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深秋时节,野山部落一行35人,车行约400公里中午时分来到西距济南市大约90公里,东距博山区约20公里,位于淄博市和莱芜市中间的淄博市博山区石门镇。反向穿越镇门峪-博山空中草原-西厢村。 镇门峪水库 2016年深秋,悠悠碧水,清澜泛绿,待月西厢下,迎风半户开。 领队顶风冒雨研究线路 整合队伍,我们开始了此次特别的攀山穿越之旅。
秋雨中,踏着泥泞的山路,反向10公里穿越镇门峪-博山空中草原-西厢村 手机探路器 风雨中,山路泥泞,奋力攀登,安全第一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伟人的话反正我们是信了。 美女不慎滑倒 看个红叶容易吗?堪比红军长征路 第一个台地海拔600m,背景雨雾飘渺,高压线塔若隐若现。 雨暂停风骤起 “空中草原”,西厢到镇门峪的山岭上是厚实茂密的野草,被称为空中草原。深秋的草地萋萋。 海拔708米的二界碑前留个影 山脊比较平坦 跨山的高压线塔伴着山坡的梯田,仿佛圆舞曲 虽然今天天公不作美,甚至有些昏暗,风雨交加,乍暖还寒。但是我们依然兴致勃勃,我们依然收获着幸福和快乐。 放眼望去,远处的村落、山谷、丘陵尽收眼底,你的心境得到了放松,大自然揽入了怀抱,工作的劳顿、俗世的牵绊在山水之间得以释放。 在鼓励、帮扶、欢笑声中我们又爬到一座山顶,喘息过后大吼一声,感觉自己站在了山之巅,山高人为峰,又一次回响在耳边。
奇特的山石 冲顶 这就是著名的霹雳尖的三界碑
三界高山隐西厢,古朴静谧源流长。
空中草原望无边,天苍野茫疑蒙乡。
镇门秀奇赛江南,氧吧荫凉潺水淌。
唯盼深秋再来访,漫山红叶细徜徉! 风雨中登上海拔838米的博山最高峰 山顶望西北的齐长城残垣断壁 刚从山峰下撤时,山雾骤起,能见度极低安全第一,我们放满了步伐,相互招呼。 下山时,山路更加泥泞 山坡旁秋林 进村前,水沟边,百变头巾擦洗泥泞 经历几番甘苦,我们到达了本次穿越的目的地--西厢村。西厢村坐落于四面环山的山谷中。 “西厢”是博山区石门镇的一个村庄,始建于明朝。位于淄博市博山区西,北石门镇镇政府驻地西南7.5公里,博山、章丘、莱芜三地交界处,地处山区,山势多峻险之处。 因1998年淄博日报的一篇专稿《发现西厢》而声名远播。
曾听说过一段有关西厢的传说。说的是清顺治年间,有兄弟二人流落至此。深山幽谷中美丽的景色吸引了他们,二人取石建房居住下来。开荒种粮,养鸡、羊于山前山后,发现山前居住也很怡人,在山前也建了住房。
后来两人娶妻生子,哥住山后,取名西厢;弟住山前,取名东厢,也就有了今日的西厢村、东厢村。 西厢村,是一个休闲避暑的圣地。盛夏的气温比城区平均要低7--8度,村子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春天山花烂漫,各种山野小花点缀于蜿蜒的进村小路两边和房前屋后,随手就可以摘的香椿芽和花椒芽到处都是。夏天山间小溪欢快奔腾、悦耳动听,各种鸟鸣和蝉声交相辉映,彷如置身于世外仙境。
秋天整个村子都被金色的柿子、红彤彤的山楂、火红的枫叶,以及不知名的或黄或红的树叶描绘成一幅美丽的油画。 村子由于偏远难行,年轻人大多已迁走,很多房舍已经破败,让人感觉就是到了一处战后遗址。随着近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两种思想也在这里激烈交锋,原居民的老宅多被一些成功人士买走。山里的年轻人厌倦了这里的寂寞、清贫,而成功人士却看上了这里的宁静、美丽。过路的我们看到了这种时事变迁。
这处宅院就是被改造的民宿。 西厢村是个长寿村。过去因村落地处山里,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有多名百岁老寿星。据了解,村里最年长的是朱李氏老太太,活了107岁。老太太生前100岁时还照样下地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据西厢村民介绍,朱李氏老人从嫁到西厢村到去世,就没有走出过大山。 据西厢村村委介绍:不算外来居住户,目前在西厢村常住村民为80多人,80至9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30多人。 西厢”过去是有名的贫困村,也正因为如此,这里的生活环境等基本保持了原生态状态。青翠的松柏一树树一丛丛,满山遍野。西厢村地处山谷中,山上植被较多,山中植被所贮藏的雨水化作了涓涓小溪,溪水清澈甘洌,由南向北贯穿全村,也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三孔桥 西厢村有一种静谧淡雅的美,建筑全是就地取材,石头房子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小桥流水,村中心的老松柏见证着村子的历史和沧桑。由繁华都市来到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你心底会有一种鲜明的对比‘繁华--萧条’。 村里的房子大多是用山石板砌成的,巷道很窄,石屋高大而沉重的阴影投在不足两米宽的石巷里,仿佛是把上几个世纪的时间都凝固在了这山村石屋群中。即使是在强烈的阳光中,成群的青灰色的石屋也给人凝重、苍凉的感觉,那感觉来自石屋本身的质感,来自山村远离尘嚣的古朴,也来自长年居住在此的山民那板石一般坚韧的生命力。 这条路就是村里唯一的一条路
2016年9月6日,集陶瓷艺术、山居建筑、自然环境为一体的博物馆——淄博在堂鱼盘博物馆在群山环抱的博山区西厢村举行开馆揭牌仪式 秋日的山庄被金色的柿子、红彤彤的山楂,以及不知名的或黄或橙或红的树叶描绘而成,浓妆淡抹,如斯美卷。
。 山楂红满地 进村大门 迎一路烟雨,采一曲秋日,织山岚为裳。
傍晚时分到达西厢村入口处,结束了3各半小时的风雨穿越。
因为水平有限,介绍的粗枝断叶,并不能把美景全部叙述出来,只有驴友能自己置身其中用心体会。
部分图片借用同行友友的美照,在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