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题签:李双阳,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江苏省书法院专职书法家、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州书协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兰亭奖"、"全国奖"获得者。</h3>
<h3><br /></h3>
<h3><br /></h3>
<div></div> <h3>撰文:梁事明,中共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石化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茂名石化书法家协会主席、茂名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茂名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br /></h3> 靠谱说(1)垂拱三年即公元687年,《书谱》面世,至今有13OO余年。时为千古一女皇武则天主政第4个年头,书者孙过庭41岁。眼前数行虽为尾声,但经过前段规矩沉稳,意气平和、中段笔势放纵,钩环牵引及后段心手相发,波诡云谲等阶段后,此时早己翰逸神飞,烟云莽莽。纵观《书谱》首尾37OO余字,毫无懈怠,一气贯之,这书写,太靠谱了! 靠谱说(2)周:外廓稳重端庄,内部上下呈跌宕之势,左下与右上布留空之态,均见孙氏匠心运筹,力避停匀。《书谱》下筆充分警醒笔画的开头,讲究出入有迹,这恐怕是临写《书谱》至为关键之处。此字左竖、上横等起笔的“入纸痕迹”要留心,临习当努力体会其笔锋触纸刹那间的感觉,感觉越深,书写手感越好,笔下则生风矣! 靠谱说(3)固:字内古部有意不居中,向左上角上扬,字态通透洒脱。在此基础上,临习时可将古部往其它三个角靠及居中等方向处理,比对效果不同,为日后创作作铺垫。再细看此字右边框转弯处有微妙停驻后再接笔书写的迹象,如此减低书写难度,变“一气呵成”为“二气呵成”,提升成功率。如此处理,《书谱》中多了去。书写,可连着写,也可断着写。 靠谱说(4)體:此字几乎用“断着写”的意识来完成。断着写,为二王法,实为古法,说白了即“篆隶法",就是一笔一笔的书写,连绵书写当为今法。断写质量低会影响书写流畅性,而连写技术差则满纸缠绕,成为“画圈”高手,沦为宣泄,学明清书风者当引以为醒,皆因“取法乎下”也。故学书者不仿志向高远些,直取“晋唐高度”。得此高度,下探宋元明清及近代,则无碍矣。 靠谱说(5)毛主席也是位“断着写”的书法大师,极少连绵书写。其喜怀素草书,化圆转为方折,更显古朴。毛书通过字与字间的大小方块感构造了排山倒海,磅礴吞吐的全局,骨子里却是静谧、沉着、朴实的流淌,可谓“万水千山只等闲”,径与素旭雁行。能断则静,静则靠朴,靠朴靠谱也。毛体可看可赏不可学,所谓研究毛体均为欺世,咱没那胸襟、学养、阅历、地位……没谱的事呀! 靠谱说(6)孙氏距二王时代3OO余年,加上唐太宗的推崇,举朝学羲,时人所见二王真迹必多于宋以后书家。孙书笔法所承纯二王一系并加以显化,利于后学有迹可寻,从而进入二王。宋代倡导“书不入晋,终为野道”的米芾实从《书谱》得到消息由唐入晋,笔法更为张扬,甚至有“炫技”之嫌,远不如二王城府。余第三位李姓老师(李远东、李静、李双阳)一一双阳老师当年为追求“晋唐高度”,曾经就有一段“脱米”的痛苦经历,诚然“取法乎上"也。 靠谱说(7)李双阳老师乃当今书坛帖学楚翘,少年天才。先生亦是善用断写意识来书写的顶尖高手,能断则断,当简则简,绝无缠绕之气,几无废线。字间将“一拓直下”和“篆籀绞转”两个笔法系统交融无迹,有汉魏敛朴,有东晋潇散,有大唐勃发。读之心生一片清凉,成为独步书坛的“双阳风流”。看似信手拈来的创作,先生常感痛苦,常道“脑袋要思考,疼呀!”之语。先生也恐是书法界K歌之王,其K情歌时仰天低吟、紧锁双眉的“痛苦状”,总让女学生们眼眶带泪尖叫。先生真性情中人,K歌靠谱,书写更靠谱。 靠谱说(8)来:起笔打点,这是李双阳老师给起笔的一个技术术语,如雨点打在窗户上,”啪”地一声,干脆迅捷。然此“点”在每个笔画开头,均需不尽相同,尽量做到笔锋每次入纸角度、速度、力度等有所变化。想当年余初学书法入手《张猛龙碑》时,对起笔的训练何敢怠慢?起笔,犹如人生起跑线,是书家必争之处,不能输了!关干起笔的另外刍见,余在《回魏志》中亦有所回味。 靠谱说(9)有起必有收,收笔是字的末笔,一个字收笔不好,只能说是字写完而已,但没有写成。收笔同样是书家必争之处,在整个字架差一笔前甚至整幅章法前,考虑其下笔位置,成了有全盘皆活之妙。此处是“造景”的好地方,“出彩”的好地段,就看书家的功力与造化,否则真是”输家”了。当然,平和收笔还是占多数,就像居家过日子,平安是福呀! 靠谱说(1O)三天前的重阳节,各方都搞敬老茶话会。时想老人们正处在人生的“收笔“阶段,他们的今天就是咱们的明天。靠谱地说,人生在世,奋斗一辈子,就图个”收笔”完美呀!说到这,徒然心生一种慷慨悲壮感。收笔孕育着新的起笔,起笔必定行向收笔。人生如字,都要经起、行、收三个阶段。为了有好的收笔,起笔、行笔不能懈慢。书法,用宋黄山谷语讲:此是大丈夫出生死事,不可草草…… 靠谱说(11)性:帖学笔法细腻,于用笔起讫处最能反映,而行笔过程也不容点滴放过,性字第二、三笔间没有连续书写,而是先断后接,接时换面书写,保持笔锋聚集向前挺进,来到笔画未端欲上向下产生与第四笔的等粗牵丝,还有中间圆转留下的空白大小悬殊,给书写过程产生看点,让临书者很受用,没有一览无余,整一个充满灵性的书写之旅。 靠谱说(12)注重起行收,目的是让点画清晣到位,从而传达书者的性情。咱们要花大力气在点画上,尽可能做到精致到极限。草书无论如何连绵缠绕,呼天抢地,随便拣起一根线条都能理清其点画所在,这就叫水平!书写靠谱,静气依然。这就是草书千古不传之秘,回顾二王素旭、山谷孟津等经典,无不带有这种特性。 靠谱说(13)理:此字读来给人透露的消息有二:一是孙氏书写时笔不离纸,字中因牵丝产生的三个小“眼”,无意间展示了其技术娴熟精良;二是里部下面化两竖处理,又见巧心,是为一招。点画间笔不离纸书写易形成“眼”,多则把气息给圈塞了,满纸缠绕,业内讥为“画圈高手”。此理字三眼甚感雷同,右部若两眼堵上,只留一眼,则更显简约古朴。余这是对经典不敬了,但瑕不掩瑜,经典就是经典。 靠谱说(14)生:中部的处理不同寻常,抛弃了圆转书写,用一横一撇代之,启人心智。如此书写,当有“筋节”意识。《书概》云:草书尤重筋节,若笔无转换,一直溜下,则筋节亡矣。草书的效果为连绵不断,其实书写时是“一节一节”的,做不到点画必不清晣。技术上的玩意不必说得太细太尽,就如小两口经三拜礼成送入洞房后,怎么折腾,怎么“生”……那是小冤家们的事了。[呲牙] 靠谱说(15)蘭:草书强调“筋节”,以防止“一直溜下”。《书概》又云:草书……虽气脉雅尚绵直,然总须使前笔有结,后笔有起,明续暗断,斯非浪作。作草如歌唱,需一口气一口气地唱,吐字清晣。换面书写似换气续唱,明续暗断。想一口气把一首歌唱完,非憋死不可。明续暗断,作草核心技术之要诀也!然“续断间”的千年草书变幻,能留其名者有几人?草书,太难了! 靠谱说(16)難:读到此字,又要对经典不敬了。難字笔法上乘无懈笔,却过于缠绕,连续熟练书写导致产生了6个眼,略失从容优雅,而中下部两圆转也小煞风景。如去掉右部圆转及末笔牵丝,此字直追魏晋风度。宋元以降,作草渐多缠绕,明清更盛。徐渭纵旷世奇才,然位卑僚倒,借书宣泄呐喊愤世,下笔逞气,持才放荡,以行书作草,缠绕无度,实多为下品,后人过誉吹捧欺世而己。时人学之可意取一二,然不可畏难,当仰望“晋唐高度”攀登。 靠谱说(17)後乃:明续暗断,此两字之间的牵丝己非常明显暴露出来。牵丝亦不可随意带出,同样有起行收的痕迹。两字中的几处转折,要细心体会其“断处”以及“接处”的斯非浪作。另,乃字第二笔起笔为”篆籀法”,在《书谱》众多二王“侧锋入纸”式的起笔中,尤显质朴。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书谱》文质兼有,真乃“草中君子”。 靠谱说(18)《书谱》形神得二王正脉,正如谱中所云既“穷变态于毫端”,又“合情调于纸上”,举止潇洒风流却无不合礼仪,一派谦谦君子之风。换句话说,是兼具山林气的庙堂书风。孙氏仕途很不畅,4O岁才做个团级参谋、干事之类的小军官。其为人正直清刚,不久便遭谗罢职。其在江湖上又无“颠张醉素”的逸事,故书名在史上并不十分显赫。纵观古今,要赢得书法身前身后大名,善书者要综合政治、宣传、经济、文化等才能方可。 靠谱说(19)孙氏出身寒微,有着底层挣扎及奋斗的路程,能在41岁写出无论在书论、书法及文采方面均登道境的《书谱》,可想其天赋、学养、勤奋为常人难以企及,然时乖命舛,却成了唐朝不遇之士。与出身两晋名门望族的二王相比,孙氏多了一份养家糊口的艰辛,多了一份世路难行的规矩,多了一份独善其身的儒执,多了一份怀才不遇的苦楚……反映到字里行间,始终离二王那份“潇散出尘”的魏晋风度有一定距离。 靠谱说(2O)未:未字撇捺化点处理,其明显有赖“弹性书写”来完成,尤其右点驻笔后的锋端弹出,全字神采顿时洋溢。常见好多书手书写时点画间是没有弹性的,有时尽管字形漂亮,但点画间缺乏弹性的生发与制约,成了机械的摆布而己,失去书写的战斗力,是真正意义的“涂抹之作”。当然,弹写没谱,薄、尖、滑等败笔迭生,同样失去书写的意义。 靠谱说(21)弹性书写,即字内上一笔画的收笔与下一笔画的起笔有个充满弹性的“眉目传情”连接。帖学中,书写立骨,弹写生势。同样,字与字间也充满如此连接。其中多为断连,偶尔实连。如此,避免了书写状如算子的“排字”。一次次靠近《书谱》,咱们一次次体会到每个字,每一行乃至通篇总处于一种轻微的动感摇曳眼前,无疑有赖书写的弹性技术贯穿始终,化于“明续暗断”中。恰似一溪山涧,轻快畅达,婉娫叮咚而下…… 靠谱说(22)《靠谱说》没到一半,李双阳老师就写来了题签。竟是先生平日不轻易出手的“双阳篆隶”体,憨中带灵,厚实通脱,一股拙朴雅致的古风迎面而来。书不入晋,终成野道。先生当年进入二王,走的是“上下夹击法”:一是由宋唐上溯东晋,其中“靠谱”自是正常,以帖攻帖得风流;二是从秦汉下探魏晋,融篆隶线质凝重入王,贴近大王习书路,以碑合帖求质朴。先生睿智勤奋,终得二王潇散,暗取怀素简约,近闻散耳仙逸等,而立过后创“双阳风流”天下皆知。想孙过庭作《书谱》时41岁,巧得很,题《靠谱说》的先生今年也是41岁,千年的缘份呀!靠谱! 靠谱说(23)偏:此字最大的看点是撇由粗突然变细,再变粗的过程,这一用笔技术古称“折纸书”,或为“截笔书”。通过如此处理,使字中部相搭的笔画产生“飞鸟出林”的景象,大片林枝交错,一飞鸟穿过无阻,徒增画意。折纸书调节了整字的节奏,在厚实的笔画中透着灵动。此撇折纸书、首横与撇形成的翻笔技术及两个圆转的不同,临习者当多多留心体悟。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靠谱说(24)卷、发、其、用:折纸书笔法,亦是弹性书写所致。笔画突然变细,如河道变窄,水流加速。凸显笔画速度对比,协调整字书写节奏,在大块扎堆笔画中,给人通透感。让余想起在绿茵场上,个人能急停又能立即加速的队员,极易突破防线。二王墨迹少用此笔法,孙氏继承并加以发挥,频用于《书谱》中,写得性起,非常自负地在笔画任何部位都来这一手。余以为,孙氏下笔精熟,用此笔法亦流畅无碍。咱们若训练量不足,手感稍有迟疑,书写即显琐碎小气。</font></h3> 靠谱说(25)極:史料称孙过庭公元69O年的一天,突发重病猝死家中,余猜想多数是心脏问题。孙氏作书嗜好"折纸书”笔法,如此極字底横写法,不甘平和,力求起伏变化,提高书写技术难度系数。频繁地一停一启律动间,千万次叩问“心灵”,加之长期郁郁不得志,对心脏当有影响。余遂作更大的猜想,孙氏就是在书写过程中猝死的,折纸书成了折命书。此说若不靠谱,权当戏说,方家一笑耳。而孙氏之后,唯中唐颜真卿、北宋米芾还用折纸书笔法外,罕见用者,倒是可究。 靠谱说(26)年:此字运笔颇有“惊蛇入草”之象,左边圆转下线的弧度乃有意为之,与上线直冲产生对比,同时保持了线条的圆劲流畅,显示了孙氏的技术高度,由右下往左上的逆向运笔,《书谱》给咱们提供了诸多处理信息,丰富得很。年字未段几处转折,按多提少,依竖线缠绵而下,嘎然收笔,也是一大看点。观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大有”飞鸟出林,惊蛇入草”景象,旭素可谓善学《书谱》而化者,入出有法,故能同登大草巅峰,共展大唐盛世气度。 靠谱说(27)薄:中间横画写到右端,笔毫回到横中部出锋拉出三点水。至于出锋点的安排处,整一横画任何部位均可,不可一味从右端出,你得有这个技术。同样,字中末笔点的位置,不可信手写出。此点有意点在下部,给整字产生了莫大的留白,使单字鲜活旷达,满足谋篇的诉求,这需要技术。而点依附着圆转末端而出,笔断意连,似乎表白着”你若不离不弃,我将生死相依”之情,这更要技术。有爱情(情感),还要有面包(技术),这是《书谱》给咱们的大白话。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靠谱说(28)有爱情,还要有面包,靠谱的大白话。如文雅地表达则是”法乎情,止乎礼”,用来形容《书谱》也再恰当不过了。孙氏出身寒微,自小深受儒学影响,仁忠孝悌,无所不具。其有“兼济天下”的宏愿,但人生坎坷未能实现,退而求“独善其身”,入世转而出世,寄情于书法,儒道两家思想自然揉杂字里行间。靠近《书谱》,在摸打滚爬的学技过程中,不能忽略其后面支撑的哲学思想体系。 靠谱说(29)唐草名帖中,有人誉《自叙帖》为”棍僧”,《古诗四帖》是“剑侠”,《书谱》称“刀客",颇为形象。刀是一刀一刀地砍,与前面所说一节一节地书写殊途同归。《书谱》组织章法时同样是一节一节的对比,乃至一块一块的对比,余称为“集团作战”,宋元后,书家多偏向散兵游勇的“个人较量"。再想所谓剑侠、棍僧,不都是一剑一剑地挥、一棍一棍地抡吗?一年中还分四季二十四节气,“节"的意识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呀,越说越靠谱了。[呲牙] 靠谱说(3O)该片断块面对比甚是明显。纵向看,五行字没有一溜而下,充分利用字的大小、倚侧、断点等比对因素融入一节一节中而下,二、三、五行还各布有两字组合,五行笔调各不相同。横向看,左下角乃至下部粗壮字体密集成块,上部三组两字连写也成块,余下细腻字体也成块面穿插满行。全篇纵横错落有象,节块间既独立又有联系,君臣佐使,升降沉浮,参差有序,好一个充满矛盾又和谐统一的“集团作战”场面!这样的布局谋篇,不是孙氏首创,完全脱胎于二王体系,只不过二王做得隐蔽。 靠谱说(31)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所谓群,乃群体也!团体也!集团也!圈子也!咱们现实中为人做事玩的就是“圈子文化”,圈子多,才能形成五湖四海,促进良性竞争发展。反映到《书谱》就是块面文化,利用块面意识组织章法是形成“晋唐高度”又一重要技术体系,是摒弃如大王所讥“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为书,但得其点画耳”的有效手段。写书法,要有圈子。没有圈子,则状如算子。要知道,算子是始终干不过圈子的! 靠谱说(32)眼前这幅李双阳老师的大草,正文5行加落款1行共6行字处处布有机关。整体以细线条块面为基调,前4行有粗线条2字、或3字甚至6字组合成节纵下,形成横势粗块面,阻止纵势细线条的一溜直下。而落款本应1行,到最后6字分2行书写,又与第5行下部形成一个小块面、一道小风景,恰如桌前大快朵颐后,上来一盘精致的饭后果,惬意绵绵。虽是大草,先生内心一片从容睿智,手上功夫过硬,在各个块面纵横有序,破立平衡,大气盘旋不失细腻言语,己然一派“致广大,尽精微”的大家风范。 靠谱说(33)余近年作草,也喜融入“圈子意识”,利用块面作对比。拙作中上部思渺然、望月等字密集错落,横势成块,让前两行字纵势受阻,没有一直痛快而下,与第三行字纵笔直书形成不同的笔调,防止“平直相似”。而第一、二行也布有节节对比,在粗细、疾涩、疏密等方面作点文章,避免“状如算子”。作草当追求流畅,然不可逞气而书,下笔逞气皆下品。书写过程要有故事,有景点,有机关……感性的翅膀在理性的高原上飞翔,这些就是所谓“门道”,而门道需要技术来实现。否则写也热闹,看也热闹。 靠谱说(34)《书谱》书写兼日常性、展示性于一体。日常性书写,指平常书写原生态,侧重端庄流美,适于实用。展示性书写注重吸引眼球,长于展览。而“展示心理”早在二王墨迹中已体现出来,如《十七帖》里的信札,虽为日常生活中书写,却时时充满对比因素,风神潇散而古朴自然,有着向他人显摆、展示的心路历程。古人的展示是内敛的,今人的展示是张扬的,无论如何张扬,里面的秩序性必从古人那走过来。 靠谱说(35)日前一老书友拿着《书谱》指着说:这里好几个字排列整齐呀。言下之意是状如算子,此不为书。此处,当是孙氏有意无意间写就,产生了一个“状如算子”的块面,与变化的块面对比,这又是一种变化。整体看上去,和谐依然。俗话说的好:以不变应万变。有了万变,不变才有意义。或者说,有了不变,万变才更精采。如此,这变与不变间的谱才靠谱。 靠谱说(36)嘆:《书谱》中草头写法恣肆多变,几无雷同。余对草头的处理甚为倾心,反复临习颇有所得。在创作中遇有草头的字一写一个准,并作为”造景”之字挥洒其中,效果甚佳。平日对帖中某个字“来电”,要倍加珍惜,视为知己,并建立拿手字库,有事没事拿出溜达。知己多了,能收能放,能方能圆,精采的组合书写也会随之多起来。咱们靠谱的目的一一是离谱! 靠谱说(37)书法说到底就是一门手艺活,先要造就手上功夫,再讲功夫外的玩意。闻说国家乒乓球队球员一天练正手球达5万板,长期坚持这移步,这手型,这弧线该有多精准呀!咱们临帖也要精准化,捕捉字里行间的每个细节、每个细节的细节。杜绝大而化之的抄帖式临帖行为,得一时痛快。久之而不能自拨,如再读些书论及国学,也能侃些书法味道来,搏得外行青睐,笔下糟糕而自我感觉良好。感觉良好对自身好,但再去诲人就误人子弟了,又重复“羊娃养羊”的故事。 靠谱说(38)筆:看掌中的手机,己不知换了多少花样。而毛笔一诞生,就是前一撮毛后一杆子的样,写了几千年还是这个样,如今依然有人在玩,这要何等的的远古呼唤和千年缘份?正是“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千年修得齐学书”!此筆字行笔烂熟流畅,线条极具弹性。唯第一、二处折处动作雷同,两牵丝粗细、方向一致。但置于《书谱》三千多字中,无伤大雅,总那么清醒累人呀。想散之老人晚年草书,字间右下角到左上角的牵连频繁类似,说明老人家真的“人书俱老”了,奈何!自然规律也。这与孙氏所谈的“人书俱老”可不是一回事。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靠谱说(39)唐朝初期,由关中陇上一带豪强劲族为主的军事贵族所统治,也把西北地区粗朴野荒的民风带来中土,与典雅细腻的南朝习俗逐渐融合,孕育了《书谱》这样的小草经典,其崇尚阳刚之气的美学倾向与这个时期生机勃勃、朝气向上的社会状况吻合。再经过书家们四、五十年的追求,最终形成了盛唐大草,彻底从冲和典雅、不激不励的二王书斋式书写脱离出来,涌现出以"粉壁"、"素屏"等堂会式书写,极具浪漫豪放、博大浑厚色彩,体现了彊土辽阔、万邦来朝的盛唐气象!其中,颠张醉素当为首推。</font></h3> 靠谱说(4O)李远东老师为人入世务实,奋发有为,其早年习草在《书谱》中下过狠劲,后转益多家,又有多年魏碑浸润,草楷齐驱,形成书坛独具风格的“远东碑草”。观之有大魏力可扛鼎之气象,具大唐浪漫纵横之风度,非一般书斋式文人书写所能望其项背。其草挂于展厅,迎面总给人“新雷第一声”的正大能量,催人奋进!余常想,今逢盛世,此类正大雄强格局的书风最符合时代的审美,当为实现中国梦而融情造势。 靠谱说(41)余习草,皆因1996年本市举办首届全国行草书大展(广东茂名),时血气方刚,遂由碑转攻雄强激越的王铎风近半年,与同门杨明龙兄、黄湖清兄携手如愿入展。2O12年,又以《书谱》大字风与同门刘乃明兄入展三届全国行草书大展(安徽合肥)。一门“草”缘,一门心思,一生追求。拙作应今年1O月本市首届骨干书法教师培训汇报展之邀而书,作时以书谱为基调,佐以王铎迭宕,意在雄秀旷放。未句”无水不潜龙“祝诸位教师人人成龙,风光尽收。 靠谱说(42)在书法路上荒芜了1O年,进入2O1O年后,余转碑靠近书谱而进入二王,以习草为主。拙作入展全国“云峰奖”书法大展(山东莱州)并获奖,提名获奖评委是素不相识的韩戾军老师。至今三载有余,仍未能与先生谋面,深感为憾。南北一方,云山苍苍,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记得此展前许,余习作曾得李双阳老师“骂中点拨”:草书是静静地流淌!竟与韩老师在《中国书法》(2014.1)所述提名此作获奖理由是殊途同归的。 靠谱说(43)昨晚,余首发全国八届书法新人展面试名单于本地书法群,以祝同门黄湖清兄入京面试成功。湖清兄早年己具入中书协条件。奈何兄在首届行草展一时任性,落款“亚清”,打了一出“有缘入展份枉然,无人知是黄湖清”的入会持久战。李远东老师为其上京佐证,亦徒费口舌。制度落地,规矩上墙,中书协的工作是靠谱的。亚清的字也是靠谱的,12日进京,一展风华。此关过后,相信湖清兄入京面试的机会会“密密来”,但来回车票谁给报呢?[呲牙]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靠谱说(44)余日常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案牍劳累耗时,需管理好碎片时间来进行临帖和创作,哪怕是1O分钟。此作是在管理出时间后书写完成,入展第三届中国兰亭书法双年五体大展(浙江绍兴),全国56名选手与中书协五体专业委员会委员们济济一堂,李远东、韩戾军、陈海良、张继、陈忠康、王忠勇、刘颜涛、付亚成、张建会、王厚祥……当今最靠谱的大家、名家们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实属兰亭文化盛举。那一年,为前年3月,距永和九年(353)的兰亭雅集1661年。</font></h3> 靠谱说(45) 余行草创作偏展示性书写一路,需进行一番管理,偷得浮生半时闲:首先选择内容中有自己拿手的几个字,用来作“造景"之用;其次是酝酿腹稿,不断调整;最后寻找如书谱所说利于“五合”发挥的时机进行书写,提高成功率,事不过三,不成拉倒。最忌毫无准备,一上来抄书式挥洒,废纸三千,瞎猫碰死老鼠。拙作同样是这样管理出来的,入展并获2O13年第四届全国“康有为奖”书法大展(广东南海)康体创作奖。这一年,奇了那个怪,怪了那个哉,写啥都顺。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靠谱说(46)《书谱》被奉为"书论双绝",其书法与《十七帖》、《小草千字文》合称"小草三经典"。其书学理论与诗学之《诗品》、文学之《文心雕龙》、画学之《六法论》等著述同样具有开创性意义,堪称中国书法理论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用孙过庭好友陈子昂的诗句评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实不为过也!而孙氏的生平遭遇,不得让人扼腕长叹"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在孙过庭逝后5年,登幽州台所发出的千古感慨,余喜欢将其作为孙氏一生最诗意的注脚。</font></h3> 靠谱说(47)小草中,《小草千》似乎游离二王外,初学很难掌控。《十七帖》为刻本,徒见字法。唯《书谱》形神得二王正统,有许多“珠丝马迹”可寻。以《书谱》为学草范本,可有序解决识草、笔法及展大书写等问题,是进入晋唐的“捷径”。再从美学思想方面看,小草三经典分别与儒、释、道三家精神一 一相合,这就更有意思了。 靠谱说(48)草书有今草和章草之分,今草又有大、小草之别,小草内敛怡神,大草外放耗神。所谓书法养生,大草另当别论。明有王铎写到眉白,今有某著名大草名家五十未到时己是老斑横生……大草不宜多创作,平时要靠《书谱》类小草养着才靠谱。大草往前一步是狂草,那更要命,一天到晚地宣泄,如何吃得消?真正写好狂草,作者除了超棒的才情和技术外,还要有个超棒身体!毛主席作草能狂,其是何等人也? 靠谱说(49)9O年代中期,国展卷起“王铎风”。余为了入展全国首届行草展,走了实用主义路线,学草径从王铎起。展是入了,但也留下了祸根一一出手粗疏,格调不高。一直在小城呆着过小日子,“脱铎"无招,入王无法,于行草一路只好作罢,以习魏为乐。近年靠近《书谱》,方略有进展,惜时已不惑,不复当年血气,奈何!今尤感精力差矣,唯望“谱”兴叹呀! 靠谱说(5O)《书谱》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知险绝,复归平正。这是孙氏告许习书者最靠谱的学书大道!天赋越高,训练越要规范,越要书入晋唐。上手就学徐渭、王铎、傅山等个性张扬的书风易入野道,即使有成也是村野小调。学就学降龙十八掌,何要江南七怪伎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唯得“王”土,才得“王”法,才随心所欲不逾矩,最终真正逍遥“王”法之外……(完 2O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