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马健教授带领15级美术学(师范)专业赴龚滩古镇进行油画写生教学。感受自然,研习技艺,体验生活。
三十余年的师范专业技法课程的教学,始终纠结于目标与方式的探索。我的导师A•库斯米乔夫总结国立俄罗斯师范大学美术系的培养模式时认为:师范专业教学重要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精湛的技艺和形成个性化的风格,而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基础规律,“知其所以然”。这也许是区别与美院教学的突出点吧。因而在教学中强调油画的材料特性到技法规律的认知,了解不同形式风格的特点。经过孩子们聪慧的吸收和一段时间的研习,一些不尽成熟,但有思想的作品不断呈现出来。孩子们都是聪慧的,当他们清晰了自己的目标,努力了并有所收获,欣喜是自然的。欣喜之余向各位分享快乐,展示我们十天来的收获,也希望各位给我们提出真诚的意见。 先向大仙们介绍一下秀美的龚滩古镇吧。
龚滩古镇
龚滩古镇位于乌江与阿蓬江的交汇,隔江与贵州省沿河县相望,是土家族、苗族聚集地。
龚滩古镇是国内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滩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第一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龚滩古镇历史沿革
汉复县,三国蜀汉置,属涪陵郡。治所在今酉阳县龚滩镇。
西晋末废。
唐武德三年(619年)析彭水、石城二县,地置(洪杜县),属黔州。
贞观三年(629年)北移于洪杜溪。
麟德二年(665年)移理龚滩,即今龚滩镇。
宋嘉枯八年(1063年)废为寨。
清乾隆元年(1736年)酉阳改直隶州,龚滩设巡检司。
清末民初,龚滩设分县(龚滩县佐)。
1949年9月龚滩解放,成立了区政权。
2005年10月,龚滩古镇搬迁复建工作正式启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于2006年10月25日动工,2007年4月底完成移民搬迁,2008年4月底前完成复建。
2009年5月1日,复建后的龚滩古镇正式开放 龚滩古镇 碧水栏杆烟雨中, 渔舟唱晚微风拂。 白桥绿水黑屋顶, 石巷妇孺叫卖声。 晚歌丽影香拂面, 期许生在此山中。 写生活动过程 五小时的路程来到住宿的宾馆。 孩子们热情高涨 态度非常的端正。 晚上作业讲评、交流。 娱乐是必须的。最后一天去五A级景区“桃花源”一游。 缅怀陶渊明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初极狭,才通人。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遂迷,不复得路。 怪石林立,曲径通幽。 或高不见顶。 或巨石压顶。 收拾行装。 马健教授部分写生作品 马健同志写生中。 马健写生小品,900x700mm 马健写生小品,900x700mm 马健写生小品,900x700mm 部分学生作品 涂嘉玲作品,600x450mm 孙雅彬作品,600x450mm 侯佳怡作品,600x450mm 侯佳怡作品,600x450mm 王小慧作品,600x450mm 方玉丹作品,600x450mm 总结 通过此次写生深感本科教学需要脚踏实地。所谓“脚”是指学生的基本能力。“踏”即为真实的去做。“实”即实实在在的。“地”给学生一个“接地气”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师范专业的学生不仅自己要具备基本的基础能力,还要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支撑,才能够成为合格的授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