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博物馆景观分析

园林131--叶慧莹

广东省博物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号,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1957年开始筹建,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新馆于2004年12月奠基开工,2010年建成,总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是广东省唯一的省级综合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该馆建筑运用“宝盒”的设计理念,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载巨型钢桁架悬吊结构体系,博物馆的造型仿佛一件雕通的宝盒,这一设计意念源于广东传统的工艺品——象牙球,博物馆的空间组织就像象牙球镂空的工艺。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作为广州市四大文化建筑之一,建设在广州市新中轴线珠江新城的重心部位,其北侧与西北侧分别是新广州图书馆和广州市第二少年宫,西向隔珠江新城中轴 城市公共绿带的文化艺术广场与广州大剧院遥相呼应,是广州市着力打造的标志建筑之一。 博物馆建筑是城市的重要公共建筑,其公共特性和亲民特征必须在总平面设计中得到恰如其分的反映。为与城市公共绿地呼应,给予公众充足的活动和观赏空间,达到人、建筑、环境的自然融合,建筑主体向东做了较大的红线退让,与城市环境作出了有机的结合,同时也与广州歌剧院在空间关系上互相配合,营造出完整的、有较好延续性和连贯性的绿化公共活动场所。 经过对环境空间、人流安排的仔细分析和推敲,结合建筑的设计理念,将建筑主体放置在一个缓缓升起的草坡台座上,使建筑如一个轻置于绿色绸缎的珍贵器皿,又象天外飘来的神秘宝盒。草坡也起到自然的引导作用,将公众引导到博物馆内部。 入口层上方建筑的四面悬挑深度达23m,草坡台座延伸其中,形成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本体的交流区域,内外空间在此实现了沟通与融合。同时,出挑形成的大进深半开敞空间也有强烈南方亚热带地方建筑特点。 博物馆建筑以稳重端庄、工整理性的形象构图,与广州歌剧院的灵动、圆润形成对比,而波浪似缓缓升起的草坡却与广州歌剧院互相协调,为珠江新城中轴线上的文化艺术广场围合出亲切、完整的环境空间,塑造出城市新中轴线的尽端高潮节点。建筑舒展、开敞的环境场所也成功达到了与周边城市景观互为对景的设计目的。 广东省博物馆总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五层,主要配置有展馆、藏品保藏系统、教育服务设施、业务科研设施以及安防、公共服务、综合管理系统等。 博物馆的空间组织就像象牙球镂空的工艺,内部功能层层相扣,展厅、回廊、中庭与整体结构紧密结合,由内向外逐层展开。 中国传统与岭南风格,是广东省博物馆设计时所寻找的时代交接点。用现代的手法,体现中国建筑内在的空间、层次、色彩、虚白、呼应与和谐等神韵;以刻意而为的手段,表达随意写情的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