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圣人山

看羊人

<h1><b><font color="#ed2308"><br> 圣人山<br><br> 家乡有座圣人山<br> 隔天只有三尺三 <br> 人儿经过要低头<br> 马儿上去要卸鞍</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br> 老家圣人山是座圣山,方圆百十里地的乡邻说起圣人山,没谁不肃然起敬的。<br> 我就生在圣人山脚下,圣人山的故事和传奇伴了我十几年。也许是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神秘的圣人山好象也没给我留下什么神秘的东西,倒是被乡邻一而再再而三相传的故事,总能让我对家乡的这座圣山牵肠挂肚。记忆中,我至今一共也就登过三次圣人山顶,第一次是我十二岁时父亲带我上去的,是去天平寺敬神拜佛;第二次是和村里的几个发小悄悄去山上看曰出;还有一次是和同学上去的,那是暑假嗨得无聊,听人说山上有野桃野梨摘,三个同学便去了……后来好多次相约想再去登顶,一览山色,却总因决心下的不够大,而一直没有成行。</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儿时的圣人山是神秘的诡异的也是俊美的,后来游览了祖国南北东西的名山大川,华山险、峨眉秀、泰山奇、黄山美,但诱惑我的还是我从小仰望的圣人山。</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圣人山色照苏溪 <br> 上有流莺深树啼<br> 一卷黄庭看未厌<br> 农歌忽到画桥西</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古人舒正增笔下的圣人山,位于溆浦县大渭溪乡与让家溪乡交界处,与溆浦、沅陵、辰溪、安化四县相连,属雪峰山脉北支,南北走向,主峰海拔1333.5m,为溆浦县内群峰之首。圣人山主峰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6公里,总面积约72平方公里……《湖南省志》和《溆浦县志》都有记载,清《溆浦县志》是这么记载的:'相传夏禹治水,尝登县北圣人山望洞庭,山因以名。上有石刻为禹记事之碑。往时樵夫深入林中曾见之,然好事者屡访不能得也。近有蕨菜坡乡人田正旦得之,此在山天平峰支岭山牛湾。'后经多次寻访,果得,有人照得照片,确如《县志》所言'石间有驳劣不堪镌勒处,因之书不成行,字则奇古,不能辩识。取所拓一纸观之,约十五、六字,虽稍有漫灭,而刻画显然。但文体非篆非科,又大小长短不一,或竟2寸许,或竟五寸许,又有纵横俱竟七寸者,似为两字三字连属也'。4000多年前的文字,又象蝌蚪、又象石鼓文,内容非现代人所能认识,这给圣人山更徒添了几分神秘……</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史料只是一个简略记录,但家乡人有关圣人山的传说却有许多,且一个个相传的活灵活现。常听的是相传4000年前,大禹告别新婚三日的妻子治水时,曾路过此山,他和他的助手应龙、玄龟在这里治水,风餐露宿,与恶龙搏斗,降服了洪水,使这一带成了风调雨顺的湘黔粮仓,衣食无忧的乡亲们为表达对大禹的治水大恩,便将他登过的山峰,取了个敬重的名字—圣人山!</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通过谷歌地图可以看出,圣人山虽然不高,但以主峰天平峰为中心,形成了五指状的山脉,分别向溆浦、安化、沅陵、辰溪伸延而去,绵延起伏……当然,最为壮观还是它的核心腹地,登上顶峰,一眼望去,大小上百座山峰尽收眼底,齐刷刷如出征的将士,或威武雄壮,或挺拔秀丽,环绕主峰的山谷、沟壑数不胜数,有的万丈深渊,有的幽深莫测……据熟悉圣人山的乡里长辈说,从山下登上圣人山主峰一共有四五条路线,其中从让家溪乡冬瓜岭、沅陵渭溪乡黑溪坑和溆浦夜珠溪擂鼓坡这三条路线最为便捷。但每条路线上山都不轻松,从山脚到山巅,来回几十里地起码得十几二十个小时,当地人说的“登天”就是爬圣人山了。所以,圣人山尽管不高,但要爬上山顶却并不件容易的事,没点毅力是轻易上不去的。<br> 我家在圣人山脚一个叫大渭溪乡夜珠溪的村子,具体的小地方叫擂鼓坡,紧靠坡下是圣人山的支流,叫擂鼓溪,沿擂鼓溪中直走七、八里地,溪的尽头开始拾级而上,大概爬三十几里山坡便是圣人山峰了。我和父亲第一次上圣人山时,父子俩鸡叫头遍(大至零晨三点左右)便上路了,父亲除了准备了敬神拜佛的供品,还格外背了两个干竹蔑片做的火把,借着火把的光亮,沿着溪流小径,坎坎坷坷,一路攀爬而行……<br> </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擂鼓溪两边權木丛生,阴森幽静,好多树7、8个人牵手都抱不住。从圣人山上流下的溪水清澈冰凉,条条山瀑如绢如绸,时而低缓,时而激流,除了水声就是偶尔石蛙的叫鸣,象弹奏的一曲曲动听的夜曲;溪中怪石嶙峋,青苔荫荫,溪水寒气割人……快到溪尽头就开始沿上山的小路上坡了,一开始就是三十六弯,前面的人攀爬,跟在后面的人鼻子都快碰到前面人的脚后跟了,坡度徒的程度可想而知,爬完三十六弯巳全身湿透,但眼前却唰地一亮,深山老林中居然有了个院子,稀稀拉拉七八户人家,叫扯皮湾,三十几口人二十几亩田七八栋木屋,我们路过村子时天色巳发白,早起的的山民已开始生火做饭,炊烟在朩屋上袅袅升腾,朦胧中一片黛色,小村静静,山也静静,只有不知名的鸟儿小心翼翼地轻轻鸣叫,好一幅水墨雅景!我想,人们向往的仙境应该也不过如此而已……过了扯皮湾经牛场坪再过十八道粱拐四十九道弯,就到了圣人山山脊,沿山脊一直向上就是圣人山主峰—天平峰。<br>  我们上到山顶己是正午,日头挂在天际,簸箕一般,伸手可摘。好不神奇!这是我后来爬过更多更高的山之后都不曾感受到的,也许这就是圣人山的灵性、霸气和魅力吧。</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山顶上坡很缓,也没有山腰山脚那些个参天大树,多是人把高的權木,还有稀拉几棵老茶树,也不甚茂盛,一个叫天生池的水凼旁往前走100来米,就是神秘的天平寺。<br> 说它神秘,主要是指这里菩萨灵验。所以方圆百里八乡的乡亲遇到什么大事都会不辞劳苦前来敬香拜佛,以求菩萨保佑,倒也有求必应。典型的一回好像是七六年,那年秋上两个月不见雨星,庄稼枯死,人畜呷水也成问题,村上就派三位长者上天平寺祈祷,烧纸、作揖,三柱香敬上,天空就起了鸟云,之后是瓢盆大雨……<br> 现实中的天平寺,却远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宏伟壮观。走近寺院只是简单的几间木屋,墙基是山石拌泥筑的,屋子是杉木杠子搭的,盖的也是杉树皮子,很厚一层,又长满了厚厚的青苔,整个寺院多是就地取材,岩石垒墙,扛木做梁,树皮为瓦,甚是简陋,只有寺前的十数块石碑记载着历史的悠远和厚重,石碑上的文字多已模糊斑驳,较清晰的一块是清朝乾隆四十九年的。屋内纸灰和燃过的满地鞭炮霄,告诉我们这里香火应该很旺。<br>  天平寺始建于何时,已无据可查,因高据山顶,交通不便,躲过了除四旧之劫,也一直是溆浦、沅陵、安化等临近乡民的神圣之地,香火经久而不衰。民国二十六年(1927)沅陵贡生唐希猷在《重修圣人山天平寺》碑文中记载:“山以圣人名,为夏禹治水所历也,虽《禹贡》未详其事,而邑志已露其端,故至今传有圣人菜,菜圆茎直,素以可口称,亦稀物也。其山顶平阳,高与天近,故建寺亦曰‘天平寺’。凡登临骚客,选胜诗人,每当秋高气爽,清晨散步,则见日由地出,大不可方,渐次升高,其质精小,是晨景之不同也。傍晚间游,则见日由海入,红晕一片,徐徐收缩,其象为昏,又晚景之特异也。至于旷观全局,众山皆小,气象万千,远而永(顺)桃(源)常(德)迎眸皆是;近而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历指无讹。俯仰之间,顿教名利皆空,牢骚胥化,别有幽禽作伴,奇兽为朋,得毋非人间乎?” <br>  我们到寺中时巳空无一人,僧侣应该是去化缘或度佛了,寺院里仅放养了三只母鸡一只公鸡还有十几只小鸡和一头黃牛。红冠的公鸡会在拂晓时打鸣,仿佛在唤醒群山,宣誓主权;牛却懒散地吃着青草,很少叫唤,人来人去,你随你便,它自悠闲。</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因为圣人山的仙风道骨之气,到圣人山看日出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只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运气看到日出的。据乡里乡亲们说,为了看圣人山的日出盛景,讨个好的彩头,他们会在起程前吃素三天,对山焚香,虔诚祈福,然后才登高观日,也准能如愿。登高看日,想象人在山顶,峰在眼前,雾在腰间,不断在你面前演兵布阵,随着太阳从远处的山峰间喷薄而出,金光映亮天体,云雾之上的群峰山顶如大海波涛中的海市蜃楼,不要老酒,你怕是也已醉了。<br> </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去圣人山,黑溪坑也是必去的地方。黑溪坑的神奇魅力与它溪流中电不倒、药不死、抓不着的鱼有好大的关系。<br>  从擂鼓坡低凉(溆浦低庄至沅陵凉水井)古驿道爬坡而上,跨过圣人山脉山脊,然后直下谷底峡谷,就是黑溪坑了。黑溪坑是因为雾多阴森能见度低而得名的。它处于沅陵县渭溪乡大丰溪村的圣人山西南谷底,因谷深林蜜,日照稀薄,湍急的水流上常年游移着一層薄雾,让人一进入谷底就有种冷嗖嗖的感觉,阴霾而带着邪寒之气……<br>  黑溪坑的溪水温度最高时不会超过17、8度,冷浸得很,奇怪的是如此低温鱼儿却鰵殖得飞快,溪谷中常年鱼来鱼往,密密麻麻,一色的黑脊白肚小鱼……更奇怪的是这里的鱼生命力极強,电不倒、药不死、抓也抓不着,邻近好多乡亲都去过黑溪坑捕鱼,但不管是用电用药用网用钓,都是空手而返。记得当兵前我也去了一回,我们从镇上买了两并专门捕鱼的药,去到谷底把药倒入溪中,药随水流,所到之处白茫茫一片药倒的小鱼,可当我们手忙脚乱用筛网捞捕时,鱼却奇怪地“回了阳”,全部不见了……后来我们索性把另一并药也倒入溪中,但却没有发生前一并药下水时那种场景,很是怪异?是什么原因,乡亲们至今也没有弄清,只是随着黑溪坑的植被越发稠密越发阴森,乡亲们再也没有人去捕鱼了,好大程度也许是心悚的原因吧……</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离开家乡、离开圣人山巳经三十多年,但它的神秘它的神圣它的风景却永远驻在了我的心中,好多次回乡探亲特别想走近它,但又生怕我的懵闯,惊悚了它的宁静,只得一次次把这种想法,放弃,放弃,陈存心间。今年的金秋九月,蒙汉书记在溆浦县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报告中,郑重地把圣人山旅游开发写入了报告,开发利用好圣人山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计,统筹谋划,有序开发……听到这个消息,我着实觉得书记的英明,但也隐隐有了一点点担忧,做为圣人山下人,我很希望山下人能尽快富裕起来,但也更希望圣人山能永远能留住那一伤神秘,那一份宁静……</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2016.10.19於憨人陋室</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我以向上45度的视角<br>仰望你的雄伟<br>1333.5m巅峰之上<br>该是一种什么样的风情<br>玉帝设宴?<br>孙猴捣蛋?<br>蚂蚁子打架?<br>还是嫦娥减肥?<br>我很好奇<br><br>仰望你的性感而不失俊美<br>仰望你的娇艳而飘逸靓丽<br>仰望你的宁静而婀娜妩媚<br>仰望你的故事你的传说<br>以及你无数至今未曾解开的谜<br><br>迷人的圣人山啊<br>我只能毕恭毕敬地仰望你<br><br>传说巳让我敬畏<br>姿色已让我着迷<br>你香艳的气息<br>和你流淌的山泉<br>已把我灌醉<br><br> <br><br> 后记:圣人山的美与宁静是文字表达不了的,我只能心中时刻留存着一分敬畏,虔诚仰望它的美丽与圣洁。 <br> 憨人唐平<br> 2016.10.20</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