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秋意淡淡的北海周末之旅

小笼包

出发前,我说我要去北海赏ying 樱花吗? No no no 我是去赏鹰,老鹰的鹰! 踌躇满志带着全副装备,在去的路上还仔细温了书,一路到了北海。进站前有一片油画般的稻田,让我们顿时心生欢喜。 在没来之前,想象中的猛禽过境是刷刷刷不停有大鸟飞过。然而到了现场,情况是这样的,碧空如洗,好半天一只猛禽划过天际。我说这是褐冠鹃隼,大家也不信吧。 或者等到气流好一些的时候,情况是这样的。。。三五七只翱翔于蓝天,但是。。。真高远。。。(请相信你的屏幕并没有脏,小黑点就是猛禽!) 突然,一只巨大的猛禽飞来。大家都惊呼起来。是白腹海雕。 白腹海雕在中国南部是留鸟,捕鱼为生,当然一些力所能及的海洋小动物也是他们的心头好,比如海蛇。香港和珠海的外岛都有白腹海雕的记录。 也许白腹海雕只是路过找合适的岛屿驻足或是在附近觅食恰好出现在平台上空。但是她的到来的确为赏鹰节添了一笔浓厚的色彩。雕是大型猛禽,白腹海雕的翼展可以达到2.2米,是个什么概念呢?刚好附近有只阿穆尔隼,比一比,一目了然。 别看阿穆尔隼体型小,但人家是世界上最有毅力的迁徙能手。他们的繁殖地在西伯利亚大北方,当食物短缺之时,就是他们踏上征途之日。去哪儿?遥远的非洲!这之间隔了14个国家,2个大洲,一片大洋。来年春天那些能成功再度回到繁殖地的阿穆尔隼,每个都飞了超过2万公里,史诗般的旅程。(下图迁徙路线摘自Wikipedia) 阿穆尔隼陆续出现,其中有翱翔的,也有边走边吃的。乍一看,还以为他在舔脚呢,其实人家抓了个虫来吃。吃饱饱才有力气飞跃北部湾呀! 这两天出现频率最高的猛禽是凤头蜂鹰。名字听着很霸气,登场的模样也很威武,翼展足有1.5米。 不过老鸟人都是一脸宠溺的说他们外强中干。主因是长这么大,却专门偷袭蜜蜂和黄蜂巢,找人家幼虫来吃,顺带享用一番蜂蜜。也正因为这样的食性,所以他们的头像鸽子一般,配上庞大的身躯,宛如金刚芭比。 凤头蜂鹰体色神奇,可以随心所欲长出各种花纹,似雕似鵟。可能他们自己没有太大的杀伤力,所以在长相上努力往雕啊、鵟啊身上靠,狐假虎威一番,以求自保罢了。那要怎么辨认呢?数手指吧。雕一般7指,鵟5指,而我们的金刚芭比是6指的。 一只羽毛缺损严重的风头蜂鹰引起了我们的忧虑。他出现的时候我们很雀跃,因为离得近。拍下照片一看,大家都沉默了。每个尾羽都是破损的,在场一位资深鸟人怀疑他曾被人类禁锢。天晓得他都经历了什么。万幸的是他挣脱了束缚,埋藏在骨血里的脉动驱使着他展翅翱翔。 本次迁徙的另一大军由鹰属(Accipiter)各位成员组成。松雀鹰、日本松雀鹰、褐耳鹰,来了先是振振翅膀,然后盘旋一阵。这只松雀鹰有着粗壮的喉中线,标准的5指,双翼短圆,后缘圆突,还是比较好辨认的。那白雪雪的纸尿裤可不是凤头鹰独有的哦。 鹰属的猛禽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雌鸟体型比雄鸟大很多。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BBC的纪录片the hunt里面有讲到,对于在树林间捕猎的他们来说,繁殖季节也正是枝叶茂盛的时候,身型娇小的雄性在林子里穿梭十分便利,而体型较大的雌鸟,这时只要育雏就好,食物什么的,由雄鸟负责。等到雏鸟出巢,树叶也开始渐渐跌落,雌鸟就可以毫无障碍的一展所长了。大自然就是这样奇妙。(图中这只是褐耳鹰,感谢白饭大神和世桂小帅哥的远程指导,让我回来整理照片时还能加新。) 一日之中猛禽迁徙的高峰大概在9-15点之间,秋季刮北风的时候猛禽数量会比较多。傍晚时分,一只燕隼迅速飞过,似乎打算在附近山头住上一宿,明天再赶路。 夕阳渐渐沉入海中,冠头岭的观景平台变得十分安静。希望猛禽们在迁徙的旅途中多一些被关爱,少一点被人猎杀,明年春天成功回到欧亚大陆北方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