、地面建筑,都是用钢筋混凝土构造的;屋面、牌匾、斗拱、梁柱这些“木构件”,也是用钢筋混凝土塑造的;陵门和祭堂上的“木质”隔扇门,是用紫铜铸造的。</b><b><br></b><b>妙就妙在所有的西方建筑技术、现代建筑材料,到了吕彦直手上,都被造化成为纯中国式的,让人看不出破绽来。</b><b><br></b><b>中山陵依紫金山中茅山南坡而建,墓道和392级石台阶,把石牌坊、陵门、碑亭、广场、华表、祭堂、陵寝等建筑物有序地串联在了同一条轴线上。四面苍松翠柏环抱,八方云霞紫气聚来。从空中俯瞰,中山陵园就像一口安放在中华大地上的巨大警钟,庄严肃穆,气度非凡。</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吕彦直〔1894~1929〕,字仲宜,别号古愚,安徽滁县(今安徽滁州)人。这位以设计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碑、广州中山纪念堂而闻名于世却又不幸英年早逝的天才建筑设计师,最为人所瞩目的是其在建筑设计上的卓越才华,以及其在4年里中的呕心沥血,为两大民国杰出建筑甚至奉献了生命。</b><b><br></b><b>吕彦直清光绪二十年出生于天津。幼年喜爱绘画,8岁丧父,翌年随其姊侨居巴黎,开始接触西方文化。</b><b><br></b><b>数年后回国,进北京五城学堂求学。曾受教于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琴南,学习祖国灿烂文化和西方科学知识。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前身)留美预备部读书。</b><b><br></b><b>1913年毕业,以庚款公费派赴美国留学,入康奈尔大学,先攻读电气专业,后改学建筑,接受西方学院派教育,5年后毕业。</b><b><br></b><b>毕业前后,曾作为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的助手,参加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和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校舍的规划、设计,同时描绘整理了北京故宫大量建筑图案。</b><b><br></b><b>1925年5月,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向海内外建筑师和美术家悬奖征求陵墓建筑设计图案。9月,他以简朴、庄重的钟形图案(指陵园总体),在40多种设计方案评选中,一逾群雄,荣获首奖。不久受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之聘,担任陵墓建筑师,监理陵墓工程。</b><b><br></b><b>1927年5月,由他主持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和纪念碑,在28份中外建筑师应征设计方案中,再夺魁首,从此蜚声海内外。</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吕彦直与严二小姐的爱情</b><b><br></b><b>1911年,清华学堂初设。17岁的吕彦直考取了清华学堂留美预备部。严复的二女儿严璆(生于1901年,比吕彦直小7岁)羡慕不已,写信给严复,强烈请求到北京读书,思想开明的严复同意了女儿的请求。两人的正式来往,应该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b><b><br></b><b>吕彦直留美后,两人也一直保持书信来往。而何时举行的订婚仪式,没有相关的年月记载,从年龄方面猜测,应该是吕彦直回国之后的事情了。此后吕彦直专心致力于创业,严璆还在读大学,一直未能完婚。1925年后吕彦直相继接手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建造工程,由于工作太忙,压力过大,婚期一拖再拖。</b><b><br></b><b>1928年初,吕彦直被确诊患有肝癌。面对绝症加身,吕彦直一方面将噩耗告知远在北京的严璆,请她另做打算,不要再等自己;另一方面全情投入到当时的首都南京规划设计草案的研究与拟定工作之中。</b><b><br></b><b>1929年3月18日凌晨,吕彦直病逝。远在北京的严璆得知吕彦直病逝的消息后,悲痛欲绝。不久,28岁的严璆在北京西郊出家,削发为尼,法名秋妙。</b><b><br></b><b>1950至1951年间,秋妙经香港辗转去了台湾,终生未嫁,香消海峡彼岸。</b></font></h1> <h1><b><font color="#39b54a">灵谷寺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朱元璋亲自赐名“灵谷禅寺”,并封其为“天下第一禅林”。</font></b></h1> <h1><font color="#39b54a"><b>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且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br></b><b>明孝陵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br></b><b>明孝陵作为中国明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明清两代五百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石像路是南京钟山景区内一条石铺道路,长约600余米。<br></b><b>狮子、獬豸、麒麟、骆驼、象、马6种动物的石像,共12对24座,或立或跪置于道路两侧,为明孝陵之神道。<br></b><b>一到秋天,经600多年沧桑的明孝陵神道石象路上,被红色、黄色、绿色的秋叶装扮得五彩斑斓,被南京市民称为“南京最美600米”。</b></font></h1> <h1><b><font color="#39b54a">以下几幅图为尚存的民国建筑</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南京的逛吃逛吃逛吃</font></b></h1> <h1><font color="#39b54a"><b>说到吃,外地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桂花盐水鸭、鸭血粉丝汤,都与鸭有关,以至于人们称南京为“鸭都”。其实南京名小吃还是比较多的,店摊主要集中在狮子桥和夫子庙一带。<br></b><b>夫子庙有所谓的“秦淮八绝”,指南京八家小吃馆的十六道名点:魁光阁的五香茶叶蛋、五香豆;永和园的蟹壳黄烧饼、开洋干丝;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麻油干丝;六凤居的葱油饼、豆腐涝儿;奇芳阁的什锦菜包、鸡丝面;蒋有记的牛肉锅贴、牛肉汤;瞻园面馆的薄皮包饺、红汤爆鱼面;莲湖糕团店的五色小糕、桂花夹心小元宵。<br></b><b>留给我味觉记忆最难忘的,还属儿时在挑担小卖吃到的桂花酒酿和豆腐涝。那时挤空的牙膏皮可换一碗酒酿,一毛钱可买几碗豆腐涝。<br></b><b>豆腐涝南京话又称“都不老”。除了色白如玉,清爽嫩滑主料外,最为讲究的是一个佐料,辅以虾米、榨菜、木耳、碎花生仁、葱花、辣油、香菜、麻油等几十种佐料,不光颜色艳亮,口味更是醇厚,浓,香,鲜,咸,淡,辣随心调,都可吃得有滋有味。三条营和致和街的这口名头较大,但都远不如我儿时的记忆中的“都不老”。</b></font></h1> <h1><b><font color="#39b54a">袁子才在南京写过一书《随园食单》,罗列了三百多种菜的做法,虽记述略简,但也为后世留下了当时的市井民情珍贵资料。南京人其实并未珍惜这份宝贵遗产。从全国范围看,南京没有开创自身独特的菜系。以前的丁山、双门楼招待贵宾要人的场所,我所吃到的距离南京最近的就是淮扬、苏锡菜系,远的有粤潮、京鲁菜系,川菜也有,尚未红火,但你大菜决不可能点到金陵帮。丁山有一任的厨师长是我朋友的哥哥,世家厨师,苏帮(苏州)。其父创作一菜,曾入选人民大会堂国宴菜谱。要说功力,一块普通豆干,此公可片成厚薄均匀,大小完整的14片。竞赛时,活鸡成菜只需四十秒还不到。</font></b></h1> <h1><font color="#39b54a"><b>说到南京美食,不能不提南京清真菜馆马祥兴。马祥兴字号有明、清创建二种说法,原址位于南京中华门外的花神庙回回营,我有印象时已移址鼓楼广场西北侧。该店堪称华东地区顶级清真餐馆。如今的马祥兴集“中华老字号”、“江苏省著名商标”等荣誉于一身,其清真烹饪技术名列“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当代南京城市文化名店之地标。<br></b><b>明代,南京作为首都,经济繁荣,民族杂居,特别是来此定居的回民与日俱增,有“天下回回半金陵”之说。马祥兴的清真菜烹制技艺在南京得以生根发展,就和南京的历史土壤密不可分。马祥兴美肴融北方清真风味之典藏秘笈与江南丰腴食材为一炉,恬淡清雅、独树一帜,堪称清真回食南方派之翘楚。其中尤以“美人肝”、“凤尾虾”、“蛋烧卖”、“松鼠鱼”四大镇店名菜流芳于世,吸引无数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竟相捧场。民国“五院八府”军政要员李宗仁、白崇禧、孙科等都是大主顾,其中白本就是回人,尤喜这店。张治中、邵力子、冯玉祥、程潜以及各国使馆要人亦常光顾该店,于右任先生亲书“马祥兴”店名匾额。国共和谈期间,周恩来也曾应张治中之邀,到马祥兴品尝佳肴。</b></font></h1> <h1><b><font color="#39b54a">南京遗有的旧民宅</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老门东是南京老城南地区的古地名,位于南京夫子庙箍桶巷南侧一带。历史上的老城南是南京商业及居住最发达的地区,如今按照传统样式复建传统中式木质建筑、马头墙,集中展示传统文化,再现老城南历史原貌。一座仿古牌坊在门东地区北界矗立,坊额上写着“老门东”三个字,这标志着集中体现南京老城南民居街巷、市井传统风貌的老门东,将正式被“圈地”保护。</font></b></h1> <h1><font color="#39b54a"><b>大名鼎鼎的南京行道树——法桐<br>  </b><b>南京的中山大道是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而建,是南京第一条柏油路,也是中国最早的中山大道,中国最美丽的城市林荫大道。<br></b><b>1928年,国民政府在修筑迎陵大道时,将朝阳门改名为中山门。中山门东至中山陵,称为陵园路,西往长江边的中山码头,称为中山路,也就是我们如今常说的“中山大道”。当时的中山路不包括新街口南面的中山南路,中山南路以前叫中正路。老蒋若从慈湖归宁,此路名不知改回否?<br></b><b>中山大道是一道亮丽的民国建筑风景线,道路修路时两旁栽种的法国梧桐已近一个世纪。当时国家重要机关坐落在旁,例如国民政府海军部、国民政府交通部、国民政府联勤总部、国民政府外交部、鼓楼医院、国民政府司法院旧址、中央饭店、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院陈列馆旧址、中央博物院、励志社旧址等。<br></b><b>现今,中山路系构成南京道路的基本框架,亦有人戏称中山大道为“民国子午线”。<br></b><b>南京的法桐历史可追溯到十九世纪。1872年,一位法国传教士在南京石鼓路种下了南京第一棵悬铃木(又叫裂叶悬铃木),因是法国人栽种的,形状又颇似中国梧桐,故“法桐”这一并不正确的当时民间叫法,在中国反而喧宾夺主了。<br></b><b>法国梧桐树,开创了南京行道树栽种的历史。1929年为迎接孙中山灵柩修中山路和陵园大道的时候,又陆续种下2万余株法国梧桐,绿荫蔽日的林荫大道与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成为南京城市的又一特征。<br></b><b>遗憾的是,在病态的城市改扩建长期侵害之下,南京法桐林荫大道——这张特有的城市名片,已经被撕得残余一角,从2万多棵锐减至3千多棵!虽陆续补种了一些,但被众多有识之士诟之为“移走研究生,补上小学生”。</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我劝你上鸡鸣寺去,最好选一个微雨天或月夜。在朦胧里,才酝酿着那一缕幽幽的古味。你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楼上,吃一碗茶,看面前苍然蜿蜒着的台城。台城外明净荒寒的玄武湖就象大涤子的画。豁蒙楼一排窗子安排得最有心思,让你看的一点不多,一点不少。</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 朱自清《南京印象》</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寺后有一口灌园的井,可不是那陈后主和张丽华躲在一堆儿的“胭脂井”。那口胭脂井不在路边,得破费点工夫寻觅。井栏也不在井上;要看,得老远地上明故宫遗址的古物保存所。</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 朱自清《南京印象》</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阅江楼屹立在扬子江畔,饮霞吞雾,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江南四大名楼之一。<br></b><b>阅江楼喻阅江揽胜之意。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古典的皇家气派,为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筑风格。<br></b><b>明洪武七年(1374年)春,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在国都南京城西北狮子山开始建一楼阁,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又命朝廷众文臣职事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其中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清凉山在一个角落里,似乎人迹不多。扫叶楼的安排与豁蒙楼相仿佛,但窗外的景象不同。这里是滴绿的山环抱着,山下一片滴绿的树;那绿色真是扑到人眉宇上来。若许我再用画来比,这怕象王石谷的手笔了。在豁蒙楼上不容易坐得久,你至少要上台城去看看。在扫叶楼上却不想走;窗外的光景好象满为这座楼而设,一上楼便什么都有了。夏天去确有一股“清凉”味。这里与豁蒙楼全有素面吃,又可口,又不贵。</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 朱自清《南京印象》</b></font></h1> <h1><b><font color="#39b54a">以下几幅为南京古城墙、古城楼。南京古城墙是世界上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就从挹江门进入。南京解放35周年时在这建了个渡江纪念馆,大概老邓题的词。这门经过有好几千次,门外有个绣球公园,不大,小时候常去玩耍。</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这条公交线路南京下关人应更熟知了,我小时候常乘坐,儿童免票。待我超出购票高度线后,我已经远走他乡。</font></b></h1> <h1><font color="#39b54a"><b>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我们这时模模糊糊的谈着明末的秦淮河的艳迹,如《桃花扇》及《板桥杂记》里所载的。我们真神往了。我们仿佛亲见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了。于是我们的船便成了历史的重载了。我们终于恍然秦淮河的船所以雅丽过于他处,而又有奇异的吸引力的,实在是许多历史的影象使然了。</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在我们停泊的地方,灯光原是纷然的;不过这些灯光都是黄而有晕的。黄已经不能明了,再加上了晕,便更不成了。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光芒与雾气腾腾的晕着,什么都只剩了轮廓了;所以人面的详细的曲线,便消失于我们的眼底了。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浑沌的灯光里,渗入了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的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江南贡院自落成直至晚清废除科举,累计输送了800余名状元、10万余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仅明清时期全国就有半数以上官员出自江南贡院,金陵文化之昌盛可以想见。<br></b><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多少人梦想着有一天能在这里考试中举,从此可以升官发财、光宗耀祖。</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雄厚。历代名人雅士、帝王将相留有诗、词与文章众多,仅李白一人便有两百多首写南京的诗,为南京的历史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br></b><b>秦淮河畔乌衣巷,是诗人大发诗兴的地方。其中最有名的诗篇,当然要数刘禹锡的《乌衣巷》了:“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向寻常百姓家。”<br></b><b>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咏史诗篇。<br></b><b>朱雀桥,在作为六朝都城建业(南京)的正南门外,是当时车马填塞的交通要道,但至唐代已是野草丛生的一片荒凉之地了。<br> </b><b>乌衣巷,是东晋时豪门贵族聚居之处。他们的子弟,人称为“乌衣诸郎”,这巷名便由此而来,当时的豪华热闹于此可见。可是如今夕阳残照断垣,凄凄冷冷清清,显示出衰败气象。<br></b><b>开头两句诗如双峰突起,不仅地名相对,而且颜色也相对,堪称工对 ,写出了惨淡凄凉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历史兴衰所发出的感叹。<br></b><b>下联因景生情,用叙事的笔调抒发感慨。据传王导家建有一堂,堂上悬有书写“来燕”二字的匾额。诗人从燕子的飞翔,引出了人事的变化、盛衰的变化,实际上却反映了整个封建王朝贵族的共同命运。他们的所谓炙手可热、荣华富贵,只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已,也含有警告当时统治者切莫重蹈覆辙,诗的历史意义即在于此。<br> </b><b>至于宋人贺铸的“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也同样寄托着沧桑之变的情怀,使人读后有抚今思古,不胜感叹。<br></b><b>诗和词中所提到的王谢二家,指的是东晋王导和谢安二家。王导与我是本家 ,但可能同姓不同宗。  <br> </b><b>关于这首诗相传有个故事,说元稹、刘禹锡、韦楚客在白居易家作客,谈到南朝兴亡,打算各做一首《金陵怀古》诗,刘禹锡斟了一杯酒饮完后,诗就做成了。白居易吟诵了这首诗说:“四人探珠,你(刘禹锡)已先得珠子,还要龙爪做什么?”于是三人就停笔不作了。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姑置不论,但由此可见人们对这首诗的评价确实是很高的了。   <br> </b><b>王导是东晋初年的宰相,权势显赫,威震朝野,当时有“王与马(指晋帝司马氏),共天下。”的歌谣。成语中有“新亭对泣”,表示思念故国的意思,说的就是王导的故事。一次王导与北方逃难过江建立东晋的同僚,在南京郊外新亭(又名劳劳亭)饮宴。座中有一同僚叹息道:“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发出了山河沦陷的感叹(当时北方领土沦陷在匈奴人刘曜之手),于是在座的宾客都相视流泪。<br></b><b>王导见此情景,愀然变色地说:“当共戮力王室(勉力国事),克复神州(收复中原失地),何至作楚囚相对(何至于那样没有出息作当年被俘的楚国囚犯那样相对哭泣呢)?”王导 的话慷憾激昂,批评了在座同僚消极悲观的情绪。虽然只有这么简短的几句话,却把王导为人鹤立鸡群,见识不凡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事见《世说新语》)。   <br> </b><b>诗词中提到的“谢”,就是谢安,别名安石,他是晋孝武帝的丞相,人称谢太傅,功勋卓著,曾一度辞官退隐浙江会稽东山,当时曾有“安石不出,将如苍生何”,足见他的威望之高。后复出主持大局,因此又有“东山再起”的成语,表示免职以后再度掌权的意思。<br></b><b>后秦符坚扬言投鞭可使长江断流,率领大军进驻淝水北岸,威逼东晋,朝野震恐。谢安时任征讨大都督,他从容调度,终于大破符坚、是为军事上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br></b><b>据说他侄儿谢玄从前线送回报捷书信,可是谢安得信后,面上却了无喜色,对弈如故。<br></b><b>及至下完棋返回内室,终于压不住内心喜悦,鞋后跟过门槛时折掉了,他高兴得竟然没有察觉。其镇静自若,儒雅风流,在历史上一直传为佳话。    </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王导、谢安与书法都大有渊源,两人都是东晋的大书法家。王导是王羲之叔父,擅长行草,《书断》称他的书法是“风棱载蓄,高致有余,类贾勇之武士,等相惊之戏鱼”。意思是说他的草书写得既饱含棱棱风骨,又高雅而有韵致;既有武士的雄伟,又如戏鱼般的灵活娇曳。王羲之书法得以成名,与王导指点是有关系的。   <br>  </b><b>在东晋书坛上,王导不仅是政治上的领袖,身居丞相职位,而且在书坛上他也是名列前矛。他闲下来就喜欢弄弄笔头,挥毫不止,他学的是钟繇笔法,即使在西晋末年、天下大乱,王室南渡时刻,王导也没有忘记把钟繇的《尚书·宣示帖》藏在衣袖里带到南方。足见他对钟繇书法的爱好了。   <br> </b><b>至于谢安,他是参加王羲之兰亭集会的一员,平日与王羲之诗酒唱和,书法切磋 。<br></b><b>据《书断》所述,谢安学写正、草书体就是就教于王右军。《述志赋》称谢安“善草正,方圆自穷”。谢安的草书在东晋是很有名气的,有副对联写道:“谢草郑兰燕桂树,唐诗晋字汉文章” ,其中的“谢草”,看来就是指的谢安草书。又如宋代词人、书法家姜夔曾说过:《兰亭记》及右军诸贴第一,谢安石(即谢安)、大令诸帖次之,颜、柳、苏、米,亦后世之可观者。”由此可知谢安书法、尤其行草书的知名度是仅次王羲之的了。</b></font></h1> <h1><b><font color="#39b54a">六朝雨花凝天地神韵,一部青史铸千秋圣台。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烈士殉难处,在这里遇难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达10万之多。</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通称江东门纪念馆,是国际公认的二战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font></b></h1> <h1><font color="#39b54a"><b>南京颐和路公馆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以宁海路环岛为中心,放射形宁海路、颐和路、牯岭路、莫干路、江苏路、北京西路,有200多座民国政府要员的宅第公馆,是中国拥有民国公馆最多的地区,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特色景点之一,南京重要近代建筑群。<br></b><b>颐和路公馆区是20世纪三十年代民国政府提供给政府官员居住的高级住宅区,也是民国按照《首都计划》实施最大住宅示范区,自1933年陆续建成287处独立式花园住宅,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国公馆仍有225幢,分布在以颐和路为中轴线的大小不等的12个片区内。<br></b><b>其中颐和路公馆区第十二片区(即颐和公馆)作为颐和路公馆区的改造范本由26幢风格各异的民国时期别墅组成,并于2014年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2015年4月,南京颐和路民国公馆区成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2012年3月24日成为南京西站客运发车的最后一天。从南京西站发往厦门去的K161次列车异常火爆,车票全部售完。很多人买了南京西到南京的短途车票从这里体验最后一班火车发出。<br></b><b>这里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也是南京最后一趟绿皮车7102次的终点站。<br></b><b>这一天距孙文第一次来宁已过百年。<br></b><b>南京西站,我居住南京时叫南京站,但我们一直称其为下关车站。当时乘火车来宁的,基本上是从这里踏上南京的土地。<br></b><b>南京长江大桥未建成时,火车要通过专用轮渡船连接下关与浦口,当时是南京最热闹的公共场所。然而,一桥就改变了其命运,南京人至今对它舍而不弃。<br></b><b>下关火车站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文化事件和老南京人对它的念念之情。<br></b><b>1912年元月1日,孙中山到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经过下关车站进入南京;1927年北伐军攻占南京,军阀孙传芳从这里逃离;1946年6月23日这是发生了惨案,是为“下关惨案”;1949年年5月,解放军攻克上海,战火刚刚熄灭,南京铁路工人修复了第一台机车,命名为“上海友谊号”,驶往上海……<br></b><b>下关火车站还见证了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蒋碧薇带着孩子到下关车站为徐悲鸿送行,一个完整的家庭从此离散;1960年春节刚过,“蒋家王朝”最后一名家属从下关车站乘长龙似的临客闷罐车中,唯一挂在末尾的妇婴专用绿皮车厢离别南京,向东缓缓行。</b></font></h1> <h1><b><font color="#39b54a">南京的名胜古跡,山水园林太多了,这里只挑大家比较熟知的。还有很多,包括郊外的就盼你们亲临其境去饱览美景,寻觅故事。<br></font></b></h1><h1><font color="#39b54a"><b>南京的风景都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支撑,不夸张地说,每条小巷、小桥、小河都有它自己的故事。</b></font></h1><h1></h1><h1><font color="#39b54a"><b>最后挑其一例,为能看到本文最后的各位,敬奉上一道餐后水果。</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旧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淮清桥畔,是著名典故“停艇听笛”的发生地。相传东晋名乐手桓伊爱好音乐,善吹笛,为江左第一。一日王徽之路经此处,泊舟清溪邀伊吹奏。吹罢《三调》后自己离去,主客二人自始至终一言未发。据说此曲即为后来著名的《梅花三弄》。<br></b></font><font color="#39b54a"><b>后其地起名为“邀笛步”。<br></b></font><font color="#39b54a"><b>网采素材谨致谢意,并为我的南京感谢各位来访贤士一读。</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