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山217队一一我们永远的故乡

冬丽

<h3><h1><font color="#010101">水口山是一座古老的矿山,挨着水口山矿的最高处曾经有一个很辉煌的地质勘探队一一217队。 </font></h1><h1><font color="#010101">下图就是217勘探队的全貌,从这走出去的217队人,你还能找着你曾经的家吗?</font></h1></h3> <h1><font color="#010101">看这儿,这就是我们曾经的家的位置,在我们家背后的山上有两条简易公路,左边一条是通往龙王山,右边一条是通往尖子山雷达部队的。我们217队就是通过这两条简易公路用汽车拖着拆卸了的钻探设备上山,然后工程队用最原始的办法肩扛手抬把笨重的钻探设备运送到汽车不能到达的钻探位置进行安装。从这两条道路出发,几十年间217队的钻探工人用钻机钻遍了水口山的山山岭岭,为祖国的勘探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也经历过两年的钻探生涯,这其中的艰辛我最有体会。</font></h1> <h3><h1><font color="#010101">来,跟着我的视线往前看,在马路起点左手边的两层小楼房是我们的图书馆,右边横排砖瓦房便是我们的食堂兼大礼堂,礼堂房子的下方就是我们的蓝球场,一个曾经非常热闹的地方。</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再往上走那栋丁字型的楼房就是我们队的卫生所,卫生所旁边隐约可见的一条笔直向上的石阶路就是通往217的最高统帅部一一队部办公室,也就是最顶端的四方院子。</font></h1></h3> <h1><font color="#010101">已杂草丛生的通往办公室的水泥石阶路</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这个曾经集礼堂、食堂、大会堂、电影放映厅、文艺表演场于一身的多功能厅,现已破败不堪</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还记得这条路吗?这条我们从小到大天天走过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路,它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是那样的厚重,那样的坚实,这条我们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它承载过多少我们年少时的梦想。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路,还是这条路,可是它就象老外婆脸上的皱纹,斑驳陆离的没有一块象样的地方。</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昔日热闹非凡的球场,早已面目全非堆满了工业垃圾。那时物质馈乏,还没电视机,队里经常组织蓝球赛和在此放映电影等活动来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人们常在茶余饭后兴致勃勃地到这来观看球赛或早早地搬起自家的长条凳到这来占位子看免费的露天电影。</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球场上还竖有一块醒目的黄框白底大牌匾,上面的字迹己全被抹去,大家还记得是什么字吗</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这两栋挨着球场的红砖瓦房是当时我们一分队和工程队的单人宿舍兼学习、开会的地方。</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现己成了垃圾遍地,圈养鸡、鸭的好地方</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这栋座落在操场旁边的两层小楼房是图书馆,也是我们队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楼上设有藏书室、借书室、报刊杂志阅览室还有一间乒乓球室,每天都有很多人到这来看书看报打乒乓球。</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管理图书的是一个操着一口河南普通话的张朝纲和戴着一付近视眼镜的覃爱莉,张朝纲我们管他叫张老头。他每天喜欢站在靠马路边的小阳台上和过往的行人打招呼开玩笑。我是这里的常客,三天两头向他借书还书,对他老人家的印像最深,特别是他的妻子一个善良的憨憨的老太婆,她那经典的笑容己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脑海中</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这紧闭着两扇大门的是从前队里的小卖部,里面卖的都是一些针、线、扣、盐、酒,烟等简单的生活用品。记得小时候常拿着个酒瓶子一路小跑着去小卖部帮爸爸打那几毛钱一斤的红红的五加皮酒,运气好的时候可以得到买糖吃的几分钱甚至一毛钱的跑腿费。小卖部的楼上住的全是刚结婚的年青夫妇,号称鸳鸯楼。</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当时人气很旺非常热闹的鸳鸯楼,己是人去楼空一片凄凉。</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这栋丁字型的二层楼房是我们队的卫生所</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这个小小的卫生所承担着217队职工、家属、小孩一千多人的医疗任务。这里聚集着217队建队以来最优秀的老医务工作者,记忆最深的是高医师,余应秀医师、还有孟燕的妈妈周国娥医师和黎伟龄的妈妈张剑笑医师……等等一批尽职尽责的好医师。</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顺着这条路往上走右拐弯就到了217队的办公室</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办公室旁边的那颗树还在,现已是枝繁叶茂</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以前住在办公室右侧旁边的雅文、老七她们家的房子己改变了模样</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办公室已被大铁门锁住了,里面喂着大狼狗</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从铁门外往里拍的办公室侧景</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办公室基本上还是原来的老样子</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在办公室围墙背后的左下方有一片凹地,这里便是217的车库兼煤库</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通往煤库和车库的路</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在那烧煤火的年代里,每家每户都要到这里来买煤烧,记得每当汽车运煤来时,这里便是最热闹的地方,锄头、扒子、撮箕、扁担、箩筐各色装煤工具应有尽有,每家的大人小孩,男男女女扒的扒挖的挖,每个人脸上手上都被煤灰弄的黑黑,连鞋子里面都是煤灰。我们家没有哥哥姐姐,我只有老老实实地跟着爸妈去扒煤装煤,然后把煤从煤库挑回到山顶上的家里。</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这条路通往龙王山、尖子山和硫铁矿。硫铁矿的矿石又称黄沙子,当年每天清早和黄昏都有一拨拨的人群特别是学生不论男女大小利用课余时间都加入了挑黄沙的大军,挥汗如雨地赚点劳力换来的钱补贴家用。那个年代的孩子都是在艰难困苦中长大的。</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刘广才家住的那一排杉树皮房早己被拆掉,只剩下傍着他家旁边的一座小砖房,这座小砖房也是曾经比较热闹的小卖点,上下来往人的歇脚地。</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这座长满杂草的小卖点孤零零地立在哪里,任凭岁月的风吹雨打,依然大门紧锁巍然不倒,仿佛是在期待着它的主人…</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这是当年217队开天劈地第一栋最高最好的家属楼房,也是目前仅存的保存比较好的家属住房</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沿着最高最好的四层楼旁的这条马路往上走,便到了217队的最高峰,我们曾经的家园。</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站在这被削平了的山头环顾四野,除了周边满山的翠绿就是脚下这被淘金者挖得千疮百孔的红色土地。哪里还有我们家园的影子。</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我们住房的地上就是一座金山。哦,原来我们都是一群住在金山上捡垃圾的人。</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这片长满冬茅草的地方,大概就是我们原来房子的位置。这片地方曾有几排砖瓦房,红墙灰瓦,绿树掩映,开门就见山。那时候最喜欢的是在丫头家的档头歇凉,她家的门边有一颗好大的水桐树,每到夏天的黄昏,她们家就早早地洒水把门前的地浇凉把门板铺上,然后我们几个要好的女孩子就跑了过来,坐在她家门板上玩耍,听别人讲故事,有时运气好还可以吃上一些她妈妈自制的瓜瓜豆豆之类的小零食</font></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在这片土地上,曾有过我们孩童时代的无尽欢乐,那时的我们没有一件象样的玩具,甚至没有一个我们女孩子小时所喜爱的布娃娃。但是我们却有玩不尽的花样,自制的各色键子,小布沙包,翻绳子,跳房子,跳皮筋、躲猫猫,打野鸡、抓强盗、定国界、滚铁环、梭梭板、堆雪人、滚雪球、用小竹筒做的水枪还有男孩玩的弹弓我们都玩过。每个季节都有玩法,春天来了,一起结伴上山采茶片,扯蕨扯笋子,玩得不亦乐乎。冬天时,那一排排用杉树皮盖的房檐上结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冰凌子,男孩子们会拿着长竹竿把冰凌子打下来,后面跟着一群小伙伴们用冻得通红的小手把打掉地上的冰凌子捡起塞进嘴里有滋有味的吃了起来。小时的玩伴没有局限性,大大小小男男女女都会在一起玩,那时没有电视,每到夜晚所有大大小小的孩子都会跑出家门在外面疯癫,吵的吵闹的闹跑的跑跳的跳,热闹的不得了。大人们则在家里打扑克画乌龟,直到要睡了才会被爸妈叫回各自的家,在大人们的呼喊声中,大孩二孩,三毛四毛、铁砣米砣、雄徕仉成徕仉、发徕仉凯徕仉、香头波头、兰子兔子、明伢子石伢子,强伢子桂伢子和平伢子,香伢子逃兵伢子……等等一伙孩子陆续到家,带着一身的疲卷进入梦乡,沸腾的夜晚才慢慢趋于平静。</span></h1><p><br></p> <h1><font color="#010101">远去了的时代,可凭记忆回想,毁掉了的房屋已无从寻觅。但愿我的这个美篇能给后来人对于217队的过去有个粗略的印象,对于我们老一辈的人来说,有个睹物思人,怀念过去的纪念凭证。</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时代的变迁,给了人们无限的空间,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们都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不管怎样我们曾是这里的主人,这里就是我们的故乡,在这片土地上曾留下了多少我们父辈艰苦奋斗的辛勤汗水,又留下了多少我们这代人成长的故事。让水口山的217队一一我们的故乡,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font></h1> <h3></h3><h1><font color="#010101">遥远的记忆,珍贵的相片,伴随着我们一起长大的可爱的小伙伴们,几十年了你们是否还记得曾经有过这样的一张集体照,还能从照片中找回儿时的自己吗?</font></h1><h1><font color="#010101">这一群衣衫不整基至有的还打双赤脚的小孩,反应了那个年代真实的生活情景。</font></h1><h1><font color="#010101">我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现在过得还好吗?</font></h1><h1><font color="#010101">这是我父亲保存的他帮我们小伙伴们在当时的队球场拍的一张照片(其实队球场牌匾最早的是一幅毛主席站立的画像)</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几个骨瘦如柴的懵懂少年,长大后各奔东西如今他们都己是年过半百身材魁梧的男子汉了。</font></h1><h1><font color="#010101">这张也是我父亲帮小伙伴们拍下的并保存下来的珍贵照片。</font></h1> <h3><h1><font color="#010101">充满幻想的青年时代</font></h1><h1><font color="#010101">风起的日子我们跟着起舞</font></h1></h3><h1><font color="#010101">追随着风的方向</font></h1><h1><font color="#010101">希望把我们带到我们想去的地方……</font></h1>