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行~二战风云

戴艺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九月二十六日,结束了莱茵河之旅后,我们夫妻俩登上了前往东德的列车,开启了这次🇩🇪之行最重要的自由行程,德累斯顿、柏林和离波兰克拉克夫城不远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寻找未知的答案:德国,一个曾经从‘’辉煌‘’走向耻辱后能够再次辉煌的根基在哪里?</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从科隆乘火车六个小时后,东德自由行的第一站德累斯顿到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德累斯顿,号称“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 是萨克森大公,1870 年仿照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的建筑风格与城市布局建立起来的。整个城市建筑具有其他德国城市少见的巴洛克浪漫风情,德累斯顿也以生产精美的瓷器而著称。在很长时间内,这个一度是德国第三大城市的德累斯顿,被认为是德国境内最具魅力的城市。在文化鼎盛时期的18世纪,也是德国东部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德国重要的科研中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易北河上最知名的奥古斯特大桥,连接着德累斯顿的老城和新城。而著名的景区都在老城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走进老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德累斯顿歌剧院,这是德国极重要的歌剧院之一,原名森帕歌剧院是19世纪同名建筑师GottfriedSemper的杰作之一。其歌剧院堪称世界剧院之翘楚,与维也纳大歌剧院相媲美,声誉远播。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曾在这里生活,席勒和歌德也曾长期在这里居住,并进行文学创作。歌德的著名歌剧《浮士德》就是在德累斯顿创作完成的。史特劳斯、韦伯等音乐巨匠,都曾在这里演出过。1869年森珀歌剧院被大火烧毁,1878年又重新设计修建成现在的模样。歌剧院在1945年被盟军炸毁,之后又按原样重新修复。1985年第三度重新开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歌剧院的四周环抱着无数座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皇宫与教堂,没有想到,原来这里的景点如此集中,走过世界上无数个名胜古迹城市,大都是一天内来回疲惫地奔波,在距离较远的景点之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记得前几天在去莱茵河的火车上,遇到两位🇨🇳留学生。在交谈中,说起要计划去慕尼黑,他说不咋样,可是一说到德累斯顿,他立刻兴奋地说:‘’那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此时我真的体会到他的评价,真是名不见经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夕阳的照耀下,眼前的建筑色彩真是与众不同,她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沧桑岁月。德累斯顿是一个命运多舛的悲情城市,历史上曾遭受过多次毁坏: 1491年遭受火灾;1760年遭到普鲁士军队的炮击;1849年立宪主义者的五月起义;1945年2月又遭到盟军的猛烈轰炸。</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 虽然经历了千百年的狂风暴雨的涤荡,但是这座城市却没有倒下,依然完美地屹立在我的面前。以圣母大教堂为中心,向整个城市辐射开的茨温格王宫、萨克森州立歌剧院,晨光和暮色里熠熠浑厚豪迈的建筑风格,仿若烧焦煤炭般的色泽,沧桑浑厚如岁月堆积的尘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由于🇨🇳对德累斯顿历史介绍的很少,所以在国内参团去德国,很少有到德累斯顿,就连在德国当地参团队也很少,所以这次我选择了自由行。要问我为何钟情这个城市?那是来自这部电影《空袭德累斯顿》:讲述了在二战即将结束的前夜,发生在德累斯顿一所医院内,一位女护士和一名参与大轰炸受伤的英国🇬🇧军官的爱情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影片结尾:男友牺牲了,女护士站在那座已经被炸毁的圣母⛪,前方屹立着一块冒着烟尘的巨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于是我开始寻找关于这次德累斯顿大轰炸的资料。1945年1月,随着反法西斯盟军在东西两线的节节胜利,欧洲的制空权已掌握在盟军手中,作为德国军工生产重要基地的德累斯顿,就成为盟国空军集中攻击的重点目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45 年 2 月 13 日晚,796 架英国皇家空军的兰卡斯特式轰炸机对德累斯顿进行狂轰滥炸,投下 2700 多吨炸弹。德累斯顿的建筑几乎都是木质结构,顷刻之间便陷入一片火海。据后来统计,这片火海面积达二十平方公里。约三小时后,300 多架轰炸机再次进行轰炸,这次轰炸的重点是城区的东部和南部,有大量侥幸逃脱第一波轰炸的市民,来到这一地带避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第二轮轰炸结束后,多达三万多名德累斯顿市民被炸死或葬身火海。第二天,431 架美国空军的 B-17 型轰炸机再次对德累斯顿进行地毯式轰炸。美国飞机所载炸弹以及炸弹的威力都高出英国空军。在美国轰炸机长达一小时的密集轰炸后,德累斯顿作为一个城市基本从地图上被抹去,整个城市几乎没有一栋完整的建筑,四分之一的市民即七万多人被炸死或烧死。<br>  很多德国学者认为在这次轰炸中的死者人数高达十五万至二十万之间,超过日本长崎市死于美国原子弹爆炸的人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英国史学家弗雷德里克·泰勒曾说:“德累斯顿被毁具有史诗般的悲剧性。这座象征着德国巴洛克建筑之最的城市曾经美得让人惊叹。而纳粹期间,它又成为德国的地狱。在这个意义上,就20世纪的战争恐怖而言,德累斯顿轰炸事件是一个绝对带有惩戒意味的悲剧”。<br>  了解了这段历史,触动了我一定要去这座悲情城市看看的愿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携程网上预订了德累斯顿城中心的希尔顿酒店,到达后发现就在景点里,一出门正对的就是影片《空袭德累斯顿》里的圣母⛪️。四周步行不到十分钟都可以到达各个景点,歌剧院、皇宫、美术馆和著名的珍宝馆,对于我们自由行的游客来说真是太棒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来到这里的游客,老外不少,亚洲面孔中,🇯🇵和🇰🇷最多,中国组团基本不来德累斯顿的,有来的大约都是自由行。在德国的每个景点都能看到,在老师的带领下,到现场上课的德国孩子们。说真的,我真羡慕他们,而为国内同样年龄的孩子们感到悲伤,因为他们从小就很少接触历史,甚至在这方面,有的孩子就是个文盲。<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二战末期在1945年2月15日德累斯顿空袭之后,由于整个城市大量的热量,圣母教堂最终倒塌了,仅剩下13米高的一截残壁,成为了战争与毁灭的纪念碑。如今它就竖立在圣母教堂前面的广场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一群艺术家们组成的民间组织提出了“唤起德累斯顿”口号,呼吁重建圣母规模,于是教堂开启了募捐活动,参与人数超过了7000,慨解囊的捐款者来自德国各阶层。<br>  到了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以后,曾经参与轰炸德累斯顿的英国人也开始募集捐款。此后德累斯顿恢复了市场经济,陆续投入高达1亿3千万欧元的支持,重建恢复了许多伟大的建筑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新圣母教堂在战前原址的废墟上开始回复重建,还原历史遗迹。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也展现出德国🇩🇪人的精湛技艺。<br>  建筑师利用当时十分先进的三维计算机技术。 市民都十分热衷于重建“老德累斯顿”式的技术,对照仅存的一些老照片和每一块残留的碎石建筑,再结合文字记载和幸存者的回忆开始了修复进程,以达到最完美的复原效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要完美地还原1726至1743年就建成的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设计师们提出了,要尽量使用原来的材料和布局,于是他们在几百万块重建中的石料中,从原来教堂被轰炸后烧焦的废墟中挑出了8500多块砖,甚至将每一块石头都务必得放置在原来的位置,新老石料相间构成了新教堂的主体。直到如今,依然能清晰地看到经过战火熏黑的痕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当年巴赫在这个教堂里,曾多次演奏的管风琴也是用类似的方法,在一些残片的基础上修复而成的。<br>  在绘制教堂的内部壁画时,建筑师采用了与原画同样质地的颜料彩绘,甚至还像十八世纪的画家一样,用鸡蛋调和颜料,以显出壁画的光彩。为了复原当年教堂的橡木大门的细部,施工单位还公开征集,战前在这座教堂拍摄 的结婚照,因为这些照片大多都在这扇大门前取景的,结果许多热心市民送来了整本整本的结婚像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采用了圆形拱顶、砂岩拼建等前所未有的建筑方式,是世界上最大的砂石建筑。它的圆顶,所谓的“石钟”是德累斯顿标志之一。在圣母大教堂超过250年的历史中,它经历了战争、火灾、洪水和饥荒,每次它都是人们的避难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1994年到2005年,重建工作耗时11年,基本按照原样修建,许多遗物都被精心保留下来,并成为教堂建设原料的一部分。在消失了近六十年后,她又一次重新在易北河畔展现出她美轮美奂的新颜。<br> 2005年宗教改革日,新的圣母教堂开始向公众开放,包括德国总统科勒、前总理施罗德 和现总理默克尔在内的1800名贵宾,出席了封圣仪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此后市中心许多其他建筑和街区也得到了的重建,恢复了昔日的风采。例如诺伊曼克特区,就在建筑师们对单个建筑和整个街区进行了谨慎地规划设计之后,原汁原味地重建起来的。其他街区的市民也争相跟随,要求像该区一样,恢复战前的街道布局和建筑风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圣母教堂对面的小路穿过,就能见到著名101米瓷壁画《王侯出征图》,世界上最大的瓷器壁画。<br>  1945年2月,英国和美国空军联合发动大规模空袭,整个德累斯顿几乎被夷为废墟,而《王侯出征图》却毫发未损。<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王侯队列图》采用了Meissen梅森出产的手工陶瓷片,共用了2.7万片瓷砖,描绘了萨克森王国Wettin Dynasty~韦廷王朝的历代君主,再现了从1123年到1904年间萨克森王侯的骑马雕像图,以及当时的艺术家、科学家、工匠、士兵、儿童和农民,共九十四人。<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德累斯顿王宫是德国最为恢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是萨克森选帝侯(1547–1806)和萨克森国王(1806–1918)的宫殿,建筑风格从罗曼式演变到巴洛克式。1485年起便是历代撒克森王国统治家族的居住地,也是当时该地区的政治权力中心。宫殿在二战中曾一度毁于战火,之后按照原貌复原重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座宫殿建筑融合了多种建筑艺术风格,鹅黄色的外墙配上红色屋顶和青铜色的圆顶,颇为雍容华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座巨大的宫殿现在以“艺术科学宫”的形式对外开放,共设有绿穹珍宝馆、新绿穹珍宝馆、画廊、军械库和货币馆。此外,还有土耳其商会展览、艺术图书馆等场所也对公众开放。<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到过波兰首都华沙的游客都知道,那也是一座战后重建的城市,与华沙修复相比,德累斯顿的重建显得尤其难能可贵,因其不同于华沙的特殊情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遭到轰炸之前,没有任何人提醒过德累斯顿市民,要对那些古老建筑和街区做任何的测绘和记录,即使有一些老照片和幸存者们模糊的记忆,毕竟没有测绘数据那么精确。就是在这种资料奇缺、不利条件的情况下,修建者们还是圆满地复原了当年的风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尽管市区在“二战”中毁灭殆尽,但在经过六十多年的重建工作之后,德累斯顿基本恢复了原来的风貌,因而成了德国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古城中恢复程度最高的一个城市,这不仅体现在极大的重建量上, 还体现在极高的复原度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 站在古老建筑旁,感受的是历史带给这座城市的印记,那一座座外墙斑驳,焦炭般从废墟中重新站立起的建筑,沧桑预摧如霹雳弦惊,她像是在提醒世人:任何时候,战争都是残酷的,侵略带来的征服感,终将旋即招致更残酷的回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将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与德累斯顿大轰炸对比,不论从人口的伤亡到城市的毁灭,德累斯顿都超过前两者,其中最令人扼腕的是,市区所有古老巴洛克历史建筑的彻底毁灭。<br>  那么这次轰炸的目的,到底是为了摧毁纳粹德国的军事设施和防御部署,还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炸死平民,以造成德国社会最大限度的心理恐怖,向纳粹当局施加压力,促其尽早投降?<br>  战后很多美国学者们都承认,德累斯顿轰炸事件“越过了一般的人道界限”,是一种过火的决策,但同时认为,这次轰炸的主要目标并非平民,而是针对其军事设施和部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不管西方各国政府多么冠冕堂皇解释,但是在战争决策的秘密程序中,总是会选择一些和军事性质毫无关联的居民区进行轰炸,造成平民的大量伤亡和民用财产的破坏,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心理,震慑效应和民众恐惧心理,涣散作战意愿,对政府产生巨大的政治压力。此外警告德国人民:必须为长期支持和接受纳粹主义,并支持和拥戴希特勒当局,推行疯狂的灭绝犹太人和侵略欧洲的集体行为付出代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美国历史学家伊恩. 柯尔肖 从另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二战特别是欧洲战场之所以如此惨烈地结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德国和德国人民自身:德国社会结构及由此产生的特殊的,民众整体性精神意识结构,使得德国人民养成,在任何情况下都克尽职守的;无与伦比的专业主义精神。德国人民即使知道,自己走在一条危险的错误道路上,即使知道,自身和社会将为此而付出可怕的代价,他们仍然会坚持专业操守,决不放弃。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刻,即使在溃败即将到来的时刻,德国人特别是德国士兵,都会坚持自身的专业岗位,完成自己的专业职责和战斗任务,即使在最后一刻,德军中的逃兵不到千分之一,德国的邮政系统都会坚持递送邮件,德国的发电厂决不关闭,没有一个德国工厂会以任何借口拖欠工人的工资。也就是说,德国社会机器一定会有效运转到最后的一刻,运转到自身毁灭的一刻。这是惟有德意志民族才具备的民族文化特性,也是使德国自身遭到如此惨痛下场的直接原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Kurt Vonnegut 是二战后美国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过去七十年中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在德累斯顿遭到盟军战机轰炸时,他是被关押在德国俘虏营里的美军士兵,地点恰恰在德累斯顿。他的不朽代表作《第五号屠场》 ,就是根据他在俘虏营关押期间,遭到盟军飞机轰炸的经历所撰写的。<br>  他终生都未能忘记这次可怕的轰炸,而且终生都对德累斯顿市怀有深切的歉疚。冯纳古特也不讳言,这个特殊经历造就了他特殊的写作风格。他认为,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不知道德累斯顿的遭遇远远比广岛更悲惨。他一直呼吁世人,特别是美国人正视德累斯顿惨案的性质,主张美英政府就这次野蛮轰炸,向德累斯顿人民做出正式的道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不过,德累斯顿居民至今对这段黑暗而惨痛的历史保持沉默。在东德时期,这里还举行一些纪念活动。但是在德国统一后,一切又归于沉寂。伤痛不会消失,只是德累斯顿市民选择了另外的疗伤之路,他们知道,正义的原则是完全刚性的,德国人民和德累斯顿市民永远错过了搭乘正义之车的机会。永远不会有人对他们的牺牲;对他们的痛苦说一声道歉;没有一个人会认真倾听他们的痛苦;没有一个人会认真地体会他们的悲伤。</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他们知道,正像他们创痛的施与者做出过罪恶的决定一样,他们自身也做出过罪恶的决定,在历史上一切都扯平了。今天德意志民族之所以永远被世人尊重,是因为只有他们才有那种本事,可以如此诚恳地确认并正视自己曾犯下过深重的罪孽,并将其作为抚平伤痛的最佳良药,他们像西西弗斯一样注定要以他们不可弥合却又不能张口呻吟的痛苦来做永久的救赎,他们也因此而美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89 年之后,德累斯顿开始重建其被摧毁的、那个曾经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古老建筑,同样伤痛至深挥之不去的悲情之城,一个真正的都市永不消的,因为这里有能够认识自己曾经犯过错误后,重新站起来的德国🇩🇪政府与人民!请你告诉我,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民族能做到这一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结束了德累斯顿一天半行程后,我们乘火车两个多小时到达柏林。第二天就✈往波兰城市克拉克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古城克拉科夫位于波兰南部维斯瓦河上游左岸,距华沙约250公里,波兰第3大城市。城中心的老城风景多姿多彩,四周环绕着教堂、修道院、钟楼和方塔,这里的旧城区,在1978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确认为“欧洲文化之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座城市,建于700年前后,如今人口约74万,是中欧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320~1609年为波兰首都,18世纪瑞典人入侵后日益衰落。1795~1809年、1846~1918年两度受奥地利统治,1918年又归属波兰。文艺复兴时期,波兰是欧洲东部最繁荣、最强大的国家。由于能够从立陶宛和俄罗斯那里接触到蒙古和中原文化的先进知识,波兰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着欧洲最先进的国家的美誉。而克拉科夫则是欧洲文化和科学的中心,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就曾在克拉科夫大学接受教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直到18世纪,当时的统治王朝迁都华沙,这座风光了将近700年的城市,就这样被人遗忘了。波兰被瓜分后,克拉科夫隶属奥国。二次大战期间,又被并入德国版图的“总督辖区”,当时克拉科夫是波兰最大的抵抗中心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当二战爆发,波兰全境都陷入战火,克拉克夫也被德军占领惨遭重创,但是与首都波兰相比,克拉科夫幸运地躲过了飞机的大轰炸,完整保存了中世纪的旧城风貌。据说原因是:当年希特勒不忍心让如此美丽的城市毁灭,打算占领后保持她的原貌。但是这里的人民依然受到了迫害。建立于1363年波兰最古老的雅盖隆大学全体教师被杀,5.5万犹太人被遣送集中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今天克拉克夫市依然弥漫着中世纪的风情,被誉为波兰最美丽的城市,早在14-16世纪,她就与布拉格、维也纳并称为中欧三大文化中心。<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克拉科夫华威山上的华威城堡是波兰历代帝王的宫殿,其中的大教堂就是他们加冕及死葬之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仰视华威城堡,外面的红砖墙齐整如长城,与内城的粉墙黛瓦相映成趣。它庄严伟岸,精美绝伦,现在高处,可以俯瞰着千年老城克拉科夫和奔腾不息的维斯瓦河。<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哪有比克拉科夫更美的地方啊?!”这是电影《盗走达·芬奇》里的男主角在阳台上,俯瞰克拉科夫全景时的感叹。的确,克拉科夫是一座美的不可思议的城市;它是一座秀外慧中、令人难以忘怀的文化城市。去波兰旅行有一个说法,可以不去华沙,但绝对不能错过克拉科夫,就连华沙人也这么说。克拉科夫一直被旅游杂志称为新布拉格,为波兰最大的旅游城市之一,每年游客达200多万。<br>  可惜出发前功课没有做足,在这座城市没有安排太多逗留的时间,而只能是为了赶路,拖着旅行箱从老城擦肩而过,留下了遗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当我们入住酒店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出发前在网上做功课,知道每个酒店都有帮助游客预订去各旅游点业务,费用会比在大街上的旅行社贵些。由于这次主要是奔着奥斯维辛集中营来的,后天晚上就要飞回柏林,算算完整在这里的时间也就一天。其次奥斯维辛集中营一般不接待单个自由行游客,有也是安排在早上九点前和下午三点以后,所以我们毫不犹豫交款,预订明天第二天早晨八点出发的团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奥斯维辛集中营,位于克拉科夫西边54公里处的奥斯维辛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和灭绝营,它分别由奥斯维辛一号、奥斯维辛二号比克瑙集中营、奥斯维辛三号莫诺维茨集中营组成,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目前奥斯维幸一号和二号集中营,以博物馆的形式对公众开放,沿着标示走便能看到一号集中营的大门,上刻有着“Arbeit Machtfrei”(“努力工作就会自由”)的标语。<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远处望去,如今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看起来只是排列整齐的平房,好像一栋一栋街边安静的家属楼,在阳光的照耀下,昔日的暴戾在这里已经荡然无存,六十年过去了虽历经风雨,却仍旧固如金汤,让人不禁感慨:一个优秀的民族既可以给这个世界带来福祉,也可以是一群制造灾难的魔鬼。<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到这里参观者无须门票,但是基本都是安排团队组织的游客,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国籍选择翻译器,有德文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甚至还有日语和韩语,唯独没有🇨🇳语,这不能怪他们,因为能到这里的中国团队很少,就连自由行者也很少,这天我看到的亚洲面孔,基本都是来自日本和韩国人。无奈中我只好选择英语,虽然我知道戴上它也基本是个聋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40年4月27日,纳粹德国党卫军首领希姆莱正式批准修建奥斯维辛集中营,最初的奥斯维辛一号占地不足6公顷。1940年6月14日,收容了首批728名波兰和德国政治犯。后来达到1.3万至1.6万人。1942年最多时达2万人。1941年6月,纳粹德国入侵苏联后,大批苏联战俘被陆续收入集中营, <br> 1945年1月27日由苏联红军解放。1947年7月2日波兰国会立法,把集中营改为纪念纳粹大屠杀的国家博物馆,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四个小时穿越时间隧道,去看看七十多年前魔鬼是怎样涂炭生灵的,虽然这一幕幕场景是那样的熟悉,在影视、文学作品都多次见过和读过,但是耳闻毕竟不如一见。<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号营是整个奥斯威辛地区集中营最主要的管理行政中心。建成初期有14座平房和6座两层楼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集中营内曾关押着来自德国、苏联、波兰、法国、奥地利、匈牙利等三十多个国家的犹太人、吉普赛人、战俘、知识分子、抵抗组织成员等。约90%的受害者是欧洲各国的犹太人,大多数受害者死于被毒气室的毒气,其他死亡原因是苦役、疾病、个别处决以及所谓的“医学实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营中的纪律非常严格,可以说犯人没有任何权力。据统计,前后大约共有700名囚犯试图从集中营逃跑,其中只有300人成功逃脱。对于逃跑者通常的惩罚是饿死、枪毙或打死,逃跑者的家属也会在营地中被逮捕和示众以威吓其他囚犯。<br> 面对法西斯的残忍,照片中的这位男士,却不畏惧死亡,挺身而出,为了另外一位囚犯献身。后人没有忘记他,这幅照片如今就竖立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内最醒目的位置,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也有强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被称为“死亡监狱”的十一号建筑物几乎完整地保留了当时的原貌。这里展示了收容等待临时判决囚犯的监禁室、鞭打室、绞刑台、站立式牢房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十一号室内展厅里还展示了遇害者的遗物:约10万只鞋子、3800只行李箱、上千副眼镜、人发制的毛布实品等。<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屋内向窗台外望去,可以看到“死亡之墙”,据说当年囚犯便是在这里惨遭枪决杀害的,墙下不知道倒下了多少被纳粹枪毙的犯人。如今院内还竖了个小牌。上面写着:“请您保持肃静,不要打扰死难者的宁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普通犯人的居住条件是相当恶劣的:营房是单薄的木制结构建筑,木板之间空隙很大,很难抵挡雨雪的侵袭。所谓的褥子,只是一个个填充着泥沙的布包,所谓的床只是铺上稻草的木架。疾病在集中营内流行着。犯人们每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死神会随时降临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站在这里,我试图去寻找墙上当年死难者留下的字迹,结果是我找到了,还是没有?都无法得到证实。因为从一走进这里,语言不通,就成了我想更加深度地,去了解历史的最大障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楼道里的两侧,分别展示了囚犯在抵达集中营时被拍摄的档案照片,当年在这里被关押者一走近集中营,便被剪掉头发、领取条状囚服并进行拍照、登记。囚徒个人的登记号码被纹在左臂上。然后,大部分囚徒被送往奥斯维辛一号、奥斯维辛三号,或其它集中营干苦役。但是最后的命运都一样地被残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每张照片下面都注明了身份,出生年月,被关进集中营和被杀害的日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众多的死难者照片中,有老人、年轻人,甚至儿童,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两位双胞胎姐妹,她们生于1927.10.4。分别惨死在1943年5.23和7.23,年仅十六岁。从纳粹所做的记录来看,许多犯人来到这里后几个月内都死去了,快的甚至在几天内就死去。这里不仅关押着成年人,小孩子也没有逃脱死亡的厄运。<br>  直到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集中营里只剩下765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130多名儿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号毒气室和焚化炉也位于一号营内,当年被纳粹判定为“没有劳动能力”的囚犯,便会被运送到这里,以“沐浴”的名义骗至毒气室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毒气室的内部空间并不大,当年这里曾关押了成千上万的囚犯,剧毒的氯化氢气体从淋浴喷头喷出。周围的墙面上留,有囚犯们垂死挣扎时留下的指甲划痕,触目惊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当人们被带到“浴室”的过厅里,墙上用各种语言写着:欢迎人们来奥斯维辛集中营工作的标语,于是人们争先恐后地脱掉衣服涌进,“浴室”内变得越来越拥挤,以至于前胸贴着后背,人们感到有点蹊跷,当还没明白过来时,沉重的大铁门已经关闭,看守们在门外加上了锁和密封条。突然,所有的灯全熄了,人们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叫。接着,离喷头最近的人摇晃着倒下了,人们知道不妙,争相涌向大门口。受尽惊吓的人们意识到厄运降临,人群中发出阵阵惨叫。紧接着,所有的喉咙好像都被一只手卡住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杂役们戴着防毒面具,先用水龙头冲去尸体上的血迹和地上的粪便,用绳子套住尸体将其分开。实在分不开的,就用斧头砍断尸体的手指。然后用钳子拔下尸体上的金牙,搜出珠宝,剪下头发,把处理完的尸体十具一排,摆在地上等看守过目。最后杂役们再用提升机,将尸体弄到焚尸炉里火化。火化后没有烧化的骨头,则用磨碎机弄细后抛撒掉。据统计在一号营地,先后被杀害的大约有70,000名波兰知识分子、抵抗组织成员、“反社会分子”、同性恋者和苏联战俘和犹太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参观的人群中,我看到了来自以色列军人的队伍,他们身披国旗,低唱着国歌。听说犹太人一生一定要到过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次,目的是去缅怀他们的先辈,永远记住自己民族曾经遭受过的苦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参观完一号营后,我们乘车前往二号比克瑙集中营,车程约5分钟就到达了。二号营的规模十分庞大,占地面积为175公顷,纳粹修建了300座木排房,是二战时最主要的“灭绝营”,这里同样设有行刑场及毒气室,可进行大规模屠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地上的铁轨穿过了这道沉重的“死亡之门”,铁轨尽头矗立着巨大的纪念石碑,周围铺满了四百万块石头,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象征着一个无辜牺牲的遇难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远远望去被称有“死亡之门”的二号营,如此熟悉的大门,曾出现在1993年在全球上演的奥斯卡金像奖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br>  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背景拍摄的影片确实不少,但是真正能让世界感到震惊的,当属《辛德勒的名单》~这部深刻揭露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恐怖罪行的电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看过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的人们,不会忘记影片中这样的镜头,在大雪纷飞的夜晚,当“死亡列车”到达奥斯维辛站台时,人们就被赶出车厢,不许携带财物,并被强行排成男女两列,党卫军看守荷枪实弹并且牵着狼狗。他们将人群分成可以劳动或进毒气室两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影片拍摄过程中,导演斯皮尔伯格不止一次,因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而迫使拍摄中途停止。当他用手势指挥群众演员,健康的到右边,有病的到左边时,他感到自己就像纳粹党徒;当他指挥剃光妇女的头发、剥光她们的衣裤,把她们像牲口一样赶来赶去时,他的心都要碎了。他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可怕的经历。"几个星期里,他不和剧组里的德籍演员握手,不向那些身着纳粹军服的扮演演员打招呼,他以为自己就生活在当年的纳粹集中营里,4个月后,影片在波兰封镜,身心疲惫的斯皮尔伯格,脸上才终于露出一点笑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艺术作品创作来源于生活,应该说,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不论是思想性、画面、音乐🎶等艺术手法都具有如此巨大的震撼力;如此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艺术魅力,是与斯皮尔伯格身上流着犹太人的血液,以及童年时代,亲身体验过犹太人遭受歧视的痛苦;以及源于他的乌克兰大家族中,竟有17位成员在波兰纳粹集中营中被谋害等,一系列无法逃避的经历分不开的。斯皮尔伯格用克制的情感与深邃的目光,探索了暴政黑暗之中,人性的冷漠与光亮,让全球观众为之动容。<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如今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到访者,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愿意去感受生命中最沉重的时刻,应该都源于影片《辛德勒名单》,其中也包括了我们。<br>  被打动的人士中,下到普通百姓;上到各国领导人。当1994年3月1日,影片在德国法兰克福首映,德国总统亲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美国总统克林顿看过此片后印象很深,以至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疾呼:"我迫切要求你们去看看这部影片。"<br>  更使我感动的是与我同车到访者中,有四位来自挪威的两对老夫妻,其中一位是坐着轮椅车上的先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奥斯维辛二号是一个灭绝营,除了一条专用铁路,从南边大门一直通到集中营的北端在,还设有大规模杀人的四个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同时操作一次可屠杀12,000人,配备的焚尸炉,每天可焚烧8,000具尸体,其主要任务是在毒气室进行更大规模的屠杀,有大约96万犹太人,75,000名波兰人和19,000名吉普赛人在此丧生。<br>  1945年初,纳粹德国面临失败,为了消灭罪证,纳粹匪徒把这些大规模杀人装置炸毁了。今天这里留下的只是一片片焦土和废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离废墟不远处,一个曾经屠杀过无数犹太人的大坑前,竖立着三座黑色的墓碑,上面用不同的文字刻注着:‘’纪念在纳粹大屠杀中受害的男人、女人和孩子,这里埋葬着他们的尸骨,愿他们的灵魂得到安宁。‘’<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是的,让他们的灵魂能得到安宁,是无数个来访者发自内心的祈祷,其中也包括了美国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1993年,当他带领《辛德勒名单》一片摄制组初抵波兰,准备跨进二战期间克拉科夫集中营,安营扎寨之时,突然收到全美犹太人协会,从纽约发来的一封急电:"请勿惊扰亡魂,让他们安息吧。"斯皮尔伯格读完这聊聊数语的电文,一言不发。他当即下令摄制组全体人员,撤离克拉科夫集中营,转移到几十公里以外,搭置布景拍摄。与此同时,他不派代表,不借助电话、电报、电传等迅速方便的现代化通讯工具,而独自一人离开了摄制组,乘飞机横跨大西洋,亲赴纽约向"犹协"致歉,他的谦逊和诚意,令"犹协"全体成员敬佩。<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此刻我站在七十年前,这块曾经屠杀过150万犹太人的罪恶之地上,耳边不时响起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那哭泣、哀鸣,充满着悲愤的小提琴主题曲,眼前闪现的是,影片中一场场纳粹恐怖血腥的恶梦;以黑白摄影为主调,表现德国纳粹疯狂灭绝犹太人的恐怖的画面,不由感觉到了心在流血。同时也更加庆幸自己能活在一个没有战争;没有种族歧视下的和平年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参观结束了,当我们离开这块让人伤感的土地,再次回头望去,看到了铁轨的尽头,有22块纪念碑,分别用22种语言写着:永远的让这里成为一个悲伤的哭泣之地,如果不能抛弃这里所有的悲伤,那就让我们一起不让悲伤的历史重演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到达克拉克夫第三天了,晚上七点的飞机✈回柏林,算算也就半天的游览时间,于是计划去辛德勒工厂参观。一打听,原来它离我们下榻的酒店很近,过了桥就到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早在1982年,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收到他的制片人寄给他,由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科内雅雷斯所著的《辛德勒名单》,从不细读小说的斯皮尔伯格一反常态,不仅仔细阅读完这部小说,还当即拍板买下其改编、制片权,他意识到这是他渴望已久的题材。<br> 影片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与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了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此片包揽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7大奖项;及第51届金球奖的7项大奖。由此也成就了辛德勒本人,在20世纪,那场最残酷的战争的阴郁背景下,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一面。<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步行十几分钟,目的地就到了,七十多年前的建筑,经过翻修保留地完好。辛德勒工厂的门房旁设有一块纪念匾额,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拯救一条生命的人,拯救了整个世界。” <br>  为了让后人记住辛德勒,克拉科市和波兰文化部花费400万兹罗提(约合120万美元),在辛德勒工厂原址上改建辛德勒博物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辛德勒的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1941年秋的波兰克拉克夫城市。在纳粹统治下,开始将犹太人区居住的犹太人转移,其中大部分被送到贝尔赛克灭绝营杀害。1943年3月13日,犹太人已经清空,那些仍然可以工作的犹太人被送到了位于普拉佐的新纳粹集中营。数千名被认为不适合工作的人被送至灭绝营杀害,还有数百人在街头被正在清空犹太人区的纳粹所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而此时,在多位犹太投资商的财政支持下,辛德勒于1939年11月13日,签下了一份工厂的非正式租赁协议,后于1940年1月15日正式化。辛德勒将工厂更名为“德国搪瓷制品厂。他起初的工人团队有7名犹太工人,其中包括了250名非犹太裔波兰人。工厂的不断扩大,使得他需要增加大量工人。为了能得到廉价劳动力,他开始寻找有技术的犹太人。到了1944年的高峰时期,工厂一共雇佣了约1750名工人,其中约1000是犹太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与显得单调而枯燥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不同,辛德勒工厂纪念馆的展览颇有感官冲击力,这里拥有大量的多媒体声光场景,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整间博物馆像一座山大型的时光隧道,每隔一段时间有不同的环境和背景展区,让人有置身其中的感觉。几乎在展厅里,再现了七十多年前的克拉科夫:纳粹的铁蹄在军乐的伴奏下,踏在克拉科夫街头,犹太人先是被驱赶到博德葛兹高墙之下的犹太限制区,随后被送往集中营……除了各种电影剧照与海报之外,在那里还能看到,辛德勒工厂模型图和他生前工作的桌椅;穿过的服装和一些旧照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奥斯卡·辛德勒是一位德国商人,他利用德国战争时期,诱逼犹太人投资,再雇佣廉价的犹太人做工,在这让充满了杀戮与硝烟的年代大赚了一笔钱,同时保护了上千名犹太人的生命,占波兰全部存活犹太人数量的一半左右。并且用自己的钱财供养这些人吃住,一直到二战结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作家赫伯特·斯坦豪斯,曾于1948年采访过辛德勒,他对辛德勒的事迹作出了这样的评价:“辛德勒的卓越事迹,只是源自于基本的礼仪和人性,只不过我们长大后就极少地,再真诚地相信这些礼仪和人性了。他是一个看到曙光而悔改的机会主义者,并从此背弃了周围的虐待狂和卑鄙的罪犯。”在1983年的一个电视纪录片中,节目引用辛德勒的话表示:“我觉得犹太民族正在遭到毁灭。我对此别无选择,必须帮助他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影片《辛德勒的名单》里最感人的,就是在结尾部分:当他重新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富之后,他开始用战争期间赚来的金钱,买下一个个必遭集中营厄运的犹太人:卓斯纳、维恩、罗斯纳、费佛堡、费雪、夏法、伍兰克、霍洛维兹......最后,幸存的犹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颗金牙,也是他们战后仅存的唯一的财富所有,为辛德勒铸成了一枚戒指,并在上面刻了一句犹太法典上的希伯莱经文:“Whoever saves one life,saves the world entire.(救一条命等于救全世界)。”辛德勒哽咽地说:“我花掉了太多钱……我本可以……这辆车——十条命……看到这里,所有的观众都会在心灵深处发出赞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到战争结束时,辛德勒的所有积蓄都已经在贿赂和在黑市为工人购买给养中耗尽,几乎一贫如洗。后来,辛德勒与战争期间认识的许多犹太人保持着联系,在来自世界各地“辛德勒犹太人”的资助下,让他得以继续生活。<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据资料考证,晚年辛德勒的处境却极为悲惨,战后他多次尝试着能东山再起,但是都没有成功,落得身无分文,并且开始酗酒,后因饮酒和吸烟过度而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辛德勒的行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是英雄形象,但他也并非最初的动机,就是拯救犹太人,在影片中,斯皮尔伯格没有将他神话,反而表现他更多的,是如何去由“为己”真正的做到“为人”,由此引申开去的是战争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而我们又是否从已经生过的战争体会到了和平的重要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74年10月9日,奥斯卡·辛德勒逝世,享年67岁,被以天主教方式安葬在家乡的兹维塔齐尔山上。当年被他拯救下来的波兰籍犹太人,只剩下四百多人,占了全国犹太人约一半人口。到了1993年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结尾字幕提示:后代人数就达到了六千多人。<br>  从他去世后,每年都有许多幸存的犹太人及其后代们,从世界各地赶来,参加祭奠活动,缅怀这位拯救了波兰犹太民族危亡的英雄。<br>  1958年耶路撒冷的浩劫纪念馆宣布辛德勒为义人,并邀请他在义人大道上植树。1963年,以色列授予辛德勒国际义人称号,以表彰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挽救犹太人免遭大屠杀的功勋。1966年德国政府还授予他,‘’联邦十字勋章。”1993年,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组织授予辛德勒“最正义的非犹太人”的荣誉。<br>  今天我们怀念辛德勒,不论党派、国界与种族,仅仅是为了那灵魂深处的爱与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9.26~9.30的短短五天中,我们的脚步在🇩🇪的德累斯顿到波兰的克拉克夫穿梭,用自己的👀、📱和📷记录下的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资料。<br>  在回国后的一个月里,我重新又看了一遍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查阅了大量资料,其中有些文字,采用了别人的文稿,音乐背景用的是《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曲,随后发挥了本人原有的专业~纪录片编导创作水平,编辑而成了美篇《二战风云》。目的是去告诉人们,不要忘记那场由战争而引发的历史悲剧,特别是国内的八零、九零后青年人。(回来后和他们年龄段的一些人聊天中才知道,有不少人,包括大学生,居然不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我感到太震惊了。有人解释说不知道历史很正常吧,因为我是学理科的;有的现在还当教师。当然这不能怪他们,而是错在我们的教育。)希望你们读完后,能对什么叫幸福,有一点提高和帮助吧。<br>  续集《柏林》正在制作中。</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