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中国到底发端于何时?最早的中国究竟在哪里?作为一个中国人自然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位于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面积约3平方公里,是伊洛河盆地中的一顆耀眼的辰星,考古人通过它解答了我们的困惑!从1959年社科院历史学家徐旭生先生关注二里头这个小村庄开始,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里的考古发掘工作依然在延续!几代考古人在这块土地上尽情挥洒着他们的汗水,为我们敘述了最早的具有广域王权的中国所上演的一幕幕叹为观止的恢宏史话!<br> </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br> 这里有中国最早的铸铜作坊和青铜礼器群,出土了有"华夏第一爵"美誉的乳钉纹铜爵,有最早的绿松石加工作坊,出土了堪称超级国宝的绿松石龙形器,有最早的宫殿遗址建筑群,其中一号宫殿的面积达到一万平方米,比国际标准足球场的7140平方米还要大,除此之外二里头还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和陶器!根据C14测年和专家们的考证,该遗址的年代不早于公元前1750年,为史书记载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中晚期都城。来到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心情甭提有多激动了!<br> <br> </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作为洛阳博物馆的讲解志愿者,我们一行三人有幸受到二里头现任考古队长许宏博士的邀请,2016年10月23日,一个细雨霏霏的上午,我们踏上了这块写满传奇的土地,许宏老师先带着我们来到考古工地,热情洋溢地为我们介绍了现场发掘情况。</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r> 参观完工地,我们来到考古工作队驻地小院的陶器陈列室,面对面聆听考古队副队长赵海涛先生现场介绍二里头陶器分期的特点,此刻激动的心情实在无法按捺!根据地层的叠压关系和各层出土的文物特征,将二里头遗址所属的年代划分为四期,时间跨度近200年。打个比方,就像千层饼一样,最早做的就是最下层那张饼,把它称为一期,越往上,时间越近。一期承袭着中原龙山文化的特点,四期末已接近或已进入商早的二里岗文化。</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二里头一期的陶器上出现最多的是篮纹,有点像毛衣上交织的纹饰,另外还有一些方格纹。时代愈早愈清晰,越往后就不清晰了,并在三期之后不复存在了。</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可别小看这两件一期的磨光黑陶豆!2001年時任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的李克强曾来到这里,对它也是情有独钟,直到2014年克强总理还再过问这两件宝贝呢!陶豆光滑的外表散发着幽黑的光芒,外行人看它会误以为是漆器。仔细观察残件高柄的内壁,可以看到泥条盘筑法修胎的痕迹,一期陶器的制作基本上还没有采用轮制法,二里头的制陶工匠们在泥胎近于阴干之时,用鹅卵石将器表一遍遍的打磨光滑,然后再放入窑中,用渗碳法烧制而成!</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二里头二期陶器,是二里头一至四期陶器中最为精美的一期,可以说是巔峰時期!黑陶的数量减少,以细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明显减少;器形和一期相比种类更加丰富,且多折沿、鼓腹、小平底。</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二期开始出现了白陶,器型有鬶、爵、盉等,都出土于贵族墓葬。柜子中摆放的几件白陶与灰黑色的其他陶器相比十分抢眼,颜色白中泛黄,烧出这种颜色一是要用到高岭土,二是烧制温度也进一步提高,从八九百度要提高到一千度以上,据说是专供高等级贵族的!下图就是一件酒礼器--白陶鬹。</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这是二里头二期的一件平底小口尊,虽然口小,块头可不小,大部分都是细绳纹,绳纹可是二里头陶器上的主流,腹部有好几圈附加堆纹,就是把搓好的泥条贴上去,然后再用手掐或是用枝条压出些规律的纹饰,一来更美观,二来粘接得更加密实!那个肩部的小小紋饰是不是很抓眼球呢!它是什么,有何寓义,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了!</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象鼻盉,盛水器。之前在洛阳博物館的展柜中看到过此类文物,今天近距离观看,发现大象的两只凸出的小眼睛,兴奋无比!大象与中原的渊源真是无处不在,咱河南的简称"豫"的右半边就是个象字!</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二里头三期,在这一期的遗存中,第一、二期常见的鼎、深腹盆、甑等继续沿用,但有局部的变化,同时,新出现了鬲、卷沿圜底盆、大口尊、小口高领瓮等与商代二里冈期遗物十分接近的器物。</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陶甑,二里头三期,底部有4孔,相当于现代蒸锅的箅子,把陶甑置于装水的深腹罐中就可以享受美美的清蒸食物了!</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二里头四期。陶器颜色普遍变为浅灰、以绳纹为主,出现了粗绳纹。粗绳纹也叫复合绳纹,就是把几根绳子搓揉到一起,再拍到器物上,所以绳纹较粗!四期晚段出现了薄胎鬲,可能是豫北、冀南等商人的根据地传过来的。另外与薄胎鬲一起还出现了橄榄形的深腹罐。</font></h3> <h3>典型的四期粗绳紋。</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四期陈列架右下角的几件红褐色陶器,和二里头出土的其他陶器风格不太一样,据说是受了黄河下游海岱地区岳石文化的影响,器表用泥浆又刷了一层,像陶衣!</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四期捏口罐,一件汲水工具。在泥胎快干的時候,在罐子口沿处捏出两个凹窝,方便系绳拎提!捏口罐的器形从一到四期变化也老大了。</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下面这件捏口罐可不一般,赵队给我们还原了三千多年前的一幕场景,原来这是一个掉进水井中的捏口罐。小時候我经常在农村的水井旁,见到人们用扁担勾着木桶从井中打水,那也算个技术活儿,我也曾尝试过,可就是打不上水来!这个掉进井中的捏口罐并沒有被捞上,水土中的盐分侵蚀了陶器器表,唯有罐子颈部四股绳子勒紧之处未被侵蚀到,于是形成了明显的色差,给人感觉颈部好像是高低不平,用手摸了一下,是平平哒!</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二里岗下层,器形上开始有了一些新的变化,陶鬲的足与往期有明显不同。二里头本土较多的陶器类型是鼎、深腹罐、甑,按照许宏老师的观点,鼎本是我国偏东偏南之地的典型器物,鬲本来是偏西偏北的典型器物,鼎和鬲两大板块在中原二里头"杂交"出了高度的文明。</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在两个柜子中间的地板上竖放着一截陶制排水管,用手丈量了一下,约45-50厘米的长度。据赵队介紹,这截水管出土于二里头二号宫殿遺址,当時共有11截,竟有9米多长呢!三千多年前,二里头的排水管道除了陶制外,还有用石头砌成的,不仅如此,二里头还发现了一条用木板砌成的管道,只是时间太久,木头已经全部腐朽了!到安阳殷墟时期已开始出现"三通"了。</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二里头的陶水管还不是已知中国最早的排水设施,海涛队长又给我们补充说到,河南周口淮阳平粮台遗址出土了四千多年前龙山文化时期的陶水管。红陶表面能看到篮纹、方格纹等早期纹饰。</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二里岗上层,陶器大类变少,同一器类下的器型也明显减少了!可以理解,商人对青铜器更加推崇了,创造了一个更为灿烂的青铜文明时代!</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我们来到陈列室中央的玻璃柜前。里面这件乖巧的带耳四足小方鼎真的把人给萌翻了!上面的紋饰很像我的女儿小時候画的光芒四射的太阳!鼎本是古代炊具,用于煮肉和盛放肉食。别看它的形体很小,它可是贵族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青铜鼎的前身,是用来祭祀先祖、寻找共同精神寄托的陶礼器哟。正如巫鸿先生所言“真正使一个物体成为一个纪念碑的是其内在的纪念性和礼仪功能。是政治和精神上的重要性,而不是其物质的尺寸和重量。 ”</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下面这件放在单独的展柜中,有三条昂首的蛇缠绕而且没有器底的陶器,造型别致,专家为之命名"透底器",你能想像它的用途吗?偃师商城博物馆还有六条蛇的呢!有人说它可能是祭祀用的,有人说它可能是对蛇的图腾崇拜,还有人说它可能是捕蛇工具,目前尚无定论!亲们,这大概就是考古的魅力之一吧,我们只能无限接近于事实,却不能断定那就是事实!</font></h3> <h3> 陶器陈列室参观了近一个小时,之后我们冒雨又来到了小院内的陶片整理分类室,两位技工正带着乳胶手套用毛刷清洗着还沾着泥土的陶片。</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二里头考古队的资深高级技师王丛苗女士热情的接待了我们,有着丰富的现场考古经验的她,朴实、自信,说起话来底气足、有激情。三十多年的田野考古工作让她习惯蹲着说话!王老师结合不同的陶片标本现场教学,我们趁机也消化一下刚从赵队那里学到的要点,受益良多!</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这件陶片标本内壁上布满了大麻点,可别小看这个麻点,根据它的大小可以为二里头陶器分期断代哟!内壁开始有麻点最早出现在二里头二期,也就小米那么大,后来就变得愈来愈大啦,三期时出现比绿豆略小的中型麻点,到了四期晚段就出现了更大的麻点。看看这件陶片,是个大麻子,一定就是四期的啦!<br> 古人为何要在陶器内壁上整出这么多麻点呢?原来是为了加强器壁的密实度,一只手用一个蘑菇状的陶垫沾上砂砾从里面抵住内壁,另一只手从外壁拍打相应的部位,内壁就会留下此类痕迹,这可能就是远古时代的二里头工匠们惯用的技法吧!</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美好的時光总是显得特別短暫,衷心感謝许宏老师、赵海涛副队长、王宏章老师、王丛苗老师的悉心指导!再见二里头,我们还会再来的!<br> 特別感謝一路同行的摯友刘俐姐姐为本篇提供的优质图片!</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