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早在元明时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秀色被称为“壮观神州第一”。今之万寿山,元朝名瓮山,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山前之湖名瓮山泊。<br> 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科学家郭守敬主持开挖通慧河,将昌平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湖内,注入宫墙,接济漕运,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由此至明,环湖先后建有多座寺观,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大承天护圣寺”规模最大,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捕鱼垂钓。 <br> 明朝时,瓮山泊改称西湖,“环湖十里,为一郡之胜地”。每年桃红柳绿时,京城百姓扶老携幼,争往西湖踏青赏春,名曰:“耍西湖景”。时人尚有“西湖十寺”与“西湖十景”之誉。<br> 清于1750年始建清漪园(颐和园前身),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清漪园把北京西郊一带已建成的四座大型皇家园林,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br>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br>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br>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几经修缮,大部分景观得到恢复。<br> 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