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酒雜談(一)
唐朝鄉貢進士王敷曾以拟人之手法,近乎四言賦体之格式写过一篇「茶酒論」。雖属戏謔之作,但文中茶和酒各自表述之觀點,在生活中又不無道理。
同为飲品,茶和酒是一對歡喜冤家。雖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原素,但又各司其职,且各有其特点。一動一靜是其各自之属性,茶以香、甘诱人,酒以辛辣取胜,酒以醉人為能事,茶又以解酲為己任。上阵殺敵,多以酒壯其行;讀書悟道,皆由茶静其意。
二者進入人類生活,按文字記載,则不分先后。神農之見茶和儀狄之制酒本就是三皇五帝時之事,如不是贾湖遺址中陶器殘留酒的發現又將酒的發明向前推了几千年,這种不分先後说還會繼續下去。
由於茶是作為药用和食用首先被發現,只是在千百年的生活實踐中被人類逐步挖掘出其作為飲品的特点,至魏、晉后,甚至可以說是在唐朝才慢慢離開餐桌而形成獨立的生活用品。而酒則一經被人類發現,就作為飲品而進入人類生活,千百年來從未改變过。因此,在文字記載方面,酒顯然就比茶要多,要豐富。 。
然而,茶作為國飲,一經被人類接受,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神州大地。不論從其廣度,還是其深度都超過其他物种。說其廣,是因為上至皇宫內院,下至黎民百姓都參與其中;講其深,是因為有关茶的植、制、飲、用等諸方面之典籍忽然間便允斥了整个社會。從歷史階段上讲,自唐朝以後,有關茶的專著已絕對超過了酒。茶作為「國飲」,當之無愧。而酒始終不能覬覦「國飲」位置,除其動態特点外,也因為它是世界性的,故它很难動搖屬於民族性的茶之「國飲」位置。 。
中國是茶和酒的王國。中國人愛酒,愛茶,已不单純是为口腹之乐,而是更注重发掘它們的內涵。在日常生活中,它們已不僅僅是一种客觀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徵,一种礼仪的演示和一种修为的體現。
茶和酒的存在,使我們的物質生活變得豐富,文化生活變得多彩。前人留給我們的既有箪醪投川,三軍奏凱而使人熱血沸騰的典故,也有「吃茶去」等修身悟道的高深禪语。如果不是因元曲韻角之故而去掉酒字,那麼按夢樑錄記載,我們今天就應該是開門八件事了。
茶和酒在社會生活中有其各自的範圍和領域。因時間、地點、對象的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盡相同。如文學作品中的豪飲之士大都是纠糾武夫,即使是文人,也大多被描繪成不居小节,放浪形骸之狀。而茶客則大多是彬彬有礼的謙謙君子;結婚喜慶,各地風俗均以奉茶為賀,而犯人問斬又都以酒送上路;酒一般是伴飯而飲,故有酒宴之說,然茶則興趣所至,皆可成飲。有以酒待客,也有端茶送客。故其各自所蕴育之文化也是我們每日生活都能碰到的。哲學家認為,酒能使人的情感得以發洩,回歸初始之自由狀態,而佛家則認為茶能使人內心寧靜,歸于平和,與參禪悟道所秉持的心態有異曲同工之妙。
凡此種種,其實只是二者並行有悖的個別情况。在很多埸合,二者是相通的。它們都是必不可少的交流媒介。至於在工作、生活中我們應将它們摆在什麼位置則見仁見智了。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忽略千百年来我們的祖先和這兩种物質所產生的互動以及由此而產生的茶、酒文化。至於我們的祖先中「有酒成仙,有茶做佛」之佼佼者和他們對茶与酒的熱情歌咏,我們以後在慢慢體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