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湿地公园与海珠湖公园景观比较分析

园林131--叶慧莹

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简称“海珠湿地”)位于海珠区东南部,广州城市新中轴南端,东起珠江后航道,西至广州大道南,北起黄埔涌,南至珠江后航道,主要包括万亩果园、海珠湖及相关河涌39条,总用地面积869公顷,水域面积达377公顷,是珠三角河涌湿地、城市内湖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是广州市城区重要的生态隔离带,被誉为广州“南肾”,与“北肺”白云山一起构成广州主城区的两大生态屏障。 海珠湿地公园湿地牌楼:牌坊极具特色,为粤式 广府文化景观牌坊,高23.8米、宽28.3米,为目前广州同类牌坊中最高的(陈家祠广场牌坊高、宽均为11米)。 石牌坊采用4柱3间庑式不出头结构(4柱,4根支柱;3间庑,3个门廊;不出头,柱不超过楼顶为“不出头”,反之为“出头”)。 牌坊上“海珠湿地”的题字为以隶书见长的著名书法家李伟所提。 海珠湿地题字的两侧分别有两幅图画,前后共4幅,主题分别有梅、兰、竹、菊。海珠湿地题字正下方的图画主题为“双龙戏珠”。“双龙戏珠”图画两侧又各有两幅图画,前后共4幅,主题分别为“渔樵耕读”、“三阳启泰”、“硕果累累”和“岭南佳果”。 北门广场两侧的镬耳屋为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多都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有花鸟图案。因其山墙(建筑物两端的横向外墙称为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民间有“镬耳屋”蕴含富贵吉祥,丰衣足食一说。镬耳状建筑具有防火,通风性能良好 等特点。 回绕的走廊更是园林造园布局中的精华,海珠湿地公园的门楼回廊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也有自己独特的广东园林“小中见大”的风格。 公园中多见色彩艳丽的花境,多用一串红、万寿菊、孔雀草、新几内亚凤仙等一年生花卉。 湿地公园的水景植物搭配得很好看,多用鸢尾科、天南星科的植物,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 湿地公园里的树木多为疏林草地式栽植形式,多用如羊蹄甲、榕树、大叶紫薇等适合于华南地区气候的树种。 海珠湿地公园入口草图 海珠湖有独立的水网系统,可对周边的河涌起到补水的作用,同时具有雨洪调蓄、引水、生态、湿地、休闲旅游等功能。海珠湖可以对处在枯水期的河涌起到补水的作用,解决上游河涌截污后河涌干涸和水质黑臭的问题。 公园湖心区面积1422.6亩,其中水面面积795亩,由内湖和外湖组成的。外湖实际上是由六条河涌相连组成的“玉环”,环抱着圆形的内湖,十分优美。因此,海珠湖也被形象地比喻为“金镶玉”。海珠湖公园恰好与广州塔、体育中心呈一直线,湖区、果园组成了广州市中轴线南段的“生态绿轴”,成为名副其实的广州“绿心”。 湖心岛 环绕海珠湖放眼望去,湖心岛一片葱郁。海珠湖种植樟树、人面子、紫荆、阴香、高山榕总共500株,绿化面积1万平方米。每逢天气晴朗,水面平静时,便可看见投影在湖中的西塔、广州塔和正在建设的东塔,这一景观被称为“一湖三塔”。除了这三塔外,海珠湖中心岛上也将修建一个二三十米高的中轴线标志性建筑“海珠塔”。 亲水平台的北边就是一条木栈道,木栈道两旁是成片湿地。两万平方米的湿地里面种植着荷花、芦苇和一些河涌净化植物。荷叶满塘,荷花绽开,木制的栈道隐藏在成片红花绿意当中,景色美不胜收。湿地中央有间凉亭,游客可以坐在凉亭中,在荷花、芦苇、凉风的环绕中休息放松。 植物景观的类型 海珠湖公园内的植物景观多以自然式为主,不同的地方运用不同的植物景观类型以体现不同的环境,有线状的行道林,灌木丛林 ,花镜 ,密林,孤植树,草坪,绿篱,地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