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影《李双双》人物冲突模式

Frankly Speaking

1962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李双双》塑造了性格火辣的李双双一角,在拍摄时导演鲁韧就对李双双貌似疯癫的性格是不是会“丑化劳动阶级”有些拿不定主意。但是片子拍出来,群众以及总理都很喜欢,可是后来确实被四人帮冠以“抹杀阶级斗争”“中间人物论”的称号。 仔细看《李双双》,就会发现的确没有阶级斗争,因为根本没有对立阶级。影片的模式其实是先进与落后两大阵营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恐怕正是因为电影表现的冲突矛盾其实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所以为了使说教更温和,采用了所谓“轻喜剧”的叙述方式。 影片主角是李双双和孙喜旺。李是先进代表,孙是落后典型。李双双对落后分子的改造就是从自己的丈夫开始的。 首先,是家庭事务层次的。李双双赌气不给孙喜旺下面条做饭,在被妻子关到门外,有看到妻子的意见被老支书青睐后,孙喜旺就开始给双双煮面条了,虽然味道不怎样。 其次,是社会事务层次的。在双双的鼓励下,喜旺当上了记分员,又在投机取巧后被揭发,最后自己终于站稳立场,没有听从孙有和金樵的建议去贪污运西瓜的钱。 最后,是精神层次的。喜旺从讲人情,袒护朋友,到最后主动站出来,去规劝金樵,指出他的缺点。这对他来说是需要有很大勇气的。而李双双对他的改造也就此宣告成功。 影片开头,孙喜旺从桥上把衣服丢给桥下的李双双去洗,结尾,却主动帮助走在身旁的李双双提口袋。这个细小的情节其实已经透露出孙喜旺的变化,在妻子的教导下“变了”。 影片为了丰富这对人物的故事,还分别为他们设置了不同的“盟友”,并编织出不同的矛盾冲突。 以李双双为首的先进阵营,还有老支书、老进叔、二春和桂英。他们每个人都跟李双双构成支持或被支持的关系。 李双双记工分的意见被老支书采纳,孙喜旺离家后,老支书是第一个过来探望的,并且晓之以理地告诉李双双不必难过。 老进叔是首现发现孙喜旺等人撒肥料不认真的人,并告诉了李双双:开会时,也支持李双双的意见不应该随便给干部救济工分;甚至在孙喜旺还犹豫不定要不要回家时,也是他一直催促他快点回家看看他的队长老婆。 可见,这两个老一辈的人都对李双双表示大力支持和肯定。 二春和桂英是村里的年轻人,热衷参与劳动,又发展出了感情。影片的另外一条辅线就是这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二春在修水渠的比赛中输给了李双双,桂英在回绝父母给他城里说的对象时,搬出双双当救兵。两人都对李双双有敬佩的感情,而双双也总像红娘一样给他俩人穿针引线。就连两个人闹了矛盾又和好时,还是双双起的关键作用。当有人对双双有微词时,这两个人也都能站出来为李双双说话。这两个人可以看作是先进阵营的年轻力量。 另一方面,落后阵营的人物关系也很分明,一共两对夫妻,孙有和孙有大娘,金樵和大凤。影片为了树立李双双的形象,分别叙述了李双双与这四个人分别产生的矛盾,然后有一个个使他们转变。 孙有大娘因为偷公社的木板子,在影片开头就与李双双街头对骂。大凤因为劳动不认真评工分评得低也与双双发生口角。 金樵记工分不认真,又想要救济工分,这都是双双对他很有意见的地方。孙有,作为家境稍富裕的人,却总是想出投机取巧占便宜的事,比如开汽车撒肥料,运西瓜挣外快,还贪图要女儿说个城里的媳妇。这些都遭到了双双的反对和批评。 而这几个人又分别作出了转变,尽管这些转变大多显得毫无依据或生硬做作。孙有大娘看到女儿和二春一起投入生产,就默许了这门亲事,还帮二春递锄具。大凤怀孕时丈夫离家后,听到双双说会照顾她,竟然一下子就感动地一同参加劳动了。金樵也受到了孙喜旺的感化,孙有的转变不是很明显,只是听孙喜旺说话时,尴尬无奈地拍着额头。 当落后阵营全都在不同程度上转变后,影片就自然地进入了尾声。这其实就是这类影片的核心模式,“帮助落后分子进步”。 其实,在同时期的很多冠名“轻喜剧”的电影,也大都有意无意地使用了类似的模式。例如,《大李小李和老李》。影片的主要线索就是以小李为代表的先进阵营,拉拢大李,帮助老李和大力士代表的落后阵营参加体育运动。《护士日记》简素华不顾男友反对,来到一个工地医务站,受到工区主任的支持,站长莫家彬和护士顾惠英也在影响下逐渐改变了工作态度,提高了工作质量。 反观带有明显阶级斗争的剧目,几乎清一色都是正剧,没有所谓的轻喜剧。笔者相信,这不仅仅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