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一本小说被拍了十几遍电影,大约只有托翁有此殊荣。《安娜卡列尼娜》最新一版为英国导演Joe Wright于2012年所拍,90%用的英国演员。故事大家都知道,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在俄罗斯。 故事主线是27岁已婚的安娜•卡列尼娜和22岁的单身伯爵亚历山大•弗龙斯基的爱情故事。本来沾花惹草在上流社会属风流俏事,偏偏他俩较真,要永远在一起,惹众非议,压力之下他们的爱情变形走样。弗龙斯基心生厌倦,安娜•卡列尼娜卧轨自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部电影的最大特点是舞台戏剧化。舞台剧的限制是场景转换,巴掌大的舞台要表演人生比较困难,所以不是所有故事都适合搬上舞台。电影不同,可以满世界跑,还可以蒙太奇,还可以穿越,动漫,要啥有啥。偏偏这个导演Joe Wright 舍去电影之长,用舞台剧之短来演绎托翁的代表作,胆儿贼大。影片开始2分钟,就是安娜在梳妆间一边被佣人伺候一边看信,然后去丈夫卡列宁的书房。两个场景的切换就是安娜从舞台上走下来,背后的布景换成了街道,街道上(即舞台)有人跳舞拉手风琴还有马车;书房的背景降下之际,书桌和卡列宁一并被推到台前,和安娜的脚步同步到位,工作人员在众目睽睽之下退去,剩下安娜和卡列宁交谈。我没有看过小说原著,不知道安娜的梳妆间和卡列宁的书房是否在一个房子里,电影里的快速切换,告诉我二者离得不远。刚开始的时候我对这种舞台剧布景方式很迷惑,不知道为何这电影要借用舞台剧不得已的局限。几场戏下来,我渐渐习惯这种表达方式,它带来前所未有的流畅感,犹如我们的目光,无论移步,不会断开。当然电影用舞台来切换时空还有另外一个用意,就是这些贵族们犹如生活在舞台上,过着虚假做作的日子。唯一不虚假的人就是列文Levin,那个农场主,他是外景戏最多的人物。舞台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夸张。观众离得很远,人在舞台上相对很小,动作对话必须夸张才让观众都看明白。导演Joe将计就计,极度渲染一些细节和情绪。比如说安娜和弗龙斯基跳舞,他们非常投入,忘我,舞到之处,其它人静止不动,到后来整个舞厅空荡荡只有他们两个在跳,余人全部退去。如此戏剧化,象征了他们的忘情。这样的表达手法,让人开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另一个特点是充满了象征语言。电影一定要用形象语言表达抽象概念或者内心世界,这个是必须的,这部电影尤其多,加上夸张,看不出来都难。举几个例子:<br><br>1. 一组文官犹如士兵操练一般在盖戳,讽刺官僚机构的庞大、机械和非人化。<br><br>2. 安娜和弗龙斯基的一次见面,在火车站,有一个人撞死了。和结尾呼应。<br><br>3. 安娜和弗龙斯基的第一次跳舞,安娜穿了黑裙,那是葬礼的颜色啊!俄罗斯迷信,黑猫碰上白猫,一定有死神来临。弗龙斯基穿的是纯白的制服。服装设计师说当时还一时找不到纯白布料,想用乳白代替,导演坚持要纯白。<br><br>4. 列文(Levin)和农工在交谈,说人生。农工的身后有灯火闪烁,象征平凡人也有智慧。(有图)<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5. 凯蒂(Kitty)和列文的嫂子马莎(Masha)在共同护理列文的哥哥,他哥哥得了肺结核,快要死了。列文的嫂子原先是个妓女,嫂子的地位是不被承认的,按当时理,不能和凯蒂同处一屋檐下。背景刺眼的光隐喻现实或人言,她一直背对这个刺眼光。(有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6. 马莎的身后背景里,有一张黄色的兽皮,黄色本来就是明度最高的颜色,还打一束光上去,太抓眼球了。马莎是窖子出身的,兽皮就是指的她。(有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7. 这部电影很多蓝光,越到后来光越暗,蓝越深。蓝色的意思大家都懂的。还有火车站,火车站在托尔斯泰的小说里有特别的意义,故事的转折都发生在这里。(有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三个特点是加了不少现代元素。这个比较直接,表现在服装、手饰、舞蹈上等等。比如裙子,下摆是欧洲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式样,上装却有欧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痕迹 --小外套不对称设计。领子外翻松松地立着觉得是现代摩登的设计。个别人物比如伊丽莎白公主,简称Betzy,常穿亚洲风格的裙服,和喜爱别出心裁的人物性格吻合。不对称设计还体现在珠宝上,安娜的两款首饰:不对称珍珠项链和花朵图案的钻石项链,显示了她身家不菲的底子。电影里有不少舞蹈,它新创了一款华尔兹,两人双手翻飞,犹如蝴蝶对舞,美丽之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灯光和布局。用光考究到极致,少用正面光,逆光或侧光,非此即彼,摄影的最佳光线,完美展现人物轮廓线条,而且有很多特写。这些特写的表情、背景光、饰物、色彩对比几乎让它们个个是副完美油画!主摄影师充分利用了大量内景以及舞台的优势,加大戏剧效果,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把这部片子称作视觉盛宴不为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看书看电影都会打分,这部2012年版的电影我只能打B+,烂番茄网上也只给了63分,看来观众不是很买账,不管导演如何大胆尝试。观众和影评家们最大的批评就是前头提到的第一个特点--舞台戏剧化。如果我们在看电影的当儿,注意到了电影里的舞台、场景切换和灯光等其他技术细节,我们自然和故事以及故事里头的人物拉开了距离,不再投入。不投入的观众是不太在意主人翁的命运的,不是么?好电影会让观众同情里头的主要人物,不管他/她是好蛋还是坏蛋,而且急切想知道下一步。观众的重心不在安娜•卡列尼娜身上,这片子何以为《安娜•卡列尼娜》?<br><br>我的另一批评是演员,当然演员的直接原因是导演。女主Keira Knightley演得不错,但是定位我不喜欢,太不优雅了,哪有贵妇的雍容?歇斯底里多于优雅,怎么也不像在上流社会混了27年的伯爵夫人、部长太太。 还有和儿子戏太少,小说里和其它电影版本安娜是个很称职很投入的母亲,这个电影里安娜却是个没心没肺只知道纵情的自私女人。女主和儿子唯一一场戏没演出母子的亲密和不舍。和丈夫的关系也没演出距离和零感情来。《危险手段》(A Dangerous Method)里头的精神病人,我觉得那才是她演得最好的电影。男主吗,太嫩,虽然比其它版电影要年轻帅气,演技乏善可陈,所以没几个特写镜头。演得最好的是卡列宁的演员Judy Law,英国男演员好的真多啊,他是一位。Judy Law十五年前当红,The Talented Mr. Ripley 是他的成名作,得了奥斯卡奖。他是演技派,这次演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古董而隐忍克制,演得好。不过定位有问题,没演出卡列宁冷酷的一面。这赖导演,电影里卡列宁说的话都是正直和正义的,这样的定位,只能把安娜挤向悬崖的一边,而失去了观众对生活在无爱的婚姻里安娜奋不顾身活一次的同情。另外一位比较喜欢的演员是演Kitty的Alicia Vikander。这位瑞典美女长相很甜,演得也细腻。最新的电影《丹麦女子》(The Danish Girls)演女主/女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总之,喜欢导演的尝试和勇于突破。一部片子被人拍过十几遍,没有新意不行的。如果是抱着看电影替代读名著的想法,那这部片子不是首选。作为艺术表达和创新,这片子值得一看。<br></font></h3> <h3>版权所有,欢迎全文或连接转发,转发请注明原作者和出处。转载必须授权,谢绝摘抄节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