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一)

山魂海魄

成都.双流.彭镇.观音阁。旧屋一幢,八方来风;老茶一堂,况味人生。 旧屋,说是观音阁,而阁已不存。后人在原址上搭盖了这么一个所在,保留了那个年代的一些元素,近乎当时生产大队的队屋或者仓廪。  老茶,一般也都不上普洱、铁观音、祁红或蒙顶,当家的还是成都老三花或别的什么家常茶品,聊供街坊邻居的老人扎堆摆龙门,一元一天地消遣时辰。 场景就是这个场景,那个年代的遗存。天若有情天亦老,说不了的便此情。似闻得,《大海航行靠舵手》,《东方红》...   那个年代已经走远,只有这样特定的空间还有那些印痕。虽然只是一些符号,但还是能给人触动,让人心痛。成都人巴金先生曾倡议成立文革博物馆,“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用惊心动魄的真实情景”,说明那个时候的“中国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天津人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某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也老了,开始喜欢泡老茶汤、坐老茶馆、拍老题材、跟老哥老弟老姐老妹摆摆龙门阵。从文德桥到茅家埠,从山塘书院到环球中心、从前门西大街到锦里双巷子、从六安茶府到马市坝街,各有法门,但都是文化氛围很浓的空间,或清明典雅、吐纳凝重,或乡风古韵、云淡风轻。 这座观音阁老茶馆,可能取的就是这份“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意境。  马市坝街还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一些店铺、作坊也都还那么传统,与观音阁老茶馆意趣相照,固守着那一场蹉跎岁月,未及与时俱进。 拍摄这个场景,是应成都好友黄蜂的邀请。我们年龄相距不是很近,但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朗诵了列宁同志那句话:“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自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语言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熟悉的曲调为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  铁匠铺子斜对面,有一个挂靠在观音阁老茶馆屋檐下的理发摊儿。 师傅是位残疾人,儿子在茶馆帮工。理发摊儿不收摊位费,日常的饮、用热水也都在茶馆免费取用。他所服务的对象基本都是街坊领居包年,鲜有年轻新人。某等在那个年代也是这样理发,感觉还是那么亲近。 理发摊儿的对面也是一个摊儿,修伞,主修那种竹骨大布伞、油纸伞,依稀也是那个年代的元素。 修伞的摊主,还兼营着馒头,使了一只那个岁月的大号的搪瓷面盆,算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那时,俺们学会了自己做馒头,但上街买馒头是要凭粮票的。 没有刻意雕琢的印痕,马市坝街遗世独立,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各项留存,依旧是那个苦乐年华的缩影。 往昔已蒙尘,本无心翻捡那些个曾经。得一处老环境,老吾老及人之老,记一场时光钩沉。 这是一条链接昨天与今天的通道,有点诡谲,有点泥泞,却是人性铺陈。那个年代的那些事儿,刚刚过去半个世纪,还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然而对于亲历过的我们,还能从旧影凉热的老茶和春光摇曳的牛铃中,时不时地痛定思痛,上下求索,温故知新。  编辑这个专题的时候,某所在的双流县的建制已经撤销,改为成都市的一个区。这个《老茶》,也算是献给旧县的一个纪念,送给新区的一份记忆。 某曾有一个专题《漫从市井读蓉城》,又找了这个老茶馆,想着解读成都的人与城市,人与现实,人与历史那种相互映照的关系。 WinstonChurchill先生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Thefartherbackwardyoucanlook,thefartherforwardyouarelikelytosee。 社会的发展与思想和意识一样,呈螺旋式的上升,然而也跟云烟一样消散。适当的时候,适当的氛围中,解读历史,审视现实,某以为也是一种修身养性,锤炼人品。 某的科巷和姚东大街也有这样的灶头,街坊们叫它老虎灶,茶铺的营生。好像也有澡堂的兼营,但冲水、喝茶、泡澡的都是些贩夫走卒、市井草根。 老街、老人、老物件、老场景,一种这个年龄段的人们所独特的内在感应。做不到闲散和安逸、激扬和冲灵,某只能沉潜与摩挲,喟叹与平庸。 读过叶辛兄的长篇《蹉跎岁月》、《孽债》、《家教》和以这些著作改编的电视剧,因为与他同庚,又有着共同的经历,某一直喜欢他的气质、情感和人品,以至于在某后来的生活中,一旦触景,依然生情。此时此地,往事如烟、恍如隔世,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些个悲喜冲动,都只是曾经。某已经是,趟过青春河的老人。 X妹儿,观音阁茶馆的现任馆主,好像是从她婆母的手中接盘。她的婆母(前任馆主),当然也是那个时代的年青人,现在依旧能给孩子们的经营一些指导和帮衬。 X妹儿手下也有两个帮工,一个是那位剃头师傅的儿子,另一个也是位不善言辞、见事做事的小年青。她纳于言敏于行,将这处闲散之境,归置的水起风生,也引发着各方的摄影爱好者、媒体、剧组、院校学生的急切写意或沉潜涵泳。 观音阁老茶馆的声名远播,缘于成都摄影爱好者的推动。某就是初见于本网好友二筒的作品。这些年来,国内许多省市区的电视台以及国外一些华文媒体对这个茶馆多有报道。2013年11月,CCTV《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剧组到成都采风。纪录片,六个篇章,每个篇章50分钟。观音阁茶馆为第六篇章《一碗茶汤见人情》的片头,时长4分41秒。2014年6月重新放送。 LQ,本馆的总设计人、总营销师和跑堂总领班,X妹儿的如意夫君。 他是镇子上某国企的小白领,孙悟空式的好员工。忠孝仁义都担当,是个暖男纯爷们。 LQ可能也就60后,刚入中年;业绩目前还上不了什么财富榜;威望也没算上马云、王石、王健林那样的精英,但他一身成熟的中国传统好男人的特质却更让人亲近,不逊于普京。 公务完毕就回家,帮衬着这个小茶馆,不是呼风唤雨而是润物无声。这样的暖男,某敬重。 他勤勉的是营生,某感悟的是人品。 跟这样的人过日子,有安全感,感觉温馨。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 ____我们在许多方面存有共识,尤其是郑板桥的这杯老茶。  镇子上茶馆N多,但如观音阁这样水起风生的,没有;少城之内也难有第二。L和X所干的是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事业,但他们创造了其他人所没能想到或者想到了而没有去做的事业空间。应当说,这就是创意,并用自己的辛劳向某等诠释了创意的内涵:通过创新思维意识,进一步挖掘和激活资源组合方式进而提升资源价值。  两种茶杯:大茶杯为老茶客们奉茶,小盖碗一般都是为我们这些十元一人次的采访者准备,茶叶也不相同。从开门到打烊,他们就以不变的节奏累并快乐着,应对春夏秋冬的每一个时辰。某点赞这个场景,比较励志、比较市井、比较舒缓也比较温馨。 LQ爱好摄影,绝非纯玩如某等。他是在经营实践中,不断修正、丰富构图思想,让场景的意境不断提升。 LQ是工人,也是商人。因为茶馆要不停地接待各类外务,也要求他具备Producer、Screenwriter、director和actor的综合素质,所以他很忙。 “我喜欢,我爱,我欲罢不能,我有使不完的劲……”。  哥们不高不矮不瘦不胖,有一双很生动的大眼睛,有点像WG,本色斑斓。 “进步,意味着目标不断前移,阶段不断更新,它的视影不断变化”。____雨果 哥们干了自己想干的事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也感到了一种不断增强的压力和动力。 哥拍片儿不为广告和参赛,琢磨的是小茶铺的意境延伸。 他要的是那颗红星,还想由此生发新的意境,跟这杯茶,继续较劲。 LQ的母亲,老茶馆的前任馆主。她还秉持着那个时代的传统,只给孩子们买菜煮饭,不再直接参与经营。  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未便询问他的姓名,但他是老茶馆体制内的、爱岗敬业、资深的好员工。 哥们有时也跟茶客们交谈,通常在闲下来的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 每每想起梅尧臣先生的诗句:兹无雅趣兼,薪桂烦燃爨...。 M大爷,本茶馆经典第一客,形象也为多种媒体广为传播。 老烟民一位,无论好歹。 老搭配一套,不分寒暑。 老座位一席,不思进退。 老蔫儿一个,不苟言笑。 一位沉默的老人,谁都无法知道他心中的莲龛,供的是哪一路神。 不幸福,斯无祸;不患得,斯无失;不求荣,斯无辱;不干誉,斯无悔。 老茶入肠,间或一声轻叹。半是烟火明灭,半为云水暖凉。 清茗淡烟,自有天风浩荡。忪惺莫问昏晓,消遣非关道禅。 人羸岁荒,遑论沧海巫山。缄口修身固本,闲茶忙烟辟瘴。 烟茶相伴,犹解迷惘忡怅。茶浓澄思可涤,烟淡寂虑亦散。 抽烟吐浊,喝茶纳清。眼底水火交融,心深处却依然一方芊草,苍凉无尽。 N大爷,自家开着茶馆,却偏偏是观音阁的发烧友,每天都到这个龙门子茶淼烟茫、落花开朵、七古八荒地听摆龙门阵。 N爷一如他的姓,既不是消极的遁世者,也不是浮夸的老人精。他只是静者多心妙,不言而独行。 茶雾暖聚,是心香一抹,袅袅无中生有;烟波凉开,撰旧梦百年,杳杳空也成尽。 烟火明灭,绾春秋思想,岫出蜀胤汉祚;茶花沉浮,仗龙门精神,漾动川流蓉风。 因火成烟,点一股清寒,年岁修习成云;苦荼为茶,诺一份微暖,日月化境以梦。 清癯苍颜,蕴人生豪爽,悠悠岁月忽晚;铿锵身老,涵天地大方,潺潺老茶一泓。 春浅秋深,期许的曾经,回眸流年足印;茶偈烟咒,珍惜着忧欢,倾听自己心声。 许是那个年代的峥嵘,留下的根。微光落定,斑驳了小镇,淡烟老茶龙门阵,且听一堂川音。 或许未知未觉,一场霜雪悄悄,染了须眉漫上顶。视听隐于市,一杆旱烟一杆暖,半壶老茶半壶梦。  旱烟不温不火,时光不疾不徐,兀自研磨心底的这一份宁静,拓展无欲的旷达,成就自己的温润。 须眉霜寂寥,衣袖月空灵。进退半生澹,得失一杯清。 某并不怎么懂茶。某对茶的理解只是源自南北西东各种的茶园茶馆茶艺茶道茶音乐和茶倌茶客的所见即所得,既有修身养性也有茶饭无心。而成都的老茶,贵在对茶品的无论贵贱一视同仁,泡的是一种态度、修养与心境。 影像从心,喝茶亦复如是:认真而率性地体验每一个细节,就是修行。 在老茶馆里喝茶的,大多不是款儿或腕儿,甚至也没见几个手机控。但他们也讲究一个排场,三五老友扎堆,或臧否人物,或指点环境,或老树开花,或三胖普京,同样把这一元一人次的老茶汤喝的有滋有味、水起风生。  这里只是一个残留的场景,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也不再折腾。社会的进步、时代的趋向才是大的主流奔涌。未来怎样,姑且不论,只能说热爱生活的自己们努力就是,摆啥都是冒得用。 能跟钱理群先生那样卖房住进养老院的老人毕竟少而又少,某等只要有老宅可居,有茶饭可食,有病痛可医,有相机可玩,有网络可用,有龙门阵可摆,足矣。 有媒体统计,到2015年9月某日,有人提出的以房养老项目,全国只有十来户不到三十人签约,各种的议论纷纭。就这个政策本身而言,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社会响应度。  某无心检讨此项政策的可行性与不可行性,当初也并没有对其深入解读。某只是看到了我们现阶段的一个观念问题,那就是:“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自己的财产属于子女,而并不属于自己”和视养老院为畏途。  从这个意义上想,某倒是以为江平、钱理群先生的爽快决断,对改变人们对养老院的传统观念,也许就是功德一件,善举一桩。那么新的问题也来了:有那么多人能住得起养老院,或者说有那么多养老院可供老人们使用么? 钱老夫妇在昌平的养老院,房间一百多平米,每月住宿费大约两万元。这只是表明高层次的养老市场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然而普惠式的养老服务则没法点赞。除了养老资源的基本保障之外,在降低入院门坎和提升服务质量方向上更是任重道远,亟待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强力介入,把工作重点放到基层来。  某已当爷爷多年,但老母在堂,当儿子的职责尚在履行;本人已到达国家认可的老龄阶段,正是时候来考虑以及人之老而老吾老的事儿。当然只是考虑,因为目前还能作,能作就要继续作,但总有想作都作不了的时候。托底地说,某前后到这个老茶馆不少于十次,其中一个科目,就是在合适的环境中寻思合适的问题。期间,文涛兄在他的《锵锵三人行》中传递了钱老住进养老院的信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这就是我的想法”。钱老是原北京大学教授、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为了避开社会琐事、专心调养身体、集中精力写作、参与老友聊天,经与老伴共同决定,卖掉原住房,双双住进养老院。这里面的信息量相当丰富,有我们所向往的,也有我们所力不能及的。 某所思考的养老问题,主要是指供给主体、客体和福利内容等方面。广义的养老,针对社会全体老人,强调老人的权利和发展,在保证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还包括保健、康复、文化娱乐、社会交流、继续工作和心理安抚等综合性服务。从这个意义上看,LQ这个茶馆,可以归入这个系列。 狭义的养老,则强调政府的供给主体责任,客体是没有家庭和单位的无法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也无相对应的经济收入的老人、孤儿、残疾人。 回顾这些年来的经济增长方式,基本是一种粗放型的,靠的是资源的低效率的使用,财富流量的消耗失控,经济增长的业绩差强人意。GDP本来只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但长期以来被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硬指标,驱使一些掌握地方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官员,为寻求自己的利益,追求短期的GDP超常规、跳跃式的高速增长,比如乡镇企业、开发区、房地产的一哄而起,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使得原本民众可能获得的福利被不断地挤压。  从成都市2002到2012年这十年统计公报看,GDP也并没有全能用于提高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被不断地投资扩张或者其他消耗,体现在市民福利水平上的部分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大。这一阶段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未与GDP增速同步,城乡居民收入所占GDP的比重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据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在国民总收入中,相对于部门或者说经济单位,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也是逐年下降的。这个指标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劳动者在经济活动中的相对地位在下降,资本的地位却一直居高不下。经济的运行有利于投资者而不利于劳动者,有利于生产而不利于消费,以扩大内需为经济推力的思想并没能完整实现。 国家统计局曾经公布2003至2012年基尼系数。期间,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位于贫富差距警戒线之上,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间、地区间、行业间、年龄段间和高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过大,社会财富向少数人急剧转移的态势。 养老问题本不应成为一个问题,之所以成为严峻的社会矛盾,是经济的发展没能与社会发展同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怎么矫正经济发展方式,公正分配社会财富,提高人民群众收入,将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由外需转向内需,可能是政府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而不是靠延长退休年限、提高缴费标准、放开计划生育,也不是靠政府包揽社会养老、重新倡导孝道所能有效的。 无论从伦理观念和市场法则角度去琢磨,养老之所以成为问题,主要还是国民收入问题,是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  据有关机构调查资料,1999年之前国内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总体维持在75%以上,后来基本是逐年下降,到2014年大约在40%左右,并且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人群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成都地区,达龄退休人员月平均的退休金大约在2000元左右。 有人提出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是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以上,对此,某不持异议。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出现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很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计划生育后效应,一方面也有人民健康水平提高和预期寿命延长,这都正常,没有必要恐慌。  某关注的是“未富先老”趋势,尤其是老人的经济状况,本人、家庭和社会都越来越难以承受,这或是生成当前养老问题的根本原因。  纵观我国的养老,基本还是沿袭了祖宗的三纲五常。老人通情达理,子女善良孝顺,共同面对生活难题,共同处理家庭事务,互相照顾、共享天伦。这也是每一个老人所期盼的晚年幸福生活。  幸福的晚年生活人人期盼,却不是每个老人都能拥有。一个家庭的上有老下有小,或多或少或重或轻都会有一些关系矛盾或利益冲突,而且基本都需要家庭内部消化。换言之,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老人要善当老人,子女要会做子女。  某曾向好友们推荐过岩石的短文《退休十年的杂想》。岩石先生是一位老三届、特级教师,他的思想与某有很多共通之处。他稍年长,但某等都有过那个年代的青春。 他写道:“十年前,我们老了,退休了。终于卸下了沉重的使命!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生过得很艰难:环境苦、工作累、工资低、负担重。我们这一代人也很豪迈:觉悟高、心胸宽、责任重、贡献大,撑起了共和国最艰难的时期”。 “如今退休了,很多人繼續奉獻,發揮餘熱,服務社會;還有的人二次創業,名利雙收;有的傾其所有換大房,為的兒孫大團聚時有足夠的空間;有的節儉儲蓄,為的大病就醫,或是為去個條件好的養老院;有的服務子女,侍侯兒孫,為的動不了的時候能得到兒孫的床前關懷......”。 岩石写道: “我和老伴是同時退休的,「夫妻雙雙把家還」了。進入了屬於我們自己的老年。我們沒有再去為社會做奉獻,沒發揮餘熱,不再為兒孫操勞,不去掙錢,不攢遺產。而是試著過起了自由、輕鬆、自助、自信的老年生活:遊山玩水、逸養天年,充分享受我們自己的夕陽人生了”。 “退休了,对于我们应该担负的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已经完成,该是社会和儿女关照我们的时候了。但是对亲人、对儿女,以至社会都不要抱太多的希望;要有最坏的思想准备,“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不幻想社会如何善待,不幻想儿孙如何尽孝。不能把“幸福晚年”强加在儿女身上,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的现实,以自己的能力来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