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北京最美的季节,父母来到向往多年的北京城。恰逢九九重阳节,两位年逾八十的老人登上了长城! 一路向北 中英老人,都是好汉! 我也是! 晴空下的建筑韵律 长安街上戒备森严,从国家大剧院、钱币博物馆绕了一大圈才能到天安门。 老人的天安门情节 来北京多少回了,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前留影。 旷达的广场,这片绿荫尤显宜人。 过了人潮拥挤的安检,穿越巨大的广场来到故宫,才发现今天闭馆!
这厢,六十五岁老人可免费登天安门城楼,问老爸要不要上去挥挥手?他看看存包处长长的队伍,手一挥,去颐和园!
颐和园,雾霾中的山湖长廊 清晨,护城河、旧宫墙 故宫,永远人潮川流不息 这块巨型汉白玉雕成的云龙阶石,是紫禁城内最大的一块石料,凌空飞舞的巨龙象征气吞山河…可惜两边玉石台阶上装饰的小花盆冲淡了云龙阶石的大气和古韵 老妈给我拍“大片” 墨镜一支腿的小锣丝掉了,用透明胶缠上,戴着继续拍。 故宫紧连的北海,就是小时候唱的那首歌—让我们荡起双桨… 跟着爸妈享受老北京美食 杏仁茶和红茶,都喜欢!北京豆汁儿真不是味儿… 老人家像小学生一样,到北京一定要安排“名校游”。
清华大礼堂(网图) 清华学堂,幸运的同学们坐在古建筑里,上着现代企业管理课,椅背上的字依稀可见。 水木清华
这两张清华深秋美景和校门照片分享自朋友去年的摄影。 “清华园里可读书”。得中学好友的陪伴,我们参观了清华大学图书馆。
老图书馆是1911年美国人用庚子赔款修建的西式建筑,与大礼堂同为清华园的象征。当时施工考究,每一块大理石都运自海外,阅览室的地板曾是贵重的软木。 书库宁静深邃。厚重古朴的书架与地面的玻璃透光地板,至今仍显时尚前卫。 书斗—用来上下运送书籍的古董“电梯”。 阅览室里,曾留下多少大师的身影…
那时,图书馆的常客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座位,当年还是学生的曹禺,就坐这个位置写下了《雷雨》。
杨绛曾说:“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最爱的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里,最爱清华图书馆。” 今年落成的新馆则充满现代气息,简约高大、通透明亮,外观与老馆和谐呼应。
游走在安静的图书馆,老同学如数家珍,话语很轻,却掩不住的热爱和自豪。
新馆的榆木桌椅,厚重朴实,全是校友捐赠。 而三年前,这一切还是院士的设计蓝图。左边的那个娇小的背影和她中学上课时一个样—认真!
好友是中学班上的团支书。当年放弃稳定的工作只身北漂,全凭个人奋斗成就今天。她身材小巧却蕴藏着很大的能量。今年三月,作为副馆长,她带领团队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完成了一万五千多平米的新馆筹备工作,包括工程浩大的整体装饰、设备配置、图书搬迁等,赶在清华校庆时正式开放。今天,她穿着运动服,下班还要参加单位的短跑训练! 碰到一位刚走出图书馆的老教授,年已百岁,作为图书馆的常客,最好地诠释了这里是清华人的精神家园。 清华的邻居北大,秋意渐浓 “一塔湖图”,曾布满学者大师们的足迹,也是充满野趣的自然之地。 后海看夜景 一个音乐吧传来“花房姑娘”,好听!女歌手非常棒,吸引者众…高手在民间,这些驻唱歌手绝对不逊“好声音”!
北京一夜,闲逛商业时尚与些许京味交织的南锣鼓巷。 父亲想再看一眼天安门夜景,又绕到长安街。再见,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