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写了700余篇、50余万字的生活、亲情感想。本文主人公雨梨不愧是一个嗜书如命,酷爱文学、喜欢写作的高产作家,尽管每日工作、生活、家庭来回奔波忙的象陀螺,但不管如何忙碌,她每天总能见缝插针地静下心来,贪婪地阅读自己心爱的书籍,陶醉在知识的海洋中并享受那份惬意与快乐。
善读会写,勤于笔记,这是雨梨读书的最大优点。每读到一本好书,她总会认真摘录精彩片段,对喜欢的书籍写上一篇读后感。因为日积月累,加上酷爱写作,并且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雨梨的有感而发总能信手拈来,一蹴而就。每天写上一篇或几句生活感话,已成为她生活的习惯。因此,她写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更无夺人眼球、哗众取宠的矫揉造作。在她的笔端下,几乎都是以亲情、友情以及同事之间的纯情为内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尽管文中无波澜壮阔的波折和悬念,但文章细微纯朴的描述,依然给人以一种涓涓细流、沁人心脾的美感,读之也让人感动。从作者一篇篇充满温情的文中我们不难发现,雨梨对亲人那份血浓于水的关爱与孝顺;对朋友那份热情与真诚,可见作者是一个对生活乐观向上、对家庭尽职有爱、对同事朋友热心友好,是一个充满朝气、健康向上的奇女子,必须为其点赞! 风雨中,那个为你而停留的人!
陪老爸在娘家看电视,《我的娜塔莎》正在播放。很少看电视,但想着多陪陪老爸,还是坐了下来。 执着纯洁的爱情故事很快吸引了我,若说演戏的是疯子,那看戏的如我就是傻子,跟着剧情亦喜亦悲。
电视剧的情节感染着我,我突然忆起前段日子的一幕。买完年货的我,站在拥堵不堪的大街上等不着公交车。冷雨夜的街道,只看见闪烁不断的车灯和来来往往的人群。突然想到老公,他不是马上就要下班了吗?何不让他捎我回家!
“你等着!我正准备下班!”听了老公的话,焦虑很快散去,我专心看那迎面而来的一辆辆摩托车。人人都在赶路,匆匆!没有人多看我一眼,更没有人为我放慢车速。疲惫至极的我,多希望早点看见老公的摩托车。当我累得不得不蹲下来时,一辆摩托车停了在我面前,老公掀起了头盔并伸手帮我拎包。雨雾中望着他,我的心头突然掠过一阵感动——风雨中,这个为你而停留的人!我爬上车,把冰冷的双手伸进老公温暖的外衣口袋。闭上眼,我安心地将头靠在了那厚实的肩膀上。不用担心,他会带我回家,回到温暖的家!
想到这里,心中竟有种迫不及待的感觉——今晚我要见到他!数次回望身后高挂的石英钟,电视剧终于演完了,老爸准备休息,我赶紧抓起雨伞下楼。“咦,这么晚了你不在这里住,要去哪里?”“我回去!”小跑在人行道上,我有点怨怪自己,想赶公交车,就得早十来分钟出发的,这个时候,不一定能赶上末班车。
公交站台冷冷清清,只有我一个,听着雨珠滴答守着暖乎乎的心。看来末班车己经开走了,算了,我还是走回家去骑电动车好了。
花了二十分钟左右,我走到了自家楼下的超市,选购了一袋零食。拎着食品袋去骑车,我感到头有些昏沉沉的。往常这个时候,我该休息了。这时手机响起来,我费力腾出手来接电话,已猜到是谁打来的,但我想给他一个惊喜,于是在电话中不动声色,“到家了吧?早点睡!”“嗯!”
推出电动车,穿上雨衣,戴上头盔,套上手套,整装出发!雨很大,视线模糊,我尽量将车骑慢点——能安全骑到就好。可好事多磨,电动车骑到一半路,突然打了个趔趄,“糟糕!天气不好,电耗得太快!”我心里有些吃惊。再骑慢点,也许可以骑到。我这样安慰自己。车子再坚持了十分钟左右,竟是跑不动了。撂在半途的我,第一次面对电动车没电罢工,有些傻眼。
夜静更深的路面,变得有些恐怖,我该不该打电话叫他来接呢?还是不要吧!说不定他现在正忙着,还是自己推着去吧。我下了车,披着雨披,吃力地推起车来。骑车不要十分钟的路,现在走来却是这么艰难,我累得气喘吁吁,只感到腰在不断往下沉,感觉要虚脱了。推完两个陡坡,我和车,终于来到他上班的地方。又是一个长长的陡坡,这下,我真的没力气了。
掏出电话,“么事?还不睡呀!”“下来一下吧!”“你在哪里?!”“你楼下。”
老公很快出现在我面前,“你有毛病哦!放着好好的觉不睡,大冷天的跑到这里来!路上多不安全!”听着他的责备,我却是一脸释然。岁月经不起含蓄,眼前的拥有在心头,爱,就表达出来!
凝望着他,“这个给你!车子一点电都没有了,我换你的车吧!”我微笑着把零食递过去。老公默默接过袋子,转身推起电动车。很快,他推着摩托车回到我身边。帮我系好安全帽后,“路上骑慢点,到家给我打个电话!”车子溜出一小段,我停下来,回头一望,他还站在坡上目送着我。
傻子,你是否真能理解我今晚的心情?所有的一切,都只为——风雨中,那个为你而停留的人! 母亲的小舞蹈队
夜幕中走向父母的新居,远远地,飘来阵阵广场舞的音乐。若大的露天广场,一个穿着大红棉袄的身影,随着音乐在舞动,正是母亲。
母亲搬家前,有一支属于她自己的小舞蹈队。母亲年轻时有一个梦想,想成立一家幼儿园,当老师。她的梦想让很多人不能理解,原因很简单,母亲大字不识一个,是个地地道道的文盲,文盲怎么能当老师!
母亲有九个兄弟姐妹,排行老二。她曾背着弟弟去上了几天学,终于还是被外婆打回了家,每天起早贪黑地织渔网。母亲渴望进学堂,苦于没有机会。婚后,父亲的单位开设了短期扫盲班,母亲去上了几天课,她终于能拙笨地握着笔,歪歪扭扭写下自己的名字。崭新的环境令母亲眼前一亮,她总是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去认字。比如去商店买东西,她会认贴在商品上的标签;和孩子们在一起,她会请孩子们教字;看电视时,她会跟着口音对字幕。
母亲能认的字,一天比一天多。但随着孩子们接二连三地降生,繁重的工作和家务,逼得母亲每天像陀螺般不停地旋转,母亲不再有学习的时间。但母亲对于自己当老师的梦想,从来不曾放弃过。当我长大后,第一次听母亲诉说起她的梦想,我一时惊呆了。像所有普通人的反应一样,我觉得母亲的想法不异于天方夜谭,我甚至根本觉得这个梦想有点像个笑话。
听过、笑过后,我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三年前的一个上午,我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她的口气里带着几分神秘,又带着几分掩饰不住的激动,她让我猜。看我怎么也猜不中,母亲终于忍不住得意地说:“我当老师了!”我一听,差点没把鼻梁上的眼镜掉下来。仔细打听,才知道母亲新买了一个小音箱,已和一些老姐妹们组织成立了一个小型舞蹈队,她领舞,当老师。
我知道这些年母亲一直坚持跳广场舞。跟着舞蹈队,或跳健身操、或舞太极剑,母亲做得像模像样。大家都夸母亲聪明,各种新舞,一学就会。可跟着做与领头做毕竟不同,我对于母亲自己带队,心中充满了疑虑。母亲不懂电脑,不会下载舞蹈、音乐。母亲快60岁了,教授新舞的话,学习的内容只少不多,她仅凭记忆,能记下这么多的舞蹈吗?
母亲一次次用实际行动,打消我心头的疑虑。为了这个新生的舞蹈队,母亲可谓呕心沥血。为了下载新歌舞,她可以不嫌路远、放弃休息,虚心请别人帮忙;这个“别人”,有亲人、有邻居、有老同事的孩子、有中学生、有店员……她若偶然听到一首新曲,会马上请对方把歌名写下来,事后再想办法把这个舞蹈找到、学会,再去教队员。两年前,母亲在去下载歌舞的半路上突发急病,瘫倒在大街上......
舞蹈队成立后,母亲鲜有随意缺课的事发生。她总是说,人家能来,是出于信任,不能随便就不跳。有时实在有事,母亲会事先将音箱和音乐U盘托付给其他老姐妹,请她们先帮着领舞,她办完事随后赶到。常常在家庭聚餐日,母亲等不及正式开席,早早扒了一小碗饭,就匆匆赶到舞蹈队去了。 我偶尔回娘家,远远望见领舞的母亲,心中会涌起阵阵敬佩之情。一个人的梦想无论看起来有多遥远,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如今乔迁了新居,离老宅远了,舞蹈队不得不解散。母亲心中十分惋惜,她说,等天气暖和了,她要想办法再成立一支舞蹈队,带领大家继续锻炼身体。母亲放不下心中对广场舞的热爱,每天晚饭后,照例下到楼下广场,打开小型播放机,独自跳舞。那执着的追求、那火红的身影,在我眼里,就是最美的夕阳红! 父亲
父亲节这天,我什么表示都没有,心里却百转千回。
就在前几天,当我把浴足桶送上楼时,七十岁的老父亲对母亲说,“把钱给女仔嘛!”婚后一直当房奴、车奴,欠债的日子在父母双亲看来,总不是那么轻松。虽然只有退休职工的收入,每回在我急难时,最先救急的总是省吃俭用的父母。
去年买公寓房之前,接到父亲的电话,责我不该为父母向兄弟俩提议购房,这样会增加兄弟俩的经济压力,他于心不忍。父亲在电话那头哽咽着说:“我一个人在这边,只有你妈妈和你们三个孩子。我当年不愿意你妈妈出门打工,也是希望她不要远离。你们三兄妹过得好就行,我们吃点苦没什么!”我握着电话,半晌无语,泪珠滚滚而下。
父亲出身于雇农家庭,家中一贫如洗。在他年幼的时候,爷爷报名参军打仗离开了家。寒冷的冬夜,野狼长嗥,荒僻的村落,破旧的窑洞里,孤苦的母亲双手紧紧捂着一双年幼的儿女。
少年时,父亲被接到江西,后妈的恶言冷脸,激起他内心倔强的反抗,为此,他早早被分配到穷乡僻壤的林场,成为第一批拓荒者。
在这里,他经人介绍,与穷人家的大女儿也就是我的母亲组建了小家庭。挣工分的年代,家里穷得常常连餐饱饭也吃不上。哥哥的出生,为这个贫困的小家庭带来许多的喜悦与希望,也就是在这一年,积劳成积的爷爷,突然撒手西去,父亲尝尽悲喜两重天。
第二年,工作中的父亲接到孩子出生的消息,匆匆赶回家,他等不及接生婆擦洗新生儿的血迹,抱着我这个女儿亲个不停。儿女双全在父亲的眼里,是莫大的幸福!
家里虽穷,但父亲有得是力气。紧张的工作之余,父亲上山打猎,下河摸鱼,开荒种瓜种菜,搭棚养鸡养鸭,尽可能地改善着家里的生活条件。上山下河的时候,父亲把矿灯用皮带固定好戴在头上,再穿上高统套鞋,有时他肩上扛着一杆土铳,有时他手里握着一把自制的铁钉钯。等我们清早睡眼朦胧醒来时,野兔、斑鸠、鱼虾、青蛙,总是收获满满。
上初中那年,有一次父亲从粮管所买米回来,正好弟弟淘气,浪费了碗中的米饭,父亲突然冲着弟弟大声吼:“你知道买这些米有多难吗!”父亲满腹委屈的模样,就那样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记忆里。我不知道父亲当时究竟受了多大的委屈?但男儿有泪不轻弹,父亲当时一定感到很累很累。
那年场里突然兴起了学骑自行车的热潮,我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大热天的中午,趁着父母午休的时候,偷偷推出载重自行车练起来。有那么一下,我的自行车失控了,飞速地撞在路旁的水泥电线杆上。我忍着火辣辣的疼痛赶紧爬起来,一看膝盖上的裤子摔破了,不禁胆战心惊,连痛得哭都不记得了。果然,母亲一看到我的裤子摔破了,举手就要打,父亲一把抓住母亲的手,说道:衣服摔破了不要紧,车子摔坏了我来修,人没摔伤就好。这样的父亲真贴心!
很遗憾在父母身边求学的日子里,我从未能捧回哪怕一张学习的奖状。倒是父亲,年年捧回“劳模”的奖状和奖品。有一年,我和父亲在育苗地里拔草,突然雷雨大作,我急慌慌地要往家跑,可父亲,仍井井有条地把手里的活干完,才往家赶。善始善终,这就是父亲教给我的做事方法。
高考落榜后,我把自己关在家里,心情十分失落。父亲劝我出门走走,要爱惜眼睛,爱惜身体。母亲出于经济的考虑,明确表示不再供我复读。开学前一天,我郑重地向父亲提出复读的想法,父亲一口应承下来。
那一年学校召开家长会,父亲按时赶到了。得知父亲是从大山里起了个大早,一路辛苦赶车过来的,班主任被感动了,当着所有的家长表扬了父亲。第二年,父亲提着我的行李,把我送到南昌,报名的时候,班主任要求每位学生配备一个多功能计算器。父亲把我带到洪城大厦,挑了一个180元的多功能计算器。我知道,当时父亲的工资不足500元。这个计算器,我后来一直带在身边,看着它,就会想起父亲对我的挚爱与支持。
毕业后,我揣着父母借来的400元路费,随老乡来到了深圳。最艰难的时候熬过来了,我把第一笔工资寄回家。父亲很快写信来,要我不要顾念家里,自己一个人在外,多保重,不要太节省,要注意身体。第二年,父亲又写信来,嘱咐我要留心自己的终身大事。这是父亲第一次对我提到这个问题,我这个太让他放心的乖乖女,在这个问题上,反而让他不放心了。
第三年回家探亲的时候,意外有了一次相亲。父亲坐在餐桌上问我小伙子如何?我回说没看上。父亲郑重地对我说,找对象,人品是最重要的,相貌在其次。父亲的话,掷地有声,我开始重新审视这次相亲并终于与老公步入了婚姻。
少不经事的我,初入婚姻的殿堂,左拙右支,穷于应付。曾经一个电话,惊得父母踏着黎明前的夜色赶来,父母双亲那忧虑异常的双眼、那疲惫不堪的模样,让我痛心疾首。从此以后,我发誓要好好过日子,不再让父母双亲担心,我想,这也是表达孝顺的方式之一吧。
父亲一年年老了,腿疾一犯,疼得直捶腿。每回从母亲的嘴里听到这样的近况,我总是心疼异常。恨自己无法提供强大的经济援助,恨自己无法为父亲解忧。父亲只要听说我身体不舒服,就会赶来陪我、做病号饭给我吃。而他自己,有病有痛了,常常偷偷一个人解决。
一路走来,父亲走得很艰辛,但看着他和母亲恩爱举杯的时候,看着兄弟俩为他和母亲买下公寓楼的时候,看着他儿孙绕膝的时候,看着他擦着老泪依偎在自己的老叔叔和老姐姐身旁的时候……我知道,父亲心里是幸福的!
父爱如山,今生何幸,能做他的女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2015,最温暖的相遇!
曾经,同学向我推荐微信,我婉拒。同学笑我“OUT了!”我却笑笑,不以为意。依然在QQ空间里,勤耕不辍属于自己的乐土。
2015年4月的一天,在新开通不久的清冷微信中,我发现自己被拉进了一个文友群。仔细一看,心头不由掠过一阵激动——新钢文友汇!自2007年经由“风景”指引,我在新钢报副刊投下第一篇文稿,距今已有8年。8年来,副刊上那一篇篇或感动于心、或温暖于情、或质朴无华、或华丽绽放的美文,总让我对美文的作者有种相邀畅谈的冲动。
多年来,我只能在报纸上与文友们“相遇”、“相识”。夜静更深,十指在键盘上翻飞,那种因寂寞产生的孤独感,那种因突然卡壳带来的困惑感,异常清晰。多么渴望能相遇几个志同道合的文友,一起携手走进文学的神秘殿堂!
4月26日群里组织了第一次大聚会,为此我激动得一夜未曾安睡。第二天,我早早来到聚会地点,当我终于和一位位神交己久的文友握手相识时,羞涩之余又倍感欣慰——我们,终于相见了!美丽的下保行,留下了很多美丽又难忘的瞬间。大家并不会因为是初次见面就陌生客套,文友们有的平易近人、有的热情奔放、有的诙谐幽默、有的细腻温和......身处其中,竟似久别重逢,完全没有拘束的感觉。
下保行之后,我渐渐喜欢上了微信,密切关注着文友会的最新动态。群主老师更不负众望,将每期的副刊新鲜出炉在微信图片上,文友们得以在第一时间获知最新副刊动态。报纸上相遇的喜悦和文友们的不断鼓励,点燃了我一次又一次的写作激情,陆续地写、不断的投,我在写作中细细感受与文友同行的快乐和经由文字带来的难言的美!
那一张张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副刊报纸,常常让我翘首以盼。记得有两期载有我小文的报纸,为抚我心意,文友专程送达,拿到报纸那一刻,心中实在感动。我何德何能,竟能获此专递!
从来不曾奢望自己数年来的文章会得到文友的关注,当对方将我空间的几百篇文章逐篇摘录,打包汇总发回给我时,我除了惊讶,更多的是深深的感动!要知道,连我自己都没有耐心逐篇翻阅往年的文章啊!
我曾经在一时的怀旧情感下,连续写下五篇涉世之初的日记。我没想过这样的怀旧之笔会得到文友老师的细心指点,那一个个标注在文章段落间的括号,倾注了老师多少扶持之心!我得到了这样的无私帮助,却连一杯热茶都不曾奉上!
曾经以为资深的作者不易结识,作为小辈,我怀抱一颗战战兢兢的心。谁能料想对方竟能如此平易近人。作为资深作者、作为长辈,他能马上站起来,微笑着先与我打招呼,为我让座。他还能以我曾经发表的一篇文章,畅谈创作的心得与体会。有缘结识德艺双馨的文友老师,我是有多幸运!
这样的感动,点点滴滴播洒在字里行间。曾经一路独行,自诩是一只“孤雁”,从来没有设想过,我会与新钢副刊结缘,得到老师多年的鼓励与支持;我会飞进雁阵,与文友们结伴飞翔。
2015年,因为亲如一家的文友会,我收获了最感动、最温暖的相遇! 杨柳依依话恩师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早晨洗衣服的时候,这句唐诗从播放机中飞了出来。古人折柳惜别,柳与留谐音,柔软的柳枝随风起舞,多像绵绵的别离情丝颤动不止。
数日来,微信群中鲜有杨老师的身影,忽一日,他把吴老师加了进来,之后的几天,仍然鲜少露面,与平时不同。疑惑之余还未来得及仔细打听,在今天这个副刊发刊的日子里,杨老师一如既往地将副刊图片发了上来,正当大家“各领孩子各欢喜”的时候,冷不丁杨老师发上长长一段道别众文友的话。消息一出,众人哗然,随即陷入错愕、惆怅和不舍之中。大家的文字叭叭叭地涌现在微信群中,相似的感受,相似的心情,更有热情的文友振臂一呼,召集大家为杨老师饯行,随者甚众。我也是随从之一,看着屏幕上不断走动的文字,回忆起结缘新钢报副刊十年来的点点滴滴,不由泪花闪闪。
记得上一期,也就是5月10号,《一路爱相随》出现在副刊上,我心中感念,在杨老师的朋友圈中留下“结缘副刊整十载,青涩走来步履跚。幸遇良师相扶持,文字来报恩师情!”没想到,这竟是我在杨老师主持的副刊上留下的最后一篇文章!虽然杨老师办了提前退养,为的是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其他事情,我应该祝福他,我也应该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个道理,我应该接受现实。可伤感的情绪,一直像团浓雾,怎么都化不开。
文字,一直是最忠实的朋友。就让我拿起笔,写下此时此刻心中的点点滴滴吧!它杂乱无章也好,语不搭调也罢,总之,是我最真实的心情。十年弹指一挥间!尤记得2007年1月,我偶然经由“风景”指引,将婚后第一篇记实日记《我的小菜地》投向新钢副刊。当时投的还是木筒邮箱,我对文章的发表并没有抱很大的希望,停笔5年,文字早已生疏,只是依然舍不得那份对文字的热爱,还是试着写了、投了。没想到,文章很快见报。见到报纸的那一刻,我真是欣喜若狂!它不单单是文字变成铅字后的快乐,更有主编对我写作水平的认可!我,可以继续写了!
就这样,我很快写下第二篇,出于一种感激的心理,我打听来到副刊主编室,平生第一次见到了敬爱的杨老师。我的拘束、羞涩很快被杨老师平易近人的语言赶跑。记得当时杨老师坐在我对面,微笑着反问我:“难道你不觉得《我的小菜地》写得非常好吗?”老师肯定的话语让我自信心爆涨,回去后,我写作热情喷涌,连续投了好几篇文章。而杨老师,竟然陆续将我的文章都刊了出来,有的地方,还细心地帮我做了修改。我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写呢?
爱岗敬业的杨老师,有时候因为对我某篇文章的喜爱,还曾特意打电话给我。比如《近乡情怯》,他在电话中特别提起并分析我写作的感受和他阅读后的心得。记得他说:“这一篇是近来你所有篇章中写得最好的一篇!”我听了,又感动,又自信。后来,《近乡情怯》在我所投稿的《高新通讯》和《今日渝水》都有刊登,印证了杨老师的慧眼。
我的文字,书写的都是身边的真人、真事,围绕的都是工作、学习、生活、亲情、友情和爱情。比如《一枚银戒指》、《父亲陪我去买菜》、《爱在举手投足间》、《勤劳的婆婆》、《我只为客人掌勺》、《2015,最温暖的相遇》、《永远的邻里情》、《田螺姑娘》、《一碗面两个吻》、《第一次帮老公理发》、《风雨中,那个为你而停留的人!》等等。 杨老师总是善解人意地及时刊登出来,比如《爱在举手投足间》,我写的是与外婆小聚的生活小事,呼吁的是人间的孝道。当时年关将近,我第一次留言给杨老师,希望能赶在春节前刊登出来,以方便我届时做客能在亲友中传播。杨老师没有令我失望,他真的做到了。还有《勤劳的婆婆》,用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这样的文章会加深婆媳之间的感情。至于《风雨中,那个为你而停留的人》,杨老师就更花心思了。文章很长不说,里面涉及的一些内容,出于安全的考虑,杨老师提出了良好的建议。文章经过小小的修改后,面貌依然十分感人,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这里面杨老师的功劳不可没!十年投稿,几乎每一篇文章,我都能说出有关它的故事。我将报纸按时间顺序排好,用笔记本登好,小心翼翼地珍藏着。里面有我成长的足迹,更有恩师点点滴滴的扶持之情!
杨老师的恩情还不止于此,记得初用微信时,听说点赞要付费,我在朋友圈中很少点赞。看到杨老师的朋友圈中有我的文章,我就直接把它转过来,发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以分享发刊的快乐。这样经过几次后,有一天,我接到杨老师严厉的电话,他指责我傲慢自大、目中无人。在此之前,杨老师从来都是温和有礼的,我一时难以接受,感到委屈。事后,我仔细想了想,杨老师的确没说错,人与人的尊重应该是相互的。我心悦臣服地向杨老师道歉,杨老师接受了,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
2015年4月,杨老师把我拉进了“新钢文友汇”,在这个平台上,我有缘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文友,在大家不断的鼓励与支持下,我变得开朗了许多,文章写起来也更有激情了。我觉得自己不再是一只孤雁,从此飞进雁阵,与大家结伴飞翔了。生活,从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我的爱好更加浓烈,我的感受也更加平和、更加愉悦!不得不说,这一切,首功都是杨老师的!
偶尔文友聚会,我向杨老师表达感谢,杨老师总是客气地说:“谢谢你对我工作的支持!”他总是这样谦和有礼,没有一点架子,让人如沐春风! 杨老师对待所有的文友,都是一视同仁。在他的扶持之下,许多文友一路青涩走来,慢慢成长。今天,杨老师留别的话语,回荡在每一位文友的心间。我相信大家一定会继续努力,用更多的好文章来回报杨老师的提携之恩,自己的不断进取,也是对吴老师最好的欢迎与支持!
最后,让我再向杨老师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谢谢!祝您在新的领域取得新的成功!” 大 舅
近九十岁的外公近日严重便血,被大舅等安排“120”紧急送往市人民医院。匆忙中,大舅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仍然穿着那件袖口衣角都磨稀了边的工作外套。
等我赶到医院时,大舅等已帮外公办好了住院手续。大家围在重病的外公床前,一脸的哀愁,大舅侧坐在临时借来的折叠床上休息。病中的外公不住呻吟,大舅不时用眼瞅瞅外公。母亲表示要留下来值夜班,大舅说:“这头一夜肯定是没觉睡的。你们也不方便,我一个人守着他(外公)就行了。”
大舅今年六十多岁,高挑瘦长,平时话语不多。四个弟弟外出打工多年,平时只有他留在家里种田,并照顾外公外婆。几年前的一次喜宴上,外公和大舅都来了。两人都是瘦高个,模样也相像。看着他俩偶然站在一起,我举着相机,提议给父子俩来张珍贵的合影,不料大舅轻轻摇头拒绝了。我挺纳闷:中国人一向比较含蓄,平时不擅于向父母表达内心的情感。大舅对外公,又是怎样的感情呢?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设想大舅通宵守夜的忙碌身影。第二天,我煲好甜羹送到医院,大舅正和衣半躺在折叠床上。我问大舅昨夜外公情况如何?大舅说:“尿特别多,每半个小时起来帮他(外公)接尿一次。”大冷的天,半个小时爬起来一次,何况大舅自己都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真不容易啊!
外公的病情牵动着众多儿女后辈的心,无奈春节临近,假难请、票难求,远在外地的儿女后辈只能干着急。 大家把照顾的重任都寄托在近在外公身边的大舅、母亲和大姨身上。女儿们照例是白天送饭、送汤、送衣、送被照顾外公,夜深了则各自回家。接尿端屎的重任,全被大舅包了。
周末的一天,病床上的外公突然嚷着要解大便。大舅赶紧将便盆小心垫在外公身下,无奈外公不习惯便盆,反复了两次,都没成功。半小时后,外公又叫起来,这回大舅应外公的要求,把老人家从病床上费力地扶起来,往卫生间搀。折腾了许久,外公终于被大舅重新搀扶上了床。我看到卫生间的便盆里,有大舅特意为外公接好的、准备化验用的大便。
外公嚷饿,大舅洗好手,赶紧把面条送到走廊尽头的微波炉里热好。他把冒着热气的面条先摆在床头柜上,再蹲下身,摇着把手,把病床慢慢摇起。大舅一手扶着外公,一手抓过被子帮外公掖在腰背后,外公坐好后,大舅又从床头取下一条粉色的毛巾,细心地围在外公胸前。外公满意地端着面条,慢慢吃起来,大舅站在一旁,不时扶起下滑的毛巾。
我没想到大舅如此心细,心里很是感动。等外公睡了,我坐回大舅身边。“大舅,我帮您剪剪指甲吧!”大舅听我这么说,赶紧伸出双手,并说:“我正想剪呢!就是手边没剪子。”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双粗糙异常的大手,指关节粗大、皮肤皱褶,手掌老茧遍布,十指的指甲坚硬异常且差参不齐,指甲里面还残留着黑色的泥土。大舅用这双勤劳的双手干了几十年的农活,他勤俭持家、教子有方,带领着一家人,从赤贫逐渐走向富裕。大舅也正是用这双赤诚的双手,多年来一直默默地照顾着父母、帮扶着弟弟妹妹们,带领着一大家族人,走向家和万事兴!
我的内心充满敬意,握着大舅的手,小心地为他修剪指甲。看见大舅的双手上“月牙儿”几乎没有,我告诉大舅,这“月牙儿”越多,表示体质越好。大舅“哦”了一声,很感兴趣地观察起自己的指甲和我的指甲来。“我们年纪大了,恐怕这东西不容易长。”“大舅,您这么高,却这么瘦,要多吃点,少吃多餐,多吃点稀软的食物。只要注重养生,身体总会越来越好的。”我边说边帮大舅搓着指甲。大舅摸着平滑的指甲,若有所思。
我把包里带的核桃拿出来,大舅看了有些好奇,问道:“要几块钱一斤吧?”我笑了笑并摇摇头,“要几十块?”大舅满脸惊讶。我没想到大舅没吃过核桃,鼻子不免有点发酸,手下加紧,夹了一个并剥了仁送到大舅手中。大舅放在口中慢慢尝了尝。“大舅,吃核桃类坚果对身体好,核桃里有油。”大舅说:“我吃到了。”大舅边说,边把手中的核桃仁全都喂进了外公的嘴里。
这日煲了点排骨汤送去,给外公倒好汤后,我不忘为大舅装上一碗。大舅推辞说刚吃过早饭了,留着(外公吃)。我不肯,端了碗直接塞到大舅手上,“外公这里有呢!”外公住院期间,时有反复,多亏大舅的精心照顾,如今气色不错。我把杯子举到外公面前,外公开心地喝起汤来。大舅见状,端着碗,默默地走出了病房。
望着大舅离开的背影,我心潮起伏。大舅一向沉默寡言,从不轻易向人吐露自己的内心情感,只是默默地承受着来自生活的重压,给予了外公无微不至的照顾,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真正意义上的孝。 书好不释手
梭罗的《瓦尔登湖》三度借阅都因故未能读完。心里好似欠了一笔债,急欲偿还。但来回走遍原来所有的书架,《瓦尔登湖》仍无影无踪。酒香不怕巷子深,书好自然不释手。失望之余倒也释然,却又不甘心就这样空手而归。
记得上回看到过白先勇先生的作品,但手头新借的四本书,本本难舍,已无权限再多借一本。但凡爱书之人,就算没时间看,若心爱的书能摆在床头,看着也是心满意足的。怀着几分怅然的心情步出图书馆,临去不忘回头一望,暗下决心下回一定借走。
待到下回步入图书馆,原来摆放《白先勇精选集》的书架上,却难觅此书,无论你如何来来回回地找,只是不见。我来赴约,却原来是赴一场单相思!沮丧的心情,犹如冷水浇头,只落得个黯然离场。
今番再次步入散文区,心情竟有点忐忑。不会又是一场暗恋吧?急切地走,小心地找,突然,它,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我一步冲上前,它,果真静静地立在书架上。惊喜还没来得及完全绽放,紧邻的一本《苏童精选集》又跃入眼帘。今天是什么好日子,竟有这样双重的幸运降临!
这两位著名作家的作品,很遗憾在此之前我并未拜读过。前段时间,因投稿的机缘,编辑向我推荐苏童的作品。我如获至宝,第一时间开始四处寻找苏童的作品,但四处寻书并不如意。为抚平急切的心情,我找来由苏童作品《妻妾成群》改编的、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当年看这部电影,年纪尚小,记忆很模糊。如今带了成人的眼光重新审视它,觉得好则好矣,却嫌女主角巩利太过壮实、刚烈,不是我想像中的模样。想来还是看书好,人物模样不必如此固定,人物的心思也可细细琢磨,寻书的念头由此更加强烈。
一日整理自家书柜,理到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时,不由席地而坐,重温起来。事隔多年,再看,仍被感动得泪光点点。于是,抱了书,把那一行行感人至深的文字,逐字逐句敲进自己的QQ空间。仿佛唯有如此,才算是真正重逢了一般。没想到这个举动吸引了一位同样热爱三毛的朋友。这日,他提着一个大袋子出现在我面前,里面装着的,竟是一整套崭新的三毛作品。惊叹感动之余,我唯有倾心去阅读。
在这套书里,三毛越来越立体地浮现在我眼前。为她喜、随她悲,竟是难以割舍了。不惜抓住分分秒秒的业余时光,分享着三毛的悲欢离合。与此同时,我也注意到三毛曾在作品里提到过“白先勇”。这个作家的名字虽不是第一次听到,但三毛推崇的作家准不会错。我突然想起某日在图书馆浏览时,无意中见过白先勇的一本书,这种入得宝山却不识宝的经历让我一阵懊恼。
此刻,两本书静静地被我握在手中。很巧的是,书的封面都是果绿色的,是我极喜爱的颜色。要不要这么完美呀!我心里轻轻叹息了一声。小心翻开《苏童精选集》,果不出所料,《妻妾成群》赫然入目。而《白先勇精选集》,前面错过了三回,这第四次,终于实实在在地拥有了,得之不易,叫人如何不生珍惜之感!
怀抱着心心念念的两本书走出图书馆,书缘,早已将我们紧紧包围。 挥手之间
鹏背上书包,关门上学去了。算着他该过马路了,我抬起湿淋淋的双手,冲到阳台上。果然,儿子正东张西望地过马路。一走到马路对面,他就回了一下头,对着窗口的我,挥了挥手臂,我赶紧举起手来回应。他慢慢走进了绿树掩映的公园,我目送着儿子小小的身影,一点点消失在丛林中。从晨起到此时,我那紧绷的弦,才得以放松。
每天清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为孩子准备早餐,“今天吃什么?”这是多年来,问自己最多的一个问题。有限的厨艺,却希望能有无限的发挥。尽量做到多样化,营养化。吃饱是重要的,吃好更是重要的。我喜欢看着儿子吃得饱饱的,开开心心地去上学。这样一份温暖和牵挂的心,支持着我一直坚持做早餐,无论春夏秋冬。
也有来不及吃的时候,这时的鹏鹏,就会跺着脚冲我说:我不吃了!我要迟到了!相比对他偶尔磨蹭的责备,我更加心疼儿子饿着肚子。我总是用几乎央求的语气对他说:吃几口!就几口!有你说话发脾气的时间,这几口早就吃完了。烦躁的鹏鹏,哪能体会一颗做母亲的心!他最多很不乐意地扒上几口,就匆匆出门了。我能做的,就是明天早餐情形正常化,避免再出现这样的状况。
有时候,鹏会在楼下等小伙伴;有时候,鹏会变魔术似的找来一根小棍子挥舞着;有时候,鹏会从绿化带里钻出来;有时候,鹏会和其他同学三三两两边走边聊;有时候,半天也不见孩子过马路,等你望眼欲穿的时候,突然看到他奔跑的身影;有时候,错过了鹏回头的时机,鹏以为妈妈忙得不会来到窗前,低头专心走路。有时候,就真的看不见鹏过马路,用鹏鹏的话来说:妈妈,你太晚了!是啊,鹏鹏过马路的时候,妈妈也许正在洗碗,也许正在洗衣服,也许正在叠被子。做妈妈的,在早晨,总是有着无尽的忙碌。
小小的身影,一次次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有时看他倒着身子,脸朝着我边走边挥手;有时看他回头挥了手,走几步,又回头朝我挥手;有时他还挥手示意我快回去忙家务;母子俩,一个站在高高的窗前,一个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短短几分钟,就这样彼此挥动着手臂,传达着浓浓的母子亲情。孩子啊,你一天天在长大,一天天在慢慢离开妈妈,你就像那天上的风筝啊,将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母亲的心,就像那条细细的线啊,一直把儿拽在心间! 父亲做包子
为时一个月,父母从甘肃老家探亲返家,红光满面。聚拢儿女后父母开始分发从老家带回的特产,胡麻油、各种豆子、小米、辣椒粉、生姜粉......来自老家的纯天然食品,让人看着有一种特别亲近的感觉。
我们很怀念老家的烙饼等面食,母亲急忙提出一袋面粉,还有一小袋老面,说是老家的婶婶们送的。我们一听,都欢呼起来,盼望着能早点尝到父母做的老家风味。
回家稍事休整两日,父亲打来电话,兴奋地邀请我和他一起做老面包子。父亲愉快地揭开布罩,一脸盆蓬松柔软的面团呈现在眼前。我兴奋得磨拳擦掌,却又因从未学过做包子而感到无从下手。只见父亲把韧性十足又粘性十足的老面费力地从脸盆里拉到面板上,然后开始使劲地揉面。面食好不好吃,揉面的功夫占有绝对的比重。揉过一阵,父亲用刀在大面柱上划了好多道大口子,开始往里面洒碱。父亲乐呵呵地说,不放碱,面团里的酸味就去不掉了。原来秘密在这里,我可真是门外汉。
父亲将加了碱的面团又揉了很久,然后让我闻闻是否还有酸味?我凑上去,果真没有之前的微酸了。父亲听罢,开始放心地切面团,再把切好的面团搓成一个个长条,最后长条面又切成了一个个胖嘟嘟的丁。父亲沾着面粉,把这些胖丁用手掌压得够扁够大,准备包包子。
父亲事先已将包子馅精心搭配好。此时,父亲摊开大手掌,把包子皮放在手中,再舀上一大团肉馅,开始捏花纹。我惦起脚仔细瞧,试图找出包包子的秘密,父亲手上动作放缓,一边说一边做着示范。我注意到父亲的右手大拇指一直没松开过,牢牢固定着包子纹的起点,而左手大拇指也一直固定在包子纹的中心,为的是给包子留个出气口。父亲双手配合默契,右手食指和中指灵活走动,包子的花纹倾刻间捏成。一个滚圆的生包子诞生了,父亲将它轻轻地放在洒满面粉的案板上。
六个大肉包很快包好了,父亲嘱咐我开始蒸包子。我找来纱布铺在蒸垫上,父亲拎起一个个胖嘟嘟的生包子,轻轻地放了进去,蒸锅里,立刻长出了一朵“包子花”,看着煞是喜人。
父亲微笑着一边继续包包子,一边念叨着包子蒸好后儿女们每家都能分到一些。前几天父亲意外摔伤了左臂,一大截上臂又青又紫。这次揉面,父亲一直咬着牙在默默坚持。 包子好吃,父母恩情更难忘。父母在,自己可以永远做孩子,多么幸福。我在心里默默祝愿父母健康长寿。
二十分钟过去了,揭开锅盖,蒸汽升腾的地方,六个大肉包蓬松得一点就往回弹。父亲说这样就算蒸熟了。我挟着热气腾腾的大包子,馋涎欲滴,忍着烫,狠狠地咬了一口。面粉的松软和肉馅的美味立刻在唇齿间回荡。 我掰了一小半送进忙碌的父亲嘴里,父亲品尝着,满意地点点头。
包子蒸出两笼后,父亲帮我装了,嘱我快回家照顾孩子,他想让外孙早点吃到他亲手包的包子。我拎着热乎乎的包子走到楼下,抬头望见高楼上那个唯一亮着灯的厨房,心中激荡起阵阵涟漪。
下次,让我再和父亲一起包包子吧,那种父慈女爱的感觉真的很幸福! 我和外婆
晚饭途中,儿子突然冒出一句:“老外婆生病了!”外婆来了,我得去看望一下。
敲门时,卧室里传来外婆的应答声。“外婆,你这么早就睡呀?灯也没开。”我边说边顺手拧亮了灯。外婆正躺着,身形竟是超常的消瘦。
“一个人,没什么事,就睡了。”外婆看见我很惊喜,边说边起身找拐杖,我忙扶她起来到客厅坐下。外婆坐在我对面,我注意到她的指甲比较长,遂从包里拿出指甲剪,要求帮她修修。外婆一听,十分高兴,边伸出手,边说:“哎呀,这可好了。上回我自己剪,看不清,把脚都剪出血来了。这本是女儿们做的事情,没想到这回让你这外甥女儿给做了。”我专心地剪着,并小心地为外婆留下一点指甲。很快修剪好了手指甲,外婆边脱袜子边说,“我这‘石灰’指甲,没得办法哦!”袜子褪尽,一只苍老的小脚出现在我面前,更让我吃惊莫名的是那五个脚指甲,这是怎样的畸形指甲呀!变形!变色!增厚!应该是严重钙化引起的吧?我那锋利的指甲剪,在这里,竟然派不上什么用场。外婆指了指桌上一把特制的剪刀,说“这个管用”。我看了一下,这是一把短嘴的类似老虎钳的剪刀。我十分费神费力地修剪,白色的粉末一点点从剪刀口飞出。这样一双脚,却挑着沉重的渔网,几十年如一日,走过了千山万水!
外婆眼里闪着喜悦的光芒,她低着头望着我,同时摸着头发说,“这头发长了点,叉进脖子里,明天要你妈帮着修剪一下。”“哦,早知道,我就把家里的理发工具带过来了。” “你会剪头发呀?”“鹏鹏的头发一般都是我理的,不过那是男孩子头发,女士的,我还没试过。我来找一下剪刀。”
我跑进厨房烧了一壶水,再倒腾着在娘家找剪刀和围巾。最后,只找到一把普通的剪刀,并抓了老妈一件睡衣当围巾。所幸外婆只要求把后颈的头发剪短,倒也不太费事。 外婆的头发很柔软,也很干净,“我昨天才洗的头发!还滑爽吧?”外婆有些得意地说。“嗯,是真的,这下不用洗头发了。”我笑着应道。“外婆,你看看这样可以吗?”外婆摸了摸后颈,很满意地说:“要得!要得!”
我从厨房打来一盆热水,放在外婆脚下,“外婆,您泡泡脚吧,这样血液循环快一点,你的伤腿会舒服一点。”外婆没想到我会去打水泡脚,哎呀呀了半天,说难得外甥女这么用心。应外婆要求,我另外找了条毛巾,热热的帮外婆敷在伤腿上。热气腾腾的水,慈祥满溢的脸,让我看着好欣慰。这时,楼下有动响, “外婆,我妈正上楼呢,我也要回家了,鹏鹏还在楼下等我。”外婆一听,慌忙叫道:“快回家!快回家!别让伢崽等得太久了!今天累着女崽了!”
辛劳一生的老人,最希望儿孙们回报的,是能多回去探望,多陪他们聊聊天,同时能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哪怕小事情 !在后辈们的举手投足间,洒下那片天伦之乐! 我想念兔子
作者:鹏鹏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养兔子。
在“七一”这天,我和姑姑来到了临江街上,在这里,我看见了梦寐以求的东西——兔子!我又惊又喜,吵着要买。姑姑起初不同意,领着我到临江的钟楼去参观,但我还是念念不忘我的小兔子。在钟楼上,我也没心思照相,一心想下楼去买兔子。
我在姑姑的耳边一直念经:我要买兔子!我要买兔子……姑姑最后被我的诚心打动了,带着我去挑兔子。刚开始,老板帮我挑了一只白兔和一只白中带黄的兔子,它们都很可爱,可是我喂食的时候,发现黄兔子总是不吃,就换了一只毛色乌黑发亮的兔子。
黑兔子和白兔子关在一个笼子里,我喂食的时候,一开始,白兔子总是不习惯和黑兔子一起进食,过一些时候,白兔子居然学会和黑兔子抢食了。有一次我丢了一片空心菜叶,黑兔子刚吃起来,白兔子就冲过来抢着吃。过了几天,姑姑买回来一些西瓜,我想兔子可以吃些西瓜解渴吧,就用勺子挖了一小勺放到兔笼里。小白兔冲上来一下吃了个精光。
后来,我去了水库边玩,折了一些柳树枝,想着可以帮兔子做个项圈,带着兔子遛马路。我的想法得到姐姐们的赞同,我们真的做好了柳树圈并带着兔子出来玩,兔子一下冲了出来,玩得可欢了。
不过不久后,我发现小白兔有点拉稀了,没有药,我没有办法对付小白兔。只能期望小白兔快快好起来。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被姐姐的惊叫声吓醒了,起来一看,小白兔已经僵硬地死在笼中了。我吓了一跳,不禁打了个寒战,因为我缺乏养兔子的经验,让小白兔吃了西瓜拉稀而死,心里觉得很内疚。
在姑姑家住了几天,看见姑姑每天都很忙,这天,爸爸妈妈来接我回家了,我决定把小黑兔带回家养。和我一起回家的,还有三位小客人。回家后,我和姐姐弟弟们精心照顾小黑兔,因为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它,而且它也是最后一只小兔子了。
这一天,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我和三位小客人被安排到奶奶家做客。我粗心大意地把小黑兔放在阳台上一整天,等我回来的时候,小黑兔竟然被太阳晒死了!我心里十分后悔,真该把兔子放在阴凉的地方,或者,我可以早点回家来照顾兔子。最后,看着妈妈把兔子埋在了花丛底下,我坐在旁边,放声大哭。我的两只心爱的小兔子,就这样没了!
我想念小兔子,它们是那样的活泼,那样的可爱,想念它们和我一起共度的美好时光,我想念它…… 《飘》读后感
当郝思嘉终于明白自己这辈子真正爱的人是白瑞德而不是卫希礼时,已显得为时太晚了。
多年之后,她终于明白,当年的卫希礼骑马迎面走来,正好撞上了她少女内心早已准备好的绣球。她就这样毫无理由地锁定了他,甚至痴缠数年。而事实上,卫希礼与夫人白媚兰才是最佳的情侣拍档,而那个她一直不当一回事的白瑞德,才是真正适合她郝思嘉的爱人。
再回首,如果能重来,郝思嘉依然会编织她少女的梦,只不过,这次的绣球能不能打中卫希礼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而痴心沦陷进自己织就的情网里的郝思嘉,当时是不可能会明白这个道理的。她这个当局者,能拨开迷雾吗?在她的心底,这份感情是那么的神圣又无奈、甜蜜又苦涩、希望复失望......不可动摇、坚如磐石。这算不算爱情,于当时的她来说,已不重要了。一路走来,她就像在黑暗中望着远方依稀的灯塔踽踽独行的旅人,几分落寞又几分凄美。
无论她如何地渴望这份爱情,她必须走进现实的生活。南北战争,令所有的人措手不及又必须面对。芸芸众生相,演绎尽淋漓。郝思嘉褪去了柔美的外衣,表现出空前的勇气和决心。白瑞德也在此时开始真正走进她的生活。
现实生活中,郝思嘉与白瑞德,处处碰撞出迷人的火花,他们是那么珠联壁合的一对,而内心顽固的郝思嘉,却不愿屈服于自己内心真实的感情,仍然作茧自缚般地用撕裂的疼痛来带给自己内心习惯性的渴望。
对卫希礼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吗?当郝思嘉亲历白媚兰与卫希礼的伤别离时,才真正拨开了笼罩自己多年的迷雾。她惊奇地发现,自己原来并不爱卫希礼,她所钟爱的,其实只是一件由情犊初开少女织就的朦胧又华美的外衣。
第一个疑问解答之后,接着又有了第二个疑问,那就是,不是卫希礼,谁又是我真正的爱人呢?白瑞德?不可能是他!虽然他现在是我的丈夫。
在这样的观念的驱使下,她的所作所为,让丈夫白瑞德失望之余转而钟爱自己的小女儿。如果生活可以继续下去,他们共同的女儿就是俩人之间最好的感情纽带,可是,伴随着一场意外灾难的到来,小女儿永远离开了他们,伤心的白瑞德突然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他厌倦了眼前的生活,毅无返顾地回到了青年时代“离经判道”的大家族中。
郝思嘉就是在白瑞德转身离去的那一刻,才突然明白,原来自己真正心爱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白瑞德!她坐在那儿,想不出更好的挽回办法,只有自己安慰自己:明天吧,明天我就可以想出办法来了!
玛格丽特的《飘》一直飘在我的心里,让我能用清晰的目光,去关注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古装圆梦
从“盘子女人坊”走出来,心头那份突突的激动仍然没有平息。傍晚的雨,淅淅沥沥,延续着从清早开始的故事。一层秋雨一层凉,拢了拢衣报,我怀着一颗圆梦的心,轻快地走进了暮色四合的雨帘中。
自打记事起,我就爱对着小人书素描古装美人,她们都有着标致的五官、精美的头饰和华丽的衣裙,美人们或亭亭玉立,或抚窗望月,或掩卷沉思,或琵琶一曲......种种造型,都在无声地诠释着“假小子”心中对美的向往。当时的我,留着一头短发,穿着缝制的粗布衣服,蹬着一双塑料凉鞋,五官、胳膊和腿脚,无一处不透着黑。被人讥笑的话语还响在耳旁:你呀太黑了!要是穿了红色,就更黑了......我爱美,却从此敬畏那些绚丽多彩的颜色。我只把心中的彩,涂抹在一张张用心勾画的美人图上。
这样断断续续地涂画了很多年,前些日子,小姨在微信中发了几张图片,里面有一张铅笔的素描,画的是一个清纯少女正凝神注目着双手中托捧的一只可爱雏鸡。这画似曾相识!我仔细看了看,没错!这画是我当年画的,只是不知怎么会被小姨完好保存,都15年了!青春少年的梦啊,在什么时候开始远离我?
这日懒懒地点开空间,一度冷清的画面里,突然蹦出几张美丽的古装造型,我的眼前不由一亮。原来是朋友发的工作广告,正是“盘子女人坊”的摄影作品。竟有这样新颖的摄影写真?我的心被轻轻触动了一下。抚摸着左手的玉镯,一圈圈转着,童年的梦想,渐渐浮现在脑海。我,是否该为自己圆一个梦?
按耐住内心的激动,我静静地思考了一段时间,除去拍照费用的考虑,我还有旁的顾虑。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支持我这样看似“做作”的举动。我不奢望一向务实的老公会愿意陪同,只要他不反对就好。抽了一个休息日,来到“盘子女人坊”,我将来意托出,漂亮干练的老板娘眼睛里有一抹浅笑,她也许根本想像不出,眼前这个外形朴素、相貌平平的女人,内心竟深藏着一个绝对的古装情结!下定决心前,我走进一个僻静的房间,把电话拨了过去。没有推波助澜,但也不反对。握着电话我定了定神,也许这件事,从一开始我就应该听从内心的声音,不是吗?一直以来,我习惯性的把自己排在最后,今天,就让我做回自己吧!我抓起笔,用力地在订单上签上了姓名。
拍照这天起床后发现下雨了,抬头望望雨幕,我的热情却丝毫未减。如约赶到店里,大家正在做着开业前的准备。该挑选服装了,一本精美的画册呈现在眼前,随手翻看着,每一种造型都有它独特的韵味。我,最爱的是什么呢?眼前的大汉宫服,素雅中透着端庄,让我想起那部气贯长虹的《汉武大帝》。接着翻,翻出一组清朝的造型,深蓝的旗袍上点缀着朵朵刺绣的鲜花。《康熙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曾深深触动着我的心。造型师帮我翻到最后,是一组粉色基调的大唐仕女图。“杨玉环!”白居易的《长恨歌》仿佛响在耳畔。合上画册,我的心中已有定论。
助理把我领进试衣间,摘下那套汉宫服饰让我换上。露肩的大衣领和宽大的衣袖、拖地的长裙,让我有种如梦如幻的感觉。从前只在画中游,今日亲身验一回!我小心翼翼地拽着长裙,走进造型间。造型师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大家唤她“依依”。通过最初的接触,她对我的心意,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许是我的“文气”感染了她,她认真仔细地帮我造型之余,还主动帮我拍下了一张长发轻挽的背影。近视的我摘下眼镜,眼前一片模糊,古典美女的明眸善睐、肌肤胜雪,我是半点没沾边,当依依告诉我一切都准备好了时,我凑着镜子仔细端详起来。镜中容颜美丽、乌云高耸、身着典雅汉服的古装女子是我吗?
我被领进了摄影室,一位年青的摄影师正在摆弄着灯光,见我进来,他停下手中的活,开始做简短的自我介绍。近视的我模模糊糊地看着他的脸,心中却实实在在地紧张起来,全身绷得僵直。“没事没事!刚开始都这样,我们彼此慢慢配合,一会就好了!”听到这样的安慰,我似乎轻松了一些,他开始帮我试拍。看过几个镜头后,他重新走上前来,问我是否需要来点音乐?的确,音乐使人放松,我选了一组轻音乐,柔美的曲子飘散在空中,我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顺利拍完汉宫服饰,接下来我连着换了两套衣服。每一套服饰,都带给我无限的惊喜与全新的感受。在等待的间隙,我与邻桌有了短暂的交流。来拍古装照的顾客,心中都有着自己美丽的情结。选中的每一套服饰,都带着自己浓浓的心意。共同的爱好,很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大家轻轻交谈,微笑挂在脸庞。
尽管无法及时看到拍摄的结果,我的心中也拥着一份满足。此时此刻,我正在尽心尽力完成一桩持续了几十年的心愿。人生的路很长,努力去实现美好的心愿,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值! 住房变迁史
自打记事起,就有很多次搬家的经历。跟着父母,从一个分场转到另一个分场,搬家;又从分场转到总场,搬家;从破旧平房转到半新平房,搬家;又从半新平房转到新平房,搬家;大大小小的搬家次数,用母亲的话来说,至少有七次。
那年,场部倒伐了一大片老梨树林,在此基础上,兴建起一排六户的平房。我们从此住上了初具规模的住房——卧室与客厅分开,厨房又与卧室、客厅分开。红砖围起的小院落,将卧室与厨房相连。就是厨房,也有了两个小间,一间用来烧火做饭,一间用作餐厅。我以为,这就是最理想的新房。
直到那天走进城里的姑妈家,新的三室两厅居室,让我十分惊讶。原来每个卧室都应该有门,有属于自己独立的空间,而不是像我家那样,卧室的一部分还得充当公共通道。我还发现,姑妈家多了一个卫生间,里面除了洗澡,居然还有一个厕位。而我的家,除了父亲后来在院子里搭了个简易小木棚用来淋浴,在我半夜闹肚子时,只能央求母亲打着手电陪我去远处的公共厕所。
从此,我便多了个向往,向往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卧室,不必和兄弟们的床挤在狭小的卧室。我更希望家里能有一个像姑妈家一样的卫生间,从此我不用在漏风的木棚里洗澡,更不用半夜这边腹痛难忍,那边还要被母亲责骂。
外出求学后,初中时代条件艰苦,几十个人共一个寝室,原本单人的上下铺,却不得不上铺睡两人,下铺睡三人。连公共浴室都没有,夏天只能下到学校附近的小河里擦洗一下。至于厕所就更恐怖了,白生生的蛆爬得满地,不得不踩上去时,只听到脚下“叭叭”作响,全身起鸡皮疙瘩。
上高中后,住宿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十人一组的标间,崭新的单人钢丝床。除了公共浴室,还有每五分钟自动冲水一次的厕所。我的眼前,一片新奇!
这样的住宿条件,从此陪伴了我很多年。直到那年与老公领取了结婚证,暂时住进了他的男单身宿舍。一个不大的筒子间,烧饭在露天的阳台上,洗澡用大塑料盆接水,上厕所得跑到附近的单元楼。冬天的一个深夜,我突然被一阵巨大的捶门声惊醒,门开处,涌进来一大帮陌生的面孔。“查房!”对方宣称。查验完毕,他们走了,只留下浑身依然筛糠般颤抖的我。
后来,我们借钱买了婚房,此时的我,还远在外地。面对老公手绘的住房平面图,我始终有种云里雾里的不真实感。直到一年半后我回到家乡,老公把我带进新房。三室两厅的房子,够大、够宽敞明亮,也拥有我梦寐以求的所有功能,可是,为什么我还是开心不起来呢?看看新房周围的脏、乱、差吧,这就是原因!
经过我和老公的不懈努力,九年后,我们终于迎来了生命中心仪已久的另一套新房——两室两厅并带复式。周边依山傍水、空气质量优良、生活设施齐全。环顾着新家,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住房,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
住房的变迁史,正是我生活质量的变迁史,我的生活在蒸蒸日上! 一个拥抱
得知今天的早餐只是蒸蛋和玉米粒粥,鹏马上表示不想喝粥。我说不想吃就吃蒸蛋、喝点米汤,再到外面买点吃。他听了后,高高兴兴坐下来吃蒸蛋。到这时,我也觉得今天是个愉快的早晨。
不料事情出现转折,他在出门上学前想找“大富翁”的玩具,学校这两天正在举行运动会,他说要带去玩。随便找了找,他不听我的建议,自然没找着。这时,他突然大声说:“谁让你收拾我的房间!”我申辩说前天收拾的时候,并没清理出去什么,只是清扫了一下。但鹏不依不饶,越发发起脾气来。
我停下手中的家务,记起“大富翁”一直放在客厅的茶几下。虽然鹏说找过了,没有,但我不信。果然,在茶几下我找到了“大富翁”,我将玩具递给他,以为这下儿子不会再发怒了,不料孩子发脾气有点刹不住车,不但不要我递上的玩具,还不接我递给他的早餐钱,只是大吼大叫。
面对儿子一系列的无礼取闹,我心里一沉,好好的一个早晨,就这样破坏掉了。但我还是保持平静,将“大富翁”装进他的书包里,并劝慰说:“不吃饱来,今天的拔河比赛你可拔不赢哦!”“拔不赢就怪你!”鹏嘴上不饶人,但不再拒绝我的“大富翁”。看我装好玩具后,他一扭身走出了门,并不肯接我的零钱。
看着他冲下楼,我心里轻轻叹了口气,转身重新忙家务。这时,门铃响了。儿子在楼下仍然在大发脾气,我举着话筒平静说道:“你要生气那是你的事,妈妈并没有做错什么。妈妈之所以不发脾气,不是怕你生气,而只是因为喜欢你。”
轻轻挂上话筒,我以为儿子这下会乖乖去上学。不料铃声再次响起。这次,他是后悔没拿零钱,希望我能送下去。前面的话起作用了吗?听口气,儿子不再发脾气了。但我告诉他,想要钱,自己上楼来拿,妈妈还没来得及吃早餐,正要赶着上班呢。
没听到回复 ,我以为儿子跑上楼来了,但等了两分钟,没听到楼梯间有动静。为了儿子不饿肚子上学,我赶紧捏了零钱冲下楼。一直追到大马路边,才看到儿子的背影。路上人来车往,我的大声呼唤儿子并没有听见,他依然慢慢往前走。这时,我看见他转过了身,朝家的楼上望了望。这是儿子每天要做的动作,每天这个时候,他都要隔着马路,朝窗口的妈妈挥手告别。这么说,儿子不再生气了!我心里很高兴。这时,鹏儿看见了急急向他小跑的我,一丝意外掠过他的脸庞,他立刻停下脚步并朝我走来。我跑过去把钱递给儿子,“拿着,去买点吃的,不要饿肚子上学。下次不要乱发脾气了,因为你的耽搁,妈妈到现在还没吃早餐呢!”鹏鹏拿着零钱,突然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谢谢妈妈!”。我心中掠过阵阵感动,妈妈的爱,终于温暖了儿子的心,这一天,他一定会开开心心地度过!
鹏儿向我挥手告别,我也挥了挥手,并一路碎步往家赶。快到小区大门口时,我一回头,发现儿子停在公园的拐角处,举着手,正专注地望着我。看见我又挥起了手,小子边挥手边消失在景观树后头。爱与宽容,释放了儿子的不良情绪。在与儿子共同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彼此,都学到了很多。 亲子时光之滑草
好友提议周末带孩子去滑草。地点我知道,上次一家人去参观过一回。天公作美,周末天气出奇的好,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气温宛如春夏之交。带上滑草板,三位妈妈带着三个小子,开开心心向草坡进发。
莫道人行早,更有早行人。远远的草坡上,己是人声鼎沸,好一片热闹的草场!孩子们不等停好车,早己举着各自的滑板冲向了草坡。胆大的孩子们不等妈妈到来,己学着周围的孩子滑开了。
不是专业的滑草场,场地不算很理想。草不旺,地面也凹凸不平,更有很多人坐在草坡上,影响孩子们的一溜直下。绕是如此,欢快的笑容还是满溢在孩子们的脸上。有胆大的,一滑而下;有胆小的,半途用双脚踏停滑板;有控制不住的,人摔一边了,滑板自行冲下去。有连板带人一起撞到坐在草坡上的人的后背的;有的家长眼疾手快,眼看从上方冲过来的滑板就要撞上自家孩子了,双手一拎,及时转移了小孩。草坡上,有大孩子滑,有小孩子滑,还有年青的父母,不时也来上一段。碰上小心翼翼教着小小的孩子,挡道滑行的家长时,草坡上方的鹏鹏总是急躁得满脸通红,大吼“让开!让开!”而坤同学,一不留心滑进了一个小深坑,整个屁股都跟着陷了进去,怎么都使不上力气自己爬出来,小李心疼儿子,赶紧冲上去,将儿子拉了起来。而鑫同学滑到坡底,再向上冲的时候,小阮发现自家儿子的裤子屁股上,冒出了两个小洞,这滑草还真要付出代价!
汗珠很快挂满了孩子们的脸,他们玩得兴起,不时要互相比个赛,或拉上自己的妈妈或阿姨一起玩。小阮穿了一套登山服,运动起来很方便,她爽气地跟着孩子们上了草坡。小李穿着毛衣外套,滑下来的时候,毛衣上沾了不少枯草屑。看着两位妈妈都滑了,鹏拽着我,请求妈妈也跟他滑一回。身体有些不适,加上穿着裙子,我死活不肯答应鹏鹏。失望的鹏鹏几乎要发脾气了,这时小阮豪气地跟着鹏鹏上了草坡。 高高的草坡上,看见小阮飞速而下,“快停!快停!”我和小李同时大叫起来。原来前方有个小深坑!小阮滑到近处才发现深坑,马上急刹急转,整个人刹时翻了个个。我和小李都惊呆了,看见小阮爬起来并甩着手走过来,忙问她没事吧?小阮说,小指痛。我担心她的手指叉了气,小李赶紧拿出随包带的白花油,让小阮赶快擦一擦。鹏鹏跟过来,关切地说,阿姨,你可以用红花油来擦,还可以用云南白药擦。我有些欠然,若不是为了照顾鹏儿的情绪,小阮也不会摔这一跤了!
坐在场下休息,看三个孩子继续玩,但也许是玩累了,孩子们的动作频率没那么快了。在山脚发现了一只小小的千足虫,坤专心玩了起来,鑫看见了,也跟着逗虫子。鹏一个人玩得不带劲,也跟着两个伙伴凑凑热闹。我们看看时间快11:30了,决定打道回府。
三个孩子一致要求午餐吃自助烧烤,这样,便有了下一篇——亲子时光之烧烤篇。
作者简介:
杨玲,女,笔名雨梨。市作家协会会员,仙来读书会骨干。
她酷爱阅读,喜欢并擅长写作。其作品以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或人世间情感的传递和真诚,来表达社会的正能量。其作品从细致入微着手,用她独特的眼光,以心为笔用情做墨,让朴实无华的文字产生出荡气回肠感慨。文章以真情感人,读完有非常真实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杨玲从事写作十余年,创作了数百篇生活小记,大部分文章在《中国国土资源报》、《新余日报》、《今日渝水》、《新钢每日新闻》等报刊杂志以及"新余女掌柜"、"袁河夜话"等公众号发表。《婆婆》、《大舅》等散文在《新余文学》刊登发表,受到很好的社会反响。 编辑制作:心在旅途
摄影:心在旅途、盘子女人坊
文中作者:雨梨 <p class="ql-block"> 心在旅途简介: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酷爱旅游,喜欢运动,痴迷于摄影,喜欢用镜头记录、发现并创造身边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自2015年从事摄影以来,有部分作品刊发在江西省摄影家协会、江西文艺、工人日报、中国摄影报等报刊及公众号。 </p><p class="ql-block"> 摄影观:心中若有景,处处皆可入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