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安师

黄炜

在江南古镇安亭,曾经有个地方堪称“教师的摇篮”,她就是上海市安亭师范学校。经历了近百年的沧桑岁月,看着墙头脱落的校名留下的痕迹,真的让人感觉到她已老了,老得只剩下我们这些曾经的“安师学子”的记忆了…… 想当初,悠扬的琴声飘出这幢小楼,信步蓝天,飘逸在田野,激扬的歌声穿透这幢小楼,冲上云霄,弥漫在天空,那是一幢让人憧憬的小楼,令人陶醉的小楼,惹人浪漫的小楼,这就是培养出无数音乐教师的安师琴房。 岁月留给她的是满身斑驳,似乎已经干枯的爬山虎盘缠交织,像一位布满皱纹的老人。谁曾想,她曾是引导我们走向科学的殿堂,科学实验在这里完成,科学素养在这里积累,安师实验楼在未来灵魂工程师的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这是一幢二层办公楼,她曾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师范是老师的摇篮,师范的老师是老师的老师,其责任之大,可谓大于天。辛勤的园丁在这里勤奋耕耘,为我们成人、成材、成才呕心沥血,倾情付出。在这里,仿佛又看到老师们诲人不倦的身影,在这里,仿佛又听到了老师们循循善诱的教导。 当初教师办公楼 隐约在树木中的那幢青砖黛瓦的三层楼,有着“清华楼”的美誉,那是因为外观是“清华式”的。她是劳顿一天后安师教职工休憩的地方,老师们为了我们不顾家庭、父母、儿女,和我们一样吃住在校园,身教贵于言教,他们用无声的行为教育着我们这些未来的教师,师恩如山,永世难忘! 我不敢直面她,只得透过树木记录下她那颤颤巍巍的身影。她曾经是安师最宽敞、最具人气、最具活力的地方,这里是有演讲会、报告会,也有文艺演出、电影的礼堂;这里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食堂,一日三餐,热闹非凡。左下角那突出的小房间,现在看来不起眼,当初可是个令人羡慕的地方,能在那里的人们都是具有播音员潜质的佼佼者,不用说,你也知道这就是安师广播室。 我之所以要把这里记录下来,我想把她伪装成原来的样子。那是我们刚到安师时的“宿舍”,我们在“这里”度过了一年,12个人一个宿舍,虽说有点拥挤,但也觉人多热闹,在“这里”,无拘无束,说笑嬉戏,歌声、琴声(口琴)、笑声,声声快乐,看书、洗衣、睡觉,事事平凡。在“这里”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同窗友谊,兄弟情义。只可惜,人是物非,这里是“新建”的大礼堂,我们毕业30周年大聚会曾在这里举行。 巍峨的雪松依然郁郁葱葱,她是安师历史的见证者,安师校园的守护者。我记下她,我想让她告诉你,安师虽已淡出,安师人要像青松一样,昂首挺胸,坚韧不拔,永葆青春。 能留住的安师记忆恐怕就这多了,如今,这里是“普陀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中心”,当年的篮球场还在,一场两用,既是运动场,又是集会场。幸得中心主任是我朋友,给我做了介绍,并带我参观校园,他说中心将继承安师的历史,让安师永存,这让安师人感到无比欣慰! 昔日大操场变成学生农业实践基地了。 当年学校大门口的农田变成了实践中心的果园。 但愿朋友主任的话能代代相传 ,让具有悠久历史的安师,凤凰涅磐,换一个崭新的姿态走进新的时代,走向未来,直到永远! 备注:本人是安师82届英专(2)班校友,以上照片由本人摄于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