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尼泊尔,2016秋 -人物篇

朝花夕拾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尼泊尔境内居住着众多民族,其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民族有:尼瓦尔人、塔芒人、古隆人、马嘉人等。他们是尼泊尔最早的定居者。公元11—13世纪。印度的雅利安人迁入尼泊尔,他们带来了印度教和种姓制度。自此,尼泊尔的民族、人种、宗教信仰等开始复杂起来。 这个在杜巴广场的苦行僧就有着典型的南亚雅利安人种的面部特征。 </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他额头的这个红点同点灯一样,是信仰的象征,无时无刻伴随着他们,他们称它为Tika。<br><br>据说蒂卡最初是模仿吻痕才点的,后来就象征消灾避邪,逢凶化吉。按照传统的做法,要用朱砂、糯米和玫瑰花瓣等捣糊,点在眉心。<br><br>在尼泊尔,点红(Tika)是神佑和赐福的标志,点红蕴含着尼泊尔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信仰与大米。小孩一般点在眉宇间,不同颜色的朱砂有着不同的代表意义,如红色代表幸福,黄色代表智慧。已婚妇女通常还在发际中间点上倒三角的红蒂卡。据说,眉心那抹殷红的蒂卡印记是尼泊尔人看清世界的第三只眼。一抹朱砂,一份祝福。红色代表吉祥,黄色代表智慧。<br><br>同时,这个红点还是一种宗教符号,可以消灾避邪。印度教认为,前额的眉心是人的生命力的源泉,是人的活力中心,所以平日必须涂朱砂和药膏加以保护,不可任它裸露,否则将招来凶祸。至今仍有不少印度教苦行僧在前额点上朱砂。因为那是神在人体居住的地方。</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马拉王朝统治下,尼泊尔主要居民是尼瓦尔人。16世纪中叶,在尼泊尔西部兴起并于18世纪统一尼泊尔的廓尔喀王国,其主要居民是廓尔喀人。廓尔喀人亦称尼泊尔人,有730万,占全国居民的54.4%,聚居在中部逊科西河、甘达克河和卡尔纳利河河谷。据学者研究,廓尔喀人(亦称尼泊尔人)是拉其普特人、卡人混血后裔与当地马嘉人、古隆人、松瓦尔人、塔芒人等混合而成的。在人类学上,讲藏缅语言的民族基本届于蒙古人种;而讲印度语言的民族基本属于欧罗巴人种。然而,在尼泊尔的中部地区,两大人种的类型特点互相渗透、混杂的现象已经十分明显。</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加德满都谷地廓尔喀人与尼瓦尔人交错杂居。与廓尔喀人近似的塔鲁人有58万,分布在尼印边界地带,大部分聚居在拉普提河流域地区。廓尔喀人部分属于或近似欧罗巴人种类型,部分属蒙右人种。尤其塔鲁人,虽然语言届印度语族,在体质特征上却明显地属于蒙古人种。</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廓尔喀人信奉印度教,主要从事农业和手工业,在尼泊尔国内是属于较发达的族群。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廓尔喀人在历史上有悠久的習武,從軍的傳統。在英帝国时代,廓尔喀人积极参加了英国的殖民地军队,并由此成为了英国殖民地军队中骁勇善战的代名词。同行的香港朋友告诉我,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大部分的英国在香港驻军,都是由廓尔喀人部队组成的。另外在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也同由廓尔喀人和印度锡克人组成的英国军队进行过交战。</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巴德冈的昌古那拉扬(Changu Narayan)神庙, 几个孩子热情的用当地语和我打招呼,并且表现出对我相机的浓厚兴趣,我拿去相机,他们立刻摆起pose, 毫不怯场...在这张照片里,非常清楚的体现了尼泊尔的人种混杂和多样性...</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整个的尼泊尔旅程中,经常可以看到喇嘛打扮的藏人。据不完全统计,常住尼泊尔的藏族人约有两万人左右,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加德满都和博克拉谷地。</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大佛塔周围四周建有众多的藏传佛教寺庙,里面居住着大量藏族人。寺庙周围有许多小商店,大都出售具有藏族特色的佛像、地毯和唐卡等。而印有藏语经文的条幅要么被挂在树枝之间,要么被悬于寺庙和楼房的顶上。每到清晨和傍晚,许多虔诚的信徒或手持转经筒,或拨动环绕佛塔的转经筒,围绕大佛塔走动,嘴里还念念有词。因为这个地方藏族文化特色非常浓厚,所以被当地人戏称为“小西藏”,成为当地的著名旅游景点。</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三个年轻的喇嘛匆匆走过"小西藏"的街道...</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尼泊尔与中国西藏相邻,边界线长达1400公里。在喜马拉雅山区,尼泊尔的一些少数民族如谢尔巴族、达芒族等,与中国的藏族在文化、宗教上有很深的渊源。他们使用藏语,信仰藏传佛教,同藏族人的交流比较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很早就有藏族人到尼泊尔经商并定居。但是,大批藏族人到尼泊尔是在1959年之后。<br><br>1959年3月,西藏发生武装叛乱。最终达赖喇嘛逃往印度。大批叛军和藏民也先后外逃,其中约有1万多人来到了尼泊尔。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下,当时的尼泊尔政府将赴尼藏族人安置在加德满都、博克拉、苏鲁孔布、巴格隆等地,并先后设立了10余个藏族人聚居区。40多年后的今天,居住在尼泊尔的藏族人已增加了近一倍。<br><br>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在美国CIA的帮助下,被打散的西藏武装组织“四水六岗卫教军”从1960年开始在尼泊尔的木斯塘地区聚集。20世纪60年代,这个组织不仅对西藏进行军事袭扰和颠覆活动,也公然同当地的尼泊尔军警进行对抗,成为影响尼泊尔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随后,美国便停止了对木斯塘藏族武装的支持。当时的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感到解决“四水六岗卫教军”的条件已经成熟,遂于1974年6月出动军队和警察,清剿木斯塘的藏族武装。在尼军重兵压力之下,“四水六岗卫教军”的首领巴巴益西不得不率部交出武器,向尼泊尔军队投降。尼政府随即对投诚的藏族武装分子进行了安置。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尼泊尔政府一直对境内的藏族人进行严格的管理,要求他们加入尼泊尔国籍,禁止他们从事任何政治活动。 这段往事不禁让我想起国共内战失败后撤到缅甸老挝泰国金三角地区的国军,尽管在内战中丢盔卸甲,但到了东南亚仍可以称王称霸。 这就是大国的影响力,即使外溢一点,也足以翻江倒海。 </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身穿藏袍的老妇人正虔诚的逐个转动着大佛塔外墙上的转经桶祈福...</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一个手拿佛珠,转动转经桶祈福的西方妇人...在墙的尽头我等了很久才等到她进入取景框,放下相机,我对她微微的点头,她回以淡淡的微笑...一刹那,仿佛相识...</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一个画师正在画廊里把玩手机...条纹T恤,牛仔裤,运动鞋,美式着装暗示着画师国外生活的经历...墙上的佛像也体现着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老屋,经钟和天下皆同的父爱...</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徒步路过一个村庄,村庄里还残留着地震留下的破坏遗迹。 一群当地的孩子正在大路上踢球, 看到我们一群人过去,礼貌的退在一边。 </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还在姗姗学步的尼泊尔小女孩走在房前的院子里,她的妈妈坐在屋里整理着衣物。 我微笑着向她妈妈指指相机,又指指院子中的小女孩,她妈妈用当地语向小女孩喊了一句。。。小女孩回过头看着我,羞涩的挠挠头,然后慢慢的向我挥动着小手。可爱的Hello小Kitty!</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炎热的阳光下徒步...在一个村庄的小店门口,我们同行的一个父亲慷慨的请所有在场的当地孩子喝瓶装的冰镇可口可乐...我相信这些孩子不是第一次喝可乐...希望他们能体会到一瓶冰镇可乐而传递的情感和善意,也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体会到通过分享而带来的快乐和友爱...❤️</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可口可乐的微笑...</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一个雕刻师正在给刚刚完成的木雕上色。</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巴德岗杜巴广场皇宫里拍下了这张照片……图上的两个年轻人,正坐在台阶上,非常投入,非常激动地在讨论手机里的内容,看上去非常亲密,肢体语言也显示出两人之间的那种异样……我不想猜测,但在尼泊尔这样一个宗教气氛浓厚的国度里,这样的场景和交流,确实不多见。</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杜巴广场,坐在神庙的台阶上,吃着冰淇淋的两个尼泊尔当地女孩。为了让我的照片更加的生动,我悄悄的把她们放入了画面。</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她们回过头看着我……我指指相机,又指指她们,然后,竖起大拇指,她们显然明白了我的意思,报以灿烂的笑容,让我尽情的把她们摄入了镜头。 借着手势和她们简单的交流了几句,留下了facebook地址,答应回国后把照片发给她们。</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地震后的杜巴广场……</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放学了,走在路上的两个尼泊尔小学生,恬静,文雅,得体,给人一种非常朝气的感觉。</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正在河中洗澡的放🐂娃。</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放牛娃也是有情怀的……🌝</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V”是国际通用的手势了吧……😀</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跳水表演...</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加德满都老城...</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排队等待ATM服务的人们...他们真的需要“支付宝”...😄</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一队行进中的尼泊尔士兵...军装的式样迷彩设计和中国海军陆战队的作训服高度类似...背后是南亚区域合作联盟驻加德满都的办事处。 <br><br>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是由孟加拉国、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和斯里兰卡8国在1985年宣布成立的区域政治经济联盟。美国,伊朗,韩国和欧盟是观察员国,中国申请成为观察员国的请求还未被批准……😇<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当地菜市场……🍇🍆🌶🍅🌽</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走向心灵的寄托……🍀</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彪悍的尼泊尔汉子……💪🏽</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笑得像🌻一样的卖花大妈……🌼</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加德满都老城的街道上,两个非常时髦,非常青春的尼泊尔年轻人……😎</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一个穆斯林老人骑行在加德满都泰米尔区的街道上……</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加德满都老城被当地人称为老外街的路上,其实当地的老外,也就主要是中国人和印度人。这条街道非常的干净,完全不同于我们之前经过的加德满都老城街道的嘈杂纷扰的环境。同行的香港朋友风趣地说道,这是他见到的少有的比当地环境更干净的唐人街……😛</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以下的两张照片,我给它们的名字是……迷失在加德满都 Lost in Kathmandu😌</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奇特旺国家公园...在和大象进行了互动之后,我们一行团员一起坐车去河边参加给大象洗澡的活动...不,应该是和大象一起洗澡...anyway,看的出来,大象和人类都挺愉快的进行了这场互动...🐘<br><br>在东南亚和南亚的很多国家(尤其是泰国和印度)的当地居民都驯养大象用来骑乘、服劳役和表演等(有趣的是,所有人类驯服的大象均是亚洲象,至今没有非洲象被驯服的记录)。一头全训的大象大概价格在80万人民币。 考虑到安全原因,所有参与和游客互动表演的均为母象。<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照片中的这两个象夫,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聚居于尼泊尔印度边境地区的塔鲁族。他手里拿着训象的工具 - 象钩。 一条两头尖的铁棍对折,其中一头再折, 成一类似钩镰枪的形状。 当大象野性大发时, 象夫会用铁尖刺向大象厚厚的皮肤或敏感巨大的耳朵,逼退大象...弯的铁钩是对付大象强有力的象鼻攻击的...😡</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表演、骑乘和劳役的训练过程往往十分残酷,驯兽师使用尖利的象勾和持续的殴打摧毁它们的意志,迫使它们屈服。这一过程会对它们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用于表演、骑乘和劳役的亚洲象往往存在严重的行为异常😱😱😱。 如果你仔细观察,照片中这头大象的头骨并不对称,头骨的右侧存在一个大的凹陷,暗示存在受过伤害或发育不良的可能性。<br><br>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是一种矛盾的心情,一方面和大象的互动给游客带来了难忘美妙的旅行体验,旅游的收入也是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 另一方面,看着这样一头美丽聪明的巨大生物在胁迫下做出迎合人类意愿的行为,这种屈从的背后往往意味着虐待和痛苦... 😭</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最后,用一组美女戏水的组图来结束这个篇章。💐</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Ready?</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Go…</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Cool...</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Thank you, baby...</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ye...</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