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集王羲之《大唐三藏圣教序》高清图

殷墟甲骨文书法篆刻传承

懷仁集王羲之《大唐三藏聖教序》高清晰書法字帖圖片,因碑首刻七佛像,又稱《七佛聖教序》。咸亨三年(672)建於京城長安弘福寺。《三藏聖教序》是唐太宗為表彰玄奘法師赴西域各國求取佛經,回國後翻譯三藏要籍而寫的。太子李治(高宗)並為附記,諸葛神力勒石,朱靜藏鐫字。碑石高9.4尺,寬4.2尺。共30行,行80余字不等。現在陝西西安碑林。 懷仁,唐代僧人,書法家,住長安(今陝西西安)弘福寺。曾集摹王羲之行書字跡成《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刻中此為獨創。北宋周越《古今法書苑》載:「文皇制《聖教序》,時都城諸釋委弘福寺懷仁集右軍行書勒石,累年方就,逸少真跡,咸萃其中。」 近人康有為《廣藝舟雙輯》稱:「《聖教序》懷仁所集右軍書, 位置天然,草法秩理,可謂異才。」 「集王」一格,首推《聖教序》。其碑字由懷仁借內府所藏王羲之真跡,歷時25年集募而成,故為世所重。碑文選自王王羲之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懷、將、風、朗、是、崇、幽、托、為、攬、時、集等字皆取自《蘭亭序》。由於懷仁對於書學的深厚造詣和嚴謹態度,致使此碑點畫氣勢、起落轉側,纖微克肖,充分地體現了王書的特點與韻味,達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簡靜的境界。」 當然這種集字的做法也有相當的局限性。如重復的字較少變化,偏旁拼合的字結體缺少呼應。自此碑以後,效集王羲之書或其它大書法家書的字集為碑刻者不斷出現,如僧大雅集《興福寺碑》,唐玄序集《新譯金剛經》等均為佳作,但仍以《集王羲之聖教序》最為成功。 清王澍曾言此碑有唐拓,但未流傳。碑石宋以後中斷,隨著捶拓日久,筆划漸細,後曾洗剜。歷代摹刻頗多。現存宋拓本較多。傳世宋拓有墨皇本,現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明代劉正宗藏本,現藏陝西博物館;1972年在西安碑林石縫間發現整幅宋拓本;其他還有郭尚先藏本等;均有影印本行世。 《懷仁集王聖教序》是唐人敬重王羲之書法的體現,也是眾多集王羲之書法碑刻中最成功、最有影響的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