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磨蹭蹭终于来到卧龙湾乘车点,排队约40分钟后,才坐上区间车,来到贾登峪,见到等得花儿都谢了的末末,用完午餐还见到阔别三天的游侠客大巴车,都夸张地表达了对赵师傅的想念。亲切的赵师傅说,他的车只能接我们到禾木景区门口,还是不能跟我们进去。不过能接一程总是好的,简单换了随身带的衣物,又能在车里开开心心听末末讲课又能搞搞路拍了。
从喀纳斯到禾木,秋色越来越浓,阿尔泰山一路绵延,茂密的原始天然林,由红松,云杉,白桦和欧洲杉杨组成,各种树木和谐共生,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排列组合在一起,颜色如画,褐黄,墨绿,金黄,乳白,嫣红,在阳光照耀下斑斓奇幻。宛如绿丝带的禾木河也是一路妖娆相随。途中领队果然又让我们下车搞创作。一处平缓的山坡上依然草色青青,几匹红褐色的马儿在低头吃草,一家三口铺着地毯在晒太阳,不远处的两三间小木屋应该是他们的家,此时炊烟正起,院子里还摆了一张长长的桌子,背景就是层层叠叠色彩如画的原始丛林!天啊,都说禾木是神的自留地,果然不假,而生活在这里的这户人家莫非就是神的自留居民?! 我在想,为什么神的自留地不是现如今国人趋之若鹜的北上广深?也不是在自古以来精雕细琢的苏杭秦淮?原来一切繁华的城里都住着浮躁的灵魂和不安稳的心,旅行就是在于长途跋涉中,走着走着,突然找到自己灵魂的入口,比如斯时斯地的禾木。 徒步走进禾木村,村口有大片白桦林,时不时有人骑马从身边走过,空气中弥漫着牛羊马粪的味道,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的木屋大多是客栈,有家客栈叫“诗与远方”,这么小资的名字肯定不是本地人开的,还有一些貌似破土动工的新客栈在修建,空地上堆满木头。让我惊喜的是几乎每间客栈门前都种满鲜花,很云南的感觉,不知是这里的原住民图瓦人的生活习惯还是为了讨好游客的举措?但是有一点,花开得这么鲜艳,证明这里气候环境很适合种花。我们今晚入住的雾松山庄,是双层木屋,挂着游侠客家园的牌子,院子也是鲜花盛放蝴蝶翩飞,还搭建了一个露天木台,直接用一段段的白桦树干当椅子,坐坐喝茶聊天是很不错的选择。院子背后一小片黄透的白桦林,平添了几分文艺的气息。傍晚时分,在村里四处闲逛,看小山坡很多人在拍夕照炊烟,一样的木屋顶,一样的炊烟,一样的三脚架林立,我感觉跟白哈巴村太一样了吧,就少了拍夕照的欲望,转而狂拍我最喜欢的白桦树和鲜花,很任性的有木有?(坏笑) 为了弥补前晚的遗憾,昨晚本来要借三脚架拍星空,可是天公不作美,有云层遮住,于是作罢,洗洗睡了。谁知更不美的是半夜下起雨来,原定晨早上山拍日出,七点天黑黑雨还在嘀嗒,光音带了几个团友按计划出发,我们心想天黑下雨山路滑,为安全计,干脆放弃,回屋葛优躺一下。候八点雨变得很小了,方才出门到村子四处溜达。这才发现雨后的禾木有多美。昨天看到的是艳阳下秋色缤纷的禾木,今天让我们看到雨后仙气飘飘的禾木,原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排排的木屋经过雨洗后特别干净,屋顶飘着白色的炊烟和云雾缭绕在一起,门前花朵都沾满水珠,白桦树的颜色更鲜明了,远处雪山在云雾笼罩下时隐时现。空气温润新鲜,牧民忙着将牲畜赶出栏栅,哈萨克族的老奶奶坐在草垛旁边挤奶,两头小牛犊埋头吃奶,大母牛虽然很警觉回过头看着我们的照相机依然没有停止喂奶,狗跑来跑去,见了陌生人也不吠。小店门前支起一口大锅在煮牛奶,一层厚厚的奶皮飘在上面,另一口锅在煮羊杂汤,刚烙好的一叠饼就放在旁边。禾木人就是在热气腾腾中开始一天的劳作。雪姐后来到了布尔津到了乌尔禾还一直念念不忘那天早上那家人的那碗羊杂汤。我想雪姐当时品尝到的一定不只是食物的味道,而是一种只有她自己才体会出的人生滋味。这或许就是一直痴迷于在旅途中的她所要追求的东西,让一切回到最初回到最简单最本真的状态!原来所谓天堂就是人间,仙境就是最平凡的生活状态,安适恬静自然自足。 用完早餐,匆匆离开禾木时,天还没有放晴,云雾还没散去。就在下山途中见高高的阿尔泰山覆盖着白雪,山顶云雾蒸腾。只有我和秋雨下车拍雪山,其他人好像审美疲劳了。 接下来前往布尔津,走省道,道路平坦,两旁是阿贡盖提草原,属于阿勒泰大草原的一部分,视野极其开阔,风景壮美。路上都不记得又遇见了几次转场,再没人提议下车拍照了,我透过车窗拍得不亦乐乎。车上安安静静都在眯眼,直到车开过一大片黑色山脉,来到一个叫怪石沟的地方,道路突然向下急剧连续拐弯,目测起码有七个连续大拐弯,光音突然要师傅停车,师傅说路况不能停,继续往前开了好一段,光音又喊停车,师傅勉为其难靠边停了下来,四下里没牛没羊没马,师傅纳闷这回光音要路拍啥呢?呵呵,我知道,路拍路!原来是拍我最喜欢的公路大片,我们一行人跟随光音往回跑了好长路,此地视野开阔,正是拍公路大片的好地方。虽然相机不够广角,收不了全景,还是拍得很过瘾,天时地利,戈壁滩的辽阔壮美都表现到了。 行车过程透过车窗玻璃拍的 草原上,马羊牛的颜色怎么那么相似? 过马路的牛群,涂红色角的牛是不用被杀的 并非寸草不生的戈壁滩 这个地方航拍就完美了 镜头广角不够,只能对角拍 下午到了布尔津,先在宾馆里美美睡了一觉,感觉很奢侈。傍晚出去溜达,布尔津是一个很欧洲风情的漂亮小镇,到处鲜花绿草,建筑物颜色鲜艳,楼高不过四五层,三个人打个的才5块钱。人家原来是全国百穷县,如今发展旅游业,其文明程度远远超过我们这个过气的经济特区。在夜市里看到网络传得很魔性的“切糕”,美得像艺术品。任性的秋雨一定要买一块试试,结果,味道不过尔尔。 行程接近尾声,越来越放松,今天居然睡到8点。连师傅开车都慢慢悠悠,所有人也没了前些天的激情。上午路过一大片金黄盛放的向日葵花地,我们三个女的欢呼雀跃下车拍照,自觉很花痴的样子。 今天只安排一个景点,魔鬼城,听名字很刺激,事实上魔鬼城不是城,而是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一个个连绵的小山丘,沙子被风吹堆积而成,远看好像一座巨型的被废弃的城堡,所以也叫“风城”,风就是唯一的施工者!沙尘暴发作时,风声凄厉,鬼哭狼嚎,若遇夜晚更是吓人,因此维语称此地为“魔鬼城”。我们到达时,风和日丽,坐在小火车里,看着灿烂阳光下形状各异的黄土丘和干旱沙地里坚强生长的小灌木丛,木有半点魔鬼的赶脚。难道是我们心地光明,把魔鬼吓跑了,还是我们人品太好,没遇上坏天气呢?说实话,同样是雅丹地貌,这里沙子的反光性好像没有五彩滩的强,因此这里拍出来的片子远没有五彩滩色彩艳丽。但这里地势开阔,背景雄浑,的确是拍武侠电影的好地方,《七剑下天山》和《卧虎藏龙》就在此地取景。拍人物照效果也不错,见不少人在这里凹造型,毕竟凡人皆有明星梦。晚宿乌尔禾,克拉玛依市的辖区,距离另一个辖区独山子区两百多公里,到克拉玛依市区也要开车两个钟头,新疆之大,可见一斑。 早起赶去宝石滩拍胡杨林,天黑风高,特别冷,但想到又能见到胡杨,马上兴致高涨。可到现场一看,这一小片胡杨长得很困难,基本不成林,也就勉强拍拍剪影,搞搞艺术创作了。幸好老天又一次嘉奖我们团的人品,送了一个红日,拍完出门,天立马暗了下来,一阵大雨随即而至。 从克拉玛依油田回乌鲁木齐,经过一路的棉花地,下午到达乌鲁木齐,与各位团友告别,入住机场宾馆,翌日顺利抵达汕头。刚下飞机,打开微信,见团友群上已经热火朝天在讨论下次去新疆旅游的时间和线路,听听这些地名,就已经很销魂了!赛里木湖,天山大峡谷,喀拉峻草原,帕米尔高原,伊犁杏花沟,新疆真是一个去了还想再去的地方,朋友们,下次约起! 换个角度看世界,是不是很奇妙! 后记
特别感恩能打开这么长游记并花时间读完流水账的亲们。看照片是眼睛与美景相遇,看文字是心与心相遇。每一次旅行,是与大自然相遇,与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相遇,最最重要的还是与自己相遇;每一次背上行囊,不是负重,而是放下;每一次出发,不是离开,而是回归。这次新疆行,终于让我明白,我做不了孤身走天涯的野驴,皆因体能,心理,意志三项都不达标。我也做不了摄影人,且别说技术还没入门,就是对摄影的热爱执着程度也远远不及格。所以,请容许我就这么做一个打酱油的,吃一点点苦,耐一点点劳,好一点点色,贪一点点吃,伤春悲秋一点点,自在随性一点点!(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