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诗词自有痴情客(集锦)附:毛泽东诗词全集~诚可贵整理

诚可贵(853电业所微信群)

<h3><font color="#010101">毛泽东诗词全集<br>虞美人·枕上<br>一九二一年<br>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br>夜长天色总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中. <br>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凭.<br>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由.<br><br>[题解]<br>诗人毛泽东1920年冬与杨开慧结婚,翌年春夏间外出考察,此词写新婚初别之愁绪。这首词1994年12月26日由《人民日报》首次公开发表。<br><br>[注释]<br>离人:指杨开慧。<br><br>贺新郎<br>一九二三年底<br>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间,苦情重诉。<br>眼角眉稍都似恨,热泪欲零还往。<br>知否会前书语。<br>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br>人有病,天知否? <br>今朝霜重东门路,<br>照横塘半天残月,凄凄如许。<br>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br>凭割断愁思恨缕。<br>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br>重比翼,和云翦。<br><br>[题解]<br>1923年11月,杨开慧生下次子岸青不久,毛泽东接到中央通知,由长沙取道上海赴广州,参加国民党“一大”。此词作于离开长沙之时,写给夫人杨开慧的。最早发表于1978年9月9日《人民日报》。<br><br>[注释]<br>(1)恨:离愁别絮;(2)零:落;(3)算:数;(4)霜重:霜厚;(5)如许:如此;(6)凭:请;(7)和云翦:直上云霄。<br><br><br>沁园春·<br>长沙一九二五年<br>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br>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br>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r>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br>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br>书生意气,挥斥方遒。<br>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br>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br><br>[题解]<br>1925年1月,毛泽东回到湖南,组织了农民协会前身—雪耻会;是年冬天,反动势力有意逮捕;毛泽东南下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这首词作于离开长沙前夕。<br><br>[注释]<br>(1)寒秋:深秋,晚秋。(2)橘子洲:长沙城西湘江中一沙洲。(3)舸:船。(4)万类:指一切生物。(5)霜天:秋天。(6)百侣:形容伴侣之多。(7)恰:正当,刚好。(8)挥斥:奔放。(9)遒:尽头。(10)激扬:激浊扬清。(11)万户侯:个人的功名富贵。(12)中流:水流之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菩萨蛮·<br>黄鹤楼一九二七年春<br>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br>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br>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br>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br><br>[题解]<br>1927年春,正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四·一二”事变前夕;党内由于陈独秀执行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给革命带来严重危机。在此背景下,毛泽东登临黄鹤楼,酒后面对滔滔江水,心潮起伏,写下此篇。<br><br>[注释]<br>(1)九派:九江;相传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九个支派。(2)沉沉:深远的样子。(3)一线:通认为指今京广铁路。(4)龟蛇:龟山和蛇山。(5)酹:以酒祭地。<br><br><br>西江月·<br>秋收起义一九二七年<br>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br>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br>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br>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br><br>[题解]<br>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中共中央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武装起义。会后,毛泽东赴湖南、江西交界处,领导工人、农民和部分北伐军,组成一支工农革命军,与9月9日举行了秋收起义。本篇作于起义开始时。<br><br>[注释]<br>(1)匡庐:庐山。(2)同仇:同心协力。(3)暮云愁:象征反动势力压顶,百姓生活窘迫。<br><br><br>西江月·<br>井岗山一九二八年秋<br>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br>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威然不动。 <br>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br>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br><br>[题解]<br>1928年8月,毛泽东率红军三十一团第三营赴桂东迎接红军二十八团;湘敌乘机进犯井冈山根据地,我军凭黄洋界天险击退敌人。此词作于保卫战之后,描写战斗场面。<br><br>[注释]<br>(1)在望:在眼前;(2)宵遁:乘夜逃跑。<br><br><br>清平乐·<br>蒋桂战争一九二九年秋<br>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br>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 <br>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br>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br><br>[题解]<br>此诗作于李宗仁兵败,冯玉祥、阎锡山又起,正与蒋介石对峙时。<br><br>[注释]<br>(1)蒋桂战争:1929年2月,蒋介石—桂系李宗仁战争;(2)汀江:水名,流经福建长汀,上杭;(3)收拾:收复;(4)金瓯:古喻国家江山完整无缺;(5)一片;指闽西革命根据地。<br><br><br>采桑子·<br>重阳一九二九年十月<br>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br>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br>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br>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br><br>[题解]<br>此词作于1929年重阳节,时毛泽东正在闽西,内容写战地风光,借景抒情,表现战争胜利后的喜悦。<br><br>[注释]<br>(1)天难老:宇宙无穷之意。(2)黄花:这里指野菊花。(3)霜:指秋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蝶恋花·<br>从汀洲向长沙一九三零年夏<br>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br>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br>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与鄂。<br>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br><br>[题解]<br>作于从闽西出发,进攻南昌,再转长沙途中。<br><br>[注释]<br>(1)黄公略(1898-1931):1928参加平江起义,1930任红三军军长;六月,编入第一军团;1931年10月牺牲。(2)天兵:指红军;(3)鲲鹏:指国民党头目;(4)偏师:全军的一部分;(5)借重:借助;(6)国际悲歌:指《国际歌》。<br><br><br>如梦令·<br>元旦一九三零年冬<br>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br>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br>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br><br>[题解]<br>1929年12月红四军在上杭古田镇召开第九次党代会,期间蒋介石组织了“三省围剿”。为了粉碎围剿,红四军决定西越武夷山,去江西开展游击战争。行军途中,恰值新年,元旦正写于此时。<br><br>[注释]<br>宁化、清流、归化:都是福建的县名。<br><br><br>减字木兰花·<br>广昌路上一九三零年冬<br>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br>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br>此行何处?赣江风雪迷漫处。<br>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br><br>[题解]<br>这首词写雪里行军,作于1930年2月红军越过武夷山,进入赣南,经广昌进军攻打见吉安时。<br><br>[注释]<br>(1)减字木兰花:由《木兰花令》减字变韵而成。(2)广昌:江西南丰县南,汝水上游西北岸。(3)吉安:在江西中部。(4)颁:宣布。<br><br><br>渔家傲·<br>反第一次大“围剿”一九三一年春<br>万木霜天红灿漫,天兵怒气冲霄汉。<br>雾满龙岗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br>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br><br>[题解]<br>第一次大“围剿”∶1930年蒋介石在结<br>束与冯玉祥、阎锡山战争后,进攻赣南、闽西的中共中央根据地。<br><br>[注释]<br>(1)嶂:高险的山。(2)张辉瓒∶国民党第十八师师长,围剿前线总指挥。(3)来天半:铺天盖地而来。(4)不周山:《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br><br><br>渔家傲·<br>反第二次大“围剿”一九三一年夏<br>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br>枯木朽株齐努力。<br>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br>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br>横扫千军如卷席。<br>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br><br>[题解]<br>第二次大“围剿”(1931.5.1 —5.30)何应钦为总司令,总兵力二十万。<br><br>[注释]<br>(1)白云山:在江西吉安东固;(2)飞将军:汉代将军李广;(3)七百里驱十五日:15日驱敌700里;(4)有人:指蒋介石、何应钦等;(5)为营步步:蒋介石在第二次大围剿采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方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菩萨蛮·<br>大柏地一九三三年夏<br>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br>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br>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br>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br><br>[题解]<br>1929年2月10日,红军在大柏地大败尾随的国民党赣军独立第七师刘士毅部;1933年,粉碎“第四次围剿”后行军途经大柏地时写下此词。<br><br>[注释]<br>(1)大柏地:江西瑞金城北;(2)彩练:彩色的绸子;(3)鏖战:激烈而持久的战斗;(4)弹洞:子弹洞穿。<br><br><br>清平乐·<br>会昌一九三四年夏<br>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br>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br>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br>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br><br>[题解]<br>这首词作于1934年夏,第五次反围剿期间。<br><br>[注释]<br>(1)君:泛指红军战士;(2)莫道君行早:不要说你是早行者走到前面了;(3)未老:兼指革命精神;(4)颠连:连绵不断:(5)东溟:东海。<br><br><br>忆秦娥·<br>娄山关一九三五年二月<br>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br>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br>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br>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br><br>[题解]<br>1935年1月6日,红军攻克遵义,8日克娄山关,同日召开遵义会议,改变了左倾机会主义的领导。由于张国焘不服,私自带走红四方面军;2月26日再克娄山关时,损失颇大,长征的战略任务受到挫折。<br><br>[注释]<br>(1)霜晨月:西风、雁叫、霜晨同为秋天景象;叠句,类似音律之和声。(2)漫道:徒然说。(3)从头越:从头开始;隐语战略任务受挫,从头再作部署。<br><br><br>十六字令三首<br>1934年1935年<br>其一<br>山,快马加鞭未下鞍。<br>惊回首,离天三尺三。<br><br>其二<br>山,倒海翻江卷巨澜。<br>奔腾急,万马战犹酣。<br><br>其三<br>山,刺破青天锷未残。<br>天欲坠,赖以拄其间<br><br>[注释]<br>(1)离天三尺三:引自民谣,形容山的高险;(2)战犹酣:酣畅鏖战;(3)锷:剑锋。(4)拄:支撑。<br><br><br>念奴娇·<br>昆仑一九三五年十月<br>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br>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澈。<br>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br>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br>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br>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br>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br>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br><br>[注释]<br>(1)玉龙:指雪花;(2)周天:真个天空;(3)或为鱼鳖:也许为鱼鳖所食;(4)安得:哪能;(5)遗留:赠送;(6)还东国:留给中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清平乐·六盘山<br>一九三五年十月<br>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br>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br>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br>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br><br>[题解]<br>1935年10月2日,红军由通渭城北上,6日越过。平凉—固原大道,当日夜间进入山区,将尾随敌军甩掉。次日,遇东北军白凤翔部骑兵,一战胜之;当日下午攻占六盘山。<br><br>[注释]<br>(1)望断:望的久,望的远。(2)长缨:长的绳子。(3)苍龙:指日本帝国主义。<br><br><br>沁园春·雪<br>一九三六年二月<br>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r>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br>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r>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r>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br>唐宗宋祖,稍逊风骚。<br>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br>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br><br>[题解]<br>1935年11月起,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围剿;1936年2月,渡河东征进入山西,准备开赴河北抗日前线。该词作于此时。<br><br>[注释]<br>(1)莽莽:茫茫。(2)山舞银蛇:披着白雪的群山宛如白色长蛇在舞动。(3)原驰蜡象:丘陵起伏象白色群象在奔跑。原,秦晋高原。(4)须:等。(5)红装素裹:红日白雪互映之景。(6)折腰:弯腰行礼。(7)风骚:风雅与离骚。<br><br><br>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br>一九五零年十月<br>长夜难明赤县天,<br>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园。 <br>一唱雄(又鸟)天下白,<br>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br><br>[题解]<br>作者原注:一九五零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br><br>[注释]<br>(1)赤县:战国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2)翩跹: 跳舞状。(3)于阗:汉朝西域国名,在今新疆。<br><br><br>浪淘沙·北戴河<br>一九五四年夏<br>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br>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br>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br>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br><br>[注释]<br>(1)幽燕:古幽州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2)都不见:(一只鱼船)都看不见;(3)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魏武帝曹操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伐乌桓,路过碣石山。碣石山在北戴河外,靠近渤海,汉朝时还在陆上,到六朝时已经沉到渤海里了。曹操登临碣石山,遗传下来《步出夏门行》组诗,其第二首:“东临碣石,以观苍海……”(4)萧瑟秋风:曹操《步出夏门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5)人间:社会制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水调歌头·游泳<br>一九五六年六月<br>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br>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br>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br>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 <br>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br>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br>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br><br>[题解]<br>1956年5月,毛泽东视察湖南后,又到武昌视察,在武汉江面游泳三次;这首词是第一次游过长江之后所写,热情歌颂了武汉长江大桥与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br><br>[注释]<br>(1)极目:纵目、放眼。(2)舒:舒展、宽阔。(3)宽余:空闲。(4)逝者如斯乎:时光如这滔滔东去的江水。(5)樯:桅杆。(6)西江:西部的长江。(7)石壁:在三峡修筑一道拦水大坝。(8)巫山云雨:出自《文选》卷十九宋玉《高唐赋》。(9)神女:巫山之神。(10)应:料想。(11)当:准会。(12)殊:改变、不同。<br><br><br>蝶恋花·答李淑一<br>一九五七年十一月<br>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br>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br>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br>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br><br>[题解]<br>这首词是毛泽东1957年5月写给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的。“柳”指李淑一的爱人柳直荀烈士;骄杨指杨开慧烈士,她是李淑一的好朋友。 1957年1月,李淑一把她1933年写的一首纪念柳直荀的词寄给毛泽东,毛泽东写了这首词答她。<br><br>[注释]<br>(1)重霄九:及九重霄。(2)问讯:询问,兼有问候之意。(3)吴刚捧出桂花酒:捧出桂花酒来宴请二位忠魂。(4)伏虎:喻打跨反动派。(5)泪飞顿作倾盆雨:杨柳二位泪飞顿作倾盆雨。<br><br><br>卜算子·咏梅<br>一九六一年十二月<br>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br>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br>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br>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br><br>[题解]<br>1961年冬,正是反华叫嚣闹得正凶的时候,也是三年自然灾害困难的时候;毛泽东用梅花的形象和风格,鼓励大家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br><br>[注释]<br>(1)送春归:把春天送走。(2)烂漫:色彩鲜丽。<br><br><br>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br>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br>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br>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br>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br>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br>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br>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br>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br>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br><br>[题解]<br>苏共在六二年二十二大以后,与中共矛盾加剧。在中印边境冲突时,军事上支持印度。从这一年十一月起,苏共赫鲁晓夫指挥欧洲五个党围攻中共。中共发表了著名的“九评”,与苏联公开决裂。一九(被禁止)年在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赫鲁晓夫也刚好下台。<br><br>[注释]<br>(1)蚂蚁缘槐夸大国:源于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2)西风落叶下长安:唐贾岛《忆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园。秋风生渭水,落叶下长安。”(3)鸣镝:响箭,汉匈奴的武器。古喻落叶如中箭败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归国谣<br>一九一八年春<br>今宵月,直把天涯都照彻,清光不令青山失。清溪却向青滩泄,鸡声歇,马嘶人语长亭白。<br><br><br>临江仙·给丁玲同志<br>一九三六年二月<br>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br>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br>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br><br><br>贺新郎·读史<br>一九(被禁止)年春人猿相揖别。<br>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br>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br>不过几千寒热。<br>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br>流遍了郊原血。<br>一篇读罢头飞雪,<br>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br>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br>有多少风流人物?<br>盗跖庄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铖。<br>歌未竟,东方白。<br><br><br>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br>一九六五年五月<br>久有楚轻狂,重上井冈山。<br>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br>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br>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br>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br>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br><br><br>念奴娇·鸟儿问答<br>一九六五年秋<br>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br>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br>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br>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br>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br>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br>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br>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br><br>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br>一九六五年十二月<br>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br>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br>残固不堪残,何须自寻烦?<br>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br><br><br>诉衷情<br>一九七四年<br>父母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br>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br>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br>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长 征<br>一九三五年十月<br>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r>五岭逶迤滕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br>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br>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br><br>[题解]<br>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军团从江西、福建根据地向陕北进军,经过了11个省,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一万八千余里,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终于胜利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合。这一首七律便是这一伟大事件的艺术概括。<br><br>[注释]<br>(1)等闲:犹言一般、寻常、随便。(2)乌蒙:山名。(3)走泥丸:像滚动的泥丸子。(4)云崖:形容金沙江两岸山崖陡峭。<br><br>[赏析]<br>长征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伟大的意义,这首诗,正是这一大进军的光辉的写照和热情的歌颂。它集中的表现了红军英雄豪迈的气概,同时也生动地描写了长征壮阔艰险的场面。它是一篇不朽的革命史诗,是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杰出典范。<br><br>海鸥将军千古<br>一九四二年<br>外侮需人御,将军赋来薇。<br>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br>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br>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br><br>[题解]<br>1942年2月,日军为了切断援华抗战物资的重要运输线--滇缅公路,向英国殖民地缅甸大举进攻。应英国政府请求,中国国民党政府派遣远征军3个军约10万人赴缅参战。3、4月份,远征军多次重创日军,第五军戴安澜将军所率200师表现最为突出;5月份因作战失利而总退却,撤退途中,戴安澜师长遭日军伏击,身负重伤,不幸殉国。这是毛泽东为其撰写的挽诗。<br><br>[注释]<br>(1)赋采薇:指赴国难。(2)机械化:200师是机械化部队。(3)东瓜、棠吉:缅甸地名。(4)无违:没有背离。[赏析]首联二句,直书事始;颔联、颈联写将军所率部队奋勇战斗,实是烘托将军;尾联二句,收笔回写将军本身,哀悼其赍志以终,显示挽诗主题。<br><br>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br>一九四九年四月<br>钟山风雨起仓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br>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br>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br>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br><br>[题解]<br>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国民党反动派盘踞了22年的南京。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毛泽东在人民的“薄海欢腾”声中挥笔写成此篇。<br><br>[注释]<br>(1)风雨:指战争形势。(2)仓黄:变化翻覆。(3)今胜昔:如今胜过以往。(4)情:指情感用事而沽名钓誉。(5)老:朽。(6)沧桑:引申为革命。<br><br>[赏析]<br>这首诗不仅描述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揭示了它的重大意义,表现了它的激动人心,不只是穷尽了理、事、情;而且还显示了诗人的高瞻远瞩、破格创新、挥洒自如、神旺气足,还表现了诗人的才、胆、识、力。正是“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br><br><br>和柳亚子先生<br>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br>饮茶粤海未能忘, 索句渝州叶正黄。<br>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br>牢骚太盛防断肠,风物长宜放眼量。<br>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br><br>[题解]<br>柳亚子∶名弃疾,字安如,号亚子。第一次与毛泽东交往在一九二五年至二六年。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夜柳亚子作<br>《感事呈毛主席一首》:“<br>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雄。<br>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灌。<br>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存一寸丹!<br>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br>分湖为柳亚子家乡,意为他要回家隐居。毛泽东和的是另一首诗。<br><br>[注释]<br>(1)饮茶粤海未能忘∶柳亚子一九四一年诗寄毛泽东∶“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2)索句渝州叶正黄∶指致柳亚子的诗<br>《沁园春·雪》。(3)渝州∶重庆。(4)昆明∶指颐和园昆明湖。(5)富春江∶指东汉初年,严光不愿出来做官,隐居在浙江富春江边钓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送瘟神<br>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br>其一<br>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br>千村薛荔人遗失,万戶萧疏鬼唱歌。<br>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br>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br><br>其二<br>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br>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br>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br>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br><br>[题解]<br>作者附注云: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丝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br><br>[注释]<br>余江县:在江西。枉自多:杜甫《征夫》:“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遗矢:同遗屎。鬼唱歌:李贺《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尽舜尧:《孟子·告天下》:“人皆可以为舜尧。”红雨:桃花雨。李贺《将进酒》“桃花乱落如红雨”。三河:黄河、淮河、洛河。泛指河流。<br><br><br>到韶山<br>一九五九年六月<br>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br>红旗举起农奴戟,黑手高举霸主鞭。<br>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br>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br><br>[题解]<br>韶山,毛泽东的故乡。1925年1月,毛泽东从上海回到故乡,建立中共韶山支部,组织农民协会。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又一度回到韶山。由于革命工作的繁忙,在建国后的第十年,才得重返故乡一次。一别32年,故乡的面貌全变了。欣今慨昔,感而赋诗。<br><br>[注释]<br>(1)别梦:指往事。(2)逝川:比喻过去流失的岁月。(3)黑手:指反动势力。(4)霸主鞭:形容反动派对农民群众的镇压。(5)为有:因为有。(6)下夕烟:由暮靄中下工归来。[赏析]首以“别梦”开端,暗示回到故乡,而又荡开到“三十二年前”;末以“喜看”作结,正面形象歌颂;前咒后喜,自然对应。中间两联四句,一正一反,一反一正,正好把三十二年的历史发展按序表述出来,由咒而喜,绾合结尾。真情壮采,自然浑成;句句都是直抒胸臆,恰到好处。<br><br><br>登庐山<br>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br>一山飞峙大江边, 越上葱茏四百旋。<br>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br>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br>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br><br>[题解]<br>毛泽东此次登庐山,是为了召开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登临纵目,有感于“江山如此多娇”,挥笔赋诗,遂成此律。<br><br>注释<br>(1)飞峙:飞来耸立。(2)跃上:乘车飞驰而上。(3)葱茏:草木青盛貌,指青山。(4)九派:古书中的九条江。(5)浮黄鹤:指引起浮黄鹤的意象。(6)三吴:指长江下游江浙一带。(7)陶令:东晋大诗人陶潜。<br><br>[赏析]<br>全诗前后两联,起的突兀有气势,收的完固有神力。中间两联,南北东西,联类而及;远近上下,自然成对。首颈颔尾,层层相生;现实理想,丝丝入扣,表现出对新时代新社会的歌颂及充满信心。<br><br><br>为女民兵题照<br>一九六一年七月二日<br>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br>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br><br>[题解]<br>民兵组织在中国革命史中具有光荣传统。我党一贯重视建立和发展民兵工作,这是由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一系列理论和政策所决定的。<br><br>[注释]<br>红装:女子盛装。<br><br><br>答友人<br>一九六一年<br>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br>斑竹一枝千滴泪, 红霞万朵百重衣。<br>洞庭破涌连天雪, 长岛人歌动地诗。<br>我欲因之梦廖廓,芙蓉国里尽朝晖。<br><br>[题解]<br>这首诗背景不详,但诗中所写均为湖南故实。可能是写给一位多年不见面的住在长沙的女友人。<br><br>[注释]<br>1)翠微:谓青缥色的山气。(2)斑竹:湘妃竹。(3)长岛:指湘江中的水露洲或橘子洲。(4)芙蓉国:湖南的代称。(5)尽朝晖:到处从满生气。<br><br>[赏析]诗中使用古代神话传说,描写故国山水风光。以柔和的色调与舒缓的抒情,通过幻想创造了一幅优美的图像。全诗以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通过描写友人的身世与遭遇,赞美友人的高贵品质。诗中使用古代神话传说,描写故国山水风光。以柔和的色调与舒缓的抒情,通过幻想创造了一幅优美的图像。全诗以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通过描写友人的身世与遭遇,赞美友人的高贵品质。诗中使用古代神话传说,描写故国山水风光。以柔和的色调与舒缓的抒情,通过幻想创造了一幅优美的图像。全诗以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通过描写友人的身世与遭遇,赞美友人的高贵品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br>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br>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br>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br><br>[题解]<br>庐山仙人洞,在牯岭西,佛手岩下。李进的这张照片,曾在1964年1月11日的《文汇报》上发表过,李进另送他原照一张。<br><br>[注释]<br>(1)李进∶即江青。<br><br><br>屈 原<br>一九六一年秋<br>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br>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br><br>[题解][注释]<br>1)杀人刀:指屈原作《离骚》所发挥的战斗作用。(2)艾萧:艾蒿、臭草,比喻奸佞小人。(3)椒兰:申椒和兰草,比喻贤德之士。(4)冲向万里涛:指屈原投汨罗江而死。<br><br>[赏析]<br>毛泽东一如常人一样赞赏伟大诗人屈原,但他以“手中握有杀人刀”,喻指屈原作《离骚》所发挥的战斗作用,质实而奇绝,这并非一般人所能感受到的。<br><br><br>和郭沫若同志<br>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七日<br>一从大地起风雷, 便有精生白骨谁。<br>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br>金猴愤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br>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br><br>[题解]<br>此诗和的是郭沫若的《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作于中共与苏共分裂公开化之时;诗中对混淆是非的唐僧持偏激看法,隐语现实中某些人对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投降主义者的性质估计不足。<br><br>[注释]<br>(1)一从:自从;(2)僧:唐僧;(3)愚氓:愚民;(4)鬼蜮∶妖怪变成人叫鬼蜮;(5)玉宇:琼天玉宇;(6)埃:妖气;(7)妖雾:指机会主义者。<br><br><br>冬 云<br>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br>雪压冬云白絮飞, 万花纷谢一时稀。<br>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br>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br>梅花欢喜漫天雪, 冻死苍蝇未足奇。<br><br>[题解]<br>1962年冬,在国内,刚刚经历了3年特大灾荒;在国外,正鼓噪着一片反华叫嚣。表面上看,似乎处在困难时期,正式隆冬的样子。软弱的人经受不住这种严峻的考验是不足为奇的;真正的革命者则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就是这首诗的旨意。<br><br>[注释]<br>(1)雪压冬云:即冬云压雪,指雪稠云低的样子。(2)暖气:指地热。(3)罴:棕熊。(4)冻死……:是对经受不住考验者的蔑视。<br><br>[赏析]<br>运用比兴的手法借冬境来抒发情怀,通过对冬的形象的塑造,从而揭示和显现了一般和普遍真理;诗中冬的形象,代表了诗人的观点、情感,已经人格化了且具有社会意义。<br><br>洪 都<br>一九六五年<br>到得洪都又一年, 祖生击楫至今传。<br>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br>鬓雪飞来成废料, 彩云长在有新天。<br>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br><br>[题解]<br>洪都,旧南昌府的别称,此处指南昌市。这是1965年夏毛泽东在巡视江南途中作的一首述怀明志的政治诗。<br><br>[注释]<br>(1)南天雨:指在南方的战斗生活。(2)挥北地鞭:指在北方的战斗生活。(3)鬓雪:两鬓飞霜。(4)彩云:指马列主义真理。(5)处处鲜:祖国河山的锦绣前程。<br><br>[赏析]<br>当时诗人怀着重上井冈山的豪情巡视大江南北,来到南昌这个“八一”起义,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地,联系自我,自然而然联想起历史上祖逖击楫、立誓报国的往事。对长期的革命战斗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颈联陡转,看似“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实是对祖国未来的展望和憧憬。诗的意境雄浑,气象恢弘,意蕴深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有所思<br>一九六六年六月<br>正是神都有事时, 又来南国踏芳枝。<br>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br>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br>凭阑静听潇潇西,故国人民有所思。<br><br>[题解]<br>这首缘情言志的咏怀诗抒发了作者对经心发动、亲手燃起的“文化大革命”烈火的感想。文化大革命的发起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上海《文汇报》1965年11月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毛泽东1966年初指责中宣部和北京市委“包庇坏人、压制左派”,提出了“打倒阎王、解放小鬼”的口号;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五·一六通知》错误地对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进行批判,通知发出同时毛泽东离京南巡,回来后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把斗争锋芒指向了“以刘少奇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在此过程中,毛泽东一步步战胜中央集体,使文化大革命按其预想发动起来。这便是写此诗时的历史背景。<br><br>[注释]<br>(1)神都:古谓京城,这里指北京。(2)有事:指发动文化大革命。(3)南国:南方。(4)踏芳枝:巡视。<br><br>[赏析]<br>这收诗反映了作者在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头的复杂心境。首联:正是、又来两句,看似是时间上的偶然衔接,其实两者原始具有密切内在联系的;颔联:青松、败叶,阵线分明,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正面描述,分别指革命小将和走资派;颈联:赞颂文化大革命的声威;尾联:遥应开端,把视线收回到南巡主体,暗含作者“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心情。整首诗读来使人深感遗憾,引起沉郁以至苍凉的感觉。<br><br><br>咏蛙<br>一九零六年秋<br>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br>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br><br><br>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br>一九零九年<br>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br>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br><br><br>五 古<br>一九一五年<br>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br>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br>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br>感物念所欢,踯躅城南隈。<br>城隈草萋萋,涔泪浸双题。<br>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br>方期沆瀁游,零落匪所思。<br>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又鸟)。<br>鸣(又鸟)一声唱,汗漫东皋上。<br>冉冉望君来,握手珠眶涨。 <br>关山蹇骥足,飞飙拂灵帐。<br>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br>列嶂青且蒨,愿言试长剑。<br>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br>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br>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br>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br>后来有千里,谁与共平生。<br>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br>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br><br><br>五律一首<br>一九一五年五月<br>共泛朱张渡,层冰涨橘订。<br>鸟啼枫径寂,木落翠微冥。 <br>攀险呼俦侣,盘空识健翎。<br>赫曦联韵在,千载德犹馨。<br><br><br>送纵宇一郎东行<br>约一九一六年<br>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br>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br>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br>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br>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br>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br>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br>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br>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br>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br>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祭母文<br>一九二三年<br>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三男。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赉。总兹所述,盛德所辉。以秉悃忱,则效不违。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尚飨!<br><br><br>祭黄帝陵<br>一九三六年十二月<br>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忆重庆谈判<br>一九四二年秋<br>有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尔民。<br>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br>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br>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br><br><br>和周世钊同志<br>一九五五年<br>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br>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br>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又鸟)虫事可哀。<br>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br><br><br>五云山<br>一九五五年<br>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br>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br><br><br>观 潮<br>一九五七年九月<br>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br>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br><br><br>七绝一首<br>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br>人类而今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br>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毋忘告马翁。<br><br><br>读报有感<br>一九五九年<br>反苏忆昔闹群蛙,喜看今日大反华。<br>恶煞腐心兴鼓吹,凶神张口吐烟霞。<br>神州岂止千里恶,赤县原藏万种邪。<br>遍寻全球侵略者,惟余此处一孤家。<br><br><br>五律一首<br>一九五九年十一月<br>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br>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br>热来寻扇子,冷去对美人。<br>一片飘飘下,欢迎有晚莺。<br><br><br>七绝一首<br>一九五九年十一月<br>翻身跃入七人房,回首峰恋入莽苍。<br>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br><br><br>读报有感<br>一九六零年六月十三日<br>托洛斯基返故居,不战不和欲何如?<br>青云飘下能言鸟,黑海翻起愤怒鱼。<br>爱丽舍宫唇发黑,戴维营里面施朱。<br>新闻岁岁寻常出,独有今年出得殊。<br><br><br>吊罗荣桓同志<br>一九六三年十二月<br>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br>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br>斥鹌每闻欺大鸟,昆(又鸟)长笑老鹰非。<br>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br><br><br>七绝一首<br>一九七一年九月之后<br>豫章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br>高卧不须窥石镜,秋风怒在叛徒颜。<br><br><br>读《封建论》呈郭老<br>一九七三年八月<br>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br>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br>百代多行秦政治,十批不是好文章。<br>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br><br><br>改鲁迅《亥年残秋偶作》<br>时间待考<br>曾经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br>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br>喜攀飞翼通身暖,若坠空云半截寒。<br>竦听荒(又鸟)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font></h3>

题解

注释

毛泽东

革命

红军

围剿

柳亚子

赏析

年月日

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