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远扬”的世界文化遗产

中山的长沙满哥

菲斯一一摩洛国千年古城,一直是该国宗教、文化和艺术中心,以老城众多清真寺、九千条迷宫街巷及精湛手工艺品闻名世界。 由于老城内蜿蜒小道狭窄无法通车,毛驴成了主要交通工具、街巷旁布满各种商铺、香料店…… 各种铜工艺品遍布老城角落,造型独特,光彩夺目。 工匠在铜制灯罩上雕琢众多灯眼,由此而射出的梦幻灯光让人迷离,仿佛时光在穿越…… 但菲斯古城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决不仅是铜制工艺品和令人迷失的老城小巷,最重要的是老城内有一处“臭名远扬”数百年历史的皮革作坊…… 期盼的这一天终于来了,脚踩薄荷叶的芬香,迎着愈来愈浓烈的“菲斯酸臭”,沿着仅一人能过的幽深小巷,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接近摩洛哥之旅最向往的场景地…… 尽管临行前查阅过不少资料和图片,当我登上这家皮革店四楼顶层阳台从上往下看,眼前场景仍让我相当震撼!小巷尽头居然有一个足球场之大旷地,密密麻麻排列着200多个染缸,颜色有红、白、黄、绿、黑、咖啡色,恰如色彩斑斓的巨大蜂巢…… 工人们对“蜂巢"旁堆积如山的皮革不停地加工处理, 用慢门拍摄好似蜜蜂在“蜂巢"上飞舞。 面对如此冲击力场景,我顿时产生近距离拍摄强烈愿望!经过一番交涉,老板终于破例答应我的要求……(要知道之前绝少人有此待遇哦) 虽然时间在飞逝,但菲斯的皮革作坊依然保持数百年传承 下来的搓揉和风干工艺,这种工序虽然落后效率低, 却使皮革更加柔软,颜色保持更持久,因此菲斯皮革制品一直得以蜚声全球!同时传统工艺 的保留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给老板和国家带来滚滚财源…… 传统工序大体如下: 每张动物皮先浸泡在石灰水、鸽粪和人畜小便混合溶液中("臭名远扬”之根源”),让皮上脂肪、蛋白质溶化; 剔除皮毛、脂肪…… 软化、浸酸、鞣制工序让皮进一步柔软,增加空隙,改变原有物化性能变成革…… 工人双腿直接浸泡在酸性溶液中搅拌皮革,有点惨不忍睹! 在昏暗小屋,工人屈膝弯腰挥舞工具吃力分离不同皮层,劳动强度很大,无暇答理我, 再次回水、染色:这道工序最吸引眼球,但也最惨不忍睹!虽然染色材料都是来自天然植物,如罂粟花染红色、藏红花染黄色、雪松木染棕色等,难道能保证对人体皮肤没有腐蚀作用? 这个大胡子大叔很富表现力,但始终不愿面对镜头,我尊重他的意愿只好很快离开…… 染色后的皮革在阳光下自然凉晒风干…… 磨革:此工序将染色风干的皮革再次打磨细加工,虽然仍处无窗陋室,这位大叔对我的镜头相当友好,谢谢啦! 走出陋室,毛驴在门口静静地等待,加工好的皮革将送往何家? 本来此“特别待遇”限制为半个小时,可表情原本戒备的带路人见我在染缸上下跳动,丝毫不嫌弃”菲斯酸臭”,不像他人鼻孔塞满薄荷叶驱感臭味,反而总是贴近师傅拍摄,他的脸色开始舒缓,甚至有了笑容,后来居然主动招呼师傅和我合影,最后让我拍了一个多小时,他肯定不知道:当年俺知青下乡也屡与粪便打交道,这个气味算不了什么,如此经历让我在异国他乡有了良好的沟通机会。 离开时回望作坊,工人们仍如常工作、交谈,但此次经历已经给我人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之后的摩洛哥旅程,每次见到如此精美的皮革制品,我都会情不自禁问自己:这皮革是否会来自那个“臭名远扬”的染缸呢?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