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0月16日清晨,从西安出发前往银川,独自驾车沿着G65包茂高速一路北上,470公里后到达了陕北靖边。然后由此转G20青银高速前往银川,总行程近900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天下黄河富宁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甘肃兰州东部冲出峡谷后,来到宁夏,水流变得异常平缓,河水带来的泥土在此处形成了开阔的冲击平原,两岸人民利用黄河水进行自流引灌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形成了众多的湖泊,水草丰茂,百鸟翔集,宁夏因此有了塞上江南的美誉。</span></p><p class="ql-block"><br></p> <h3><font color="#010101"> 驶入银川,我一下子便被她独特的魅力吸引住了。<br> 整洁的市容,清新的空气,低密度的建筑,开阔的视野,在在显露出这座塞上小城的清丽和温馨。<br> 全市人口不足百万,与其省会城市的地位似不匹配,仅此而言,甚至连我国中东部的一个地级市都比不上。但它的城市布局,却显得格外的恢宏大气。<br> 城市道路规划有序,东西走向称作路,南北走向称为街。北京路、上海路 、贺兰山路、六盘山路,全部为双向八车道,其中尤以北京路为最,长度竟达35公里。垂柳与鲜花构成了车辆与行人的隔离带,靓丽而壮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驾车在市区行驶,发现有许多南北走向的街道被设计成了单向行驶的路线。其数量之多,超过了全国任何一个省会城市。这种科学的交通设置,彰显出了这座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责任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更令人惊艳的是,这座几十万人口的小城,竟拥有多个面积广阔,水质洁净的湖泊,真可谓是一座名符其实的“湖城”。<br> “阅海湖”、“宝湖”、“翠鸣湖”等十多个大小不一的湖泊星罗棋布,像一颗颗翡翠镶嵌在小城内外。<br> 众多的商品房环湖而建,推开窗子,便是丽日蓝天,碧波荡漾。如果放在深圳,像这样临湖而建的房子,一个平方卖你15万,开发商都算是忍痛割爱,宽厚仁慈了。<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水是生命的摇篮,我们的祖先一直沿袭着择水而居的习惯。随着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若欲返璞归真,在城市里找一处湖边的居所,除了权贵土豪,百姓连想都不敢想。而在银川,于普通人眼里,临湖而居已成了稀松平常之事,湖边的商品房每平米也不过6000元上下,这让我这个来自深圳的过客艳羡不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次来银川只为看老战友。张建华和我同是1970年底入伍到坦克师的。建华出身军人家庭,心无旁骛,立志要在部队做出一番事业。他酷爱学习,锐意进取,后来担任了坦克45团的团长。本来他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将军,但由于当时部队里已刮起了买官卖官的腐败之风,建华矜重名节,宁愿玉碎,不为瓦全,毅然脱掉了军装转业回到银川。直至今日,我们这批老战友还为他感到惋惜,但更为共和国装甲兵错失了一位德才兼备的将军而倍觉痛心。<br> 不过,当我看到他如今在银川生活的这般滋润与惬意,对那些不愉快的陈年旧事也就释怀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当日下午,在建华和丫丫的陪同下游览了西夏王陵。许是受了金庸武侠小说的影响,这个北宋期间由李元昊建立并一度称霸西北的王朝,虽然仅存了190余年,但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尤其是它独创的西夏文字,乍一看,似曾相识,细一看,一字不知。<br> 在王陵博物馆内,看着橱窗里陈列的那些复杂的字体结构,顿时额冒冷汗,心想,假如其流传至今,不幸成为我们通用的文字,那是何等的恐怖,我估计一天也学不会一个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离开西夏王陵,已是黄昏时分。我回望着残阳下的一片荒冢,不胜感慨,正如曹雪芹《好了歌》中写的那样,“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当晚,建华和原12师宣传队的舞蹈演员丫丫为我接风洗尘。另外两个当年宣传队的女兵宗少华和马晓梅都因身体不好,未能参加。<br> 席间我对银川这座塞上小城赞不绝口,建华也讲述了银川巨变背后的一些趣事。<br> 当年从山东调来的自治区领导陈建国,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果敢地提出了建设大银川的宏伟目标,决定将主要干道全部拓宽为八车道。如此浩大的工程必然牵涉到大量的拆迁工作,许多受影响的市民对此表示出强烈的不满,竟私下里给陈建国取了个与八车道相关的绰号----陈八道。八道与霸道同音,所以,这个绰号亦蕴含着陈“虽千万人,我往矣”的强势与决心。<br> 但正是以北京路、上海路、贺兰山路、六盘山路等几条气势磅礴的大道,构成了这座城市的恢宏格局。眼观盛景,抚今追昔,银川人民对这位已经调离的陈八道充满感激。<br> 由此可见,无论任何官员,只要他心系百姓,造福一方,即便离去多时,人们依旧会深深地怀念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翌日清晨,建华继续陪我游览,我们先到了名字与景色一样美丽,从南到北纵贯整个银川市区的艾依河。<br> 朝霞散绮,垂柳含烟。我俩沐浴着朝晖,漫步在风光旖旎的艾依河畔。河上飘着一层淡淡的雾霭,微微泛黄的芦苇在晨风中摇曳,不时有鸟儿鸣叫着掠过水面,飞向对岸的绿荫深处。<br> 蓝天白云绿水, 四下一片静谧,身处其中,如临仙境。直到此刻,我才明白,为什么建华不去北京与儿子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而要冥顽地留在银川。<br> 建华望着静静的艾依河,感慨地说,虽然北京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但我更喜欢银川。<br> 是啊!银川真的很美,美的令人窒息,美的让人难以割舍。心想,如换作是我,也会做出与建华同样的抉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依依不舍地离别了艾依河,驾车前往此次银川的最后一个景点----中华回乡文化园。<br> 路上出了个小插曲,到了永宁县城,建华向一个当地老乡打问离回乡文化园还有多远,老乡答“诺远”。我不解地问建华“诺远”是什么意思,建华解释说,当地老乡从不说有多少里,只是以“诺”字的发音长度表示路程的远近,其长度与距离成正比。我听罢不禁笑道:“若是从银川到北京,估计这个‘诺’字得延续一分钟”。<br> 园区内建有回族博物院、礼仪大殿、回族商贸一条街、回乡人家等,其中的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一座回族博物馆,占地7000平方米,整体建筑为“回”字形,让游客在漫步历史长廊的过程中,领略回族历史的渊源流长和回族文化的博大精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由于返程的高速路入口就在回乡文化园附近,建华执意要我在此处上高速,而他自己则乘景点到银川的大巴回市里,我实在拗不过他,只好作罢。<br> 我和建华握手告别,互道珍重后驾车离去。<br><br> 再见了,美丽的银川!相信我还会再来。</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