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 洛阳简介 》</font></b></h1> <h3><font color="#010101">洛阳,因居于河南西部的洛河北岸而得名(北为阳)。她是东汉陆上丝绸之路的东起点(唐寺门;西汉起点在西安),2011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称号。<br>洛阳最早建于夏朝(二里头遗址),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在此定都,都史达1529年,有“十三朝古都”之称,与西安、南京、北京并列为中国四大古都。<br>现代的洛阳,以牡丹、龙门石窟、白马寺等历史文化遗产而闻名。<br>洛阳全境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下辖八县一市六区,属中国特大城市之一。</font></h3> <h3>1、斟鄩(zhēn xún),夏都(二里头);</h3><h3>2、西亳(bó),洛阳商代的古称;</h3><h3>3、周成:周成王,姬诵,周武王姬发之子,在位21年。继位年幼,周公旦辅政;</h3><h3>4、汉魏洛阳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的都城遗址,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约15公里;</h3><h3>5、隋唐宋洛阳城:建于隋炀帝(605年),沿用530年。</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 白马寺 》</font></b></h1> <h3><font color="#010101">中国第一古刹,第一官办寺院,4A景区。<br>建于东汉(公元68年,即汉明帝刘庄永平十一年)。现存遗址为元明清,内存大量元代夹纻[jiā zhù]造像,弥足珍贵。<br>(注)夹伫:古塑像工艺。先制泥胎,干后复涂漆贴麻,弃泥胎即成。柔和、逼真、质轻,又称“行像”;公元57年刘庄继位,58年为永平元年(问题:为什么刘庄继位与永平元年相差一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汉明帝刘庄 永平求法》<br>最早的信佛帝王,东汉第二位皇帝。<br>刘庄佛缘源于一梦:永平7年(公元64年),刘庄梦见金神,头放白光,次日解梦,说神为“佛”。65年刘庄派使臣蔡音、秦景到西域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取经,史称‘’永平求法‘’。<br>使臣在大月氏遇到天竺高僧迦什摩腾和竺法兰,邀至汉,并白马驮经42章和佛像、舍利。<br>永平10年(公元67年)四人抵洛,次年刘庄令仿天竺[古指印度、巴基斯坦一带]样式修建了“白马寺”,供二位高僧译经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汉光武帝刘秀坟》 <br>位于孟津白鹤铁榭,古谓原陵,当地亦称“汉陵”,俗称“刘秀坟”。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br>汉光武帝刘秀坟,为何头枕黄河脚蹬邙山?<br>据说,刘秀本打算在邙山顶建陵,临死之日,儿子哭问何处安寝,刘秀说:父皇我命中缺水,你把我葬在黄河岸边吧。谁料这儿子刘庄一辈子不听老子话,这会儿良心发现说:父皇放心,不孝儿这次一定照您的意思办!可怜刘秀哭笑不得,呜呼哀哉。 <br>这只是猜测,事实上,刘庄并非这般不孝,如白马寺就是他投资兴建的。“不以山为陵,陂池以裁水”才是刘秀的本意。<br>两千年来,黄河数次易道,刘秀坟却一直居安无恙。[注:陂池(bei chi),意沼泽]。<br>北邙何垒垒,高陵有四五。借问谁家坟,皆云汉世主。——张载《七哀诗》(西晋)<br>西汉首都长安南北十一帝王陵,东汉首都洛阳南北也十一帝王陵墓。前者,无论是陵园规模、墓主身份都十分清楚,可后者缺乏完整可靠的信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西游记‘’中白马的由来》<br>白马寺建于东汉(公元68年),而唐僧取经是在唐朝,从西域回唐已是公元641年以后了,比前者晚了至少573年。<br>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以唐僧取经为素材,借用‘’永平求法‘’的真实情节而创作的文学作品,虚构必然其中。玄奘取经确有其事,但如何驮经正史无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玄奘的身世》<br>公元600年,玄奘生于洛阳偃师陈村。原名陈袆,5岁母逝10岁父逝,被僧哥带入白马寺。<br>公元612年国考,陈袆从数百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是当年27名入选僧人中最小者,法号玄奘。<br>佛教中最高学位是三藏,是遍通经、律、论三藏者的学位。玄奘得此称号仅24岁。<br>公元626年冬,玄奘向政府申请出国留学,唐太宗(李世民)不理会。公元627年秋,27岁的玄奘混入灾民中偷渡出关。<br>玄奘在瓜州(甘肃西北)讲经时,一位叫石磐陀的胡人请受戒,自愿当向导,学者认为,此人就是孙悟空原型:第一个弟子且为向导,悟空与其吻合;剃度后成了胡僧,孙悟空俗称猢狲与其接近。胡人没像孙悟空一样坚持到底,一次未遂谋杀后一去不返,从此玄奘孤身一人……<br>茫茫戈壁,玄奘四天五夜滴水未尽,一匹枣红瘦马把他带到了泉水旁边。<br>走出戈壁,玄奘来到高昌国(今新疆哈密),国王鞠文泰与玄奘结拜,希留身边,玄奘绝食4天,鞠文泰只好放人,且提供了丰厚物资,玄奘有了自己的团队,达30人。但随后的一场大雪崩夺去了多数人性命,只有两弟子和玄奘侥幸存活。<br>公元630年夏,终达印度,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学习。<br>公元641年玄奘回国,按他与鞠文泰约定,要在高昌国停留三年,但在东归徒中得知,高昌王鞠文泰已不在人世...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九华山 玄奘寺》<br>南京玄奘寺位于南京城区九华山。<br>1942年11月初,侵华日军在南京大报恩寺发现塔基一座,内藏五色珠骨17粒,经鉴定为玄奘大师顶骨。<br>日本人企图将顶骨舍利盗回日本。次年春,由于报刊披露而激民愤。汪伪政权被迫与日交涉,终将一半顶骨留在南京,并于1944年在九华山修三藏塔安放。</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 关 林 》</font></b></h1> <h3><font color="#010101">关林庙,建于建安25年(公元220年),是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br>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位于洛阳老城南7公里关林镇,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国家4A级旅游景区。<br>关林按照宫殿形式修建,总面积约百亩,古柏苍郁,殿宇堂皇,隆冢巨碑,气象幽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三国鼎立》<br>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天下各路诸侯联军讨伐,便有三国。<br>三国是我国历史上的比较著名的一段时期,自赤壁之战(公元211年)起,至西晋统一中国(公元280年)止。期间,曹氏魏国、刘氏蜀国、孙氏吴国三国鼎立,故称为三国时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赤壁之战》<br>是中国历史上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br>公元208年7月12日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湖北赤壁一带大破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br>赤壁之战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战事。<br>兵力:联军5万/曹军20余万。<br>伤亡:曹军“伤亡过半”,多为荆州降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诸葛亮(181—234)》<br>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br>诸葛亮早年在南阳隐居。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问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提出:首先夺荆作为根据地,联合孙权,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统一全国。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br>诸葛亮辅刘备,联孙抗曹,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br>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勤勉谨慎,大小政事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孙权背信 关羽麦城 曹操葬羽》<br>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起襄阳战役,斩庞德,擒于禁,兵震朝野。<br>建安25年春(公元220年),孙权背叛孙刘联盟,出兵偷袭荆州,关羽退走麦城,突围时被孙权部将擒杀。<br>孙权恐刘备起兵寻仇,便将关羽首级连夜献给当时在洛阳的曹操,企嫁祸于他。<br>曹操识破孙权计谋,又敬重关公忠义,刻沉香木续为躯,以王侯之礼厚葬关羽于关林。</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 龙 门 》</font></b></h1> <h3><font color="#010101">《龙门石窟》<br>石刻艺术宝库,5A级景区,位于洛阳市南郊12公里伊水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br>龙门石窟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br>2000年龙门石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br>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北魏 孝文帝》<br>北魏(386年~557年),是北朝华北的第一个王朝,493年起迁都洛阳。<br>洛阳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一生最重要的功业之一,缘由有三:<br>第一,倾慕汉族文化;第二,统治中原;第三,解决粮食供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武则天与卢舍那佛》<br>诸多石窟佛像中,以奉先寺的卢舍那佛给人的印象最深刻。<br>奉先寺也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的露天摩崖大龛。它兴建于唐朝咸亨三年(672年),花费四年时间才完成。佛龛南北宽36公尺、东西深41公尺,雕有11尊佛像。主佛卢舍那高17.14公尺,面容丰腴饱满,端庄慈祥,修眉长目,嘴角微微上扬,使整幅面相不但流露出智慧的光芒,也流露出卢舍那佛对人间的关怀。<br> 据《造像铭》记载,奉先寺兴建时,武则天曾“助脂粉钱两万贯”,同时亲自参加了卢舍那佛的开光仪式。还有一种说法是,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曾经在奉先寺召见群臣。<br> 有一民间传说:1300百多年前负责建造奉先寺的唐朝石雕匠师,在构思如何雕凿卢舍那佛容颜时大伤脑筋,后来灵光一闪,偷偷以武则天做为模特儿,所以,现在大家所看到卢舍那佛含蓄优雅的笑容,正是武则天的微笑。</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 隋唐遗址 》</font></b></h1> <h3><font color="#010101">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是隋、唐、五代以及北宋的都城,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以及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它主要由宫城、皇城、郭城、东城、含嘉仓城、上阳宫、西苑、离宫等8部分组成,占地47平方公里。<br>隋唐洛阳城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都城,但它的轴线建筑,却是世界历史上最恢宏的建筑群。自定鼎门至龙光门,南北长7公里,相继建有十多座规模宏大的建筑,即定鼎门、天津桥、天枢、端门、应天门、乾元门、乾元殿、明堂、天堂、贞观殿、徽猷殿、玄武门、曜仪门、圆璧门和龙光门。据史料记载,其中仅明堂、天堂和天枢的高度就分别达到73.5米、120米和31米。由此可以想象隋唐洛阳城轴线建筑是何等宏伟壮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武则天 明堂》<br>是唐垂拱四年 (688)武则天在洛阳主要宫殿乾元殿址附会古代明堂制度建造的殿堂,供布政、祭祀、受贺、飨宴、讲学辩论之用,是唐代著名大型建筑物。相传建造明堂始于黄帝时,是祭祀上帝的建筑,《周礼》称之为明政教之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武则天 天堂》<br>作为一座建造于宫城区内的大型皇家礼佛建筑,是唐·武周时期佛教文化、宫廷典章制度规范的集中体现,唐·武周时期,佛教文化与现在我们所接触到的佛教有很大不同,带有密宗色彩的宗教建筑、宗教仪式、宗教法器、宗教文化得到了高度的体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隋唐宫城南正门 应天门》<br>隋唐洛阳城是隋唐两代东都,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重建于唐高宗显庆元年。应天门为宫城的正南门。<br>应天门遗址位于洛阳市都城博物馆和洛阳日报社之间, 定鼎南路从门址中部穿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隋唐郭城正门 定鼎门》<br>世界文化遗产,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的正门,隋初名建国门,唐更名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上著名的“七天建筑”之一,又称“天门”,定鼎门内的街道称为“天街”。<br>公元605年即隋大业元年,为进一步控制关东和江南地区,隋炀帝杨广敕命(chi ming,意诏书)营建东都,每月征全国工匠200万人,次年正式迁都洛阳,成为第一个通过定鼎门的皇帝。<br>之后,定鼎门相继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洛阳外郭城正门,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渐废弃,定鼎门作为郭城南垣正门的时间长达530年,是中国古代用时最长的都城城门。<br>周武王当年迁九鼎于洛阳,也是从此门而入 。</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 散 记 》</font></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扣马村 会盟台</b></font></h3><h3>马上就要到偃师地界时,路北一个破烂不堪的寨门,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会盟台所在地。据村里人介绍:会盟台的碑不是古迹,是前些年拍摄:《五男二女》电视剧时所立。看着这个大不过20多平方,高不过1米的土台,我真的不敢相信,这就是:八百诸侯会孟津的遗迹?圆圈寨门倒是有点古代的韵味,可缺砖少瓦的窘境,实在让人难以置信:这就是威名显赫的“会盟台”吗?</h3><div>历史记载:孟津早在夏时是孟涂氏的封地。孟津在洛阳北,是古代黄河上的一个重要渡口。相传<font color="#ed2308">武王伐纣(周,前1046年)</font>,八百诸侯会盟于此,所以称为“盟津”(津吗,就是渡口的意思。)以后逐渐演化为“孟津”也称“治戎津”、“富平津”,古代的大渡口就在这里。</div><div>近几年,会盟镇学习外地经验,利用黄河滩地,农民种植的莲藕,搞了个“荷花节”不管规模形式和档次怎么样,毕竟也在搞旅游,想让乡亲们致富。可我们非常难以理解:近在咫尺的“会盟台”为何不加以利用?孟津的县名,来之会盟台,可我们却不知道保护和利用,真的让人不解啦?看见斑驳陆离的寨门,看见会盟台搭建的现代凉棚,我无语了,难道我们的领导真的不懂历史吗?</div>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孝文帝 冢》</font></b></div><font color="#010101">长陵,位于今天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官庄村南。现存两个大型封土,大者高35米,底部周长141米;小者高23米,底部周长110米。两冢相距约100米,当地俗称"大小冢"。<br>大的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陵墓,小的是他第三位皇后文昭皇后高氏的陵墓。<br>关于孝文帝怎么死的,有说孝文帝是因皇后出轨气死的。即冯润与高菩萨的奸情被孝文帝知道了,孝文帝肝肠寸断,伤心不已加上旅途劳累,最后病倒死于途中。</font></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九龙台》</b></span></div><font color="#010101">曹操的点兵台。原来是一座高台,有台阶百级,占地约5000平方米,外面砖砌,内用土夯实,有长长的砖台阶。上面建有三,四进殿房,院舍,戏楼等,跨院有水井。解放以后,因九龙台在战争中损坏严重,在建设过程中被全部拆除,遗址现在也无痕迹。</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九龙台详址:瀍河西岸,九龙台街路南,市第三建筑公司第一分公司场院中。</font></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关羽 勒马听风》</font></b></div><font color="#010101">在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二月间,刘备以金蝉脱壳计,离开曹营,占据徐州。曹操带兵前去征伐,攻陷徐州。刘备逃往河北,投靠袁绍;关公保着二家皇嫂,被俘到洛阳。关羽和二位皇嫂在曹营日夜挂念大哥刘备和三弟张飞。这一天关羽为了探听消息,骑马来到缠河东岸。看到曹操正在九龙台上点兵,他就勒住战马,想听听风声(曹操的军事情况)。</font></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洛阳老城十字街》</b></font></div><font color="#010101">即老城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这四条街交汇的区域。近700年,老洛阳城的布局就是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十字街一直是老洛阳城繁华的中心。</font></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孔子问礼》</b></font></div><font color="#010101">公元前523年,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请示当时鲁国的国君。得到鲁国国君的批准后。派遣一辆二马拉的马车、一书童、一驾员,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周国。<br>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彻夜长谈,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在周国呆了数日,孔子向老子辞行。老子送孔子到当时的宾馆之外说:“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br>相关详址:<br>1、老子故居位于今洛阳东关瀍河东岸,洛阳市第二十四中家属院院内,其门外侧西墙上原镶有石碑,上有"老子故宅"四字。<br>2、2005年3月,在市二十四中家属院南院一处民宅废旧墙体内,曾发现"孔子西向问礼行车地"碑一块 。<br>3、今洛阳东关大街文庙旧址前,还保存有"孔子入周问礼"碑一通。 </font></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宋太祖赵匡胤》</b></font></div><font color="#010101">(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八孔窑,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是后周检校司徒赵弘殷的次子。</font></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洛阳纸贵》</b></font></div><font color="#010101">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争相传抄左思《三都赋》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br>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font></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铁谢羊肉汤》</b></font></div><font color="#010101">1910年11月,“铁谢李氏羊肉汤馆”在创始人李西连家门前开张。<br>解放后,在第二代传人李正本和第三代传人李松的潜心经营下,铁谢羊汤成为洛阳品牌。<br>第四代传人李亚飞的爱人介绍说:羊一定是山羊,当天宰杀当天下锅;调料是从四川、云南等地购回精心配比泡制的;最重要的技巧当属熬汤,火候、时间、下锅、起锅等都必须凭祖传经验进行才能达到特有的效果。</font></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河图洛书》</b></font></div><font color="#010101">相传,上古伏羲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br>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br>《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font></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周公》</b></font></div><font color="#010101">周公(西周,前1100年左右),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四子,周武王姬发弟,两次辅佐武王东伐纣王,制作礼乐。<br>因其采邑在周(采邑,国君封给卿大夫的田邑;周,今陕西岐山北),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br>周公一生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br>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贾谊评价周公: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font></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洛阳牡丹》</b></font></div><font color="#010101">牡丹的人工栽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br> 洛阳牡丹演化的结果,使得牡丹的观赏价值大大提高,但也造成了牡丹有性繁殖能力的降低。<br>洛阳牡丹的花色甚丰,属红色系的204个,白色系67个,粉色系133个,黄色系11个,紫色系69个,蓝色系26个,绿色系4个,黑色系20个和复色系4个,总计538个。<br> 1957年成立了洛阳牡丹调查研究小组,1982年9月,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定牡丹为洛阳“市花”,并决定每年4月15~25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font></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洛阳 丝绸之路东起点》</b></font></div><font color="#010101">丝绸之路,一条古代贸易交流路线,是穿越中亚、翻过帕米尔高原、抵达西亚的线路。<br>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br>陆上丝绸之路,西汉以都城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汉以都城洛阳为起点,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br>海上丝绸之路则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亚、南亚、非洲、最后到达欧洲。<br>2014年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洛阳杜康酒》</b></font></div><font color="#010101"><div style="text-align: left;">杜康村位于洛阳市南汝阳,相传造酒大师杜康在此造酒。</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据传:杜康是周朝大夫杜伯的后代,当年,杜伯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周宣王杀害,杜康为避灾,逃到杜康村做牧羊工。放牧时所带的秫米团常剩一半,便将扔进附近的桑树洞中。春去秋来,桑树洞中已经积满了秫米团。一天,杜康又去扔剩饭时,闻到一阵扑鼻的芳香,并隐约见有许多透明的液体从树洞中流出。杜康尝后十分甘美,精神爽朗,于是便不断研究,酿出了秫酒。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尝到杜康酒,将其定为宫中御酒,并封杜康为酒仙,赐杜康村为“杜康仙庄”。</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魏武帝曹操《短歌行》:</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慨当以慷,忧思难忘,</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何以解忧,惟有杜康。</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李白《月下独酌》:</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注:诗人有酒无亲,只好邀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来做伴)</div></font></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洛阳水席 与 牡丹燕菜》</b></font></div><font color="#010101">与洛阳牡丹、龙门石窟并称为洛阳三绝。<br>水席之水有二层含义:一是以汤水见长;二是吃完一道撤一道,像流水一般。<br>正规的水席共设24道菜,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 4个压桌菜,菜多用青花海碗盛放。上菜顺序也极为考究,且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br>水席中的头道热菜叫牡丹燕菜,已有1300多年历史。相传,武则天居洛阳时,东关下园韭菜地里长出一个几十斤的大萝卜,菜农认为是神奇之物,献给了女皇武则天。御厨师把它切成丝、拌粉清蒸,配以鲜味汤汁。女皇吃后,称其味异常鲜美,大有燕窝风味,赐名“燕菜”。<br>1973年10月,周恩来总理陪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参观。著名厨师王长生、李大雄精心制作燕菜招待二位总理。总理一连要了两道,食后同声称赞。因菜中雕有牡丹花,故周总理风趣地称为“牡丹燕菜”。</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