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010101"><br></font><font color="#010101"> 如果自然界也有思想,那么初冬的大兴安岭应该是位悟者,于心灵,于态度,于性情,于智慧。</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通达之悟。大兴安岭的山照南方人看来,那是称不得山的,应归于低丘岗地之类,绵长、浑圆、舒缓。这许多的山岭横卧在广袤的“平原”之上,像是一条条打盹的巨龙,流畅而清晰,真个儿有别于南方“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的景象。在繁华已失的初冬,放眼望去,“天空空兮渺无垠,宙阔阔兮无始终”,怎一个空阔了得!这也许就是大兴安岭的心灵境界吧。“知游心於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这般似有似无、似大似小的领悟,还有什么拿不起、放不下呢?“立身长坦荡,处世自开心”,兴安人的真诚、豁达与快乐,该有几分是自然的基因吧?!</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包容之悟。最能检验一个人德行的,大概是得意之时;而最能检验自然界涵养的,应该在落叶之季。初冬的大兴安岭,丰富而内敛,敦厚而慈爱。黄的、黑的、白的、灰的、绿的……辉煌的、灿烂的、蓬勃的、凋零的、枯萎的……静卧的、站立的、流淌的、游动的、高飞的……应有尽有,得其所哉。虽是寒冷蚀骨,但大兴安岭“欲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可谓万物有情皆长养,兴安无地不包容,这就是态度。相对和风细雨之下的万木葱茏,这种严寒包裹的各得其所也许更应该赢得一份敬意。“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生生不息的大兴安岭,赢的该是胸怀!</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自在之悟。正如生活在地球感受不到旋转一样,大兴安岭的林区只有景物,没有时间,或者是找不到时间的意义。蓝天、白云、远山、草地、树木、牛羊、小溪、残雪……或远或近、或直或立、或静或动,或曲或展,一切都那么悠然自得,一切都那么轻松安宁,真的是自在从容、拘束无碍,这便是真性情。相比之下,陶公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未免局促、小气、刻意了些。“身心放下有余闲”,初冬的大兴安岭,致虚极,守静笃,无得无失,无生无死,好一个了脱自在!“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安享岁月静好的兴安人,知天乐,无物累,到底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朴真之悟。所谓大道至简,所谓知易行难,初冬的大兴安岭到底是繁华落尽,“物物般般都放下”,返璞归真了,这是度尽风华雪月之后的大智慧。真的是状态,真的是色彩,真的是心志,真的是性情。当归根、复命之时,也许就是绝圣弃智、抱朴守拙了。看那透明景物,除了空气清新,应该还有心地纯洁;看那金色闪耀,除了生命顽强,应该还有仁爱滋养;看那漫天雪舞,除了气象变化,应该还有性情真诚;看那叶落草枯,除了自然法则,应该还有视死如归……不谢生机,不拒凋零,安然自若,质朴示人,如不是历经云雨沧桑,又何来这份敦厚若朴、璞真弥坚?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也许就是生活最好的诠释!</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开悟的大兴安岭哟,不仅是耐看,而且值得深交啊!</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前不久到内蒙古大兴安岭交流学习,有感于其事物、人物和风物,今得空作小文以记之。)</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