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1300公里——河北古寺自驾之旅(四)

vvcat

10月5日 福庆寺 毗卢寺 <p class="ql-block">  一早,仍然5:00出发,上了高速,毫无悬念地再次大雾,再次能见度几乎为零。好在这次不再只有我一个人,周围闪亮的车灯给了我很多支持与安慰。我紧紧尾随着一辆车,保持100米左右的距离。渐渐地,我发现尾随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谁也不愿意走在最前面。大家紧紧靠在一起,相互偎依,相互取暖,好和谐的场面!闪烁的车灯,如此美丽、安全。</p> <p class="ql-block">  天亮了,雾并没有散。</p> <p class="ql-block">  路两边的景色,那么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  进了服务区愣是找不到厕所,真让人意乱心烦!</p> <p class="ql-block">  近在咫尺的厕所显得那么仙气十足。</p> <p class="ql-block">  100多公里的路程基本都在雾里。</p> <p class="ql-block">  原本计划,第一站正定隆兴寺,第二站石家庄西北郊的毗卢寺,接下来是西南方向的井陉福庆寺,最后回到石家庄住宿。</p><p class="ql-block"> 这样一条线下来,距离最短,方向最合理。</p><p class="ql-block"> 但是,不知大雾还要持续多久,于是临时决定,先直接去最远的地方——井陉,下午雾散了,哪怕再折回正定也是可行的,毕竟离石家庄不过20几公里的路程。</p> <p class="ql-block">  于是,早早地下了高速,走了段省道,又被导上了高速,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来到井陉县内。9:00多,我来到苍岩山脚下,大雾消失得无影无踪。</p><p class="ql-block"> 天蓝,路好,车少。</p> <p class="ql-block">  景区的停车场很大,四周一圈饭馆。来指挥停车的都是各饭馆的大姐大嫂。我来的比较早,先是被指挥到了最佳位置,车头紧顶着一家饭馆的门。</p><p class="ql-block"> 当我熄火要下车的时候,大嫂透过车窗问我:“你们车上的人刚才都已经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我说:“没有。”</p><p class="ql-block"> “那,你们几个人?”</p><p class="ql-block"> “就我一人呀。”</p><p class="ql-block"> “就你一人?”大嫂有些失望,“那你把车停那边去吧!”</p><p class="ql-block"> 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问:“哪?”</p><p class="ql-block"> “那!你刚进来那地方,马路对面!”</p><p class="ql-block"> “啊?路边儿啊,那不是车位,能行吗?”</p><p class="ql-block"> “能行!你就停那去吧!”</p><p class="ql-block"> 无消费能力与潜力,被敏锐的大嫂看穿了。</p> <p class="ql-block">  天很蓝,太阳很亮。进入河北以来,第一次用上遮阳帽。为什么叫“苍”岩山呢?明明是“红”岩。</p> <p class="ql-block">  福庆寺建在200米高的苍岩山上,分下、中、上三层,很多组建筑,保留至今的多数是明清时期的。</p> <p class="ql-block">  福庆寺是最匪夷所思的一处古寺,始建于何时,由何人所建,均无可考。最早的传说是隋炀帝的女儿曾在此修行,要这么算,那是1300多年前的事了,但那只是个传说。寺中现存最早的石碑是宋真宗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所立,碑文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你们别查了,这个寺历史无考”。我们只当它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吧。</p><p class="ql-block"> 匪夷所思的来历,还有不可思议的建筑,桥楼殿,峭壁之间搭个桥,桥上盖个殿!古人到底咋想的,图什么呢?我坐在峭壁下缝隙的石台上,仰头呆坐了很久。</p> <p class="ql-block">  攀爬是必须的,并非高不可攀,但一路都会有不可思议相伴,所以脚步也变得沉重。</p> <p class="ql-block">  我根本不具备浏览古寺全部的体力与精力,我此行的目的就是桥楼殿。</p><p class="ql-block"> 石拱桥横跨在89米深的悬崖峭壁间,桥长15米,宽近8米,石拱的高度大概只有2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怎么施工的?建筑结构设计师的解释无法说服我,这个跨度、这个平面、这个高度,无论如何不能想象,人站在石拱上磊石,慢慢在中间合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是在石拱之上,那么工人的落脚点在哪?</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1000多年前的古人搭个将近90米的脚手架比较困难的话,那么倒是有个道听途说的办法可以供人想象——冬天里,峭壁间铺一层荒草或者麦秸,泼水结冰,再铺草,再结冰,积冰成高台,人站在上面堆砌拱石。这个办法很戏说。</p><p class="ql-block"> 要讲到北京故宫的云龙石,冬天挖井,泼水结成冰道,由房山滑行至保和殿后,还可信,那毕竟是皇上家的营生。</p><p class="ql-block"> 同样道理用到这,我真的想不通了,这丧心病狂的指挥者是哪一号呢?</p> <p class="ql-block">  “千丈虹桥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楼飞。”</p><p class="ql-block"> 石拱桥上的殿堂,虽然破旧,但仍藏不住昔日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殿内的壁画彩绘都已斑驳不清,令人惋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佛一样被消费着,没有和尚,却有所谓的工作人员,很矫健地跳上佛龛,从佛手里取出一枚硬币,交给满脸苦情的女士,很神秘地解释着什么。</p> <p class="ql-block">  离开苍岩山,已过正午,没想到爬山这么耗时,顾不得吃饭(其实是没的可吃),原路返回,奔向石家庄。</p><p class="ql-block"> 记得来时在某个路口看见一个路牌——“xx石头村”。记忆回到20多年前,那时刚刚步入社会,偶然在一本日文旅游杂志上看到“中国井陉石头村”的介绍,当时就被里面的照片深深吸引了,一个古老、破旧,用石头筑成的村子。怎奈那时“井陉”这个地名对于我来说,无异于“罗德里格斯”、“马达加斯加”。对哦,我现在不就在井陉吗?</p><p class="ql-block"> 返回的路上,我特意留意了一下路牌,“于家石头村”,迅速问了下度娘,原来,20多年前打动我心的石头村就在眼前了!</p> <p class="ql-block">  毅然决然拐进了那条小路,一头扎下去,一下子就是几十公里!</p> <p class="ql-block">  会车仍然是巨大的灾难,但是,我已经处乱不惊了。</p> <p class="ql-block">  之所以叫“于家”石头村,是因为明成化年间于谦的后代迁居于此的缘故,所以村里有于谦祠。我向来对这种附会、演绎不以为意,就随意在村里溜达起来。</p><p class="ql-block"> 这是个略显肃杀的村子,村民很少,游客居多,但是,很容易落到僻静的角落。</p> <p class="ql-block">  小小的村子,像这样的舞台,居然有6个!深居山中,文娱活动倍显重要。这个小舞台前有一口水井,据说起到扩音设备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这是清凉阁,是石头村的地标建筑。杰作!没有骨架支撑,石质卯榫结构,传说是由一个大力士一人所建。仰头望去,感觉它歪歪斜斜的快要塌了,可是它已经在这个小村子里矗立着,快500年了!!</p> <p class="ql-block">  石头村的孩子,我猜他叫“小石头”。</p> <p class="ql-block">  离开石头村,再次返回到去石家庄的主路上,已经15:00了。</p><p class="ql-block"> 我决定放弃正定的隆兴寺,尽管那是河北省最负盛名的大寺,里面供奉着24米高的千手千眼铜观音。留有些许遗憾的旅行才是完美的。好在20多年前第一次孤身出门旅行时的第一站就是这个寺,多少还残存些许印象,留待以后再访吧!</p><p class="ql-block"> 下一站,也是此行的最后一处古寺——毗卢寺。</p> <p class="ql-block">  毗卢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5年),历代皆有重修,现存两殿,即释迦殿和毗卢殿。这两个殿内满是明代精彩的壁画,本寺的最大看点!</p> <p class="ql-block">  明弘治年间的重修碑。</p> <p class="ql-block">  清康乾年间碑。</p> <p class="ql-block">  进得门来,一个姑娘就问我:“您需要导游讲解吗?”</p><p class="ql-block"> “我不需要。”</p><p class="ql-block"> “那您跟着我走!”</p><p class="ql-block"> “我不需要导游讲解!”我重申。</p><p class="ql-block"> “那您也得跟着我走!”</p><p class="ql-block"> 总之,得跟着她走。快到闭门时间了,游客也不多,我们一行3人,那两位是需要导游讲解,交了钱的。</p><p class="ql-block"> 很快我知道了为什么必须得跟着姑娘走。因为她手里拿着钥匙,两个大殿都上着锁,来一拨人,开门进去看一下,出来,再锁门。</p><p class="ql-block"> 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壁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殿内没有照明,全凭窗口射进来的自然光,刚好今天阴天。我打开手机的手电,马上被制止了。</p><p class="ql-block"> 因为是最后一拨游客,所以感觉得到姑娘的讲解极为敷衍,但交了钱的那两位也并不在乎。我故意和他们保持距离表示我不占他们便宜,其实我的真实目的是躲开姑娘的视线,偷偷拍照。</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壁画原画,我不知道在哪里还能轻易拍到!我绝不能丧失这可怜的机会。这些壁画有摄人魂魄的力量,让我暂时忘了道德、规矩。</p> <p class="ql-block">  殿内。</p> <p class="ql-block">  两大殿后面有个小小的展厅,除了一些民间收回的文物外,最显眼的是挂在墙上的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的壁画照片,线条清晰,色彩明艳,令人不忍直视。</p> <p class="ql-block">  仅仅30年时间,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映射人心的艺术世界又怎能偏安一隅呢?正如都将失去的一切,墙上的线条、色彩都将慢慢脱落、散去,谁又能知道等待着的不是另一次重生呢!</p> <p class="ql-block">  院子不算很大,但很开阔。各处零星散落着一些石雕石刻,不乏精品。</p> <p class="ql-block">  明天一早,我将抢在大规模回京的人潮之前驶上回京之路。文章的最后,我想给大家一个谜一样的结尾:</p><p class="ql-block"> 在毗卢寺的展厅里有这样两个巨大的青石雕像,线条粗犷,一对男女,一人多高,赤身裸体,跪坐。</p><p class="ql-block"> 这本不是毗卢寺之物,是上世纪80年代从附近的小村子地里挖出,由村民送到寺内的。</p><p class="ql-block"> 这似是一对汉代陵墓的石翁仲,但墓主人是谁?它们是怎么来到了这个小村庄?</p><p class="ql-block"> 无考……</p> 全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