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伟大”来形容一个欧洲城市,那么必然是罗马!恢宏大气的建筑与震撼人心的力量令到访者终身难忘。在罗马这座古老的城市里,到处都是历史的遗迹,岁月的烙印,它会让你有种想要回到过去的冲动,回到那些充满着荣耀和光荣的岁月。罗马是古城小生活。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都有她的风韵,她的美好。第一次来到罗马是2012年7月的夏天,那几天气温高达40度以上,无比炎热,深度参观了罗马的一些经典的旅游景点,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博物馆、斗兽场、君士坦丁凯旋门、罗马废墟、西班牙台阶、许愿池、威尼斯广场、纳沃纳广场、总统府……。一座城,不需要多大,不需要多繁华,但是它需要有它的魂。记得当年游走在罗马街头,能时刻感受着古罗马帝国昔日的荣光,愿这座城不要迷失在历史的荣光中。从公元前753年罗马建城至今,罗马城的变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悠久的历史,众多引人瞩目的古迹至今仍矗立在罗马现代化的繁华大街上, 无声地见证着历史的起伏更迭和人物的兴衰存亡。“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城的辉煌是多个世纪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古罗马文明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这次抵达罗马的第一站则是梵蒂冈,再次参观圣彼得大教堂。
今天罗马最高气温22度,由于今天(10月30日)意大利中部发生了地震,又或者是教皇临时有活动等因素,上午临时关闭了参观通道,所有游客集中在下午才能参观,所以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才得以入内。第一次来此参观也是排长队,更加辛苦,当时气温高达40度,高温暴晒晒腊肉般烤了两个小时才进去,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我撑把伞安静的等待,心态比较好。 梵蒂冈城是梵蒂冈城国的首都,世界天主教的中心,罗马教廷所在地。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梵蒂冈城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梵蒂冈财政收入主要靠旅游、邮票、不动产出租、梵蒂冈银行盈利和教徒的捐款等。由于它是天主教会最高权力机构圣座的所在地,有全球众多的信仰人口,所以在政治和文化领域拥有着世界性的影响力,也是世界上少数富有国家之一。
梵蒂冈——世界最著名、最小的国家,仅有0.44平方公里。整个国家就是由圣彼得大教堂和教堂后面的花园组成。站在圣彼得教堂正面外围,首先看到的是圣彼得广场,被巴罗克式廊柱环抱,每一根粗大的廊柱柱头上都站立着一位圣人,状态各异,表情生动,场面壮观,走入广场,游人如织,巨大的教堂穹顶沉稳而庄重。整个梵蒂冈不仅仅是有着七亿教众的世界宗教中心,还是一个集建筑、雕塑、绘画的多元融合的艺术圣殿,从每一根廊柱,到每一个石拱门,教堂内部每面墙壁、供桌、圣龛无一例外地雕刻和绘制着精美的人像、花朵、圣迹、圣经故事。整个教区神圣庄严而不失生气与灵动,穹顶走廊间照射出的光线迷离神秘,仿佛精灵在你身边游动,又如醍醐灌顶般的灵光乍现。无论是微笑的天使,悲伤的圣母,表情凝重为耶酥擦写的圣女,还是肃穆又不失慈祥的历代教皇雕像都是超凡入圣的艺术精品,让人仰观驻足久久不肯离去。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华丽与艺术作品的感人致心相得益彰。圣彼得大教堂正前的露天广场就是闻名世界的圣彼得广场,建于1667年,住持设计施工的是一位那不勒斯人,他的手笔赋予了广场上排成四行的284根托斯卡拉式柱子永恒的生命,柱子上方那美妙绝伦的圣者塑像四百年来一直诉说着当年这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天才的名字:贝尔尼尼——巴洛克艺术之父。 圣彼得教堂(BasilicadiSanPietroinVaticano)是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彼得的名字就是耶稣所起,含义是“磐石”,意思是他将成为教会的基石。耶稣升天后,彼得以耶稣继承人的身份传道,公元64年,他在罗马被尼禄皇帝杀害。彼得殉教后被后人尊为首任教皇,而之后的天主教皇都作为圣彼得的继承人,被看成基督在世的代表。梵蒂冈是罗马天主教皇的住所,面积仅44万平方米,大约只有一个城市公园那么大。梵蒂冈全部位于罗马市市内,圣彼大教堂比该城其他建筑的屋顶要高。在1989年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人们现在所看到的教堂已经取代了公元325年左右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修建的老教堂,在原址重建一座新教堂。新建的圣彼得大教堂呈十字架形,有一个巨大的圆顶。在建造过程中曾多次修改建筑计划,因为有10位不同的建筑师从事教堂的设计,他们每个人都对教堂的外观风格有所改动。1615年,圣彼得教堂终于竣工。 圣彼得大教堂作为最杰出的文艺复兴建筑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其占地23,000平方米,可容纳超过六万人,教堂中央是直径42米的穹窿,顶高约138米。 对罗马天主教而言,圣彼得教堂是最重要的宗教圣地。 第一次来梵蒂冈的时候,参观了梵蒂冈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The Vatican Museum)就位于圣彼得教堂北面,原是教皇宫廷,馆内的展品来自几世纪以来罗马天主教会的收藏,举世珍品胜不胜数,堪与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卢浮宫相媲美,总面积5.5万平方米,我个人觉得绝对值得推荐。
中央的圆顶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两重结构,内部很明亮。圆顶下是教皇的祭坛,用贝尼尼创作的青铜华盖覆盖着。那扭曲的粗圆柱似的独特形状很引人注目。下面的礼拜堂里有圣彼得的墓。墓前跪着的是由新古典主义雕刻家卡诺巴作的教皇庀奥六世像。里面上部有彩色玻璃作的鸽子,下面装饰着贝尼尼作的巨大的“圣彼得的椅子”,里面包着据说是圣彼得使用过的木制的传教座椅。左边的楼梯通往教皇的地下陵墓。另外,面前的左边有珍宝馆的入口,那些豪华的圣器皿类显示着梵蒂冈的力量。 这是贝尔尼尼的雕制的青铜华盖。它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援撑,足有5层楼房高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着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着朝圣者举行弥撒。 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古典主义形式,主要特征是罗马式的圆顶穹窿和希腊式的石柱式及平的过梁相结合。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拉丁十字架的结构,造型是非常传统而神圣的,这同时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教堂内部金碧辉煌,光线幽暗,神秘莫测,用大理石砌筑而成,里面的所有画像都是用不同颜色大理石拼接成图,工程十分浩大,因不允许使用三脚架和闪光灯拍摄。 圣彼得宝座,也是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于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传说这把木椅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后经考证为加洛林国王泰查二世所赠送。 圣彼得教堂从兴建、到经历多次的扩建和改建、再到最后装饰完毕,总共经历了1300多年的历史,而这一个过程正好是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发展壮大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圣彼得教堂建筑史也就是基督教发展史的一部分。 大教堂左边的大门有皇家卫队守卫,皇家卫队就是梵蒂冈国家的军队。卫士们个个高大魁梧,他们身穿红黄蓝三色条纹的古代骑士服装,手握长戟,威风凛凛。他们都是瑞士人,据说在16世纪初教皇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进攻,为了保卫教皇,100多个瑞士卫兵战死在教堂外,当时的教皇非常感动,于是决定世世代代雇佣瑞士卫兵保卫教堂。 教堂前面是能容纳30万人的圣彼得广场,广场长340米、宽240米,被两个半圆形的长廊环绕,每个长廊由284根高大的圆石柱支撑着长廊的顶,顶上有142个教会史上有名的圣男圣女的雕像,雕像人物神采各异、栩栩如生。广场中间耸立着一座41米高的埃及方尖碑,是1856年竖起的,它是由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的。方尖碑两旁各有一座美丽的喷泉,涓涓的清泉象征着上帝赋予教徒的生命之水。所有走进圣彼得广场的人无不为这宏大的场面而感慨。
圣彼得大教堂不愧为是一座伟大的艺术殿堂,是人类历史上不朽的建筑艺术瑰宝。 从公元前753年罗马建城至今,罗马城的变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悠久的历史,众多引人瞩目的古迹至今仍矗立在罗马现代化的繁华大街上, 无声地见证着历史的起伏更迭和人物的兴衰存亡。“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城的辉煌是多个世纪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古罗马文明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 君士坦丁凯旋门(Arco di Costantino),矗立于古罗马角斗场西侧,位于罗马斗兽场和废墟之间,是罗马城现存的三座凯旋门中年代最年轻的一座。建于公元312年,它是为庆祝君士坦丁一世指挥的米里维桥战役的胜利,彻底战胜他的强敌马克森提皇帝,并统一帝国而修建的。其上的雕塑精美绝伦、恢宏大气,千年逝去,已是残迹斑斑,却仍在风雨中,与古罗马角斗场共同见证罗马的辉煌。
凯旋门,彰显罗马荣光的建筑。在罗马的帝国时期,凯旋门的数量达到历史上的顶峰,恢宏大气的凯旋门彰显着皇帝的丰功伟绩,见证着罗马的繁荣昌盛,让无数的罗马人为之自豪。千年之后,昔日的帝国早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就连那看似屹立万年的凯旋门,也仅仅剩下了寥寥数座。
正宗的罗马凯旋门什么样?
众所周知,罗马能够从亚平宁半岛的一个小小城邦起家,发展成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帝国,靠的是不断的对外侵略扩张。当时罗马社会崇尚武力,投身军队、浴血沙场往往被视为极高的荣耀。为了激励将士们积极开疆拓土,罗马为从战场上凯旋的将士们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将士们将从一座拱门下经过,所以这座拱门被称为凯旋门。不过最初的凯旋门仅仅是木制结构,并且是临时搭建,仪式结束就会拆除,到了共和国晚期才出现了砖石结构的永久凯旋门,到帝国时期又发展为大理石结构。同时为了彰显皇帝的无上荣耀,凯旋门更加宏伟壮观,富丽堂皇。
依照拱券(xuàn)的不同,罗马凯旋门一般分为单券式和三券式两种。拱券是利用材料间的侧压力而建成的跨越空间的承重结构,它是罗马建筑的精髓和最辉煌的成就,影响了欧洲建筑的发展轨迹。拱券最初由碎石作为材料,后来罗马混凝土取而代之。
君士坦丁凯旋门是为纪念皇帝战胜了他的强劲对手马克森提、统一罗马西部而修建的,高21米,宽25.7米,深7.4米,拥有3个拱门。虽说是帝国后期的作品,装饰着4根复合柱式,其上的浮雕也精美绝伦、恢宏大气,然而这种凯旋门的很多雕刻都是从其他时代的凯旋门上取下来拼凑上去的。好歹你君士坦丁也是欧洲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为自己建个凯旋门能不能不要这么没出息!这种山寨行为也证明了罗马的艺术开始走下坡路了,只能拿之前的雕刻来凑数。但无论如何,在后人看来,君士坦丁凯旋门仍不失恢弘大气,上面来自不同时代的雕刻让其成为了罗马雕刻的博物馆。作为罗马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的完美结合,凯旋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无法取代的罗马艺术形式。体现了罗马建筑庄严隆重理想的的正面设计,为日后欧洲建筑所传承和发展。经过文艺复兴、古典复兴和法国“帝国风格”的提倡,罗马凯旋门的建筑形式在欧洲重新成为学习的例子。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的各次大战中,欧洲统治者们为了显示自己的赫赫战功,再次修建了各式各样的凯旋门,将罗马式建筑重现人间。 法国雄狮凯旋门、德国勃兰登门、俄罗斯莫斯科凯旋门就是各国为纪念战争胜利而建立的,既传承了罗马凯旋门的风格,又与当时流行的建筑风格结合起来,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今日看来,无论罗马的建筑多么雄伟壮观,罗马的帝国多么繁荣昌盛,罗马的生活多么美好富足,都不能掩饰它的侵略成性,和对其他民族的奴役压迫行为。罗马作家佩特洛尼乌斯曾经说过:
“整个世界在战无不胜的罗马人手中。他们占有陆地、海洋和天空,但并不满足。他们的船载满货物,破浪航行。如果有偏远隐僻的海岸,有不知名的大陆,胆敢运出金子,那么,他就是敌人,命运就会给它布下一场为争夺财富进行的屠杀。”
凯旋门是为了炫耀罗马人的侵略战争胜利而建造的,每座壮观的凯旋门背后,往往就是一个民族的痛苦史,成千上万奴隶的血泪史。罗马人用“大理石的罗马”来夸炫自己的功绩,用宏达的斗兽场来象征军事帝国的“永恒”,在殖民地建造纪念性建筑,向其他民族展示罗马的威力。
然而,正如臧克家所言:“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当千年时光飞逝,罗马灰飞烟灭,人们在凯旋门上看到的不是罗马人的赫赫功绩,而是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和鲜血汗水。 君士坦丁凯旋门是一座三个拱门的凯旋门,高21米,面宽25.7米,进深7.4米。由于它调整了高与宽的比例,横跨在道路中央,显得形体巨大。凯旋门的里里外外充满了各种浮雕,表面上看去,巨大的凯旋门和丰富的浮雕虽然气派很大,但它却没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只有两个小拱门上方的圆形浮雕描绘了这场战争的场面。
古罗马时代共有21座凯旋门,现今罗马城中仅存3座,君士坦丁凯旋门就是其中的一个。位于古罗马角斗场西侧的君士坦丁凯旋门,长25.7米,宽7.4米,高21米,拥有3个拱门,其上的雕塑精美绝伦、恢宏大气,千年逝去,已是残迹斑斑,却仍在风雨中,与古罗马角斗场共同见证罗马的辉煌。这座拱门上面的绝大多数装饰品其实都是取自于以前的皇帝们所建造的各种建筑物,这也表明罗马的艺术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说,处在拱门上端(顶阁)两侧的那8座矩形浮雕(rectangularrellefs)原先是一座纪念马库斯奥里列阿斯(161—180)的建筑物上的装饰,只是这位皇帝的头像被重新雕刻成了君士坦丁的样子(还有3座浮雕和它们属于同一系列,现存卡匹托尔博物馆。它们清楚地显示着马库斯·奥里列阿斯皇帝的样子)。 角斗场又称弗拉维圆剧场和科里齐(意大利文Colosseo)。始建于罗马帝国弗拉维王朝第一任皇帝韦斯帕辛安时代,完成于托米尼安时期(公元72—80年,上层为3世纪时加建)。它是古罗马物质文明的象征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位于罗马市内凯里俄斯和埃斯基林两山丘之间的平谷地带。平面椭圆形,长轴188米,短轴156米,周长527米。内部表演场地长87米。宽55米。场地四周有高4米多的墩墙。仰望斗兽场已经没有当年的嘶叫与血腥,看的是斑驳的建筑外皮,据说是拿破仑把斗兽场建筑外皮的花岗岩盗抢一空。原来当年的古罗马斗兽场曾经是光鲜与奢华的,其实,眼前更有历史的厚重感。这是一个上演世界上最残酷、最凶狠的戏剧舞台。在这个巨大的角斗场上,在举行开幕式的那一天就有6000头动物被杀死。数十万角斗士和罪犯在公共娱乐的名义下葬身在这里。野蛮的号角在这里响彻了400年,千百万观众观看了这里的表演。这是专为观看死亡而建造的一座建筑,在人类血腥的历史上,没有任何建筑可以与它相提并论。 虽然举世闻名的罗马斗兽场现已是一片断垣残壁,但它却是古罗马历史的象征。罗马人最喜爱的娱乐表演,就是这人与兽,人与人之间的生死厮杀。尽管这座斗兽场的设计者至今仍然是个谜,但是人们却不得不叹服,他缔造了史上最伟大的体育场之一,其规模和功能的设计令它成为了所有类似建筑的范本。 一天当中不同的光线下的罗马斗兽场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色调。它有着暴力血腥的英雄故事,但在夜晚也有着静谧的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