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边麻沟”三个字,脑海中立马想象到这个地方的边麻子很多。边麻子是青海的方言,学名叫什么我不清楚,只知道生长在山里的一种灌生植物,褐红色枝条,春天长小绿叶,夏天开小黄花,到了秋天当地人砍了放在家里,冬季用来烧火,次年再发芽一茬接一茬生长。
有幸在深秋的季节里到边麻沟一游,天气格外好,这里的天蓝的让人尖叫,对于天天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城市里的我们来说,来这里就是来呼吸清新的空气就是来吸氧。
很有特色的景区门,就地取材用石头垒起来的建筑物,不知道其外形代表或象征什么。火红的“边麻沟花海”五个大字格外醒目,是否预示着这个村办旅游景点的将来红红火火还是希望村里人们的日子红胜似火,不得而知。
进入景区就是这美好的祝福“幸福像花儿一样”。很有特色的造型和很真挚的祝福,彰显山里人纯真的一面。
沿着人工修好的观光路,可以向东西两个方向游览,西面的路比东面平缓,适宜老人行走。远看这一片淡绿色的地以为是待收获的洋芋,走进一看不禁哑然失笑,原来是开败了花的茎叶。仔细一想花海中弄一片洋芋地干嘛,虽然青海有“洋芋花儿赛牡丹”的戏说,但放在这里不合适。
从门口中间的观光路直行向上走,约100米左右,便是一个人工修成的花圃,这里还有一些未开败的菊花。站在花圃边向西有一个大大的“LOVE”,爱!是告诉游客要有爱心不要攀折和踩踏花花草草?是让热恋中的人来到这里看到这几个字母会怦然心动?是让来这里观光的一家人在这里感受到亲人间的温暖和关爱?还是向人们展示这个世界充满了爱?
不知道这些紫色的花叫什么,但觉得能经得住高原深山里秋霜的洗礼而依然怒放,可见是不一般的品种。站在这片紫色的花地边,远远就能看到山坡上建有一座亭子,山下花地里建了一个风车,亭子和风车相互辉映,游玩累了的人们登上山坡坐在亭子里继续看眼前的美景,面对风车感觉习习凉风似从风车中吹出,应该很是惬意。
站在花圃的位置看东边,地里的花已经没有多少,虽然看不到人工栽培的花,但自然的花却毫不逊色,你看火红的灌木夹杂在暗绿色的沙棘中间,金黄的杨树点缀在沙棘林边缘,墨绿色的松树似卫士一般伫立在山岗上守护着这一片沃土,还有紫红、土黄、月白、翠绿……色彩斑斓层林尽染,宛如一幅立体的自然油画展现在人们面前。
虽然还是金秋十月,但处在大山中的边麻沟明显到了秋天的尾声,人工种植的花已经不多了,甚至有些地里连开败的花都拔了,露出黑黝黝的土地,勤劳的人们开始在地里劳作,为来年的花海在做准备。
在通往尽头的路上搭建了一溜拱形彩门,一串串连起来,很是好看,如果一直通道山坳中,那就是童话中的镜头,那么,诱人的童话故事便会应景而生。
在花海对面的山上转悠了好长时间,才发现有结果的黑刺,原以为这个品种不是结果实的那种。伸手摘了一颗黑刺果放进嘴里,那种钻心的酸直上心头,禁不住摇摇头咂咂嘴,来不及下咽的口水溢满了喉咙。我知道黑刺果是良好的保健品,记得很早以前当地有一家企业在做沙棘品牌的产品,不知现在怎么样了。
落叶松已经变得金黄,在红房子的陪衬下格外艳丽,似乎只要略微有点风吹草动,满树的金针就会随时扑向大地,与树根部厚实的草地来一个亲密的接触。
站在路边回首,马鹿角一样分叉的小松树正在节节攀升茁壮成长,背靠着花海和厚实的北山,似乎要与蔚蓝色天空飘来的云朵做一个亲密的接触,哪怕只是瞬间的亲吻,那也是激情与梦想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