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吃货的天堂

若尘

磁器口,据说有1800多年的历史,素有巴渝第一古镇之称。一到磁器口,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香香的辣椒味,一下子就把同学们俘虏了。只觉得来不及看,来不及闻…… 磁器口的美食,与别处不同,店家大多会在店堂门口现场制作,加上方言的叫卖声,非常有特色。      手工糍粑店铺前,只见打夯的大叔正打的起劲,不禁跃跃欲试。于是一把拿过木头夯子,啊呀,不好,拔不起来,再使劲,还是不行,只能作罢😔😔。倒是朱同学,奋力了几把。佩服!👍 在车上就听小朱提到那位会说重庆话的印度飞饼师傅。据说这位师傅来到重庆,是因为遇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坠入爱河,演绎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来到重庆,便爱上了,现在连印度的家人们都定居在这儿了。真是“爱上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哇。在小朱的指引下,我们挤到了飞饼摊前,只见肤色黝黑的师傅边熟练地操作,边一个劲地用重庆话说:“来嘛,来嘛,来买撒!”冲着这份美丽的跨国爱情🌹🌹,于是立马掏钱,一份菠萝味飞饼。情美饼更香,你一块,他一块,尚未细细品味,已是底朝天! 磁器口的陈麻花,掌门人叫陈昌银,据说有十种口味:原味、黑芝麻、椒盐、还有麻辣的等等。可是在街上走几步就有一个“陈麻花”,到底哪家是正宗的呢?再想想,敢在同一条街上设摊叫卖,应该是味道差不多吧!不管了,本着 “门庭若市是正宗,门可罗雀乃山寨”!的原则,排队去! 在小朱的带领下,我们的午餐准备吃鸡杂。鸡杂,就是把除鸡肉外的一些边角料收起来,加入各式辛辣的作料,掩盖腥味,经过长期的烧煮、改良,至今成了一道来磁器口必尝的特色菜,反倒抢了鸡肉这个主角的风头。鸡杂的“诞生”可能也是磁器口人民过去穷苦的生活环境促使的吧,否则干嘛不吃鸡肉呢?两份鸡杂,一份毛血旺,锅里不一会儿就沸腾起来。只见鸡肝、鸡肠等杂碎在红汤里翻滚,辣椒掺着花椒味,真是既爱又怕。不管了,下筷!拿杯啤酒搭搭,一边嘴唇辣得丝丝响,一边仍不肯放下筷,真是畅快!也许来到重庆,就是要的这种淋漓和酣畅! 不过,磁器口每天吃了那么多的鸡杂,鸡肉到哪去了?都进大饭店了吗? 除了陈昌银,张老汉好像也是个名人,张老汉酸辣粉较之陈麻花,名气不相上下。店铺除了文字广告“绝密资料”“中华名小吃”“不吃正宗等于白来”等等,均用了活广告——手工师傅。师傅们在门口现场制作,噱头很足。只见手拿一个漏斗样的器具,手在上面有节奏地拍打,配以腰部的扭动,还有或粗野、或含蓄的吆喝声,倒也各自自得其乐!胡同学买来一碗,就着路边的石头,踩着台阶就开始分享。看来在美食面前,什么仪表、就餐礼仪,统统都不需要了。哈,就喜欢这样率性的同学! 一人一杯老酸奶,我们悠哉悠哉一路逛着。棉花糖、凉粉、臭豆腐……唉,只怪肚子小撑不下了!😁下次来瓷器口,非得先饿个三天三夜不可!😜😜 来重庆,如果你不到瓷器口逛逛,会损失巨大哦。因为这儿是吃货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